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
作者 |
正文 |
钱志富
澳洲彩虹鹦驻站作家
加入时间: 2005/10/12 文章: 573 来自: 浙江宁波 积分: 1649
:
|
|
微型诗痴唐淑婷
——序唐淑婷的微型诗集《春思与萤火虫》
• 钱志富•
(文学博士 315211 浙江宁波大学外语学院副教授)
最近笔者知道的关于福建的文坛信息有两条:一条是福建著名诗人蔡其矫辞世,二是福建名不见经传的青年女诗人唐淑婷女士要出版她的微型诗集。真是一喜一忧,一忧一喜。福建文坛曾经诞生过不少的文坛巨星,如冰心,如余光中,如舒婷等等。蔡其矫曾经经历过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以及共和国建国以后的那些艰苦而辛酸的日子,他的诗是那些苦难日子的记录,他的诗已经得到了诗歌史的认可,尤其他的著名诗集《祈求》可以说是中国新诗中的经典。
青年诗人唐淑婷是个微型诗痴。当然,她闯入微型诗创作领域的时间并不长,据她自己说只有差不多一年的时间:2006年3月她偶然浏览了中国微型诗网站,看到网上发布的一些微型诗的精美作品,便勾魂摄魄般地爱上了这些作品,而她自己像是生命和灵魂的水闸被打开了,一年之内写了将近四百首之多。这的确是一个奇迹。她的一些作品在网络上发布了出来,很快赢得了微型诗界的一些“前辈”的首肯和赞赏,比如伊凡,比如贾绍玉等等。笔者也是偶然在重庆出版的《中国微型诗》诗刊上读到了她的几首微型诗作品,便十分喜爱。喜爱之余,依着诗刊上公布的她的电话,给她去了一个电话。电话里,笔者表示如果她今后要出版诗集,我可以给她写序。电话是大约2006年5月份打给她的,不想到大半年之后,也就是前几天她突然给我来了电话,说是她的诗集已经编好,等着我的序。我问她有多少作品,她说光微型诗就有380首之多,而微型散文诗也有近50首。笔者听后吓了一跳。心想:唐淑婷已经走火入魔了,也许诗多好的少,等着看她的货色吧。
电话打过之后没几天,她的微型诗集发过来了,看了几首,觉得那货色还真不错,如开头的这两首就很不错,不仅不错,而且还有些不同凡响,不信你自己读:
春思
一双蝴蝶在风中
把花的心事
传播
萤火虫
星星从夜校逃出
躲在夏的丛草间
嬉 戏
诗写得很洗练,很灵动,很温柔敦厚,很招人喜爱。也许诗人的这些诗还不能跟冰心的《春水》、《繁星》相比的吧。然而。笔者读了这些诗之后,心里是很欢欣的,很暖和的,看了这样的微型诗,觉得还真的有点春心荡漾,所以愿意为唐淑婷的诗集说几句真心话。唐淑婷的诗集,依她自己,原是要叫《唐淑婷微型诗三百首》的,但笔者却更愿意她换一个名字,笔者想《春思与萤火虫》可能更好的吧,所以写这篇文章的时候,就想当然地将她诗集的名字改为了现在这个样子。
读罢唐淑婷的这个诗集,发现唐淑婷是有着某种微型诗的情结的,笔者欣赏她对待微型诗的那种态度。她在诗集的卷首语中写到:
和煦的春光里,我欣喜地邂逅你,你少言寡语,却字字珠玑,我不禁为你折服。
读你千遍也不厌倦,了解你越多,越钦佩你的深度与内涵,我,义无反顾地恋上了你!
提笔——写你,在情意绵绵里;写你,在激情迸发刻;写你,在相思难眠夜……写你,用一颗爱你的心!
