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a href='http://www.australianwinner.com/AuWinner/index.php?c=12/'>Aust Winner 澳洲长风论坛</font></a>总目录
Aust Winner 澳洲长风论坛


凡发布过激政治、宗教、人身攻击言论,一律删除。

澳洲长风导航 Site Map
 
 帮助帮助   搜索搜索   会员列表会员列表   团队团队   收藏夹收藏夹    注册注册 
 个人资料个人资料   登录并检查站内短信登录并检查站内短信   登录登录 

[原创]天津桥上谁人识

 
发表新主题   回复主题    
Aust Winner 澳洲长风论坛总目录 -> 散文游记
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作者 正文
sunmg

会员等级:3


性别: 性别:男

加入时间: 2006/10/16
文章: 156
来自: 浙江杭州
积分: 470


文章时间: 2007-3-27 周二, 下午3:56    标题: [原创]天津桥上谁人识 引用回复

莫悲金谷园中月,
莫叹天津桥上春;
若学多情寻往事,
人间何处不伤神。
——白居易:《洛中春感》

公元605年,隋炀帝迁都洛阳,动用二百万丁壮,在周王城以东、汉魏故城以西的洛水两边建起了方圆73华里的繁华东都。雄伟的洛阳东逾涎水,南跨洛河,面对伊阙,西滨涧河,北依邙山,城内市井辐辏,道路宽敞,规模宏大,气象万千。洛水从东向西在市街中央穿过,河上大大小小的桥梁把整个洛阳分宫城、皇城和外郭城三个部分,全城面积约五十平方公里。字文恺在设计洛阳城时,果断地改变了中国传统方式左右对称的城市布局,把城市的各部分与天子联系在一起,使这座城市别具风韵。他把洛水比作天上的银河,把京城看成天帝的皇居“紫微宫”,架在洛水上的最大的桥和宫城的南边正门相连,就叫“天津桥”。天津意思是天上疆界上的港,在这儿停、发驶往银河的船。这自然而然使人联想起牛郎织女度鹊桥的古老传说,当地百姓也确有七月初七天津桥上听得见牛郎织女说话的美妙传说。
隋时,洛阳的漕运已经非常发达,大运河的开凿,形成了以洛阳为中心,西到长安,东至海,南达余杭,北抵涿郡的水上交通网络,而洛阳城内更是渠道如网,处处通漕。洛阳已成为当时极度为繁荣的国际贸易大都市。正是为了保证在洛水两边重建东都的物资供应,在洛水上兴建了天津桥。最早建成的天津桥,是用铁链联结大船组成长达500 米的大型浮桥,为了能使形体高大的楼船顺利通过,浮桥还可以自由开合,这在我国古代建桥史上无疑是个了不起的创造。天津桥桥北与皇城的端门相应,桥南与长达十里的定鼎门大街相连,成为隋朝东京都城南北往来的通衢。唐时重建为石基桥,又称洛阳桥,桥长三百步,宽二十多步,涂朱红色,桥上原有四角亭、栏杆、表柱,两端有酒楼、市集,从早到晚,人来车往,熙熙攘攘,络绎不绝。而当凌晨时分,晓月当空,长桥流水,杏花疏影,天津晓月以其“闹中取静”独具的清雅幽静,博得诗人的热烈赞颂。李白《洛阳陌》说:“白玉谁家郎?回车渡天津。看花东陌上,惊动洛阳人。”白居易在《晓上天津桥闲望》写道:“上阳宫里晓钟后,天津桥头残月前。空阔境疑非下界,飘飘身似在寥天。星河隐映初生日,楼阁葱茏半出烟。此处相逢倾一盏,始知地上有神仙。”南渡后流落到乌镇的宋代洛阳名士陈与义官至参知政事,但却对天津桥上文人学士的聚会燕饮念念不忘,一半是怀旧,一半是伤时,一阙《临江仙•忆洛中旧游》写下了别样的感慨:“忆昔午桥桥上饮,坐中多是豪英。长沟流月去无声。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 二十余年如一梦,此身虽在堪惊。闲登小阁看新晴。古今多少事,渔唱起三更。”
