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佳
澳洲彩虹鹦版主
性别:  年龄: 74 加入时间: 2005/09/20 文章: 1463 来自: 中国辽宁 积分: 5588
:
|
|
十、国风·唐风(十二首)
114、蟋蟀之警示《我吟诗经》
——十、国风·唐风
原文:
蟋蟀在堂,岁聿其莫①。今我不乐,日月其除②。无已大康③,职思其居④。好乐无荒,良士瞿瞿⑤。
蟋蟀在堂,岁聿其逝。今我不乐,日月其迈。无已大康,职思其外。好乐无荒,良士蹶蹶⑦。
蟋蟀在堂,役车其休⑧。今我不乐,日月其慆⑨。无已大康,职思其忧。好乐无荒,良士休休⑩。
——
我吟:——
“蛐蛐!蛐!
蛐蛐蛐!蛐蛐......”
讨厌的蟋蟀声
那是一声接着一声
没完没了
睡个懒觉都不让人睡好
秋末了天凉了
蟋蟀也跑进厅堂了
一年到头的又要过去了
如今再不及时行乐
今年的时光没几天了
咳!
可不能过分的享受呀
想想家族的时代使命
就是再乐也不能忘了
当前王事的大业
做为贤臣要时时警惕呀!
“蛐蛐!蛐!
蛐蛐蛐!蛐蛐......”
还是那讨厌的蟋蟀
——
“蛐蛐!蛐!
蛐蛐蛐!蛐蛐......”
讨厌的蟋蟀声
那是一声接着一声
没完没了
睡个懒觉都不让人睡好
秋末了天凉了
蟋蟀也跑进厅堂了
一年到头的又要过去了
如今再不及时行乐
今年的时光就要过去了
咳!
可不能过分的享受呀
想想家族当今的责任
就是再乐也不能忘了
当前王事的大业
做为贤臣要处处努力呀!
“蛐蛐!蛐!
蛐蛐蛐!蛐蛐......”
还是那讨厌的蟋蟀
——
“蛐蛐!蛐!
蛐蛐蛐!蛐蛐......”
讨厌的蟋蟀声
那是一声接着一声
没完没了
睡个懒觉都不让人睡好
秋末了天凉了
蟋蟀也跑进厅堂了
人休了车停了街上也空了
如今再不及时行乐
今年的时光就要没了
咳!
可不能过分的享受呀
想想家族未来的忧患
就是再乐也不能忘了
当前的王事大业
做为贤臣事事要有大气魄呀!
“蛐蛐!蛐!
蛐蛐蛐!蛐蛐......”
还是那讨厌的蟋蟀
——
注释
①聿(yù 玉):作语助。莫:古“暮”字。
②除:过去。
③无:勿。已:甚。大(tài 太)康:过于享乐。
④职:相当于口语“得”。居:处,指所处职位。
⑤瞿瞿(jù 巨):警惕瞻顾貌;一说敛也。
⑥迈:义同“逝”,去,流逝。
⑦蹶蹶(jué 厥):勤奋状。
⑧役车:服役出差的车子。
⑨慆(tāo 涛):逝去。
⑩休休:安闲自得,大气魄、乐而有节貌。
————
115、山有枢之守财奴《我吟诗经》
——十、国风·唐风
原文:
山有枢,隰有榆。子有衣裳,弗曳弗娄。子有车马,弗驰弗驱。宛其死矣,他人是愉。
山有栲,隰有杻。子有廷内,弗洒弗埽。子有钟鼓,弗鼓弗考。宛其死矣,他人是保。
山有漆,隰有栗。子有酒食,何不日鼓瑟?且以喜乐,且以永日。宛其死矣,他人入室。
——
我吟:
守财奴、守财奴
守到死了没人哭
你家山坡上的刺榆都成林
就是洼地中也长着白榆树
你有衣裳数不清
不肯穿来不肯带
装在箱里怕人看
你车子成队马成群
不舍得坐来不舍得骑
养着放着不准他人碰
看你一旦离人世
只好留给他人穿他人坐
他人心情好舒畅
