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
作者 |
正文 |
邸颖
会员等级:1
加入时间: 2005/10/08 文章: 43
积分: 51
:
|
|
噼了啪了,过小年!
到了腊月二十三已经离过大年很近了,年味的气氛便越来越浓了,久居他乡,每每这个时候就特想早早回家。
在乡下,年的气息从进了腊月就开始渐渐浓烈了,而在城市最多也就是从小年开始吧!
记得前几年,住单身的时候,宿舍楼里的年轻人不少,平日里大家回来的都很晚,小年也不例外,一般是去亲属家或是与朋友吃饭了。那年,已经是晚上10点多了,楼里面还是静悄悄地,突然,有人敲门,原来是隔壁的小姑娘,见她手里拿着爆竹,说:“我们出去放鞭炮呀!”我当时听了好是吃惊,因为这个姑娘平时胆子特小,今天怎么?“好好!”。
到了院子里面,我到发现她的热情真高,把那鞭炮挂在树上,自己就敢点上。我可是没有那么大的胆量。看她那表情在恐惧中到是更多的勇敢!“噼噼啪啪”响了,我和她都欢快的笑了。这时外边走来几个男生,惊奇的是两个姑娘在院子里放爆竹!和着我们大男人是干什么的了?于是便说:“走,再去买些鞭炮!放!”过了一会儿,就听到院子里,鞭炮声阵阵,好是热闹!
以后的几年里小年放爆竹在单身楼里就成了习惯!我在想,如果那晚小姑娘不来找我去放爆竹,似乎这个传统就不一定这样继续下来。而那小姑娘平时话很少,与大家的接触也不多,仅仅是因为个“年”字,本是胆小的人在“年”面前就不再小了,那延续了几千古老的习俗--放爆竹,也不再只是男孩子的专利了!那夜巾帼女子也要英姿!
噼啪的声音总是给人以一种喜庆的气氛。前些年为了防止火灾和人员的伤亡,城市里禁止放鞭炮(可以集中到特定的地方去放),大家一直觉得没有了爆竹,年的味道少了大半,年就在悄无声息中度过。过了几年,人们觉得真没意思,于是政府体察民情,又允许放鞭炮了!到了年三十儿“火树银花不夜天”的景象又回来了!
小时候,每年春节都在奶奶家过年,小叔比我的年龄大不了多少,总是带着我们这些孩子们玩,过年的时候,他要买好多好多的鞭炮,街坊邻居中,奶奶家的鞭炮都是最多最响!最美的是快过年的时候下了场大雪,火红的爆竹散满大地,在白色的大地上铺了一层红红的地毯,好美好美!瑞雪兆丰年,红色送吉祥,迎接着新一年的好运!现在奶奶家过年开始放礼花了,艳丽的礼花升上天空,然后天女散花一样地开放,漂亮极了!
“大地红”铺地毯,“魔术弹”冲夜空,“二踢脚”阵天响,噼了啪了,过小年!爆竹声声辞旧岁,崩走了昔日的晦气,带来了今天的好运!就象那歌曲唱的一样:
叠个千纸鹤,再系个红飘带,
愿善良的人们天天好运来,
你勤劳生活美,你健康春常在,
你一生的忙碌为了笑逐颜开。
打个中国结,请春风剪个彩,
愿祖国的日月年年好运来,
你凤舞太平年,你龙腾新时代,
你幸福的家园迎来百花盛开。
好运来祝你好运来,
好运带来了喜和爱,
好运来,我们好运来,
迎着好运兴旺发达通四海。
今年的小年,又是一些个年轻人在一起包了顿饺子,然后又打牌了,当然爆竹是不能缺少的了。总是说新年要新过,而对于异乡的人来说,吃顿亲手包的饺子已经很满足了!噼啪的爆竹声,也伴随着年轻人的笑声度过了欢快的一夜。
小年,是春节前的序曲,是过大年的预演,是人们喜迎新春的前奏!小年,是让迎接新一年春天的人们有了心里准备期。年,对于在异乡的游子来说,那是对家的思念;是对亲人的浓浓情意;是对故土的深深眷恋!而“噼噼啪啪”的爆竹声,便驱散了悠悠的乡思所带来的一丝沉闷心情!带着那响脆的声音走向了新的一天,新的一年! _________________ 邸颖
www.australianwinner.com |
|
|
返回顶端 |
|
 |
墨竹淡香
会员等级:6
加入时间: 2006/01/22 文章: 1008 来自: 中国重庆 积分: 8663
:
|
|
噼啪的声音总是给人以一种喜庆的气氛。前些年为了防止火灾和人员的伤亡,城市里禁止放鞭炮(可以集中到特定的地方去放),大家一直觉得没有了爆竹,年的味道少了大半,年就在悄无声息中度过。过了几年,人们觉得真没意思,于是政府体察民情,又允许放鞭炮了!到了年三十儿“火树银花不夜天”的景象又回来了!
建议这段不要,用句话过渡。 |
|
|
返回顶端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