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a href='http://www.australianwinner.com/AuWinner/index.php?c=12/'>Aust Winner 澳洲长风论坛</font></a>总目录
Aust Winner 澳洲长风论坛


凡发布过激政治、宗教、人身攻击言论,一律删除。

澳洲长风导航 Site Map
 
 帮助帮助   搜索搜索   会员列表会员列表   团队团队   收藏夹收藏夹    注册注册 
 个人资料个人资料   登录并检查站内短信登录并检查站内短信   登录登录 

简约清新 意韵深远

 
发表新主题   回复主题    
Aust Winner 澳洲长风论坛总目录 -> 评论与鉴赏
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作者 正文
zmz

会员等级:2




加入时间: 2005/11/12
文章: 57
来自: 福建
积分: 170


文章时间: 2005-11-12 周六, 下午8:11    标题: 简约清新 意韵深远 引用回复

            简约清新 意韵深远
          ——伊凡微诗印象谈
  伊凡的微诗,早已拜读。人,是近日才结识的。那是大约一个月前,突然接到香港长途电话,却是伊凡打来的——原来,伊凡在《中国微型诗》网站论坛上看到我的诗,便打来电话想聊聊。就这样,我们聊起了微诗,聊起了文化,相识恨晚。
  读伊凡的诗,常常被其独特的感受所震慑,让我们在欣赏时得到某种心灵的契合与感悟。这种魅力源于他对微诗由衷的热爱,源于他的人格与微诗所追求的淡泊、简练、自然的意境有相通契合之处。
  伊凡的微型诗虽然我拜读的不多,但窥一斑而知全豹,窃以为——简约凝练的语言、清新脱俗的意象、意韵深远的意境构成了伊凡微诗的三大特色。

            一、简约凝练的语言
  诗歌是语言的艺术,与其它文学作品相比,它凝练、韵味、节奏、唯美,包含了诗者对于生活的理解和诠释,内在精神的体验和创造性的艺术直觉。现代诗歌与公众的疏离常常来自语言的阻隔。其实,这种诗情与语言之间的距离自古就有——陶渊明有诗言:“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刘禹锡有诗云“常恨言语浅,不如人意深”,皆此之谓也。
  写诗的过程,从某种意义上说,是一场诗者与语言的交战,所以才有了“吟成一个字,拈断数根须”的艰辛,才有了“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的喜悦,才有了“语不惊人死不休”的感慨。我不知道伊凡兄为了写微诗曾拈断过多少根须,但他那精炼简洁的个性化语言却不得不令我为之折服、为之赞叹。
  且信手拈来——
              《乡愁》
            一撮连绵不断的藕丝
            緾绕在岁月中
            发涨……
  且不言本诗意象运用之妙,单只是文字之灵巧,便令人叫绝——好一个“连绵”,好一个“緾绕”,好一个“发涨”,写尽了天下游子悠悠的乡愁……
              《露珠》
            一袭微风吻过花间
            滑落的泪滴
            便是我一夜的思念
  轻轻的一个“吻”,悄悄的一个“滑”,正是这些鲜活的语言,使伊凡的诗歌有了自己的声音,有了独特的美感,有了诗意的超脱与空灵,有了丰富想象与张力磁场,有了使人耳目一新的诗歌意象、耐人品味的诗歌意蕴。
              《皱纹》
            如网的生命线
            深深的凿出
            岁月的酸 甜 苦 辣
  平易浅近的文字,却蕴含着深深的人生哲理。生命的的酸甜苦辣,尽在不言中。对语言与意境的传递,把握有度,出入自由。一个“网”、一个“凿”字,看似平易朴拙、却极富张力与内蕴,令人一叹。
              《诗》
            笔划编成花篮
            兜满一蓬春色
            我的情感成了绿的季节
  欣赏伊凡的微诗,首先要抓住他语言的高度凝练的特点,从而拎出诗歌语言中浓缩着的内涵和深厚的旨趣,品味到语言的隽永美。这些简约而凝练的诗歌语言,带给我们持久的惊喜与感动。既是诗歌语言的魅力,也是诗者人格的魅力。
  正是因为伊凡巧用文字编织诗的“花篮”,才能兜满一蓬春色,收获绿色的情感季节。

            二、清新脱俗的意象
  诗歌重意象,微诗也不例外。意象是情感的载体,意象缺失的诗,不可能成为一首好诗,有些甚至不能称之为诗,只可看做分行的文字,如网友偶然所批评的那样——“微诗成微句”。意象的选择也很重要,被人用滥了的意象常使人感觉没有新意;生涩冷僻的意象,又常让人不知所云。
  伊凡的微诗中,对意象的选择很有特点:清新、洒脱、空灵,不生涩,极少用繁复冷僻的意象,笔法类似于中国画的写意。通过简洁的语言,清新脱俗的意象,很少的笔墨,便弱化、缩短了时间与空间的阻隔与距离,这是我们读他的微诗而无“隔”的一个重要的原因。
  略举几例——
              《乡音》
            浪迹天涯的儿女
            紧绷着一条呓语的脐带
            总是啃不断……
  此处选用脐带来作为乡音的意象,出乎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一个“绷”字、一个“啃”字更是绝妙——想吾辈俗人,每天开口闭口,都要受到周围语言环境的影响,但有谁能真正忘了乡音?“啃”字之用于此处,既是形似描写,又令微诗余音袅袅——啃不断的脐带,那是剪不断的乡情啊!
  不觉想起贺知章那首动人的名诗《回乡偶书》来:“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移民》
            到月亮最圆的地方
            饱尝
            乡愁
  月亮自古以来就是用来表示乡愁的意象,但在这里,伊凡先生信手拈来,不落巢臼地翻出新意。不是有人说“外国的月亮更圆”吗?到了月亮最圆的地方后,才知道……
  很亲切、很随意、很到位,即写出了移民的乡愁与艰辛,也隐藏着一丝淡淡的讽刺。没有激烈的责问,却令人深省,教人潜然涕下。
              《春雨》
            连绵的情丝
            飞絮的语句
            一卷读不完的诗
  情丝、语句、读不完的诗,连续三个意象,既写出了春雨的特点,又让人感受到诗人的情意绵绵。
             《木棉花》
            仰首向天
            祈祷寒风来临
            把自己燃成一把火
  在伊凡的微诗里,这样的意象随处可见,俯拾皆是。大千世界,为我所用,风、雨、雷电、花、草、鸣蝉,这些有形之物,被诗人赋予了无形的生命,就那样鲜活的走到了我们的视野,走进了我们的心灵,增加了诗意,也拉近了读者与诗者的距离。
  这是怎样的一位歌者啊!激情昂扬,渴望燃烧,一腔热血,一股真情,谱就的一曲生命的歌。