守财奴、守财奴
你守到死了没人哭
——
守财奴、守财奴
守到死了没人哭
你家山坡上的香椿都成林
就是洼地中也长着菩提树
你园子大厅堂宽
不肯洒水不扫尘
不让他人去居住
你有钟你有鼓
常年不舍得敲打没声音
放着看着不准他人碰
看你一旦离人世
只好留给他人占有去受用
守财奴、守财奴
你守到死了没人哭
——
守财奴、守财奴
守到死了没人哭
你家山坡上的漆树都成林
就是洼地中也长着栗子树
你窖藏有酒
你厨房有肉
为何一日也听不到鼓瑟
你没欢乐没喜悦
死气沉沉度日月
全家上下与你一样在受苦
看你一旦离人世
只好留给他人入室来享受
守财奴、守财奴
你守到死了没人哭
——
注释
1、枢(舒shū)、榆(余yú)、栲(考kǎo)、杻(扭niǔ):皆为树木名。
2、《集传》:“枢,荎(池chí),今刺榆也。”陈藏器《本草拾遗》:“《诗》之枢,即刺榆;《诗》之榆,即大榆,白榆。”
3、曳(叶yè):拖。娄:即“搂”,用手把衣服拢着提起来。《正义》:“曳娄俱是着衣之事。”
4、宛:通“菀”,萎死貌。
5、《毛传》:“栲,山樗(初chū,臭椿)。杻,檍(亿yì)也。”《传疏》:“山樗与樗不同。……叶如栎木,皮厚数寸,可为车幅,或谓之栲栎。”
6、廷:指宫室。
7、埽(扫sào):通“扫”。
8、考:敲。
9、保:占有。
10、永:《集传》:“永,长也。……饮食作乐,可以永长此日也。”
————
116、扬之水之叛《我吟诗经》
——十、国风·唐风
原文:
扬之水①,白石凿凿②。素衣朱襮③,从子于沃④。既见君子⑤,云何不乐⑥?
扬之水,白石皓皓⑦。素衣朱绣,从子于鹄⑧。既见君子,云何其忧?
扬之水,白石粼粼⑨。我闻有命⑩,不敢以告人。
——
我吟:
背景:公元前745年,晋昭侯封他的叔父成师于曲沃,号为桓叔。曲沃在当时是晋国的大邑,面积比晋都翼城(今山西翼城南)还要大。再加上桓叔好施德,颇得民心,势力逐渐强大,“晋国之众归焉”(司马迁《史记·晋世家》)。过了七年,即公元前738年,晋大臣潘父杀死了晋昭侯,而欲迎立桓叔。当桓叔想入晋都时,晋人发兵进攻桓叔。桓叔抵挡不住,只得败回曲沃,潘父也被杀。一位忠于桓叔的从叛者在事发前夕写下了这首诗。
——
悠悠的河水呀!
你流呀!流呀!流不尽
你把水中的石头
一遍一遍刷的白亮亮
那白色衣裳红绣领
诸侯的服饰
应该穿在恒叔的身上
只从随你恒叔到沃城
恒叔好施得民心
黎民拥戴恒叔为圣贤
我们的心里怎能不是乐盈盈
悠悠的河水呀!
你流呀!流呀!流不尽
你把水中的石头
一遍一遍刷的白亮亮
——
悠悠的河水呀!
你流呀!流呀!流不尽
你把水中的石头
一遍一遍刷的白亮亮
那白色衣裳红绣领
诸侯的服饰
应该穿在恒叔的身上
只从随你恒叔到沃城
沃城势大众归顺
黎民拥戴恒叔为圣贤
我们的心里那还有什么忧和愁
悠悠的河水呀!
你流呀!流呀!流不尽
你把水中的石头
一遍一遍刷的白亮亮
——
悠悠的河水呀!
你流呀!流呀!流不尽
你把水中的石头
一遍一遍刷的白亮亮
已经传闻晋大臣潘父
杀死了晋昭侯
而欲迎立桓叔入晋都
恒叔发兵已有令
我怎么敢说呀?怎敢说?!
那白色衣裳红绣领
诸侯的服饰
就应该穿在恒叔的身上
悠悠的河水呀!
