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
作者 |
正文 |
寸草晨露
2008澳洲彩虹鹦十佳版主
加入时间: 2006/02/25 文章: 6631
积分: 25781
:
|
|
驿路风铃:<“新古诗”——现代化的汉唐诗!>(范光陵博士语)
——新古诗是继承中国古诗意象思维的传统,用白话语言抒发现代人的生命状态;借以提升生命价值,弘扬中华诗歌文化;兼具简洁文字和古朴意境的现代诗。也是介乎于《新诗》和《旧体诗》之间的中国第三种诗
——新古诗以五七言四句话一首为主,长短句不拘;以生命节奏和自然声韵为主,有无格律不拘。以可视可听为主,可听可视不拘
——新古诗视意象为艺术生命,以此区别于“以平仄为生命”的旧体诗;新古诗把在简洁的语言中创造意境作为个性特征,以此区别于准散文化的现代新诗
——新古诗是生命状态的交响;人生境界的提升。新古诗人将紧贴时代跳动的脉搏,用意象化的白话语言,写自己想写的诗! 借以丰富和提升自己的人生境界,继承中华传统诗词五千年的优秀文化精神!新古诗的意象化,就是古典诗词的现代化;传统艺术的人文化;中国古诗的大众化;中华艺术的国际化
——新古诗不薄它诗爱古诗.但凡被中国人口头传诵的历代千古名诗都是新古诗的样板诗。新古诗人博爱新鲜意象不薄古典意象;不拘格律而尊重格律;不写散文诗而尊重自由诗。不争主流文化而争大众化
——中国古诗,就是把两个以上的意象在简短的语言中组合起来。这就是炎黄子孙的发明创造,这就是中国人“人人能写诗 读诗 爱诗”的主要原因。“新古诗运动”表达了新古诗首倡者范光陵博士的赤子之心。新古诗人应该感谢范先生!受范博士的热忱所感,部队老文艺工作者张祖新(愚老夫子)集两年时间,专为范先生“新古诗运动”进行理论探索,使这个美好的愿望有了更充分的传统依据和理论支撑。虽然隔海相望,可谓珠联璧合。 _________________ 风,有几分真;云,有几分幻。
心,有一种境界,在真与幻之间。
新浪博客:http://blog.sina.com.cn/u/1561785912 |
|
|
返回顶端 |
|
 |
海外逸士
会员等级:7
加入时间: 2005/11/08 文章: 1956 来自: America 积分: 10755
:
|
|
什麼叫新古詩﹖古詩就是古詩﹐新詩就是新詩。完全是兩種形式的東西。 |
|
|
返回顶端 |
|
 |
寸草晨露
2008澳洲彩虹鹦十佳版主
加入时间: 2006/02/25 文章: 6631
积分: 25781
:
|
|
《怪物----创新的初期形态》
文/寸草晨露
在新的形体形成初期,均是脱胎于旧事物,脱离长期以来的习惯,所谓新,就是同过去的习惯的不同!在诗言诗。当在儒学天天唱念《诗经》四言节奏的氛围里,突然出现五言,会不会被视为怪物?但在五言被乐府演唱民间流传习以为常后的千年里,又出了七言,七言初出,有没有也为人所不屑?这些都是自下而上逐步被承认的。
五七言的格律化,是唐在汲取賆体基础上由名家创出,由上而下推而广之的,所以唐诗很开放,有五七古体,古乐府歌行,新乐府,民谣,并吸收少数民族的山歌体等等等等。在历代唐诗选本中,也基本体现唐诗全貌,也不多出现唯格律是举的倾向,体现的是一脉相传的诗贵意境的主旨。唐还有长短句出现,那是被作为诗之余看待的(不入主流)。传说的《忆秦娥》《菩萨蛮》两体,多疑为假托李白之名,是借名家效应得一席之地的手法。在两宋词体大兴,压过五七方块格局,占了主座;而元,因是东西交流,南北融合,较宋更开放,元曲依托宋词,删去了许多陋规,不仅平仄不求严,还可添字减词,不仅散曲可吟可唱,套曲还可登台演出,著名的《高祖还乡》还是命题竞赛的拔头筹之作。元曲只是不被明清主流推崇,在我看来,元曲是阳春白雪与下里巴人的较完美的融合,是崇尚自然的范体。
于今,一些网地,太强调格律,不惜追魂失传了的明清平水音。(虽然人们会查字表填写,也有一点点不错的小作)但这种背扭,会永远么?
