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a href='http://www.australianwinner.com/AuWinner/index.php?c=12/'>Aust Winner 澳洲长风论坛</font></a>总目录
Aust Winner 澳洲长风论坛


凡发布过激政治、宗教、人身攻击言论,一律删除。

澳洲长风导航 Site Map
 
 帮助帮助   搜索搜索   会员列表会员列表   团队团队   收藏夹收藏夹    注册注册 
 个人资料个人资料   登录并检查站内短信登录并检查站内短信   登录登录 

我眼中的李加建先生

 
发表新主题   回复主题    
Aust Winner 澳洲长风论坛总目录 -> 评论与鉴赏
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作者 正文
长篙

会员等级:4


性别: 性别:男

加入时间: 2006/07/07
文章: 401
来自: 中国湖南
积分: 1487


文章时间: 2007-6-01 周五, 下午10:50    标题: 我眼中的李加建先生 引用回复

  通过《北美枫》我们看见李加建先生的诗作很多,把《东方诗篇》这一诗集通过论坛发出来,让我们充分享受了李先生的作品,这也是初次阅读,当时有些回复。在当今的诗坛里,很乱。无疑,李先生的诗歌是对现代的网络诗歌的一次顶撞。
  记得李先生在一次回复中,感慨地叹道:这些诗不知还有没有人阅读,(不是本话,只记得大概)意思是有些过世的感觉,因此,在当今的诗潮纷杂,良莠不齐,群雄争霸的年代,不善于吹捧和作秀的李先生仍佛与世无争,苦心研读。这种实在的精神无不让人感动,相反,大吹大擂之人,他们的名气很大。他们的吵作是弥补他们内心的贫乏的唯一手段,这对李先生来说是带蔑视的眼光来看待这些问题。
  尽管李先生对我的回复从不作答,但我能理解,无疑先生是将我与大家对诗人的仰慕与其它追随者之一对待。其实我也是第一次认识先生,也是第一次阅读先生作品,相反本人历来反对人云亦云的那种不负责的或盲目附合的态度。这一切无关紧要,认识、学习与尝读作品仍是最终目的。
  还有一次让人感动的是诗人对贫穷的大度与理解。这是在《汉诗》论坛中一次偶然的机会,看到李先生的留言。言中对诗人困境作出的无畏轻视与对同友的怜心表达出深深的关爱之情。这也是与诗人的境界与内心的涵养有着相当大的关系。因此,诗人的诗中很多表现出处世不惊和表叙自然、恳切、从容。
  我们大体上看到诗人的诗,诗性优美,表达出向上的精神和思想上的大度与意志上的坚决。因此,诗人的本质与诗质决定了诗人的文字发挥。让人感觉作品美不胜收、意境旷远、境界高贵,诗歌主题无不是向善、致美。
  让我们抽看先生的1992年代创作的作品尝读:



《芳名之后》

何需
请问芳名?

一个个场景黯淡了
芳名之后
是一个永无尽头的风景

一代代女人老去了
芳名之后
是一个永远年青的倩影

美,总使人惆怅忧伤
芳名之后爱一个永不存在的情人

何需
请问芳名?

  简折:这首诗让我读到了前不久台湾诗人纪弦先生的诗《你的名字》。同样诗歌简洁达意,让人体会神知。诗人用前后“何需/请问芳名?”作为重复,突出和表达出诗歌的韵味与诗质。这首诗充满了韵律,便于朗读。通常:名指人,很亲切,也很实在。在这里,加建先生通过前后的反问,用一种肯定的告白,用三段的括叙阐明理由。而这三段的不同理念都表达出诗人的肯切之心。这首诗表面上看很平淡,平常,易懂,叫人明白。正是这种表达,也正是我们大家需要学的,那就是境界。一种高尚的,这种境界是诗人突破了小我,表达出对世人的关心,这种语重心长,只有老者的善待与真诚才有所表达,它去掉了一切浮燥与虚假,真实而可贵,这是我们诗人必须学习的境界,去关心他人,去教晦他们,去提醒他们。
  诗人不是写自已,一个诗人的诗写的再好,如果不能从小我的眼中走出去,他将永远也不会走出很远。去关心和体会别人,用真诚和朴实去打动别人。这样,你才会动会到这首诗在当今诗坛的珍贵。