你流呀!流呀!流不尽
你把水中的石头
一遍一遍刷的白亮亮
——
注释:
①扬:激扬。
②凿凿:鲜明貌。
③襮(bó 勃):绣有黼文的衣领。
④沃:曲沃,地名,在今山西闻喜县东北。
⑤既:已。君子:指桓叔。
⑥云:语助词。
⑦皓皓:洁白状。
⑧绣:刺方领绣。鹄:邑名,即曲沃;一说曲沃的城邑。
⑨粼粼:清澈貌。形容水清石净。
⑩命:政令。
————
117、椒聊之子嗣《我吟诗经》
——十、国风·唐风
原文:
椒聊之实①,蕃衍盈升②。彼其之子,硕大无朋③。椒聊且④,远条且⑤。
椒聊之实,蕃衍盈掬⑥。彼其之子,硕大且笃⑦。椒聊且,远条且。
——
我吟:
晨曦透过花椒树呀
高又高
姐妹们来到花椒园呀
好热闹
花椒一嘟噜一嘟噜的
连成一串串
采花椒呀采花椒
一会采满一升多
侯爷多子又多福呀
公子个个身材高大好英俊
就象那饱满的花椒一串串
枝条长长绿葱葱
椒香浓浓味绵绵
花椒一嘟噜一嘟噜的
连成一串串呀
侯爷真是多子又多福!
——
晨曦透过花椒树呀
高又高
姐妹们来到花椒园呀
好热闹
花椒一嘟噜一嘟噜的
连成一串串
采花椒呀采花椒
一捧一捧又一捧
侯爷多子又多福呀
公子个个身材高大好健壮
就象那饱满的花椒一串串
枝条长长绿葱葱
椒香浓浓味绵绵
花椒一嘟噜一嘟噜的
连成一串串呀
侯爷真是多子又多福!
——
注释:
①椒:花椒,又名山椒。聊:同“莍”,亦作“朻”、“梂”,草木结成的一串串果实。闻一多《风诗类钞》:“草木实聚生成丛,古语叫作聊,今语叫作嘟噜。”
②蕃衍:生长众多。盈:满。升:量器名。
③硕:大。朋:比。
④且(jū 居):语末助词。
⑤远条:指香气远扬。一说长长的枝条。条:长。
⑥掬(jū 居):“掬”的古字,两手合捧。又,《周礼·考工记·陶人》疏引《小尔雅》云:“匊,二升。”亦通。
⑦笃:厚重。形容人体丰满高大。
————
118、绸缪闹洞房之歌《我吟诗经》
——十、国风·唐风
原文:
绸缪束薪①,三星在天②。今夕何夕,见此良人③。子兮子兮④,如此良人何!
绸缪束刍⑤,三星在隅⑥。今夕何夕,见此邂逅⑦。子兮子兮,如此邂逅何!
绸缪束楚⑧,三星在户⑨。今夕何夕,见此粲者⑩。子兮子兮,如此粲者何!
——
我吟:
柴薪捆的紧又紧
新郎新娘进洞房
夕阳落、月儿升
三星早早爬上了东方
今夕是何夕
是谁在怨三星才起床
是谁忙着关上了窗
是谁急的见到心上人
你呀!你呀!你你你呀
你要把你如何呀!
你呀!你呀!你呀你
柴薪捆的紧又紧
三星早早上东方
今夕是何夕呀!是何夕......
——
柴薪捆的紧又紧
新郎新娘进洞房
夕阳落、月儿升
三星也在扒着窗角看
今夕是何夕
是谁在怨三星才上窗
是谁忙着拉上了帘
是谁惊的好快活
你呀!你呀!你你你呀
看你要把你如何
你呀!你呀!你呀你
柴薪捆的紧又紧
三星早早上窗角
今夕是何夕呀!是何夕......
——
柴薪捆的紧又紧
新郎新娘进洞房
夕阳落、月儿升
三星已经在敲门
今夕是何夕
是谁在怨三星才敲门
是谁忙着插紧门
是谁喜的美人悦
你呀!你呀!你你你呀
看你要把你如何
你呀!你呀!你呀你
柴薪捆的紧又紧
三星早早上窗角
今夕是何夕呀!是何夕......