我崇尚新韵,因为中华普通话已为联合国承认,新韵已不可为旧韵逆转!我崇尚改新,新词汇,包括已融通了的外语词汇均可入仿古诗体,我还崇尚将新诗的表达手法拿来以拓展古体的库容!
不仑不类的怪物,是不是最有希望!? _________________ 风,有几分真;云,有几分幻。
心,有一种境界,在真与幻之间。
新浪博客:http://blog.sina.com.cn/u/1561785912
上一次由寸草晨露于2007-8-09 周四, 上午6:59修改,总共修改了2次 |
|
|
返回顶端 |
|
 |
寸草晨露
2008澳洲彩虹鹦十佳版主
加入时间: 2006/02/25 文章: 6631
积分: 25781
:
|
|
我是赞成古体走新的,但不反对人们仍按古格古韵出作品.各写各的,写的好一点就行!
解释一下:既是走新,就不可能不动一动旧框框.(反正如我一样的共和国里出生的人,我料定都不会把平水韵念出音来).你按古韵写,我按今韵读,即使是孔圣编纂的<诗经>,屈平高吟的<楚辞>以至于李白杜甫苏东坡王实甫的大作名篇,均是按普通话读,这为啥?因我不仅不会发平水音,连元腔宋喉唐声周辙一概不会!
要改一点老祖宗的东西,越小改小动,事越多.不过诗就是诗,改了就改了,在改中再不断去完善.这是自诗经起就这么办的一条祖训!
再说,按今音韵读古人,也都是历来沿袭下来的,没有记载李白是按周音读诗经,苏轼是按春秋战国的楚声读天问!大陆按普通话读了几十年古籍,没发现有人咬破了嘴的病例.
应用今声唱曹雪芹的红楼平水诗词曲,均被国人认同,有的还脍炙人口.
这说明:古今音,没有鸿沟!
古人遗憾的是,已不能按古音读今作.我们按今音读他,古人无憾事!
几句不系通的理,不知有几人认同?? _________________ 风,有几分真;云,有几分幻。
心,有一种境界,在真与幻之间。
新浪博客:http://blog.sina.com.cn/u/1561785912 |
|
|
返回顶端 |
|
 |
寸草晨露
2008澳洲彩虹鹦十佳版主
加入时间: 2006/02/25 文章: 6631
积分: 25781
:
|
|
《论中华诗词改革之十一》
文/寸草晨露
"时代变了,音韵换了,不是唐人,怎懂唐韵?不是宋人,能知宋音?平水韵,既非唐声,又非宋音,更非今韵.真难解按它抠平仄有何意义!"
“新体诗在用散文的语言写诗,古体诗在用诗的语言写散文”,这话不无道理!作为希冀新古融通的我,是挂在耳边,让警钟长鸣的!
有一种感觉,就是网上仿古诗体,有一种每版必格,是诗皆律的倾向。是以一体压百体的霸王风气。在我看来,体式无高下。不管何种体式,诗唯一的要求是创作出精粹的佳作警句,是传递真善美的信息诉求。现今大世界小地球,无论汉服唐装罗马裙巴黎摆,也可相互借鉴汲取融合,只要穿出新颖,亮出个体丰采,显现真美神韵就可。
所谓格律诗词,是从自由偏向束缚,以求声韵更和谐的从严写法。唱和,次韵,藏字,接头,连环等是个案为主的束缚,格律则是普遍的体式要求。在严格中出上乘,更显阳春白雪的高贵。但不表明此类体式压倒一切,也不表明所有格律诗词都是佳作。
目前仿古体的这种格律化倾向令人费解。按平水韵为格律正宗更是偏颇之举。我已说过,它既非唐声,又非宋音,更与今普通话不合。文字的出现,就是各种方言发音不同,让各言自由发声而意可会。今已不流通的平水韵,焉何凌驾方言与普通话之上?我还想问一句:你的平水音韵是从哪里学得的?