是的,唐淑婷义无反顾地爱上了微型诗,而且提笔写了这诸多的作品,她的这些作品也有了某种深度和内涵,笔者祝贺她,赞美她,欣赏她。笔者也注意到唐淑婷的那种难能可贵的诗观。她认为:“诗是心底流出来的文字,拥抱真情才能挥洒最美的诗。”笔者举双手赞成这样的诗观。唐淑婷有一首诗叫《古筝》。诗是这样写的:
古 筝
悠悠千古神韵
铺展一卷
高山流水
记得钱钟书先生曾给孔孚的一个诗集题写书名:《山水清音》,后来孔孚有出版过《山水灵音》,其实唐淑婷的诗里也不乏这样的清音和灵音。她的《古筝》一诗就有这样的清音和灵音,应该得到读者的喜爱。
唐淑婷的一些诗还写到了当下中国城市的一种生存样态,诗人将之命名为都市写生。笔者认为她的这些诗有一种特别的价值,所以特别提出来一说。我们不妨读一读她的《一线天》和《落叶》吧:
一线天
高楼把天
挤得 喊
痛
落叶
城市的水泥地太硬
归根路
戛然中断
到过北京、上海的人大概都有过这样的挤得喊疼的经历的吧,其实何止是北京、上海,凡是有中国人的地方大约没有不挤的,尤其是大城市,所以唐淑婷的《一线天》应该得到许多现代人的共鸣。《落叶》一诗也写得很耐人寻味,或者说很有寓意,城市里树叶无法落叶归根,城市人有何尝能够落叶归根,城市人面临的困境何止是下岗失业,大气污染,交通事故,自杀,而且死无葬身之地,更严重的是中国大约有一半多的农民也被卷入了乌烟瘴气的城市生活,擦鞋的,讨口的,卖淫的差不多都是农村人,当然也有杀人越货和作苦工的,被拖欠工资的和走投无路的,自然也有发了大财的。总之,唐淑婷的这两首诗写尽了中国现代城市的困境和灾难,体现了她作为一个诗人的比较敏锐的感觉力和提炼现象背后的本质的能力。
古人说:写诗需要胆学识力。唐淑婷的诗中的某些作品之所以还让人觉得有些稚嫩,就是因为这胆学识力的不太够,当然这不是她一个人的问题,几乎是一个当下诗人存在的普遍的问题。唐淑婷大约是比较喜欢写咏物微型诗的,她喜欢从对这些自然事物的吟咏来发现或者赋予一种寓意,但有时会有一种寓意过头的毛病,这是要特别加以提醒她注意的。比如她写的《墙头草》就是一例:
墙头草
骑到了墙头上
依然
改变不了卑微的命
为什么一定要说墙头草呢,墙头草长在墙头上又没惹你,而且还用了一个不太恰切的字眼“骑”,墙头能够长草,有时还是一道难得的风景呢!诗人非要说草的命运是卑微的,连长在墙头上的也不放过,这就过分了。
唐淑婷的诗集要出版了,不少朋友为其欢呼,笔者也捧捧场,所以写下了这篇文字。但愿唐淑婷的这本诗集能够给她带来相当的声誉,也但愿唐淑婷在今后的写作岁月中能够更上层楼。
艺无止境啊!
是为序。
钱志富
2007-2-14于宁波大学外语学院 _________________ 钱志富
文学博士
宁波大学外语学院副教授 |
|
|
返回顶端 |
|
 |
赵福治
每日点评他人作品3篇,优先选入《澳洲彩虹鹦》季刊
加入时间: 2005/10/09 文章: 3129 来自: 中国·北京 积分: 6529
:
|
|
返回顶端 |
|
 |
巫逖
钻石级版主——感谢您,和我们一起成长!
加入时间: 2005/09/12 文章: 31925 来自: 澳洲悉尼 积分: 130496
:
|
|
年产400首,卫星诗人也!
写序高手,天天忙不过来!
叩拜钱博士! _________________ 巫逖
澳洲彩虹鹦国际作家笔会荣誉会长
与澳洲前总理约翰·霍华德先生在任时合影
www.azchy.com |
|
|
返回顶端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