            三、意韵深远的意境
  如果说:“语言是诗歌的血肉,意象是诗歌的骨络”,那么,意境便是诗歌的灵魂。一首诗,有了血肉与骨络,再加上健康的灵魂,便鲜活起来,可以走入千千万万读者的心间。
  对微型诗的写作而言,意境尤为重要。伊凡在他的微型诗的创作中,非常注重对诗歌意境的营造,这种意境不仅包括诗歌的审美指向,更重要的是深化了诗的意韵与主旨,带给我们深深的怀想和感悟,对人生,对历史。
  让我们再次走入伊凡的微诗——
           《创伤——题圆明园残柱》
            强盗死了 历史活着
            砍下头颅的柱子
            血 还在流……
  这首只有短短的二十多个字的微诗,其穿透力远远超过了某些宏篇大作。“强盗死了 历史活着”,用巨大的反差产生极其强烈的冲击力量,也揭示了历史的必然;而“砍下头颅的柱子/血 还在流……”读之,令人心痛。诗者通过圆明园残柱营造的意境张力磁场,就象咚咚的战鼓,敲打着我们的灵魂。
              《悬棺》
            峡谷的风
            诉说着一个古老的部落
            不肯入土的故事
  从武夷的悬棺,诗者想到的不是那令人难解的迷团与困惑,更不是神奇迷离的故事与传说,而是独具匠心地讴歌了一个古老的部落“不肯入土”的精神。  “人,是需要一点精神的。”如今,我们所缺的不正是这种精神吗?
             《笼中鸟》
            一切功能都在退化中
            唯独那张小嘴
            最发达
  “一切功能都在退化中”,这是笼中鸟的悲哀,也是笼中鸟的无奈;“唯独那张小嘴/最发达”,却暗暗讽刺了某些笼中鸟靠甜蜜的小嘴,取悦主人博取鸟食的行为。正是哀其不幸,怒其不争。天地本是个大笼子,你我会不会也成为一只小嘴最发达的“笼中鸟”呢?读之如醍醐灌顶,惊出一身冷汗。
              《瀑布》
            柔软的水
            一旦挺起 声势
            谁能掩盖得住……
  出彩的句子,读起来有很美的场景感,饱含哲理而且铿锵有力,猛烈地撞击着读者的心弦,我不禁想起了一句古语:“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这首诗,是精品中的精品:从语言层面看,很平实,很凝练,没有任何拖沓的词组,高度的概括性,准确而有力度。从意象层面看,洒脱空灵,意象扩张得很充分。从意境层面看,意蕴深,气度大,弦外有音,苍凉旷远。文字最大限度地向内凝缩,蕴涵却最大限度地向外延伸,诗人对意境捕捉之精妙,由此可见一斑。

  “精简的心语 / 浓重的韵味 / 勾勒出无限的遐想”(伊凡《微型诗》)——这正是伊凡先生微型诗的真实写照。本人才疏识浅,拜读过的诗作也很有限,仅凭一些印象,在此胡言乱语了一通,倘有说得不对的地方,还请伊凡先生与各位读者不吝指正。
返回顶端
阅读会员资料 zmz离线  发送站内短信 发送电子邮件
伊凡

澳洲彩虹鹦版主




加入时间: 2005/09/20
文章: 159
来自: 香港
积分: 489


文章时间: 2005-11-13 周日, 上午2:57    标题: 感謝張明昭兄,百忙中為小弟寫簡論,辛苦了! 引用回复

伊凡在香江向你問声好!
_________________
伊凡
澳洲彩虹鹦香港分会会长
中国微型詩网站站长、紙刊(网上)主編

《澳洲彩虹鹦》纸刊征稿中
将在本论坛选稿
www.australianwinner.com
請詩友們關注微型詩!!
返回顶端
阅读会员资料 伊凡离线  发送站内短信 浏览发表者的主页
寒山石

会员等级:3




加入时间: 2005/09/25
文章: 267
来自: 714000 中国陕西
积分: 508


文章时间: 2005-11-13 周日, 下午8:34    标题: 再读! 引用回复

对伊凡微型诗把握比较精准!明昭兄多来!!
_________________
http://blog.sina.com.cn/u/1267596154
返回顶端
阅读会员资料 寒山石离线  发送站内短信 发送电子邮件
显示文章:     
发表新主题   回复主题    
Aust Winner 澳洲长风论坛总目录 -> 评论与鉴赏
所有的时间均为 北京时间
1页,共1
 
论坛转跳: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Powered by phpBB © 2001, 2005 phpBB Group
澳洲长风(www.australianwinner.com)信息部提供论坛管理及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