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
作者 |
正文 |
sunmg
会员等级:3
性别: 
加入时间: 2006/10/16 文章: 156 来自: 浙江杭州 积分: 470
:
|
|
西湖旧称武林水、钱塘湖、西子湖,位于杭州市之西,自宋代开始通称西湖。三面云山,一水抱城,山清水秀,风景如画。湖体呈椭圆形,水面面积5.06平方公里,湖岸周长15公里,水的平均深度在 1.5米左右,最深处有2.8米,最浅处不到1米。苏堤和白堤将湖面分成里湖、外湖、岳湖 、西里湖和小南湖五个部分。一山(孤山)、两堤(苏堤、白堤)、三岛(阮公墩、湖心亭、小瀛洲)、五湖(外西湖、北里湖、西里湖、岳湖和南湖)、十景(曲院风荷、平湖秋月、断桥残雪、柳浪闻莺、雷峰夕照、南屏晚钟、花港观鱼、苏堤春晓、双峰插云、三潭印月)构成了倾倒天下的国色天香。西湖的美不仅在湖,也在于山。环绕西湖,西南有龙井山、理安山、南高峰、烟霞岭,大慈山、临石山、南屏山、凤凰山、吴山等,总称南山。北面有灵隐山、北高峰、仙姑山、栖霞岭、宝石山等,总称北山。山的高度都不超过400米,但峰奇石秀,林泉幽美,。虎跑、龙井,玉泉等名泉深涧奔腾喧虺,烟霞洞、水乐洞、石屋洞等洞壑境秀神奇。它们像众星拱月一样,捧出风韵绝世的西湖。在以西湖为中心的49平方公里的园林风景区,分布着主要风景名胜四十多处,风幕云幛,珠帘玉带,烟柳画桥,长亭短榭,万千姿态、蔚然奇观。唐代诗人白居易曾说:“湖上春来似画图,乱峰围绕水平铺。松排山面千重翠,月点波心一颗珠。碧毯线头抽早稻,青罗裙带展新蒲。未能抛得杭州去,一半勾留是此湖”。宋代大文豪苏东坡更加直截了当:“天下西湖三十六,就中最好是杭州”,再好再美的言辞说不尽西湖的旖旎风光。阳春三月,草长莺飞,,烟雨台榭,柳掩桃迎;夏时荷花映日,莲叶接天,水光潋滟,山色空蒙;秋天则层林如染,金桂飘香,秋涛卷雪,平湖秋月;冬日则暗香浮动,疏影横斜,断桥残雪,远山凝黛。“山色湖光步步随,古今难画亦难诗”,只有苏东坡的《湖上初雨》才写出西湖的天生丽质和动人神韵,被公推为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西湖千古绝唱:“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西湖“明珠”的雅号,来自“西湖明珠自天降,龙飞凤舞到钱唐”的古老神话。一万二千年前,杭州还是一片波涛接天的大海,西湖则是一个与钱塘江连成一片的浅海湾。以后由于泥沙的沉积,大海终于被隔断,渐渐演化成为一个地质史上的“瀉湖”。而后的千百年中,西湖承受了山泉活水的养育、历代人工的疏浚,造就了西湖的千媚百娇。从山洪冲积的瀉湖到波光涟漪的西湖,西湖之所以能够众废独存,恰恰是因为它最后能冠上西湖这个名称,得益于钱唐,也就是今天的杭州的历史发展。杭州是一座有悠久历史和文化的古城,早在四千多年前,人类已在此繁衍生息。在三千年前的周代之前,杭州属于“扬州之域”。春秋时,这里曾是吴越争霸的疆场。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杭州始设县治,始称钱唐县,属会稽郡。至南北朝,改县治为郡治,称钱唐郡(唐时因为避讳,改“唐”为“塘”)。隋代开皇九年(公元589年),钱唐郡改称杭州。到了唐代初期,杭州日见繁荣,居民已达十万之众。历史上有过不少贤人治理西湖的记载,李泌、白居易、苏东坡、杨孟瑛、李卫、阮元,但都是在唐代之后。唐朝大历年间,李泌来杭州任刺史,开六井,引西湖水入城,使杭城饮水摆脱了东海咸潮的威胁。长庆二年(公元822年),诗人白居易任杭州刺史时,筑堤疏井,进一步治理西湖和开发杭州,使杭州成为著名的风景城市。宋室南渡,建都杭州,历时一百五十余年。作为全国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杭州更显得畸形繁华。宋高宗赵构耽乐湖山,在凤凰山一带营建“紫禁城”。“一色楼台三十里,不知何处觅孤山”,其盛可知。宋代大词人柳永的一阙《望海潮》把杭州的景观着实铺陈了一番:“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 重湖叠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千骑拥高牙,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据说“此词流播,金主(完颜)亮闻歌,欣然有慕于‘三秋桂子,十里荷花’,遂起投鞭渡江之志。”为此,宋人谢处厚悲歌独唱,语出惊人:“谁把杭州曲子讴?荷花十里桂三秋。那知草木无情物,牵动长江万里愁!”
苏东坡将西湖比作西子,西湖诚是一位“引无数英雄竞折腰”的绝色美人,但她不是一位“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的后宫佳丽,也不是一个“待儿扶起娇无力”的闺阁慵懒,她是一位冰清玉洁、光彩照人的奇女子。灯红酒绿、画船笙歌不过是她的绮罗衣裳。西湖正是《卧薪尝胆》传奇中的越女,湖光山色滋润着她的花容月貌,天地正气却赋予她侠骨柔肠。柔情似水的妩媚绻缱,气壮山河的刚烈坚强,正是西湖难得的气度和品格。栖霞岭下,“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的《满江红》歌声激越,三台山前,“国破家亡欲何之,西子湖头有我师。日月双悬于氏墓,乾坤半壁岳家祠”诗意慨慷。西泠桥下一湖春水映照着“鉴湖女侠”的飒爽英姿,太子湾前满目青山犹记章太火“粪土当年万户侯”的风流倜傥……湖山涵涌英雄气,英雄更使湖山生色,西湖流芳。清代才子袁枚诗曰:“江山也要伟人扶,神化丹青即画图。赖有岳于双少保,人间始觉重西湖”。 |
|
|
返回顶端 |
|
 |
墨竹淡香
会员等级:6
加入时间: 2006/01/22 文章: 1008 来自: 中国重庆 积分: 8663
:
|
|
返回顶端 |
|
 |
sunmg
会员等级:3
性别: 
加入时间: 2006/10/16 文章: 156 来自: 浙江杭州 积分: 470
:
|
|
返回顶端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