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
作者 |
正文 |
朱庆平
会员等级:2
加入时间: 2005/10/20 文章: 50
积分: 170
:
|
|
踩汪汪
224246 江苏省东台市新曹农场中学
朱庆平(20051105)
“踩汪汪,踩汪汪,一边踩来一边唱。光着脚丫摆动腰,好似节日扭歌秧。踩汪汪,踩汪汪,烂泥踩成弹簧床。拍手蹬腿笑声嫩,鬼泉汩汩冒浑浆……”
城里的和内陆的娃,我估计不知道“踩汪汪”是啥名堂。无妨,跟着我,到我们家乡来,我会和盘托出地教给你,它是黄海边上的孩子的游戏呢。
这个游戏,只能在海边潮湿的沙地上做。
一场大雨过后,塘边、河滩和海滩上湿漉漉的。刚刚淋过雨的沙泥,像水泡饼干,透腐腐的,富含水分。若是沙泥下面被蚯蚓钻了洞穴,或是埋了杂草,泥面就更加松软。人走到它的上面,像踩在海绵上。这会引起孩子们很大的兴趣。他们呼朋引伴,三五成群,来到这海绵上,尽情的玩起来。
踩汪汪的时候,鞋子是穿不得的,干脆脱了,往岸上一摔;裤管呢,胡乱地往腿肚上一抹,为什么不好好卷呢,来不及呀,场地被别的孩子抢了去怎么办?接着便唱起了《踩汪汪》。
单人踩,就像玩健身器,或是跳迪斯科,等脚下的烂泥晃动起来的时候,踩踏的人,像是在蹬跷跷板或是玩杂技的滑板;双人踩,像是跳新疆舞,兴许就是东北二人转吧,冰上芭蕾也行,不过,有女孩加入最佳;多人踩,花样多,热闹,像少数民族的园舞,有人边跳边吹芦笙更好。每当此时,大人们按捺不住,停下手中放水的铁锹,将它往泥里一插,汗巾和草帽套在锹柄上,凑到近处看,闲人也会端着饭碗前来观看。
你看,男孩剃了个桃子顶,褡裢漏出胳肢窝;女孩的辫子扎了个朝天翘,大户襟配上卧蚕纽,塑了个袖珍婆;中间还夹了一个小和尚,红肚兜遮不住光屁股,还有那个肉蛤子。
突然,一个孩子大声喊,“鬼泉出水啦”,这时孩子们都围过去看。什么是鬼泉呢?就是踩踏而冒出来的地中水呀。原来,一开始踩踏的时候,泥面的毛细管被堵塞了,泥浆会集中到一起,泥土的比重大于泥浆,加上重力作用,会往下沉,最终,泥浆冲破泥面,形成喷泉,堆积成一只倒扣的“碗”,碗底处是不断喷涌的泥浆。小朋友不懂此原理,认为他们的玩耍,触怒了地下的神灵,冒出凉水来吓唬他们,真有趣。要是把这种游戏放到海滩上去做,一定能踩出蛤蜊来。不知道是踩蛤子启发了踩汪汪,还是踩汪汪启迪了踩蛤子。
这项活动也有害,破坏河床,影响河道;这种游戏也有一定的危险性,只能在地质较硬的沟塘河的边上玩,不可在沼泽地和海滩上开展。有一次,我和小伙伴一起玩的时候,我盯着一个地方踩,小腿陷进了泥淖,没了膝盖,是同伙把我拽出来的。想起来还有点后怕呢。
怕归怕,可是我还是想去“踩汪汪”,因为那里充满了我们的童趣。这项活动濒临灭绝了,现代的孩子没空玩了。想起来还真有点惆怅呢! _________________ 朱庆平,男,1960年出生,苏州大学中文系汉语言文学教育专业毕业,高级中学语文教师,中共预备党员,中学高级教师,全国中学语文教学研究会会员。在国家、省级报刊上发表教育教学论文和文学作品近千篇,其中文学作品500篇左右,编撰文字总计300余万言。 |
|
|
返回顶端 |
|
 |
坊山居士
会员等级:3
加入时间: 2005/10/25 文章: 228 来自: 中国.山西 积分: 483
:
|
|
一幅生动的风俗画,童趣图,让人梦回童年。问好朱老师。 _________________ 一山一水远尘埃,一户一窗临壑开。一剑一琴闻鸡舞,一觞一韵邀月来。 |
|
|
返回顶端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