——
注释
①绸缪:缠绕,捆束。犹缠绵也。束薪:喻夫妇同心,情意缠绵。
②三星:即参星,主要由三颗星组成。
③良人:丈夫,指新郎。朱熹《诗集传》:“良,夫称也。”
④子兮:你呀。
⑤刍(chú 除):喂牲口的青草。
⑥隅:指东南角。
⑦邂逅:即解媾,解,悦也。原意男女和合爱悦,这里指志趣相投的人。
⑧楚:荆条。
⑨户:门。
⑩粲:漂亮的人,指新娘。
————
119、杕杜流浪之歌《我吟诗经》
——十、国风·唐风
原文
有杕之杜①,其叶湑湑②。独行踽踽③。岂无他人?不如我同父④。嗟行之人,胡不比焉⑤?人无兄弟,胡不佽焉⑥?
有杕之杜,其叶菁菁⑦。独行睘睘⑧。岂无他人?不如我同姓⑨。嗟行之人,胡不比焉?人无兄弟,胡不佽焉?
——
我吟:
就连风也早早的
就躲开了赤日的炙烤
只有那棵孤零零的
棠梨树还高高的
坚守在那路旁
棠梨树呀!棠梨树
你虽孤独
但你却是枝繁叶茂
可是我只能是独自的
到处流浪、流浪......
那不是路过的没有他人
而是没有我的同袍兄弟呀!
咳!来来往往的过客呀!
又有谁肯接近我
没有我的兄弟
还有谁来帮助我呀!
我的棠梨树呀!棠梨树
你虽孤独
但你却是枝繁叶茂
可是我只能是独自的
到处流浪、流浪......
——
就连风也早早的
就躲开了赤日的炙烤
只有那棵孤零零的
棠梨树还高高的
坚守在那路旁
棠梨树呀!棠梨树
你虽孤独
但你却是枝繁叶茂
可是我只能是独自的
到处流浪、流浪......
那不是路过的没有他人
而是没有我的家里人呀!
咳!匆匆忙忙的过客呀!
又有谁肯接近我
没有我的家人
还有谁来帮助我呀!
我的棠梨树呀!棠梨树
你虽孤独
但你却是枝繁叶茂
可是我只能是独自的
到处流浪、流浪......
——
注释
①有杕(dì 地):即“杕杕”,孤立生长貌。杜:木名。赤棠。
②湑(xǔ 许):形容树叶茂盛。
③踽踽(jǔ 举):单身独行、孤独无依的样子。
④同父:指同胞兄弟;一说同祖父的族昆弟。
⑤比:亲近。
⑥佽(cì 次):资助,帮助。
⑦菁菁:树叶茂盛状。
⑧睘睘(qióng 穷):同“茕茕”,孤独无依的样子。
⑨同姓:一母所生的兄弟。姓,生。
————
120、羔裘之不满《我吟诗经》
——十、国风·唐风
原文:
羔裘豹袪①,自我人居居②!岂无他人?维子之故③。
羔裘豹裦④,自我人究究⑤!岂无他人?维子之好。
——
我吟:
哼!
你不就是个卿大夫呗?
以奸取宠恃权傲物
羊羔皮衣豹皮袖
装模作样摇摇摆摆
对我你也是骄横傲慢
趾高气扬
难道就没有他人相交友?
当初你我是故交
谁不知道你呀!
哼!
以奸取宠恃权傲物
羊羔皮衣豹皮袖的
装模作样摇摇摆摆
还能有几天......
——
哼!
你不就是个卿大夫呗?
以奸取宠恃权傲物
羊羔皮衣豹皮袖
装模作样摇摇摆摆
对我你也是盛气凌人
趾高气扬
难道就没有他人相交友?
非要与你相交好?
你那还知故交情
哼!
以奸取宠恃权傲物
羊羔皮衣豹皮袖的
装模作样摇摇摆摆
还能有几天......
——
注释
①羔:羊之小者。袪(qū 区):袖口,豹祛即镶着豹皮的袖口。
②自我人:对我们。自,对;我人,我等人。居(jù 句)居:即“倨倨”,傲慢无礼。
③维:惟,只。子:你。故:指爱。或作故旧,也通。
④裦(xiù 袖):同“袖”。
⑤究究:恶也,指态度傲慢。
————
121、鸨羽之哀叹《我吟诗经》
——十、国风·唐风
原文:
肃肃鸨羽①,集于苞栩②。王事靡盬③,不能艺稷黍④。父母何怙⑤?悠悠苍天!曷其有所⑥?
肃肃鸨翼,集于苞棘⑦。王事靡盬,不能艺黍稷。父母何食?悠悠苍天!曷其有极⑧?