在网上办学习班,平水字表,古韵软件应运而生。但除非是声带声碟直教,谁会真发音?我还想问:老师们,你会发宋音,唐音以致周音吗?再说,网上这些声韵再教育,是儿时乡音,学校双语后的第四道再学习,不繁琐吗?七岁入学就学不好吗?让人大立法,改学普通话为平水韵不好吗?
平水音韵的再推广,是一种语音反动,反普通话,也反五四。这种勾当,随你搞,还要凌驾在上,处处干预,是否太过份?!
上是我的梦话扭言,不足为训。 _________________ 风,有几分真;云,有几分幻。
心,有一种境界,在真与幻之间。
新浪博客:http://blog.sina.com.cn/u/1561785912 |
|
|
返回顶端 |
|
 |
寸草晨露
2008澳洲彩虹鹦十佳版主
加入时间: 2006/02/25 文章: 6631
积分: 25781
:
|
|
再评“平水”韵
何谓平水音?曰古官话。
官话古到什么时候?人类史是以万、百万为纪年基础单位的,古到有语言出现有官吏产生有官话发明的那时候!官话,对方便时人语音交流,不能不说,是作出了贡献!
在诗,目前人说的最多的是唐诗,一千五六百年恍如昨日,唐近体诗,就是以李唐官话为标准计格律平仄的。不过没有大辫子满清距现今近。今之平水,应是清官话!!
中华国度,朝代更迭,战乱频仍,那官话也似走马灯。对各官话我们不能不存巨大遗憾:一可惜语音演化太快,我们已不同于古人;二可惜此代自有此代语,不知哪代是标准音;三可惜古代没有录音设备,而我们也无时光通道,无法拜访古人,这个历代“音”,我们不知如何而发?!
至今若有人会点平水音韵,我断定既非唐音,也非宋声,更非元韵,而是满清的遗老,亦或跟清遗老学来,一可惜新官话非清时音,二可惜此辈太少,满清官话流传不广,知者不多。谓予不信,请看影视,粤语有之,川话有之,太湖方言有之,中原话,山东话,山陕话,东北话等不绝于耳,而张国立们连篇累牍的辫子功,均是清朝人说普通话,而今之吏如陈希同、陈良宇、成克杰者流,若穿上长袍马褂,插上顶戴花翎,就是活脱脱的和绅,他们脚下,不知会有几多人喊“喳”!
而今大肆推平水韵,是什么道理?我真的没弄懂!! _________________ 风,有几分真;云,有几分幻。
心,有一种境界,在真与幻之间。
新浪博客:http://blog.sina.com.cn/u/1561785912 |
|
|
返回顶端 |
|
 |
寸草晨露
2008澳洲彩虹鹦十佳版主
加入时间: 2006/02/25 文章: 6631
积分: 25781
:
|
|
1、贺之章:“二月春风似剪刀”,无论用时官话唐韵部,亦或他无改的乡音“江浙越语”去吟诵,其抑扬顿挫音韵美,其如画的外景及深刻意境,都是感人肺腑的千古绝唱!
2、毛泽东的古压苏辛,前无古人的两首《沁园春》“独立寒秋”、“北国风光”,无论用毛学生时代的清末平水音,亦或民国初推广的国语音,亦或他的湘潭方言,亦或井岗音,陕北音,以及今官话----普通话,去吟诵歌唱(豫剧就谱曲了“北国风光”用河洛音韵唱),其词的大手笔之功力,音节之铿锵都毫不逊色!
3.李煜的词,曹雪芹的诗词曲等等名家大作,都用今音谱曲 演唱了,没有因变了古平仄而不顺畅,对其音韵美意境美毫无影响!
4 刘欢为《北京人在纽约》作词谱曲演唱的主题曲《千万里我追寻着你》,加进了外语原音(无译),多受国人好评,是今代的菩萨蛮!
