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a href='http://www.australianwinner.com/AuWinner/index.php?c=12/'>Aust Winner 澳洲长风论坛</font></a>总目录
Aust Winner 澳洲长风论坛


凡发布过激政治、宗教、人身攻击言论,一律删除。

澳洲长风导航 Site Map
 
 帮助帮助   搜索搜索   会员列表会员列表   团队团队   收藏夹收藏夹    注册注册 
 个人资料个人资料   登录并检查站内短信登录并检查站内短信   登录登录 

[原创]三位名人的博客

 
发表新主题   回复主题    
Aust Winner 澳洲长风论坛总目录 -> 随笔杂想
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作者 正文
也好快活

会员等级:3


性别: 性别:男

加入时间: 2006/10/25
文章: 246
来自: 山西省太原市
积分: 470


文章时间: 2007-3-19 周一, 上午12:28    标题: [原创]三位名人的博客 引用回复

先借用一句常言道:“天下文章一大抄。”此文的产生就是我看了三个名人的博客后写成的。这三个人是洪晃、陈丹青和石钟山。
洪晃给我的启发是如何找乐。上网、开博客不就是为了找乐吗?她的博客名字就叫“洪晃找乐”。在这一点上可以说她是我看过的博客里贯彻最彻底的。穷乐当然也是一种方法,但不够真实彻底,事实上能够忍受贫穷而能享受快乐几乎是不可能。而通常人们也都认为有钱就能带来快乐,至少是一个最主要的前提。但在洪晃《贵族的定义》一文里这一点却被质疑否定了,有钱只能说明他是资产阶级,而真正享受快乐的却是贵族。
文章写到:
“……资产阶级比较臭讲究。他说,贵族向来衣来伸手,饭来张口,衣服都是佣人买的,他们不在乎。”
“这些实习生呢?”我问。
“都是小资产阶级,崇拜贵族,你看,省吃俭用买了好东西,小心翼翼怕弄坏,弄脏了,活得太仔细。”
他最后总结说,有无产阶级作风的有钱人就是贵族。
“那鞋和书怎么说?”
Anselm笑笑说,“贵族只有两件事情要自己买,一是鞋,因为鞋必须试一下才知道是不是合脚,二是书,必须自己翻看了才知道想不想读。那些书架上摆着一排莎士比亚精装本的不肯定是小资产阶级,因为那些书是为了摆,不是为了读。”
…………
洪晃的文章让我似乎找到了一点平衡和快乐。“有无产阶级作风的有钱人就是贵族。”这里出现的三个词汇很有意味。“无产阶级”、“有钱人”和“贵族”。最后一个词在这里应该更准确的理解为“贵族的快乐”。洪晃表达的绝不是简单的“贵族”这个词汇。这很容易让人联想到那个传播已久渔夫晒太阳的故事。
但遗憾的是咱只能算是“无产阶级”,却不是“有无产阶级作风的有钱人。”更不是贵族,也就很难想象会具有贵族之乐了。所以说等级还是回避不开的,钱不是万能的,没有钱是万万不难的。
洪晃有资格看不起单纯的有钱人,因为她自己就可以算是一个有钱人,当然她也不会直接去说自己是贵族,但她的表述多少还是能够让人解读到一点东西的,在中国要成为贵族恐怕没有比她更接近的吧。
从洪晃的语境里不难得出结论,即大多数的中国人不是无产阶级的傻小子,就是穷的只剩下钱的资产阶级,至于贵族更多只是一个称谓了。而傻小子要想成为贵族,获得贵族之乐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简单说就是得去奋斗,而不是甘心一直当没钱的无产阶级。不说去当资产阶级,但却可以说去当“有无产阶级作风的有钱人。”
而奋斗就不能不讲奋斗的规矩。
我曾希望自己的生命每天都有意义,享受奋斗的快乐和收获,但直到现在我才明白这并不容易得到,成功并不像学生单纯靠刻苦就能拿高分那么简单。那是许多种因素的综合,关于这一点至理名言实在太多太多,不说也罢。
这两年因为上网避开很多现实的烦恼,以为找到一片乐土和奋斗的基地,但随着时间开始的热情开始减少。这或许是一种必然吧,就像你去一个交情很好的朋友家做客,开始的几天是极其愉快的,但你却不可能长久的居留。
网络、博客于人其实也是这样一种关系,你不能过多的沉溺其中,但遗憾的是很多人并没有这样的自觉,往往上网就是落网了。网络如海,诱惑人的东西实在太多,即使是绝顶聪明的人恐怕也会应接不暇疏淡了自己的主业。这一点也早就有人意识到了,我开始接触网络时候的一些朋友他们就逐渐淡出网络了,我真佩服他们的勇气和毅力。他们也曾经劝导我离开,但我真的做不到。
这就需要借用另外两个人的博客了。先说陈丹青。那天我偶然转到他那里却发现先生已经走了——告别自己的博客。但在他临走的最后一篇文章《收摊的话》里却给了我们很多有益的教诲。
