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
作者 |
正文 |
也好快活
会员等级:3
性别: 
加入时间: 2006/10/25 文章: 246 来自: 山西省太原市 积分: 470
:
|
|
戏说太多必然要来“正说”,虽然所谓“正说”未必就比“戏说”更能吸引观众。且不说“戏说”靠了低级趣味吸引人,就是没有低级趣味却又有“戏说”本身的逻辑,不是说“所有历史剧,都是现代剧”吗?这是“正说”攻不破的界限,拿古人开涮势所必然,毕竟久远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已不可能物质的对今天发挥作用,秦始皇再牛也无法制裁当代一个乞丐的诅咒了。于是历史成为“正说”和“戏说”之间的演绎,孰是孰非倒在其次了。
彪炳史册是一种妄想,奸臣得以平反,忠臣要被质疑,谁的合情合理?而奸臣或者忠臣这时候还有感觉吗?历史总有错逆,相对粉碎了纯粹。
和人之初,性本善一样,没有人天生要当奸臣,甚至开始很多人还是立志要当忠臣且已经树立起忠臣形象的,但要想一劳永逸的当忠臣并不容易,遇到昏君还当忠臣就是愚忠,比如岳飞、袁崇焕。但更多开始的忠臣并不想走岳飞袁崇焕那样的路子,一旦权力膨胀时机成熟也就由不得要当篡位的逆臣。比如王莽、赵匡胤,尽管这里也有很多不得已的理由,所以君臣之间从古至今都在保持着彼此的警惕,但警惕并不能改变改朝换代的事实。
所谓“成者王侯败者寇”,改朝换代之后逆臣奸臣的命题自然消退。而更多的所谓奸臣还是朝廷权力斗争的产物。一方势大,另一方就必然被划入奸臣行列了。所谓“伴君如伴虎”,一旦皇帝感觉到一点的威胁,且又当一个臣子还不具备推翻的实力,却又权力巨大的时候,往往物极必反的距离他倒霉也就不远了,况且一旦权力巨大必然带来诽议,欲加之罪,何患无词?所以才有范蠡、张良等等的急流勇退,可惜这些人实在太少太少,又有几个能够抵挡荣华富贵的诱惑?直到大祸临头才悔之莫及。
其实皇帝亦是如履薄冰,他们绝大多数并不具备帝王的智慧和才能,仅仅是因为血统。他们更没有慧眼辨识忠奸,往往也就只能以个人的喜好决断,尽管从主观上他们又是多么想治理好这个国家。而在他周围又从来不缺少察言观色投其所好的人,比如外戚、宦官,而这些人却是没有治国能力的,他们精通的只是尔虞我诈欺上瞒下。
尽管古代的历史给我们留下愚昧、黑暗的感慨,但从历史发展的看却又是公平的。人类从荒莽走入文明,从孩提时代走入理性。以致于今天我们已经不能想象古代的昏君现在还能够坐在任何一个国家的权力顶峰。但历史却在漫不经心中给我们实实在在的演绎了一回。所谓帝王将相,宁有种乎?历数古代帝王,英明的有之,昏庸的有之,甚至傻子也可以坐在那把交椅上,难道这不也是一种公平吗?
黄仁宇说大历史不会萎缩,也就是说人类的确前进了发展了。但面对人类的未来,谁又能说我们的今天就足够清醒?战争依然在世界各地以各种理由天天上演,大国欺负小国,强国欺负弱国的事实又和古代有什么本质的区别?核武器越来越多,更多的国家在加入核国家的行列,谁知道这些核武器不会在某个早上突然爆发毁灭整个人类?而这种罪孽较之昏庸的帝王是小还是更大呢? _________________ 来自山西省的一个文学爱好者。
我的博克:http://blog.sina.com.cn/u/1198293521
我的邮箱: jjyy456456@163.com |
|
|
返回顶端 |
|
 |
钟敏
澳洲彩虹鹦版主
加入时间: 2006/02/19 文章: 901 来自: 法国 积分: 5462
:
|
|
返回顶端 |
|
 |
也好快活
会员等级:3
性别: 
加入时间: 2006/10/25 文章: 246 来自: 山西省太原市 积分: 470
:
|
|
谢谢钟敏留言。 _________________ 来自山西省的一个文学爱好者。
我的博克:http://blog.sina.com.cn/u/1198293521
我的邮箱: jjyy456456@163.com |
|
|
返回顶端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