结论:这数不胜数的现实事例说明,用文字表达的东西,就是给各种不同语音去读的,只要你表达出了好意境,就会受各种不同语音的欢迎。那种死按古满清官话去抠平仄,毫无意义! _________________ 风,有几分真;云,有几分幻。
心,有一种境界,在真与幻之间。
新浪博客:http://blog.sina.com.cn/u/1561785912 |
|
|
返回顶端 |
|
 |
寸草晨露
2008澳洲彩虹鹦十佳版主
加入时间: 2006/02/25 文章: 6631
积分: 25781
:
|
|
《民歌十三韵辙》
一曲山歌十三音,中华诗坛景又新。
莫嫌民谣多寒碜,不尝酸味不知春。
*南北民间艺人总结出的十三道韵辙,已广泛流传几百年,为普通百姓所熟悉所喜爱,且中华十四新韵同它相合,由此可断定,它同新韵结合,定能久传不废!
前些年下乡,有幸搜集十三道韵辙的珍贵资料。04年,我专用此写了一套《江南春早》十三韵(辙)。艺人们有个顺口溜,专道这十三韵,现奉献给大家:
“俏佳人 扭捏出房来 东西南北座”
这是在《中化诗词论坛》顶首版寒酸的一帖,在这里又提出了平水,普通话之外的第三种音韵:民韵!! 。 _________________ 风,有几分真;云,有几分幻。
心,有一种境界,在真与幻之间。
新浪博客:http://blog.sina.com.cn/u/1561785912 |
|
|
返回顶端 |
|
 |
寸草晨露
2008澳洲彩虹鹦十佳版主
加入时间: 2006/02/25 文章: 6631
积分: 25781
:
|
|
诗词歌赋,自诞生起,就非一招一式,而是百花共荣:今天的新版诗是,古韵诗也是!
中华音律自出现起,就在演变,从无死水无澜!
中华诗自诞生于民歌起,就讲求音韵美,意境美,形式外观美!
唐代红起来的格律体,音韵从无不变过,宋不袭唐,元不袭宋,我们焉何要拖回满清:是它强盛?是它没让华夏受尽凌辱?是它兴辫子时不沾血腥?还是有人特喜欢"维华人与*不得入内"的回忆?
演化之前的音韵就那么完美?是不是特想听"喳"不绝于耳?
说几句刺痛话,请予思考!! _________________ 风,有几分真;云,有几分幻。
心,有一种境界,在真与幻之间。
新浪博客:http://blog.sina.com.cn/u/1561785912 |
|
|
返回顶端 |
|
 |
寸草晨露
2008澳洲彩虹鹦十佳版主
加入时间: 2006/02/25 文章: 6631
积分: 25781
:
|
|
*《略论按古韵古律改诗》
写古诗,死扣古韵,死抠平仄,不越雷池,说这是唐人最完美的创造。这是曲解了前人。
以表情达意为主旨,继承优秀传统但不拘泥。不以律害意:推敲锤炼以推意境为准绳。改得合律又不害意就改它合律,按律改来换去影响情意美,以至面目全非,就不要瞎改胡换。
我以为,古韵在今代已很不完美了:不少今天读来不押韵的,它偏编在一个韵部里,今天读来押韵顺畅的,它又不编在一个韵部,说是不押韵。再它那几十个甚二几百个韵部也太繁琐。
*诗友曰:女不必西子貂婵,要能温柔体贴,会过日子;圣贤不必卧龙凤雏,要能才德兼备,治世安民。谓诗则不必酷守格律,要能雅俗共赏,言志抒情;文不必四六工句八股骈体,要能语出有物,明理载道。 _________________ 风,有几分真;云,有几分幻。
心,有一种境界,在真与幻之间。
新浪博客:http://blog.sina.com.cn/u/1561785912 |
|
|
返回顶端 |
|
 |
寸草晨露
2008澳洲彩虹鹦十佳版主
加入时间: 2006/02/25 文章: 6631
积分: 25781
:
|
|
自跨出校们,就走南闯北,我走过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国土的十分之八九(近年也走出了国门)。全国各地(及中外)风土人情、歌舞演唱,也浏览了一点点儿。可以说领略到了语言交流的重要。
我们的语音武装,无外乎普通话,家乡音(各地方言),外语等。
我在这里提出的民间十三韵辙,是当今华语普通话音韵之外的第二音韵。这第二音韵称得上五花八门万紫千红,各有各的腔调。但语无论南北,韵不分东西,一概少不了这十三韵辙:粤剧,越剧,昆腔,锡剧,苏州评弹,黄梅戏,柳桂彩调,湖南花鼓,晋剧秦腔,山东柳琴,河北梆子,东北二人转儿,大鼓快书,河南的豫剧曲剧越调二夹弦坠子书,等等等等,民间创作及艺人,都拿这十三辙说事。所谓官话,就是对方言乡音的,全国成千种不同语音均带地方性。每到一地,不懂一点方言,做事怕也是困难不少,有时还不得不用官话翻译呢。
