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
作者 |
正文 |
也好快活
会员等级:3
性别: 
加入时间: 2006/10/25 文章: 246 来自: 山西省太原市 积分: 470
:
|
|
人都本能的怕死。所谓“人命关天”,把死放到了“天”的高度,可见死在个人乃至人类社会都是重大的事,而在某些农村也依然能够听到“死者为大”的说法,具体点也就是说在那个人死了办丧事的时候,他是最大最尊贵的。我想这是从生命的本质意义上说的。相比于真实的死,生这时候反而是虚幻的了。如果把死看成是人生的终点,那么对于依然活着的人他自然是最大的,他生前的岁数的大小已经没有多少意义了,所以要说“死者为大”。
且不论事实上是否真的能够做到“死者为大”,但这个说法我想是不会遇到多少阻力的。再说谁又会和一个刚死去是人叫板比大小呢?除非他是傻子,或者是死者的仇人,而即使是仇人人们往往也觉得这时候仇家不应该予以计较了,对活着的人的最大的处罚也不过是一死,既然他已经死了,还有报复的必要吗?虽然历史上曾经也有过死了都不解恨,挖出死尸鞭打的事,但毕竟那是少之又少,无论死者生前有多大的罪,对一具死尸的鞭打还是要被大多数人责备的。人从一个活生生的人变成死尸,可以说已经没有多少生命意义了,完全可以看成是“物”的存在。
其实对死去的人的纪念其意义仍然是做给活着的人看的一种仪式行为,死尸不过是一个载体。只是人们不想在这个时候触及这个问题,毕竟“死者为大”,何必去犯那个忌讳呢?也毕竟时间短暂,就是为了活着的人你也不得不在祭奠的场合忍耐着遵规守矩。
生命无常,人因为怕死而敬畏神灵,即使是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人们依然无法摆脱对死亡的恐惧。或许这是所有生命体都无法摆脱的。蝼蚁尚且贪生,何况万物之灵的人呢?所以关于死也一直是人类最深重最关注的命题。帝王将相们在生前就为了自己的死大肆的准备了,一些辉煌的建筑就和死亡有关,比如金字塔、始皇陵、十三陵之类。
类似的心理老百姓也一样有,只是在形制和规模上无法和帝王相比罢了。但有一点却是相通的,那就是对死亡仪礼的注重。而这却是直接和人生前的身份地位密切相关的。从这个角度说在人一生的奋斗里其实也隐含着对自己死后的寄予。所以我们看到对于去世的人,除非特殊情况,他的丧礼一般都会按着他生前的身份和地位极尽铺张,这一方面是财力的体现,而更主要的是他活着的后人要以此表现孝道。尽管人们好说死了孝顺不如活着时候多孝顺更好,但这个仪式却是绝对不能马虎随意的。这里消极的一面是铺张浪费,但也有积极的一面就是给再后人做一个榜样。
于是仪式本身最后超越的自然现象的死亡,成为一种俗常的人类活动。比如人们通常好连起来说到的“红白事”。仪式既在形式上起到了禁锢孝子贤孙的作用,但也在一定程度上解脱了他们的天然亲情的苦痛。操作仪式的人已经把死亡的重大消解为日常活动了。而繁琐的仪式给人带来的往往是倦怠,及如现在一些农村仍然流行的停尸七日,在这七日里孝子贤孙是早、中、晚都要哭泣祭奠的,而人又哪来那么多的眼泪呢?于是为了烘托悲哀的气氛,有人雇佣别人来哭。于是丧礼也终于成为一种“产业”,无论火葬、土葬、墓碑、墓地都成为了商品,而且价格不菲。好在活着的人终究是会“灵活”的,即所谓“哄鬼”。铺张可以,走走形式也可以。
我们当然应该提倡孝道,而对现代人来说尴尬的却是孝道的形式。往往不得不遵从守旧的那一套。以前曾经被打倒过的“封建陋习”卷土重来,例如每年一到清明、七月十五、十月一之类的鬼节,街面上到处是鬼鬼祟祟卖鬼票子的摊贩。而这就有些本末倒置了,甚至可以说是对去世者的轻慢,没有从心里做到真正的“死者为大”。但至少在目前大多数人那里为了对先人表示孝道就又不得不花阳间的人民币换取所谓阴间的冥币。 _________________ 来自山西省的一个文学爱好者。
我的博克:http://blog.sina.com.cn/u/1198293521
我的邮箱: jjyy456456@163.com |
|
|
返回顶端 |
|
 |
刘强
做博主了,别忘了时时更新博客提升排名哦!
性别: 
加入时间: 2006/11/06 文章: 1201 来自: 中国湖南 积分: 8753
:
|
|
返回顶端 |
|
 |
钟敏
澳洲彩虹鹦版主
加入时间: 2006/02/19 文章: 901 来自: 法国 积分: 5462
:
|
|
返回顶端 |
|
 |
杜鹃
银牌版主,屈指可数!
加入时间: 2005/09/25 文章: 12123 来自: 澳洲雪梨 积分: 64730
:
|
|
返回顶端 |
|
 |
也好快活
会员等级:3
性别: 
加入时间: 2006/10/25 文章: 246 来自: 山西省太原市 积分: 470
:
|
|
谢谢三位的高评啊。 _________________ 来自山西省的一个文学爱好者。
我的博克:http://blog.sina.com.cn/u/1198293521
我的邮箱: jjyy456456@163.com |
|
|
返回顶端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