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水寶
会员等级:2
性别: 
加入时间: 2010/09/21 文章: 84 来自: 中国江西 积分: 373
:
|
|
渐渐远去的叫卖声
王水宝
叫卖声声声入耳,从街头巷尾传来。走过去一瞧,这叫卖声却是从一只小喇叭中传出来的:“大馒头,小馒头,豆沙馒头……”喇叭中传出来的叫卖声,听起来单调而又乏味,没有半点韵味,听久了刺耳,既恼火,又烦心。不过,这录好音、放出来的叫卖声,倒给我带来了不少回味和联想……
“包儿——羊肉”,小时候,在故乡杭州市郊的早晨,清新的空气中,就回荡着这音韵十足、清脆悦耳的叫卖声。如果买上一包用荷叶包裹的熟羊肉,打开荷叶,一股荷叶的清香扑鼻而来,然后夹一块羊肉蘸上调料,唉!那滋味实在是鲜美极了,想起来,真有点儿流口水呢!这“包儿——羊肉”的叫卖声,唱起来也很有韵味,“包儿”两字的“儿”字,声音拖得较长渐远去的,待拖够了节拍后,然后将“羊肉”两字喊出后戛然而止,如此反复,使这“包儿——羊肉”的叫卖声,由远而近飞进了寻常百姓家。
“寒豆儿——糖粥”, 所谓的寒豆儿,是指黄豆或豌豆;糖粥是番薯粉放白糖,互相冲泡而成。每每夏日午后,这叫卖声便荡漾在大街小巷。午睡醒后,蒙蒙胧胧中,这声声“粥”声,既把炎热的午后喊得甜甜的,又将“寒豆儿——糖粥”那美美的、动人诱惑的叫卖声传入千家万户,很多人,尤其是午睡后的芸芸众生,都会去买上一碗。
当夜幕低垂,又能看到一个挑着担子,边走边在担子前头的炉子上“嚓嚓”地炒着白果(银杏)的小贩。担子后头置一木桶或其他器皿,将刚炒熟的白果放入桶内,用棉絮包好,不使炒熟了的白果冷却。口里还不停地喊着如歌如诉的叫卖声:“现炒玉白果,香又香来糯又糯,一分洋钿卖五颗。”这腔圆纯朴、婉转迂回的叫卖声时低时高、时长时短,久久地飘荡在静静的夜空中。她那“香又香来糯又糯”的叫卖声,余音绕梁、回味无穷,特别诱人,我们小孩子没有钱,只有向父母亲要几分钱买几颗“玉白果”解解馋。没有钱买,但听听这比唱还好听的叫卖声,也是一种享受。
如今回想起来,是那样的柔软温馨。几十年后的今天,还令我向往。
更令人回味的是,白兰花上市季节,那头簪白兰花,身穿粗布杉,斯文含笑,品貌端庄的郊区村姑,手挽一只编织得十分精巧的青竹篮,篮边上还插几枝翡翠的绿叶,篮内放一条白毛巾,毛巾上放几朵飘逸着浓浓甜香的白兰花走街串巷。口里还不停地喊着清脆娇滴的“白兰花,白兰花要伐”。 那白兰花在臻臻绿叶掩映下,着实招人喜爱。
这带着浓重乡土味的叫卖声,是那么温软,那么甜润,远远近近地回旋在初夏恬静的清晨,撩动一腔情怀……
光阴似白马穿隙,离别故乡已几十年了,许多事情也都淡漠而遥远了,只有这街巷深处、韵味十足、家乡情浓的叫卖声,在我心里尚未逝去,一直萦绕在我的人生岁月里。
呵,怀念,怀念那难忘的叫卖声……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