平水音韵是过去的官话,按普通话,它有不少别拗。
文字是书面语言。有时听不懂语音,就得写字出来。文字就起到了不同方言乡音间的搭桥作用。反来看,它可用各种方言阅读。
这是从又一侧面说,平水音韵,它也是过了期的旧船票!在今天它已属另类,不应也不可能凌驾在普通话和方言之上!除了一小撮写古诗的人,谁还用它交流? _________________ 风,有几分真;云,有几分幻。
心,有一种境界,在真与幻之间。
新浪博客:http://blog.sina.com.cn/u/1561785912 |
|
|
返回顶端 |
|
 |
云樵
做博主了,别忘了时时更新博客提升排名哦!
性别: 
加入时间: 2006/09/21 文章: 5362 来自: 中国福建 积分: 21757
:
|
|
返回顶端 |
|
 |
士季
会员等级:1
加入时间: 2007/02/11 文章: 23
积分: 15
:
|
|
写古诗就应该用古韵,想用新韵,去写新诗不就成了?
古文古诗,都是得下功夫慢慢学的,有些人不想下苦功,就用改革作为口实,妄言破律。走都还不会,就要去跑,实不足取。 |
|
|
返回顶端 |
|
 |
邵彦豪
会员等级:3
性别: 
加入时间: 2007/01/06 文章: 116 来自: 河南焦作 积分: 494
:
|
|
赞同寸草晨露斑竹意见,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有着悠久历史的中国文化数千年不是一直在变么?一味的因循守旧又岂能发展?现在的所谓双轨制就是给大家一个宽松的空间,随个自的喜好习惯创作。古有古的好处,新有新的优势。跨马佩剑、长巾飘飘是多么的浪漫和潇洒,可是我们还能在现实中看到么?青牛雕辕、安步当车又有几个人还固守呢?就是各地方言说话不是也在潜移默化么?文化瑰宝不是古玩文物,不是不可以改变的,只是这个过程很漫长,是有些人看不到希望,不愿轻易动刀的根源。改革一如新生儿的分娩,为了新生命的诞生,痛,是难免的! _________________ 欢迎光临我的博客指导!
http://blog.readnovel.com/user/455133.html |
|
|
返回顶端 |
|
 |
寸草晨露
2008澳洲彩虹鹦十佳版主
加入时间: 2006/02/25 文章: 6631
积分: 25781
:
|
|
邵彦豪 写道: |
赞同寸草晨露斑竹意见,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有着悠久历史的中国文化数千年不是一直在变么?一味的因循守旧又岂能发展?现在的所谓双轨制就是给大家一个宽松的空间,随个自的喜好习惯创作。古有古的好处,新有新的优势。跨马佩剑、长巾飘飘是多么的浪漫和潇洒,可是我们还能在现实中看到么?青牛雕辕、安步当车又有几个人还固守呢?就是各地方言说话不是也在潜移默化么?文化瑰宝不是古玩文物,不是不可以改变的,只是这个过程很漫长,是有些人看不到希望,不愿轻易动刀的根源。改革一如新生儿的分娩,为了新生命的诞生,痛,是难免的! |
至理箴言,邵公,目光远大者! _________________ 风,有几分真;云,有几分幻。
心,有一种境界,在真与幻之间。
新浪博客:http://blog.sina.com.cn/u/1561785912 |
|
|
返回顶端 |
|
 |
寸草晨露
2008澳洲彩虹鹦十佳版主
加入时间: 2006/02/25 文章: 6631
积分: 25781
:
|
|
老师功底深厚,谢谢对诗词改革论的支持! _________________ 风,有几分真;云,有几分幻。
心,有一种境界,在真与幻之间。
新浪博客:http://blog.sina.com.cn/u/1561785912 |
|
|
返回顶端 |
|
 |
寸草晨露
2008澳洲彩虹鹦十佳版主
加入时间: 2006/02/25 文章: 6631
积分: 25781
:
|
|
士季 写道: |
写古诗就应该用古韵,想用新韵,去写新诗不就成了?
