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
作者 |
正文 |
朱庆平
会员等级:2
加入时间: 2005/10/20 文章: 50
积分: 170
:
|
|
荡秋千
224246江苏省东台市新曹农场中学朱庆平
(20051207)
荡秋千的高度取决于下坠的力量。爸妈带着我弟兄俩荡的时候,老爸特别卖力,以致于弧谷处摔下去了,妈也跟着滑落了。他们没有惊叫,没有呻吟,消失得无影无踪,遥远的空谷传来隐隐约约的爽笑。
一九六二年的冬季,天气特别的冷。全城覆盖在白雪下面,街上只有很少的人踽踽步行,身后留下一串串浅浅的脚窝,商店里空荡荡的,玻璃柜里一排落满灰尘的油汪汪的中秋月饼无人问津。母亲搀着哥哥抱着我从菜场空手而归的时候,哥哥手里咬成上旬月似的热乎乎的馅饼,被小叫花子抢走了,我正往嘴里送的棒棒糖也被人一把夺去了,突然,商店的玻璃咣当一声,看见一个青年,鲜血直流的双手抓着月饼拼命啃,保安的拳头落在头上一点也不影响他的进食。妈妈转过头来看到了这一切,没有愤怒,只轻轻叹了口气。
“庆和他妈,咱们下乡吧,到海滩上去,那里有的是荒地,可以种玉米,可以种棉花……”“要是不久形势好转了怎么办?”“那也无妨,农村是锻炼人的好地方呀,孩子在那里可以接受贫下中农的教育,养成吃苦耐劳的品质,对他们的一生有帮助……”“别人还在观望,你干吗出这个风头?”“据我所知,马上就要大批上山下乡了。党培养我们这么多年,我们带个头吧,一切听从党安排!”
我记得,那天早晨,太阳特别红也特别大。父亲用一副泥篮子担了我们弟兄俩下乡的。哥哥坐前头,我坐后头,我身体小,身旁外加了一包蓝底白菊的行囊。我问爸爸“这是荡秋千吗”,爸爸呵呵地笑道“是的”,“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 。爸爸边走还边朗诵诗。我不动诗,只觉得“天涯何处无芳草”一句好玩。我又问爸爸,“秋千都是挂在树上的,今天怎么搁到你肩上啦”,爸爸又笑了,“爸爸就是树”,说着把担子荡得很高,我们高兴叫起来。妈妈在身后笑得特别开心……
我们家是当年最早的下放户,但我弟兄俩不是知青,我们是在农村读书长大的。那时,乡下的日子并不开心,跟城里一样饥饿。虽然衣能遮体,都是破的;即使不断顿儿,也是食不果腹。荒粮和野菜,吃得我们的嘴唇都青了,浑身浮肿,我们弟兄俩的体形像是得了小儿麻痹症。前村有人吃发霉的马铃薯死啦,母亲吓得把家里的唯一的生蛋鸡给杀了,将春播的种子也磨成粉吃了,生怕我弟兄俩有个三长两短。
最伤心的是,六六年爆发文化大革命。爸爸在靠近海边的一所小学里,书教得好好的,无端被人戴上一顶反动学术权威、国民党反动派的高帽子。批斗会的会场设在今日新曹农场人民学校的操场上。妈妈不放心,带着我弟兄俩看爸爸来了。当时我太小,不晓事,看到爸爸被吊在旗杆上,便问妈妈“爸爸是在荡秋千吗”,妈妈一下子晕过去了……
爸爸就在那位错误发动文革的伟人逝世的那年含恨九泉了,享年五十五岁。妈妈跟我弟兄俩后面又熬了几年也走了。
黑夜尽头是黎明,噩梦醒来是早晨。虽然我们那代人的中学生涯是在浩劫的十年中度过的,但心中有准绳的人仍能把握住人生的要义。八十年代我弟兄俩终于双双考取苏州大学,取得城市户口。现在朱庆和成为中国教育实践专家,我也写成了一名普通的作家。“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这场秋千的游戏周期是三十年哪!每当我们拜读归有光《项脊轩志》的时候,那眼泪是一种挥霍;观看伤痕文学《第十个弹孔》、《雁南飞》,以及眼下正在放映的《幸福像花儿一样》时,泣下、涕泗和口水像粉丝啊。
九十年代,我们生活的秋千上,增添四人,他们是我的嫂子、侄子、妻子和女儿。跨进新世纪时,我们家出了一个医药博士、六个大学生。
我们家是主动要求下放农村的,没有享受政府一点照顾;我们也没有跟随知青返城队伍,自力更生,参加高考获取城镇户口的。当前党中央指出“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减少农民的数量”,许多农民进城打工,融如经济文化中心,这是一条正确的道路。随着发展,城乡差别逐步缩小,政治民主进程加速,人民生活的秋千不断飚升。
当年,下放农村我们是吃过不少苦,但我们不怪罪国家,更不埋怨父母,我们不怨天尤人,个人的命运和国家的发展本来就系在一起。要想秋千荡高,非自己用力不行。回首反思,当初父母的抉择是多么英明。 _________________ 朱庆平,男,1960年出生,苏州大学中文系汉语言文学教育专业毕业,高级中学语文教师,中共预备党员,中学高级教师,全国中学语文教学研究会会员。在国家、省级报刊上发表教育教学论文和文学作品近千篇,其中文学作品500篇左右,编撰文字总计300余万言。 |
|
|
返回顶端 |
|
 |
抱岩
会员等级:3
加入时间: 2005/11/06 文章: 256
积分: 470
:
|
|
返回顶端 |
|
 |
朱庆平
会员等级:2
加入时间: 2005/10/20 文章: 50
积分: 170
:
|
|
有时下降是为了上升。 _________________ 朱庆平,男,1960年出生,苏州大学中文系汉语言文学教育专业毕业,高级中学语文教师,中共预备党员,中学高级教师,全国中学语文教学研究会会员。在国家、省级报刊上发表教育教学论文和文学作品近千篇,其中文学作品500篇左右,编撰文字总计300余万言。 |
|
|
返回顶端 |
|
 |
白水
会员等级:4
加入时间: 2005/10/05 文章: 334 来自: TORONTO 积分: 1411
:
|
|
返回顶端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