漩子
会员等级:4
加入时间: 2006/01/07 文章: 340 来自: 挪威 积分: 1417
:
|
|
什么是痛风石?它好发于哪些部位?
痛风患者如果病程较长且得不到及时治疗,尤其是血尿酸增高明显者和痛风性关节炎经常发作者,可在关节周围和耳廓处的皮下,发现高出于皮面的黄白色结节(俗称“疙瘩”),临床称之为痛风石。它是血中过量尿酸在组织内沉积所造成的,如果切开痛风石,就可以见到乳白色的尿酸盐结晶。
已有临床资料显示,血尿酸越高,痛风石的发生率也越高。如果血尿酸低于480μmol/L很少发生痛风石。
但如果血尿酸高于540μmol/L,约半数患者会发生痛风石。另外病程越长,痛风性关节炎发作次数越多,痛风石的发生率也越高。
痛风石好发的部位是外耳的耳轮、尺骨鹰嘴、指间和掌指关节、指端皮肤、手掌、腕关节、跖趾、踝关节、足背、足底、膝关节囊和肌腱等处。
这些部位的痛风石因比较表浅,容易被发现。
少见的部位有鼻软骨、睑板软骨、角膜和巩膜等部位。偶尔在大动脉、心肌、主动脉瓣、二尖瓣、三尖瓣、舌、会厌、声带和杓状软骨、气管软骨、阴茎、包皮上也会出现痛风石。
极少见于躯干部,如肩、胸、腹、背、腰、臀等处,大腿及上臂等处也少见。可能是这些部位局部温度和血液循环较好,局部组织的pH较四肢末梢高,尿酸盐结晶不易在这些部位沉积的缘故,但也不是绝对不会发生,所以当这些部位发现皮下结节时,不能轻易排除痛风石的可能性。
据目前所知,仅脑组织无痛风石形成。 _________________ 漩子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