古文古诗,都是得下功夫慢慢学的,有些人不想下苦功,就用改革作为口实,妄言破律。走都还不会,就要去跑,实不足取。 |
能直言,就可交换看法.恕我不恭,回复若有触怒,还请见谅!
《简评士季之评》
就士季的几句,容我一一批复。
1、批“写古诗就应该用古韵”:
写古诗就应该用古韵,这是哪家的规定?
士季先生自报一下,能用哪朝的古韵念出声来?是《诗经》周韵?还是汉代乐府韵?还是唐宋元代官话韵?能不能发个你用韵音的录音?
据我粗浅的了解,本朝不用上代韵,古韵部是随朝代更迭变换的,科考会试要查,有的就称《会韵》。你下功夫学周韵了吗?你知道孔夫子讲学的语音吗?我肯定你是按今音读《诗经》,哪你鬼的什么古韵?三千年古不古?
不是古人,干么放着今韵不用,用古韵?古韵好在哪里?何况连出声都不会!
2、批“想用新韵,去写新诗不就成了”:
今人写诗不是给古人看。无论新体古典,用今韵天经地义!且古之以来,都是今朝自用今朝韵!当今的科考就是考普通话,你要答卷填的不是普通话,不客气,也许缺这几分,你就落榜,不管你是夏韵,商音,周声!
新诗旧诗都是华语汉诗,所以分道扬镳,也是种种因素造成的。新旧体要相互借鉴,取长补短,最终有融于一体的结合体,叫新古体也行,叫格律新体也罢,当是这个时代的主流诗体,有了新主流,我们就不会像明清那样惭愧对古人,无颜对后人,后人就会赞:中华诗词,又上了唐宋元以来的第四高峰!
现古体诗也不比新体高贵,新体也不比古体时髦。 “诗言志、歌抒情” 华诗的主旨就是讲意境,但同时也讲包装,讲形式。好马还要配好鞍!是形式为内容服务,使形式内容完美统一。
新旧体的分野,不是音韵的新古。这还不明白吗?
3、批“古文古诗,都是得下功夫慢慢学的”:
快与慢是相比较而存在的。古时快马一鞭,日不过加急六百里(300KM),把个一日千里当作快的象征。且不说交通工具,现今就这个网速,就一秒钟三十二万公里,古人想得到吗?学古文古诗,是非一蹴而就,那是领略内涵,而不是什么古韵。人语,每字都有四声,从呀呀学语就开始了,我们无缘古声,幼儿班就讲普通话,干吗写诗去搬那个古韵表?是不是还要穿唐人的衣服,满清的长袍马褂,留上大辫子?
今音有今音的读法,同样有抑扬顿挫!舞台屏幕上的古人都要说今语,一提古诗,今人偏要卖古腔?到底是谁傻了?!
4、批“有些人不想下苦功,就用改革作为口实,妄言破律。走都还不会,就要去跑,实不足取”
这番话(恕我直言),是一帮本非出土文物偏要装成孔乙己那样的老古董者流的遮羞布!在百千万习诗爱好者里,这种本不会发古音却偏要附庸风雅的人,只是一小撮。他们试图把古体诗写作引进纯用古韵古律的死胡同!请看这帮人评帖的惯例:“**出韵”“**不合格律”把一本“清平水韵部”当作康熙圣旨,而这平水韵,今天看来,弊端甚多!无论官语民话,押韵的,它说不押韵,而那些本不押韵的,它又编在一个韵部,我们无权责怪古人,可能他们所处的语音环境是同韵或近韵,而今天,已变了读音,干吗还要全盘拿来?
