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
作者 |
正文 |
钱志富
澳洲彩虹鹦驻站作家
加入时间: 2005/10/12 文章: 573 来自: 浙江宁波 积分: 1649
:
|
|
山寒心不寒
——序寒山石的《滴水藏海——当代微型诗探索与欣赏》
•钱志富•
(文学博士 浙江宁波宁波大学外语学院 315211)
笔者知道寒山石这个人是因为香港的写微型诗的诗人伊凡。那是去年(2005年)8月中旬,笔者从宁波大学外语学院出发到深圳参加一个国际性的比较文学学术会议,由于事先办好了到香港访友的手续,所以伊凡来接我的时候,笔者就顺利地跟他到了香港。伊凡的微型诗写的好,尤其他的那首《笼中鸟》十分令笔者激赏,所以笔者一两年前首次读到它时,就在重庆出版的在当下有了相当广泛影响的《微型诗》诗刊上做了较为认真的点评,后来诗人伊凡主动从香港写信来表示要与笔者书信交往也是以这个点评为由头,后来伊凡命我为他的微型诗写评,我也谈到了他的《笼中鸟》。在香港的时候,我不知怎么又同伊凡谈起了他的那首《笼中鸟》。这时伊凡才告诉我说:“陕西汉中有一位又写微型诗,又写微型诗评的朋友叫寒山石的也给他的《笼中鸟》做了一个点评,我很开心。”说完他开心地笑了好一阵,美滋滋的。伊凡这个人在诗歌上尤其是在微型诗的创作上出道比较晚,但他对诗歌对艺术有比较纯正的感悟能力,而且喜欢交一些有胆有识的爱好诗歌和文学的朋友,他给笔者介绍的一些人象香港的文榕,大陆的吴警兵都是有相当实力和潜力的诗歌作者,他的眼光是敏锐的,而且他的许多看法与笔者十分一致,所以他提到的人,肯定错不了,这是我当时的想法。可是笔者是那种在交友方面不太主动的所谓文人,倒不是因为自己写过一些令朋友们喜欢的诗和文章故意耍派头。当然,一方面也是忙,笔者去年差不多每周的课多达20节,还要当班主任,带研究生,另外还有科研的巨大压力,所以在交友方面的确缺少心思和精力。所以什么寒山石、热山石只好等到猴年马月去结交了。
可是后来,寒山石经常在笔者的眼前晃动,不是眼前,简直是身后,像一个监督一样,他好象随时在监视着笔者的一言一行。不过这些都是在互联网上进行的。笔者受到澳洲彩虹鹦巫氏父子的邀请,当了他们文学网站的一个斑竹,可以自由地在这个网站上发诗和文章。我就这样发了不少的诗和文章。结果差不多每一首诗和文章发表过后,都有一个叫寒山石的来进行点评,而这些点评虽然短却是十分精到的,令人十分佩服。大约这个寒山石对笔者也有那么一点佩服的吧,所以有一次在网上,他居然诱引我进入他的网页,意思是让我也对他的诗和文章做点点评。可是笔者每次上网都是匆忙的,一般只留意别人是否注意到自己的文章和反应,对别人关心不够。可是有一次笔者真的经不住他的诱引,又进去了,这才发现原来这个寒山石已经完成了一件伟大的工程:他写了许多论述微型诗的理论性的文章,也写了许多篇有独到见解的微型诗点评文章。他在给笔者的网上留言中表示让笔者给他的这本书写一篇评论。笔者也给他留了一个言并把电话号码告诉了他。没多久就收到了他的电话。通话时他告诉我他叫崔利民,1966年5月生,师范本科毕业,哲学学士。陕西省青少年研究会会员,陕甘宁边区革命根据地史研究会会员。曾发表经济、党建、青少年研究等方面论文百余篇,著有《当代青年论探》(获陕西省首届青少年研究成果专著类二等奖)、《短笛轻吹》、《呼唤勤廉》、《轻走人生》,合著文史作品《习仲勋的故事》等3部。2005年初涉足网络文学,尤好微型诗。有诗文和评论多首(篇)发表于《中国诗人》、《当代人》、香港《中华日报》、台湾《葡萄园》、澳大利亚《澳洲彩虹鹦》、美国《新大陆诗刊》《美华文学》《明报》及《汉诗评论》、《平民》、《中国新诗刊》、《中国微型诗》、《网络微型诗》、《情诗》等多家民刊。他的通联:陕西省渭南市纪律检查委员会 邮编:714000。通过电话,笔者知道原来他同我是同年同月生的,我们是有许多共同点的,所以我们谈得很好,当然,不同的地方也有,在他弄诗弄文学,写诗评纯粹业余,而且做出那么多的贡献,这是十分让笔者觉得羞愧的,好在笔者这些年来也算比较努力,也写了不少的东西,总算对得起自己。在电话中,他又说让我给他的书写评,笔者本想推辞,觉得自己虽然也接触过一些微型诗而且替朋友写过少许的评论文章,但毕竟没有做全面的深入的研究,不适合给他写,于是便说:“写评的规矩是等到书出版过后才写的,书出版之前请写的是序。”“那你答应给我写序吧。”结果原来是这样,这让笔者吃了一惊!但笔者拗不过他的诚恳,所以还是勉为其难的答应了。