肃肃鸨行⑨,集于苞桑。王事靡盬,不能艺稻粱。父母何尝?悠悠苍天!曷其有常⑩?
——
我吟:
秋风还是抚着山林而来
落叶还是被秋风裹着而去
野雁还是成群的落下......
野雁呀!
你怎么没有落在池塘边
怎么会落在你息不稳的柞树上?
你怎么又会与我一样
王室的徭役又苦又累又没完
荒芜了我那该种的黍子和高粱
我那年老多病的爹娘呀!
还能有谁来依靠?
天呀!我的老天呀!!
我的老天爷呀!!!
何时我才能回去
照顾我的爹娘?!
秋风还是抚着山林而来
落叶还是被秋风裹着而去
要回家的野雁还是成群的飞起......
要回家的野雁呀!
——
秋风还是抚着山林而来
落叶还是被秋风裹着而去
野雁还是成群的落下......
野雁呀!
你怎么没有落在池塘边
怎么会落在你息不稳的枣树上?
你怎么又会与我一样
王室的徭役又苦又累又没完
又有谁来管我出苗的黍子和高粱
我那年老多病的爹娘呀!
饿的还有什么能吃呀?
天呀!我的老天呀!!
我的老天爷呀!!!
这什么时候才是个头呀?
我那忍饥挨饿的爹娘呀!
秋风还是抚着山林而来
落叶还是被秋风裹着而去
要回家的野雁还是成群的飞起......
要回家的野雁呀!
——
秋风还是抚着山林而来
落叶还是被秋风裹着而去
野雁还是成群的落下......
野雁呀!
你怎么没有落在池塘边
怎么会落在你息不稳的桑树上?
你怎么又会与我一样
王室的徭役又苦又累又没完
又有谁来收获我的黍子和高粱
我那年老多病的爹娘呀!
又能拿什么来糊口呀?
天呀!我的老天呀!!
我的老天爷呀!!!
我何时才能正常的生活呀
我那多时不见的爹娘呀?!
秋风还是抚着山林而来
落叶还是被秋风裹着而去
要回家的野雁还是成群的飞起......
要回家的野雁呀!
——
注释
①肃肃:鸟翅扇动的响声。鸨(bǎo 保):鸟名,似雁而大,群居水草地区,性不善栖木。
②苞栩:丛密的柞树。苞,草木丛生;栩,柞树。
③靡:无,没有。盬(gǔ 古):休止。
④艺:种植。稷:高粱。黍:黍子,黄米。
⑤怙(hù 户):依靠,凭恃。
⑥曷:何。所:住所。
⑦棘:酸枣树,落叶灌木。
⑧极:终了,尽头。
⑨行:行列。一说鸨腿;一说翅。
⑩常:正常。
————
122、无衣之思妻《我吟诗经》
——十、国风·唐风
原文:
岂曰无衣?七兮①。不如子之衣②,安且吉兮③?
岂曰无衣?六兮④。不如子之衣,安且燠兮⑤?
——
我吟:
碎雪追赶着秋风
挤进了柴门
屋里的炭火
随着那阵阵的门风
忽明忽暗
难道我没有衣裳穿了么?
我这么多的衣裳呀!
怎么就是找不着一件......
向你做的那样舒适得体
你在那呀?
我的妻......
碎雪追赶着秋风
推开了柴门......
——
碎雪追赶着秋风
挤进了柴门
屋里的炭火
随着那阵阵的门风
忽明忽暗
难道我没有衣裳穿了么?
我这么多的衣裳呀!
怎么就是找不着一件......
向你做的那样舒适暖和
你在那呀?
我的妻......
碎雪追赶着秋风
推开了柴门......
——
注释
①七:虚数,言衣之多;一说七章之衣,诸侯的服饰。
②子:第二人称的尊称、敬称,此指制衣的人。
③安:舒适。吉:美,善。
④六:一说音路,六节衣。
⑤燠(yù 玉):暖热。
————
123、有杕之杜相思《我吟诗经》
——十、国风·唐风
原文
有杕之杜①,生于道左②。彼君子兮,噬肯适我③?中心好之④,曷饮食之⑤?
有杕之杜,生于道周⑥。彼君子兮,噬肯来游⑦?中心好之,曷饮食之?