改革不是谁的借口。是社会进步、时代发展、人们精神境界,欣赏水平提高,对已被边缘化的诗坛提出的要求!谁要是借批改革以全盘复古,也是办不到的。你看张弛他们搞那个《中华诗词论坛》,如今顺应潮流,搞得百花齐放,曾几何时,我同一个叫耐寂斋主的,为一诗里一个“妻”字是平声占了仄位,辩了五页版面,如今呢,这个执行坛主却消声匿迹了。
我多次说,古韵这张旧船票早过期了。你愿用你就用,各写个的,只要写好一点就行。和平共处,不要挑起争论,看来天要下雨,那就应战吧,有多少理,尽管讲吧!
其实士季在澳网只发了十三片儿跟帖,无一篇原创作品,你会不会走路谁知道?没有说服力!污辱别人易,掏真本领难,你有什么杰作表明你是炉火纯青?拿出来让观瞻一下呀!
新古诗,是台湾范光陵教授首倡的,他是台湾诗词学会会长。你士季连个创见都没有,你拿什么对新古诗的提倡指手划脚?你不觉贻笑大方吗? _________________ 风,有几分真;云,有几分幻。
心,有一种境界,在真与幻之间。
新浪博客:http://blog.sina.com.cn/u/1561785912 |
|
|
返回顶端 |
|
 |
士季
会员等级:1
加入时间: 2007/02/11 文章: 23
积分: 15
:
|
|
我不想和你争论,你也不必举个什么博士来吓唬那些还未完全入门初学者,请你将这些论点发到“诗三百”,“菊斋”,“光明顶”,“故乡诗公社”,“甘棠论坛”这些水平较高的诗词论坛看看别人怎么说。 |
|
|
返回顶端 |
|
 |
蓝宝石
会员等级:1
性别: 
加入时间: 2007/02/25 文章: 19
积分: 15
:
|
|
士季 写道: |
我不想和你争论,你也不必举个什么博士来吓唬那些还未完全入门初学者,请你将这些论点发到“诗三百”,“菊斋”,“光明顶”,“故乡诗公社”,“甘棠论坛”这些水平较高的诗词论坛看看别人怎么说。 |
一笑吧,哈!
一.诗的水平高低,不在格律.好的格律诗占几分之几,尚未统计.不过好作品,肯定不是格出来的,唐诗压卷作不少人推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是古风.
二.水平高低有待读者去评,有待后人去评,不是自封的,更不是一个船上的人自吹自拍搞出来的,要经过时代篩选与检验.
三.我料定,当普通话推广百年后,被人称道的诗词佳品,肯定不是用那门子古韵写出来的!
唐宋元的,就不是明清的,怎么会是那些顶礼摩拜不越雷池的今人呢?
既是探讨,就请谅解手下不留情.
问个好吧!
_________________ 怀七分兰的幽香清远
带三分侠士拔剑的威严----<剑兰赋> |
|
|
返回顶端 |
|
 |
寸草晨露
2008澳洲彩虹鹦十佳版主
加入时间: 2006/02/25 文章: 6631
积分: 25781
:
|
|
士季 写道: |
我不想和你争论,你也不必举个什么博士来吓唬那些还未完全入门初学者,请你将这些论点发到“诗三百”,“菊斋”,“光明顶”,“故乡诗公社”,“甘棠论坛”这些水平较高的诗词论坛看看别人怎么说。 |
谁是刚入门?大约士季先生不是,但未闻你的诗集洛阳纸贵被抢购,我不仅没入门还是孤陋寡闻!
拿个什么鸡毛吓唬人的,多是些象孔乙己那样的老古董.我们不需要把爱好诗词的都说成不入门.在我看来,还是按孔夫子的做,诗要押韵,且是押新韵(民韵也行),你要拿平水韵部中,那些凑合撮堆的,如把"者"与"人",把"看"与"门"之类,搞在一起,我就认为是不押韵.你让唐代人说押韵吧.
