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城子
2008澳洲彩虹鹦十佳版主
加入时间: 2007/01/06 文章: 7522 来自: 贵州 积分: 23182
:
|
|
山城子聊中国现代诗[32]《浏览或探究流脉》
文/ 山城子
植根了土壤,坚实了土壤,解决了源的问题,无疑还须浏览或者探究流脉。汉诗的流脉繁多浩瀚,脉曲流长,既有诗、词、歌、赋、曲、谣之分,也有时代、背景、流派之别。
不妨浏览,甚至随便翻翻——太多呀,哪有时间?——在翻翻中兴致被碰出声音时,就停下来探究探究。是感情绊住了你,还是手法吸住了你,抑或是语言美丽?
若觉得语言美丽,当究其美在哪里?既知其美,又要知其所以美。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这句子美呀!何以美呢?美在运用对仗格,工而又确,美在诗中有画,以画为诗。是为感性上升到了理性。
若是觉得手法巧妙,则要探其妙处何在?既知其巧,又要知其所以巧。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这开头的起势巧而妙之呀!停下想一想吧!原来诗仙调动了排比、夸张、比喻多种修辞格,来为他不可抑制的诗情造势呀!这样排比是古诗中少见的长排比,连用两个“君不见”也是古诗中仅有。前行与后行均用夸张,且是少见的“反向”夸张。前行从空间夸张,状其长者更长,后行则从时间夸张,缩其短者更短。比喻用在后行。排比可以增势,夸张可以强势,而两用夸张使其反向拉申则使强势更强。这就是诗势陡起的奥妙所在呀!是为理性。
若被人家的情感抓住不放,就问个为什么?为什么共鸣得这样厉害?既知其厉害,又要知其所以厉害。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做伴好还乡。”谁看了这样的句子不共鸣呢?厉害呀!就厉害在直抒胸臆,让真情实感作喷发状一吐为块呀!关键都是亲经亲历,李白为“事”而离京,杜甫为“乱”而失所,是情真而至焉。明白了。明白了就是理性了。
所以要驻足探究,当然是为了借鉴。欲奔放情感,必流自内心久存;欲巧妙手法,则广泛调动修辞,择其诸恰合而用之;欲美其语言,就要准确修辞,活用词类而去陈出新才是。是为借鉴操作之法。所以要想提高诗的质量,不妨广泛浏览,时而探究,必受益匪浅。
2007-4-18于毛栗坡 _________________ 诗是人生的雅伴儿。
山城子博客:
http://www.australianwinner.com/AuWinner/viewforum.php?f=345
山城子的北美文集:
http://www.maplereview.org/best.php?u=963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