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儿叶子
澳洲彩虹鹦版主
加入时间: 2008/03/11 文章: 1403
积分: 4527
:
|
|
无从述说的成长
――读星儿叶子的诗歌《其实,我不知在说什么》
谷雨/文
印象中,星儿叶子是一个很扎实的诗人,她的诗歌不追求新潮,不故作先锋的姿态,于自然之中采撷芬芳的诗意,于生存之域感悟空灵的诗境。她不是那种以语言摆弄风格的诗人,也不是以风格标榜另类的诗人。她是一个沉稳而朴拙的诗人,多年来,有着自己的坚守。她的坚守,扎根于大自然,具体地说是扎根于河北涞水那一方天地。
她的诗集《轻轻走过》,是一个生命的行走,又不止一个生命的行走,是一代人或一类人的行走。这类人天生有着敏感的诗情,有着无从述说的成长秘密。生活给予她们的,都想写进文字里面,又不能全然写进文字里,于是就有了那些分行的、或歌或哭的、亦真亦幻的诗句。
诗集里的大部分诗歌是短小的、精致的,是诗人睿智的哲思和凝练的走笔。惟有一首,让我读来心潮澎湃,荡气回肠。似乎这首诗与整本诗歌不相协调,与诗人惯常的手法也不一致。这是一首长达近70行的诗。题目也很特别,叫《其实,我不知在说什么》。不过,这当然不是诗人的胡言乱语,而是内心激情的爆发,是思想的运行,是对生命存在和生活意义的纷繁而庞杂的思索。可能是作者一时之间找不到恰当的主题,因而生成了这篇激荡的、奔腾的、喧响的、“不知在说什么”的长诗。
其实,我不知在说什么
星儿叶子
我已经不想和自己较劲
就像不想和这个世界较劲一样
因为我发现这个世界
无论时间还是空间
都太大,太坚固
它永远以自己喜欢的姿势运行
明亮和快乐我无法阻止
正像黑暗和悲伤我也无法阻止一样
生和死每天没有道理地进行
眼泪其实没有任何意义
即使我把我的每一滴血洒下去
冰雪还是冰雪,花开还是花开
有情还是有情,无意仍是无意
我慢慢学会观赏,更多的是等待
等待它们走过去
这一点它们无法抗拒
哭着笑着一个个排队走过去
大大小小,热闹的,冷清的
坦然的,紧张的,无悔的,有怨的
留下记忆的,没有痕迹的等等千姿百态
好像被放在一个流水线上不可辩驳地被送走
也许你曾想给它们打磨上色
就像我也那样做过一样
但最后发现,它们完全是自己的样子和颜色
所以我停下无意的劳作,我坐在石头上歇息
我能看到小草、蜜蜂,远处的水和白云
晚上星星来了,有时候月亮也来
如果第二天太阳还是很红艳,绿树还长满叶子
我就欢喜非常
即使冬天吧,很枯寂和失望的季节
雪花还在飘舞,好像还藏着一个春的希望诱惑你
我也感到无比欣慰
其实每天的生与活的事都很烦杂
但我们无法否定他们的真理,美味和垃圾一直共存
我们制造着和清理着
有时做个小梦,多希望里边都是清水和肥鱼,还希望
有开满鲜花的爱情
可是有时也很污浊和恐怖
我看到很多失望失意的面孔,我听到叹息和声嘶力竭
还有不甘心的流泪的倾诉
我很心疼,但无济于事,如果我心疼久了我就很疲惫
于是,我停止心疼,任其自然
我看到很多想吃葡萄的嘴还有没吃到嚷酸的人
还有看到别人吃心里不平的人,其实所有工序都多余
那葡萄是种在你心里的欲望,何时够得到又吃得完
即使天堂的梯子都搭好,大门敞开,金光大道
爬了太久难道不累?那些得道的光环不是那么好戴的
戴着舒服与否好像也没人追问过也没人透露过
还是一棵庄稼大自在,世人的赞词再多,它长熟了还是要收割
坐在菜园子边抽旱烟的老人也很好,看着满园瓜果蔬菜真是安静
看在眼里的就是目的,也是彼岸,比很多费尽心思寻找的人高明
麦田黄了一片又一片,这种可贵的颜色和立体感竟是生命大底色
我一直不知这底色以怎样的姿态渗透在农民的生命里
这一点所有的文学艺术的描画与探求都有点舍本求末
而且永远抓不到哪怕一个根须
所以,存在于眼前即是到天涯
其实大多数是被迫受挤压然后把力传给同类或者异类
于是世界越来越挤,有点艰于呼吸,明明知是爆毁的结局
却怎么也刹不住车,何苦那么快去坠崖?动物都有点受不了了。
听到几位农村妇女在聊天,说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
把那么多田地都变成水泥,早晚会没有粮食吃
我看到我们的河流都消失了,我们这一代还有我们的后代正在变成铁
庆幸我小时候看到过大河,那些水还在我梦中出现,孩子们真是干枯得可怜
所以我现在最关心的就是
怎样不过早的被化石化铁,而在温润的土地里伸展我的根须和枝叶
当然我希望你也是
长诗是怎么写出来的呢?为什么有的诗会写那么长呢?曾有一位文友这样问过我。“我写长诗总是迫不得已。出于某种巨大的元素对我的召唤,也是因为我有太多的话要说,这些元素和伟大材料的东西总会涨破我的诗歌外壳。”(海子《诗学:一份提纲》)长诗写作往往就是这样,诗人有太多的话想说,诗人浓烈的情感和恢宏的思想需要一个庞大的载体。
星儿叶子的这首长诗正是她的思想的一次集中喷发,在我看来,也是她难得的一首情感炽热的作品。在诗人们越来越追求理性和节制的当下,我更希望多读到这样的诗。它能点燃读者的血液,能撞击读者麻木的心壁。
从这首诗中,明显地可以看到诗人对生命和生活意义的追问,能感到诗人在现实中的困惑与无奈。
我已经不想和自己较劲
就像不想和这个世界较劲一样
因为我发现这个世界
无论时间还是空间
都太大,太坚固
它永远以自己喜欢的姿势运行
自我的渺小和无力感,让诗人放低了姿态,也放过了自己。无论个人有多少忧患有多么痛苦,也无论人们做怎样虔诚的祈祷,地球仍按自己的轨迹运行着,不会因谁而改变。生活仍然没有道理地继续着,白天黑夜,悲悲喜喜,从无休止。慢慢地,诗人学会了观赏和等待,这是一种让生命归于大道的释然。
我看到很多失望失意的面孔,我听到叹息和声嘶力竭
还有不甘心的流泪的倾诉
我很心疼,但无济于事,如果我心疼久了我就很疲惫
于是,我停止心疼,任其自然
这种疼,是一种博爱的情怀,当这种情怀无法转化为实际改变的力量时,诗人自己也感到了疲惫,只能任其自然。很多时候,我们不就是这样的吗?除了任其自然又能怎样呢?
生命意义的怀疑和生存价值的颠覆,让她停下了无意的劳作,但没有停下对生活的冥想:
麦田黄了一片又一片,这种可贵的颜色和立体感竟是生命大底色
我一直不知这底色以怎样的姿态渗透在农民的生命里
遗憾的是,这样的追问并没有深入下去,最后以“怎样不过早的被化石化铁,而在温润的土地里伸展我的根须和枝叶”仓促收笔。或许是诗人本来就无从找到答案和途径,这只是一种对社会、对自然、对生命无力的述说。诗人痛苦的挣扎与纠结,是一颗心灵成长过程中必然会遇到的精神波澜,而这种波澜,更多的时候却无从述说。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