——
我吟:
春风慢慢的
催开了道东的那棵棠梨花
春雨又轻轻的
剥落了那雪白的花瓣
那雪白的花瓣
飘落到了我的窗前
我就是这样坐在那窗前
一日又一日的
望着那花开花落的棠梨树
虽然你也很孤独
但是你开花了
你的花瓣给我带来了相思
也给我送去了相思
噢!那个英俊的君子呀!
肯来和我相伴么?!
我时时的都在爱恋着他呀!
还待几时能与君共餐?
春风呀!你何时
才能催开我这棵棠梨花?
我就是这样坐在那窗前
一日又一日的
望着那花开花落的棠梨树
——
春风慢慢的
催开了道西的那棵棠梨花
春雨又轻轻的
剥落了那雪白的花瓣
那雪白的花瓣
飘落到了我的窗前
我就是这样坐在那窗前
一日又一日的
望着那花开花落的棠梨树
虽然你也很孤独
但是你开花了
你的花瓣给我带来了相思
也给我送去了相思
噢!那个英俊的君子呀!
能来和我互访么?!
我时时的都在爱恋着他呀!
还待几时能与君共舞?
春风呀!你何时
才能催开我这棵棠梨花?
我就是这样坐在那窗前
一日又一日的
望着那花开花落的棠梨树
——
注释
①杕(dì 地):树木孤生独特貌。杜:杜梨,又名棠梨。
②道左:道路左边,古人以东为左。
③噬(shì 是):发语词。一说何,曷。适:到,往。
④中心:。
⑤曷:同“盍”,何不。饮食(yìn sì 印四):喝酒吃饭。一说满足情爱之欲。
⑥周:右的假借。
⑦游:来看。
——
124、葛生之悼夫《我吟诗经》
——十、国风·唐风
原文
葛生蒙楚①,蔹蔓于野②。予美亡此③,谁与?独处!
葛生蒙棘④,蔹蔓于域⑤。予美亡此,谁与?独息!
角枕粲兮⑥,锦衾烂兮⑦。予美亡此,谁与?独旦⑧!
夏之日,冬之夜⑨。百岁之后,归於其居⑩!
冬之夜,夏之日。百岁之后,归於其室!
——
我吟:
葛藤从来都是扶着荆树长
葛藤才能枝繁叶茂
将荆树藏
蔹蔓从来都是依着野草长
蔹蔓才能爬满荒地
将野草藏
我的夫君呀!
为王出征未归葬于此
有谁扶着你呀!
我又依着谁呀!?
你独处在此了!
我又独处在那呀!?
葛藤从来都是扶着荆树长
有谁扶着你呀!
蔹蔓从来都是依着野草长
我又依着谁呀!?
——
葛藤从来都是扶着枣树长
葛藤才能枝繁叶茂
将枣树藏
蔹蔓从来都是依着野草长
蔹蔓才能爬满荒地
将坟地藏
我的夫君呀!
为王出征未归葬于此
有谁扶着你呀!
我又依着谁呀!?
你独自在此歇息了!
我又独自在那生息呀!?
葛藤从来都是扶着荆树长
有谁扶着你呀!
蔹蔓从来都是依着野草长
我又依着谁呀!?
——
我的夫君呀!
你是否枕着那
漆黑的牛角闭上了眼呀!?
我的夫君呀!
你是否铺盖这那
多彩的锦绣被子长眠在里面呀!?
我的夫君呀!
是谁在伴着你呀!?
我又去伴着谁呀?!
你独自的睡了
我又如何睡得着呀?!
我的夫君呀!
你是否枕着那漆黑的牛角
睡着了呀?!
你是否铺盖这那多彩的锦绣被子呀!?
我又如何睡得着呀!?
——
天呀!我的天呀!
一天一天!又一天!!
天天都是那炎炎的长夏天
夜呀!我的夜呀!
一夜一夜!又一夜!!
夜夜都是那冷冷的长冬夜
我的夫君呀!
我在熬呀!熬呀!
熬到百年之后
熬到你的身边来呀!!
一天一天!又一天!!
天天都是那炎炎的长夏天呀!
一夜一夜!又一夜!!
夜夜都是那冷冷的长冬夜呀!
我的夫君呀!
——
夜呀!我的夜呀!
一夜一夜!又一夜!!