我的观点,从不隐瞒.从不怕同尊古泥古的对阵,这些人,当讲不出理时,有个绝招,骂人.我领教过的.
没有真理怕扭误的.
在这里,我本不想论战,因为诗就是各人自己的酿酒作坊所造,千人千面,万人万衣,撞车雷同反是大忌.干么强调人按自己的一套做呢?! _________________ 风,有几分真;云,有几分幻。
心,有一种境界,在真与幻之间。
新浪博客:http://blog.sina.com.cn/u/1561785912 |
|
|
返回顶端 |
|
 |
士季
会员等级:1
加入时间: 2007/02/11 文章: 23
积分: 15
:
|
|
另外拜托你了解一下,台湾那些古典诗词刊物都是讲明不接受新韵的。
上一次由士季于2007-8-21 周二, 下午8:23修改,总共修改了1次 |
|
|
返回顶端 |
|
 |
寸草晨露
2008澳洲彩虹鹦十佳版主
加入时间: 2006/02/25 文章: 6631
积分: 25781
:
|
|
主帖,我是从无风网转来的,风铃是那里新古诗的版主.我赞成他们的勇气!敢从台湾引进一股新风!我认为大家可以一看,我是力主改革创新的,但从不指摘别人按什么韵写是不对的.
再者,诗一贴出,就带社会性,是给人看或读的.读者是按那路音读,作者更无权干予.你能说我的是普通话,粤语川语太湖韵免读吗?
有些人,非要把自家观点强加于人,这就是我发出批评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 风,有几分真;云,有几分幻。
心,有一种境界,在真与幻之间。
新浪博客:http://blog.sina.com.cn/u/1561785912 |
|
|
返回顶端 |
|
 |
士季
会员等级:1
加入时间: 2007/02/11 文章: 23
积分: 15
:
|
|
蓝宝石 写道: |
...
二.水平高低有待读者去评,有待后人去评,不是自封的,更不是一个船上的人自吹自拍搞出来的,要经过时代篩选与检验.
...
|
这倒是说的对。 |
|
|
返回顶端 |
|
 |
士季
会员等级:1
加入时间: 2007/02/11 文章: 23
积分: 15
:
|
|
寸草晨露 写道: |
...有个绝招,骂人.我领教过的.
... |
这些帖子里,谁在不断地指名道姓的骂人,大家看得到。 |
|
|
返回顶端 |
|
 |
寸草晨露
2008澳洲彩虹鹦十佳版主
加入时间: 2006/02/25 文章: 6631
积分: 25781
:
|
|
士季 写道: |
另外拜托你了解一下,台湾那些古典诗词刊物都是讲明不接受新韵的。 |
就音韵讲,台湾是民国国语,如连战马英九们,陈水扁们为台独,在搞闽南话,这里也表明一个朝代一个音.
大陆新韵自然是普通话.普通话是联合国(又抬个大牌子)所承认的.
所谓新韵,是当年中华诗词学会在提的双轨制时,用以区别平水韵的.我自己的看法,当初提有理,刚开放时,一些老人如启功辈,清时学子,对新韵不熟,为拯救传统很有必要.如今,是又二十年之后了,会按平水发出声的已了了无几.且已有百万人参与,我们要继承的是华诗的灵魂,而非皮毛.台湾没有普通话(大陆官话),他是国语,但也非平水音.
古音失传(是口语声,不是字面),即如<康熙字典>,它虽有注音,但非拼音字母,所以古平水音,大多已不会发声.作为工具,不按今韵已不可能.你再抠,读者也是按今音.
如予不信,拿你的作品给你的子孙,看他们平不平水?
一厢情愿,抵不过现实,是谁在拗?你在实践中体会吧!
不按今韵,是古诗在自堵繁荣的路!! _________________ 风,有几分真;云,有几分幻。
心,有一种境界,在真与幻之间。
新浪博客:http://blog.sina.com.cn/u/1561785912 |
|
|
返回顶端 |
|
 |
|
|
您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您不能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您不能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您不能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您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