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观
澳洲长风,南半球最热网站,数十万图文任君浏览。
加入时间: 2005/11/06 文章: 2 来自: 中国福建 积分: 15
:
|
|
闲话“八行书”
魏晋的清谈家生活很潇洒,像现如今的有闲阶级,让人羡慕。能静下心来读一些闲书,与不相干的人作一席闲谈,在当今社会已经十分难得。每与朋友聊,都有所得。怪不得小报有那么多的奇闻,并且都是在官方媒体上无法获得的信息。所以,除了正史,稗史也很调人胃口,读点也未尝不可。
尝闻,某县长司机玩遍县内大小酒楼歌厅,所签账单按月份等在那儿,轮流由各乡镇长做埋单人。轮不到埋单的乡镇长进城的机会就要打问号了。乍听,有点不信自己的耳朵,堂堂一乡之长惟一介车夫马头是瞻?但并非空穴来风。家乡有一句流传很广的方言笑话:暮古惊奶,俺叔在县委养匪!意思是说,难道老子怕你,我叔叔还在县委养猪呢!至少,我与县衙靠得近,与县老爷贴得紧,衙门的事我熟。何况领导每天坐我的车,如影随形,行止尽在我掌握中。孙静庵《栖霞阁野乘》有一段话:“……某府大臣书启文案,月束仅十二两,而车马、宫室、衣服、饮食甚为豪侈,有月非数百金不能办者。”钱从何来,答曰:“予入款全在作八行书耳。”八行书,即请托之函件,或曰领导批条。其书八行为限,故称之。调任或外出公干(假公济私还少见吗?)之时,求一大臣手札,倒也不奇怪,怪在求八行书者,要探清此领导“所聘书启文案为谁,袖金遗之,文案乃视其所遗之多寡,而为之轻重其辞。”区区文案势焰若此,大臣政要更当何如!
一位开酒楼的朋友听了“八行书”后显得很平静,与我第一次读到这段文字时所表现出的惊讶形成强烈的反差。随后,他说了一段他自己的故事。他告诉我说,现在生意不好做,签单赊账现象十分普遍。月末到单位收帐,三番五次找不到头儿。等到了头儿却说最近没钱,要排到某月某日,然后大笔一挥,“同意开支”下面签下大名。于是连声道谢,虽然没有收到款,心里也落个踏实。等到了这一天,财务给你一张冰冷的脸:没现金。你说咋办?朋友苦笑着问我。稍顿,他接下去说,有经验者总要袖点碎银打点“账房”,事情才会顺当。听起来是否有点像戏文,探监要贿赂牢头,拜访大臣要给门房包封,少了就不与通报。
我很佩服现代人的聪明,从车夫们的手腕看来,其智商决不在古代小秘书之下。当然,相对巨贪而言,此辈只能算是“小巫”,但也不可小视,因其已成为古今之痼疾。我国历朝历代反贪倡廉之声不断,不知为何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我大声疾呼,对“八行书现象”应以毒瘤视之,坚决切除。国家之肌体才能康健,永葆青春活力。
司机、秘书这些在领导身边的工作人员,应当以人民利益为重,更不能蒙蔽领导的眼睛,甚至凌驾领导之上,宦官专权,大闹小鬼当家。如果“八行书现象”大行其道,真是我们民族的悲哀。
呜呼,如果闲聊中都是类似以上的话题,就不见得轻松了。做清谈家也非易事。 _________________ 鉴观
福建省作家协会会员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