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城子
2008澳洲彩虹鹦十佳版主
加入时间: 2007/01/06 文章: 7522 来自: 贵州 积分: 23182
:
|
|
山城子聊中国现代诗[31]《植根土壤》
文/ 山城子
土壤生长庄稼,养育一代又一代的老百姓;一代又一代的老百姓养活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达官贵人、商贾政客。从这个意义上说,没有土壤就没有人类社会,就没有人类社会的演进和逐步地发达,就没有一切文化,没有一切文学艺术。
作为语言艺术的诗歌,从来没有离开自己赖以生存的土壤,这就是社会生活。没有先秦各诸侯国的社会生活,就生长不出305篇的诗经,也生长不出以《离骚》为代表的楚辞;没有两汉的社会生活就不可能有汉乐府的美丽叙事,也不可能有《古诗十九首》初露锋芒;没有三国鼎立,如何凸显“三曹”一代魏晋风骨?没有东晋的农耕乡野生活,如何开一代田园先河?不逢盛唐的多彩多姿,何以隆起唐诗的高峰?……
中国现代诗,产生于“五、四”运动后中国的水深火热之中。设若没有养活与被养活者的天大不公的旧中国社会土壤,怎么能茂盛出《大堰河,我的褓姆》这样的精品诗歌?没有十年内乱及而后的反思,哪里会茁壮出《天安门诗选》和之后的《中国,我的钥匙丢了》《我的祖国》的等一大批反传统的朦胧呢?没有改革开放商品大潮冲击社会急剧变动的多元观念杂陈的社会现象,也不会有而后的中间代、70后、80后流派纷争、山头林立的当代诗歌现象。一句话,社会的存在决定社会的意识,离开社会生活,就没有文学,也没有文学样式之一种的诗歌。
诗歌的源与流问题,曾有过许多纷争。后来的共识无疑是生活为源,诗史为流。流脉之影响自然深刻,但源头活水才可以生长新的诗歌,才可以使诗史续流。
弄不清源与流的关系,必使我们诗歌作品每况愈下。有人不屑社会生活,误从流中觅源,甚至跑到“外流”中寻找灵感,误荒诞手法为质,为荒诞而荒诞,为怪诞而怪诞,尽是虚幻出来的牛头马面横撕竖砍的拼凑排列,相信过后他自己也不知道想说什么。我想不出新词,就用个掉牙的老词“梦呓”吧!也有人从自我意识中觅源,翻过来倒过去的死呀活呀悲呀愁呀上帝呀魔鬼呀地折腾语言文字,弄得文字语言疲惫不堪,给谁看谁都累得慌。
诚然,我不反对借鉴古典和西方,那是必要的,但那毕竟是借鉴,而不是觅源;我也不反对“自我”题材,因为任何“自我”都是浸泡在复杂社会生活中的“自我”,如实地反映“自我”,无法回避社会生活的烙印,那是很正常的事情。但“自我”中的意识不是源,即便硬要流淌出来,也因虚妄不着地而不可能引脉入流的。
如果引相邻艺术形式类比,比如相声,颓势难挽。原因就在于笑星们隔离或隔阂了社会生活,只抓住个包袱不放,瞎编乱凑,却抖得不是乏味,就是庸俗,共鸣不起来了。小品也正在步相声之后尘,越来越堆越来越水了。
毕竟空中长不出庄稼,也生长不出艺术来。还是让我们悬浮的双脚回落到土壤里来吧!回到自己身边的生活中来吧!不一定非要轰轰烈烈,不一定非要坎坷沧桑,平平淡淡也是生活,踏踏实实也是生活,只要肯正视,只要肯留心,只要肯热爱,只要不功力,美丽的精品正在向你招手哩——说我不就在你眼前吗?请把目光从虚无飘渺中收回来!
2007-4-17于毛栗坡 _________________ 诗是人生的雅伴儿。
山城子博客:
http://www.australianwinner.com/AuWinner/viewforum.php?f=345
山城子的北美文集:
http://www.maplereview.org/best.php?u=963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