同样的天津桥,同样是文人,不同的人却有不同的感受。文人学士酷爱的是清雅幽静的“天津晓月”,而身为唐末农民起义领袖的黄巢的更喜欢天津桥头落日熔金的夕阳。黄巢出身于一个靠贩运私盐暴利发财的富裕家庭,殷实的家底使得黄巢自小就有条件苦读儒经以求晋身官场。黄巢属于早熟型的才子。相传他在少年时就写出了著名的《咏菊》诗:“飒飒西风满院栽,蕊寒香冷蝶难来。他年若我为青帝,报于桃花一处开”,陶渊明笔下的那份悠闲自适变成了傲霜凌雪的峥峥骨,独特的见解、豪迈的气魄让人刮目相看。因为他的不同流俗,屡次赶考都是应试不第。眼看着别人春风得意,马蹄飘香,长安的曲江宴成为对没落才子的嘲讽。名落孙山的黄巢怨愤难已,奋发的斗志终于使他寻找到实施恢弘抱负的奋斗目标,一首《不第后赋菊》诗发出了反叛的呐喊:“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尽白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公元875年夏天,黄巢利用山东、河北大旱造成的饥民遍野的时机宣布起义。他自称“冲天太保均平大将军”,高举“均平”的理想旗帜,很快便把几千人的队伍扩充到几十万人。仅仅用5年多一点的时间,就把貌似强大实则孱弱的大唐王朝彻底拖垮。只可惜这种摧枯拉朽的势头没有延续多久,公元880年,起义军攻陷长安,黄巢在大明宫即位,称心如意地当上了大齐皇帝,坐守关中,既没有对逃往四川的唐僖宗彻底追歼,也没有派出得力干将经略建立可靠的根据地,舒舒服服地闭门过足了皇帝瘾。“均平”的理想早已抛到九霄云外,同民众的鱼水之情也变成了俎肉关系,烧杀抢掠,苛政暴虐,使他彻底失去了民众的支持和拥戴,众叛而亲离,。中和二年 (公元882)同州防御使朱温叛变降敌;唐廷又乞援沙陀族李克用率劲旅一万七千人南下,面对强敌,黄巢已经没有还手之力,不得不于次年四月东撤,随后,在山东莱芜的狼虎谷全军覆没,黄巢“乃自髡为僧”,法号翠微禅师,投住洛阳。他在自画像题诗曰:“记得当年草上飞,铁衣著尽著僧衣。天津桥上人不识,独倚栏杆看落晖”,那种凭栏独倚、笑傲江湖的神态跃然纸面。
喜爱晓月的文人留恋往日的繁华,追求清静的隽永,而身为豪杰的黄巢却喜爱夕阳,因为夕阳下的长河让他追忆起叱咤风云的流金岁月,因为看似落日熔金的溶溶曳曳波光,仿佛被熔化了的大唐帝国已经流到了洛河的尽头。
一样的风景,异样的心境,天津桥也因为难解的神秘增添着动人的魅力。只可惜自宋以后,战火连绵,建筑物大多被毁,天津桥亦未幸免,于今,只有在公共汽车的路牌上还能找到她的名字。民国年间在附近建了一座碑亭,伫立于洛河中央,吸引着无数游客前往凭吊。
返回顶端
阅读会员资料 sunmg离线  发送站内短信 发送电子邮件
美祉

澳洲彩虹鹦版主




加入时间: 2005/09/12
文章: 2110
来自: 澳洲悉尼
积分: 11072


文章时间: 2007-4-02 周一, 下午11:25    标题: 引用回复

清雅幽静的天津桥,拜读了。
_________________
美祉
【《澳洲彩虹鹦》网络版】

与澳洲前总理约翰·霍华德先生在任时合影
返回顶端
阅读会员资料 美祉离线  发送站内短信 发送电子邮件 浏览发表者的主页
显示文章:     
发表新主题   回复主题    
Aust Winner 澳洲长风论坛总目录 -> 散文游记
所有的时间均为 北京时间
1页,共1
 
论坛转跳: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Powered by phpBB © 2001, 2005 phpBB Group
澳洲长风(www.australianwinner.com)信息部提供论坛管理及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