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
作者 |
正文 |
陈富强
会员等级:1
加入时间: 2006/11/19 文章: 37 来自: 中国浙江杭州 积分: 15
:
|
|
山佛
陈富强
一座水坝在峡谷间一截,江就成了湖,峰即为岛屿。坝的下游,依旧是江,水质却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后来,有精明的商人独具慧眼,在此取水灌装,名农夫山泉。
小城原名白沙,新安江穿城而过,晨起看江,雾如纱幔,在水上飘渺,太阳自东边出,天上一个,江中一个,天上的色泽浓郁,呈酒红,江中那个却含羞,躲在水里,任水波荡漾开去,切成碎链般,闪闪发光,晃树上的叶子和江畔看水人的眼。
沿江行去,转一个弯,再继续前行,就是起伏的山峦。这是建德的大慈岩,原本普通的山,因为有一座寺院搁在峻峭的崖壁上,就出了名,吸引无数的眼睛,去探个究竟。
那座寺院,据说建于元代。距今久远,是历史的记忆了。自山脚向上眺望,那些红色的建筑,果然气势不凡,在山崖间蜿蜒。先坐一段索道,开始步行,山间小道修石级,所以不见崎岖。入廊道,可见寺院建筑依崖而建,紧贴岩石,生死相依的模样。探身一瞧,才发觉身处悬崖,悬空寺也因此得名。
建筑看上去略新,元代的痕迹全无。想当年,有僧人从山下攀岩而上,在此筑屋,渐渐香烟缭绕,成为一处绝胜之地。登上峰顶,见一天然石洞,才有些恍然,元时的人,利用这个山洞建寺,不愁泉水,也不忧山果子充饥。依洞建地藏殿,塑十八罗汉,又有观音、弥勒,不同的佛共处一山,看景念佛。
寺院的香火颇有些廖落,或许是冬季,少有人上山进香。院内一株银杏,与寺院同龄吧,那么粗壮了,树枝上系满了红丝带,每根丝带上穿着一枚铜钱。系铜钱的人是把这颗银杏看作佛了。
悬空寺的奇,更出名的是在山西,大慈岩的悬空寺相比较建筑的年代,稍逊一筹。据说山西浑源的悬空寺是唐朝的建筑,那么,是在时隔宋后,才有了建德的悬空寺。不过,在我看来,江南的这座悬空寺,已经相当惊骇,无论它的建筑是否后人重修,其难度足以让人起敬。我靠崖而行,我的脚下,其实是万丈深渊。
大慈岩最初的成名相必一定是悬空寺了,但后来,听说有一位爱好摄影的人,发现了一个惊人秘密,大慈岩的峰顶,是一座立佛。于是,很多人跑去看,站在那个摄影师发现的角度,果然如此。那座峰,正是一座佛的侧面。发髻、眼睛、鼻子、嘴巴与耳朵,甚至于脖子一应俱全。
我看到这尊佛时,心里有一些发麻。一种无名的恐惧从心底慢慢升起来,心就稍稍有些颤栗。是谁的手,雕成了这尊佛?如果没有,难道是佛的化身,或者是佛看好这山,在此一站,立地成佛?
我站在亭上看佛,想不出答案。这尊佛在此站立多少年,如果以地壳的运动时间计算,佛在此寂然地站了几亿年?那个摄影师慧眼识佛,当他的眼睛在镜头里突然看见佛正凝视远方时,他的心也如我一样轰然而痛吧。
没有文献记载当初建寺的僧人是否发现过大慈岩其实是一尊佛。但是,当他们确定要在此建寺供佛时,佛就在僧人的心中了。而此刻,我面对山佛,内心恐惧。佛无边的法力在山间弥漫。想象佛途经此山,眺见江在峡谷间缓缓流淌,清澈的江水依山环绕东去,他一分神,凝视的形象就被太阳印在山尖,于是,山就成了佛。 _________________ 来自中国浙江杭州市。业余写作爱好者。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
|
|
返回顶端 |
|
 |
墨竹淡香
会员等级:6
加入时间: 2006/01/22 文章: 1008 来自: 中国重庆 积分: 8663
:
|
|
好文章,很高兴看见近期散文版,好多的好文章,谢谢大家的支持。推荐! |
|
|
返回顶端 |
|
 |
刘明梓
会员等级:1
性别: 
加入时间: 2007/01/23 文章: 24
积分: 15
:
|
|
返回顶端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