《古琴》

截三尺焦桐
漫天风雨
以七根绷直的情愫
承受整个人生

沐浴之后
焚香之后
我们默默相对
宇宙间便只剩下
高山、流水……
——1992年9月13日

简析:这首借古琴表达出漫天风雨与高山流水,只有少量几句,却也达意与厚重。琴律通常为知音,这首诗重复了这种观点。更简洁而丰富出人生之情长。。。。。。。

  在1992年的抒情诗中,我们看到李先生的诗歌很多都是很带古韵的,如:《石榴 》中“独倚西楼 /看我佩着那柄青铜剑 /与荆轲一起远渡萧萧易水 ”《风景 》中“酒阑时细寻那瘦马 /渐行渐远的蹄声 ”这些诗中都是借古喻今。我们看到诗人的古诗功底,充分发挥与现代诗歌的有效结合,这些磨砺与意志与洒脱无不影响了诗人的创作精神,意境与风骨跃于言表,吸收的古之豪爽与远志,侠骨柔情,贴意而至深的感受。在这里,不象某些诗人的创作,一意喻古,借古,偷古之情而浮于现实,并显示出人为雕琢痕迹。同时,我们看到李先生的自由、自然而本真的畅达。

《小传 》

你低下头
寻觅手里掉下的一朵玫瑰
就在这时候
那一班车就开过去了
抬起头来
你扭转脖子朝向街角那边
长久期待、盼望
直到那块含糊不清的站牌
轰然凋落
你却再也无法转过头来
终于在一滴泪里
照见了自己须眉皆白

这时候,在路的另外一端
姑娘正在和别人举行婚礼

  我主张文字表达上的自然,流畅与易懂和感受,因此,这首诗我很喜欢。这首诗歌我们看到主题很浅,文字清晰,思想也不深刻,画面也不复杂。但是阅读却能深深地吸引你,引发你对作品的感受与潜在的同感。诗人已经把技巧发挥的无形,诗歌主题的主线潜藏一致而深刻,我说出来,大家就会明白这首诗的技巧在哪里?为什么我们会感受较深,他有别于其它诗在哪里?我用箭头表示如下:
  主题:(小传)中的(小)→(低)→(寻觅)→(街角)→(盼望)→(含糊不清)→(凋落)→(泪)
  诗中的这些字眼无不是在渲染(小),(传)是指过去的,已逝的。一系列的低沉只为了最后的结果,这些都是诗歌主帅前的先锋,都是为后面的感受服务的。那就是“和别人举行婚礼。”
  这首很平淡,立意也并不深,但是感受很深刻,技巧发挥无形,表叙从容不迫,娓娓而细腻的表达,触动着读者。诗的意义就达到了。让人感受,让人同情,让人体会。这就是诗,不在于刻意的表露与娇情,不在于阴晦与消极,而是一种从容与大度的内蕴。这也是需要我们学习的诗歌表达方式之一。

长篙2007.6.1

祝大家的小孩们6。1快乐!!

_________________
一切自然的都是理由......

个人博客
http://99gg123.blog.sohu.com/
返回顶端
阅读会员资料 长篙离线  发送站内短信 浏览发表者的主页 QQ号码332523916
巫逖

钻石级版主——感谢您,和我们一起成长!




加入时间: 2005/09/12
文章: 31925
来自: 澳洲悉尼
积分: 130496


文章时间: 2007-6-02 周六, 上午7:18    标题: 引用回复

您好,长篙!
谢谢“我眼中的李加建先生”,我得益不小。努力学习。

_________________
巫逖
澳洲彩虹鹦国际作家笔会荣誉会长

与澳洲前总理约翰·霍华德先生在任时合影
www.azchy.com
返回顶端
阅读会员资料 巫逖离线  发送站内短信 发送电子邮件 浏览发表者的主页
显示文章:     
发表新主题   回复主题    
Aust Winner 澳洲长风论坛总目录 -> 评论与鉴赏
所有的时间均为 北京时间
1页,共1
 
论坛转跳: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Powered by phpBB © 2001, 2005 phpBB Group
澳洲长风(www.australianwinner.com)信息部提供论坛管理及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