答是答应了,可是笔者还有好多别的事情要做呢?寒假一会儿就过去了,原来计划写的文章也只完成了一部分,所以给寒山石的书写序的事情只好搁了起来。寒山石很急,他见笔者迟迟没有行动,除了发来邮件又把整本书稿发了过来,还打来了电话,并下了最后通牒,意思是逼笔者动笔。这样笔者才匆匆把寒山石的书稿又看了一遍,觉得寒山石真的做了一件令人称羡的了不起的工作,他收集了那么多的新诗史有关微型诗的资料,而且在理论上也进行了深入的思考,更可贵的是他一个一个地对遍布海内外的那么多的致力于微型诗的诗人都进行了精到而细致的评价,要知道微型诗的真正兴旺和繁荣也不过十年的时间。读了他的这部书稿笔者很同意一位评论者对他的称赞:“他有关微型诗的评论,每篇评读的题目几乎就是原作的灵魂内核,尚未行文就紧紧抓住了读者,显示了他深厚的学养和灵性与智性的思维能力。大家知道,对诗歌作品的理解往往存在多义性,每个人的评读都不可能说能和读者的理解完全一致,但对一个作品内核的理解应该基本相同。评读也不是一般意义的翻译或解释,评读者借助于作品内核的发掘往往能激发对原作更深刻的理解。寒山石对所选取的微型诗的评读大多抓的准、狠,评的深、透。以巧妙的笔墨捕捉作者的灵感,深入细微处点亮一盏盏明灯,并用灵性的智慧串起了微型诗空的亮光,使微型诗歌艺术更加光芒耀眼。我们没有苛求他选取的作品能涵盖整个微型诗界,但在今天网络文学泥沙俱下的时代,他仍在不知疲倦地从沙粒中淘洗一颗又一颗的金子。或许他浑然不知自己已融入其中,成为闪光的一粒。从他已选评的作品中不难看出,他通过走近作者透析其灵魂的闪光点,为读者打开了通往心灵的门户。他总是默默地努力着,把微小的世界扩大,把读者的视野拉长,把人们的思路拓宽,使之从滴水知大海,看微粒知世界,让人们能从中进一步看清人性、爱恨、美丑、善恶、明暗的内核和本质。”寒山石的这部书的确是一部有价值的书,笔者认为它的出版应该是中国新诗史上至少是微型诗史的重要事件,而且它也一定会在中国诗歌界引起一定的反响,说不定还会是比较大的反响。同时笔者认为这部书的意义还在于它向我们的诗坛展现了一种诗歌初步繁荣的新气象,让一些喜欢哭丧着脸说诗歌不景气的人少说一些让人伤气的话,多给我们的作者和读者打打气,中国从来就是一个诗的国度,中华民族从来就是一个充满诗性的民族,没有诗人怎么行?!没有优秀的诗歌怎么行?!
当然,我们的诗人和诗歌的确遭遇了一个不好的时代,一个全面商业化的时代,一个全面急功近利的时代,一个谁都可以亵渎诗歌和谁都可以瞧不起诗人的时代,一个一些诗人不争气的时代,然而,越是这样的时代越不能失去希望,甚至越是这样的时代越要对我们的未来充满希望,因为我们有那么多的诗人写出了那么多的优秀的诗篇。除了微型诗的初步繁荣以外,我们还有新格律诗和乡土诗的初步繁荣,象王学忠那样的现实主义诗人也是我们这个时代的骄傲。有人写文章批评当下闹得比较厉害的“下半身”写作和垃圾派写作,以为我们的诗坛只有这些为读者诟病的东西,这其实是无知和愚昧!
山东诗人蔡培国读完了笔者的《七月派诗人论》,写来一封热情洋溢的赞扬信,说笔者肯花工夫,写一部专论七月派诗人的书,甚至说是笔者拯救了七月派,又说他真的很羡慕七月派的这些诗人因为还有笔者这样的学术苦行僧肯花工夫来研究他们,他说到微型诗时就希望能够有这么一个人来做这样的苦行僧似的工作。在这里,笔者要告诉诗人蔡培国的是,寒山石正是这样的人,而且他已经做了类似笔者这样的苦行僧的工作,而且做得很不错,但愿该书出版后诗人蔡培国能够读到而且能够做出给笔者类似的评价。
是为序。
钱志富
2006-3-10于宁波大学外语学院 _________________ 钱志富
文学博士
宁波大学外语学院副教授 |
|
|
返回顶端 |
|
 |
新绿
会员等级:3
加入时间: 2006/01/07 文章: 150 来自: 广东 积分: 482
:
|
|
你与寒山石是诗评家。分析的诗歌很透明也。 _________________ 个人简介:林文葵,网(笔)名:新绿。中国微型诗会员、中国蓝调散文诗组合写手、雷州市新诗学会理事、《雷州新诗》编辑。诗歌等200多篇(章)散见于《湛江日报》《湛江晚报》《广东税务》《中国微型诗》《澳洲彩虹鹦》等,电子邮箱:lin20061014@163.com |
|
|
返回顶端 |
|
 |
寒山石
会员等级:3
加入时间: 2005/09/25 文章: 267 来自: 714000 中国陕西 积分: 508
:
|
|
返回顶端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