夜夜都是那冷冷的长冬夜
天呀!我的天呀!
一天一天!又一天!!
天天都是那炎炎的长夏天
我的夫君呀!
我在熬呀!熬呀!
熬到百年之后
熬到与你来相会呀!!
一夜一夜!又一夜!!
夜夜都是那冷冷的长冬夜呀!
一天一天!又一天!!
天天都是那炎炎的长夏天呀!
我的夫君呀!
——
注释:
①葛:藤本植物,茎皮纤维可织葛布,块根可食,花可解酒毒。蒙:覆盖。楚:灌木名,即牡荆。
②蔹(liǎn 敛):攀缘性多年生草本植物,根可入药,有白蔹、赤蔹、乌蔹等。
③予美:我的好人。郑笺:“我所美之人。”朱熹《诗集传》:“妇人指其夫也。”亡此:死于此处,指死后埋在那里。
④棘:酸枣,有棘刺的灌木。
⑤域:坟地。毛传:“域,营域也。”马瑞辰《毛诗传笺通释》:“营域,或作茔域,古为葬地之称。《说文》:‘茔,墓地也’是也。”
⑥角枕:牛角做的枕头。据《周礼·王府》注,角枕用于枕尸首。粲:同“灿”。
⑦锦衾:锦缎褥。闻一多《风诗类钞》:“角枕、锦衾,皆敛死者所用。”烂:灿烂。
⑧独旦:朱熹《诗集传》:“独旦,独处至旦也。”旦,天亮。一说旦释为安,闻一多《风诗类钞》:“旦,坦。”“坦,安也。”
⑨夏之日、冬之夜:夏之日长,冬之夜长,言时间长也。
⑩其居:亡夫的墓穴。下文“其室”义同。
————
125、采苓之谣言《我吟诗经》
——十、国风·唐风
原文
采苓采苓①,首阳之巅②。人之为言③,苟亦无信④。舍旃舍旃⑤,苟亦无然⑥。人之为言,胡得焉⑦?
采苦采苦⑧,首阳之下。人之为言,苟亦无与⑨。舍旃舍旃,苟亦无然。人之为言,胡得焉?
采葑采葑⑩,首阳之东。人之为言,苟亦无从。舍旃舍旃,苟亦无然。人之为言,胡得焉?
——
我吟:
采黄药呀!采黄药
年年岁岁采黄药
今年登上首阳高山顶
望远才知
有人专门说假话
千万不要轻信那一套
莫轻信呀!莫轻信
谣言恰如黄药苦
谁若轻信那假话
到头来自己馅苦境
采黄药呀!采黄药
年年有人说假话
莫轻信呀!莫轻信
——
采苦菜呀!采苦菜
年年岁岁采苦菜
今年采到首阳山脚下
细心才知
有人专门说假话
千万不要跟着说假话
莫传谣呀!莫传谣
谣言恰如苦菜花
谁若跟着说假话
到头来自己被人抓
采苦菜呀!采苦菜
年年有人说假话
莫传谣呀!莫传谣
——
采罗卜呀!采罗卜
年年岁岁采罗卜
今年采到首阳山东边
详问才知
有人专门说假话
千万不要跟着假话做
莫信遥呀!莫信谣
谣言恰如罗卜头
谁若跟着假话做
到头来自己被拔出
采罗卜呀!采罗卜
年年有人说假话
莫信谣呀!莫信谣
——
注释
①苓:通“蘦”,一种药草,即大苦。毛传:“苓,大苦也。”沈括《梦溪笔谈》:“此乃黄药也。其味极苦,谓之大苦。”俞樾《群经评议》:“诗人盖托物以见意,苓之言怜也,苦之言苦也。”旧注或谓此苓为甘草,非。
②首阳:山名,在今山西永济县南,即雷首山。
③为(wěi伪)言:即“伪言”,谎话。为,通“伪”。
④苟亦无信:不要轻信。
⑤舍旃(zhān瞻):放弃它吧。舍,放弃;旃,“之焉”的声。
⑥无然:不要以为然。
⑦胡:何,什么。
⑧苦:苦菜,野生可食。
⑨无与:勿用也。指不要理会。
⑩葑:芜菁,罗卜之类的蔬菜。 _________________ 山佳——詩是:自釀自飲的美酒 越飲越醉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