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鵬展
会员等级:3
性别: 
加入时间: 2009/07/01 文章: 218 来自: Hong Kong 香港 积分: 981
:
|
|
新诗的跨行 魏鹏展
很多人误以为新诗只是把散文的句子断开,或者随意排列成整齐的格式,只是任意或胡乱为之的,没甚么目的。事实当然不是这样。新诗的断句我们称之为「跨行」。我们写一篇散文,会数数它的字数,但诗则很少人数字数的,一般只会数诗的行数,可见诗的断句和分行有特别的意义。杜也在《新诗补给站》中认为新诗分行有五个原因:
一、 句子太长须分为多段和多行
二、 为押韵而断句分行
三、 为了制造视觉效果(如图像诗)
四、 为了制造时间、节奏感
五、 使诗句有似断非断似连非连的效果
杜也的前四个解释相信不少同学都不难理解,我就集中解释第五个原因。散文写作强调的是逻辑,句子要环环相扣,文意不能跳跃,词语不能割裂。同学在原稿纸上写作,写到最底一格时,有个词语不够位写,就要整个词语写在新的一行,即使在行的最后一格要留空一格,也不能让词语割裂:
下 午 , 爸 爸 带 我 去
游 泳 。
我们不能为了省一个格子而硬要把「游泳」这个词语割裂。这种情况也出现在标点符号中。新诗则不然,有时为了达到更好的表达效果,会刻意割裂词语或句子成分。
毕竟是别离的日子,空的酒杯
或已倾出来日的宿题,啊,书生
你第一笔触的轻墨将润出甚么?(郑愁予〈最后的春闱〉)
同学们会发现「空的酒杯」明明是「或已倾出来日的宿题」的主语,「书生」是「你第一笔触的轻墨将润出甚么?」的主题,但两个主语却被孤立在上一行末,同学们读到这里时会有文意中断的感觉,但往下读时又马上连起来,这就使诗句有似断非断的感觉。
而我们看画
画也在看我们
不起,如果
我们为了侍奉权贵
多长了一只耳
而且一早就整装上班 (何福仁〈八大山人〉)
同学们读到「画也在看我们」时,会觉得诗意不完整,似有话未说完,但往下读时,就会发现下一行的「不起」是连着上一行一起读的,就变成「画也在看我们不起」。这种跨行因此带给我们惊喜。为甚么诗人每每喜欢不惜割裂句子来跨行呢?新诗讲究耐人寻味,要读者绕一个圈,动动脑筋才明白诗人的意思,其中一个技巧就是令我们的句子陌生化。所谓陌生化是指让我们的句子看起来不同于散文句子。试把上面的诗句写成不跨行:
我们看画
画也在看我们不起
第二行诗句连起来读时,我们就感到很乏味,因为这是散文句子。第一行的「而」字是连接词,没有意思的,删去后,感觉也是欠了点诗意,因为「而」这个连接词令我们觉得有些意思没有在文字中表达出来,彷佛在这节诗前,还有些话要说,但又没说出,这就是新诗的留白。
2012年5月2日 上午
(刊于《喜乐少年》2012年5月27日,页3) _________________ 魏鵬展教育城網誌:
http://edblog.hkedcity.net/ngaipangchin
魏鹏展诗文集(简体字)
http://blog.sina.com.cn/ngaipangchin
我的作品主要刊登在报章、诗刊和文艺杂志上。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