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
作者 |
正文 |
王善同
澳洲彩虹鹦版主
加入时间: 2005/12/16 文章: 1715 来自: 新疆阜康 积分: 8759
:
|
|
漫说报间诗词
[size=18]不管你是否意识到,诗词情结已经渗透到每个炎黄子孙的血液里。兴致所至,都会以七个字或者五个字的形式哼出几句“诗”来,尽管平仄不谐,尽管毫无韵味。这在报间的文字里时有领略。
近几年,笔者有意浏览了多家报纸,时有用类似诗的句子做标题,也时有诗词作品见诸副刊,作者有党政要员,有著名学者和文人,也有一般诗词爱好者,偏偏奇怪的是,往往一般诗词爱好者的作品大都合律,也有意境韵味,而令人仰止的大人物之作品,却恰恰多不合律,通篇充斥政策的诠释,要么就是口号的声嘶力竭,不堪卒读。今天收到一期某省级党报,副刊上登载了一位著名散文家的三首诗词,实在不敢恭维,尤其是那两阕词。且看其中的《江城子》,还正儿八经地“调寄江城子”:
大禹治水水茫茫。左黄河,右长江。万里神州,千年锦绣妆。而今王蔚治昆仑,副专员,农民样。水泻百丈碧且狂。深筑库,引渠长。环绕城乡,千里葡萄廊。不到和田心不死,白玉碑,留众望。
且看该调词谱:
七十字,双调,平韵。
◎○⊙●●○△。●○△,●○△。⊙●○○,●●●○△。⊙●◎○○●●,○●●,●○△。 ◎○⊙●●○△。●○△,●○△。⊙●○○,●●●○△。⊙●◎○○●●,○●●,●○△。
明眼人一看就知道,而且作者也标明:【格律音标】○平声,●仄声,◎平可仄,⊙仄可平,□不详(平仄均可),△平韵,▲仄韵。当然各家词谱也许略有出入,但大体是一致的。稍加对照,上面那首词何子字出律,何处出韵,一目了然。姑且不论其艺术质量,单其形式就是四不像。笔者实在困惑,倘若是一个不通文墨或者半瓶子者,也就罢了,可恰恰是一位名声赫赫的文坛大家。难道如此大家竟不知填词是要合律的么?你用散文表达你的思想感情不是很好么,为什么偏把文墨付之于自己连一二都不了解的诗词呢?如果你不“调寄相见欢”,不“调寄江城子”,我们就当新诗读,再不济当顺口溜读,倘若“五字四句”、“五字八句”、“七字四句”、“七字八句”的“诗”,姑且当古风来读,顶多说编辑缺乏慧眼,也再不会支吾什么,可有些人只要按字数写上,就敢标以“五绝”、“七绝”、“五律”、“七律”,还有什么什么“词”。绝句,还有不讲律的古绝,而律诗和词能是马马虎虎标明的吗?
无独有偶,还有一个国家级的报纸上,连篇累牍,整版整版地登出了和上面类似的诗词,词是诸调都有。笔者好事,通过电子信箱,和这版的编辑沟通了一番,编辑说是他们局的副局长。难怪,云南四川华东华南转了个遍,诗词写了个遍,报纸也登了个遍!
本人以为,政要附庸风雅,没什么不好,但要花点功夫粗略地学一学;著名作家有那么强的文字功底,又思想敏锐,学一点不是更容易么!编辑们是全才,更应该粗通格律,以防止四不像之诗词见诸报端,贻笑大方。笔者说到此,并非要他们成为专家,而是不要作品错那么多,那么远。
愿诗词情结在人们心里系得更紧,愿所有欲为者吟出较为合格的作品。[/size] _________________ 池贫活水难为养 山富青衿好作游
新浪博客:
http://blog.sina.com.cn/u/1262166002
里面聊备一壶美酒,惮酒者自有龙井碧螺春. |
|
|
返回顶端 |
|
 |
谢流石
会员等级:6
加入时间: 2005/10/08 文章: 1003 来自: 中国 浙江 积分: 5467
:
|
|
返回顶端 |
|
 |
钟敏
澳洲彩虹鹦版主
加入时间: 2006/02/19 文章: 901 来自: 法国 积分: 5462
:
|
|
返回顶端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