陈丹青写到:
……我的见解,只是我的见解,并不就是正确,不过像诸位的留言一样,“有此一说”,不可当真。学问的事情,艺术的事情,假如靠博客这么写写看看便能出花样,哪有这么便宜的事。
好些年轻人大概还是学生,扯着叫我别走,我谢谢你们的善意。年轻人要寻师,要听讲,当然理解的,但不要夸张一个人的作用,更不可看太高。如今一些社会“名流”给弄得不成人样子,包括我,便是这样子给弄坏掉的。我每讲演,年轻人就上来要签名,要拍照,我只好三陪小姐似地陪着耍,不然伤了年轻人的自尊心。现在容我说句狠话:真有出息的青年,不做这类事。
要学好,顶管用的办法,一是老老实实读好书,一是老掉牙的话,就是受得了委屈,吃得起苦。这些话我不愿说,弄得像是爹妈训孩子,但以我亲身的经历,只有这么两条路。
网络、博客近年火,实在是大家无聊。顶好的去处,还是书店。学画的青年,中国没有像样的美术馆,别错过好展览。元月份“美国艺术三百年”将要在中国美术馆展览,六月间,西班牙普拉多美术馆好几十件真迹――据说有提香、鲁本斯、魏拉士开支,还有戈雅的画――也将在中国美术馆展览。我学画的年代,连他们的破画册也看不到的。
爹妈有钱,或咬牙挣点,将来自己出去看。到欧洲旅游别忘了带几包方便面,中国人离不开酱油和味精。还有,欧洲人的肠胃大概是冰做的,旅馆通常不供应开水,所以别嫌烦,带个速暖水瓶,插上电源,可以泡泡茶――不过英美德意的电源插头,型号各不一样的。
我这弄得又像爹妈管孩子。好了,大约就这样子。谢谢大家!
…………
丹青就这样走了,我有些遗憾,尽管并不会欣赏他的画作,但他叙述文字的那种质朴淡定我还是喜欢的。但还是支持他的选择,更为佩服的是他离开的勇气和坚决,他的博客点击率并不低的。但对他来说点击率是没有多少吸引力的,他还是要找适合自己的方式,博客仅仅是工具,在他尝试过之后就离开了。网络虽然方便,但不容易深刻;博客好玩,但不是每个人都愿意玩。
事实上很多高人虽然开博,也没有像丹青那样直接说离开,却是很少上去的了。活跃的只是他们的粉丝。
当然博客的有或无并不是关键问题,得看自己该如何处置。
这就该引用到石钟山的语录了。
在他3月13日的博客文章《石钟山创作语录》里他这样写到:
纸媒体与网络媒体最大的不同是,阅读感官不一样。阅读纸媒体是一个润物细无声的过程,阳光下,流水边;一杯茶,一支香烟,你可以慢慢地品,细细地读。网络是什么?匆匆地浏览,让人浮躁,生了同许多焦灼来。只要人们还有精神需求,文化追求,文学以纸媒体传播的这种样式就不会消失。网络传媒取代不了书籍,更取代不了纯文学,正如行人与机动车一样,虽然都在前行,但应各有各的道。
这段话让我感觉年轻的石钟山是客观的清醒的,人要想有所作为就需要这样一种清醒。
三位名人给我启示分别是:
洪晃告诉我要快乐写作,愁闷肯定是写不出好作品的,心态更重要。
陈丹青告诉我要知进退,要想成功应该有个性和毅力。
石钟山告诉我要理智,张驰有度,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_________________
来自山西省的一个文学爱好者。
我的博克:http://blog.sina.com.cn/u/1198293521
我的邮箱: jjyy456456@163.com
返回顶端
阅读会员资料 也好快活离线  发送站内短信 发送电子邮件 QQ号码405791625
钟敏

澳洲彩虹鹦版主




加入时间: 2006/02/19
文章: 901
来自: 法国
积分: 5462


文章时间: 2007-3-22 周四, 上午2:06    标题: 引用回复

开博的人还不少也~~
问好~~

_________________
~~~钟情深处亦心敏~~~
我的长篇小说《烟雨任平生》阅读地址:
http://www.cc222.com/novel/8290/
———————————————————————
我的博客:
http://blog.sina.com.cn/u/1278866992 
返回顶端
阅读会员资料 钟敏离线  发送站内短信 MSN
显示文章:     
发表新主题   回复主题    
Aust Winner 澳洲长风论坛总目录 -> 随笔杂想
所有的时间均为 北京时间
1页,共1
 
论坛转跳: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Powered by phpBB © 2001, 2005 phpBB Group
澳洲长风(www.australianwinner.com)信息部提供论坛管理及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