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
作者 |
正文 |
崔国发
会员等级:1
性别:  年龄: 61 加入时间: 2007/01/27 文章: 5
积分: 15
:
|
|
聚散两依依
崔国发
我和益萍都喜欢在我就读的这所大学的林中散步。她和我是中文系的同班同学。初次见面是在一个微风轻拂的早晨,我们从同一条船上到大学报到,并不相识,刚上学校接站的车,感觉她沉着娴静,剪了短短的头发,虽不是那种面欲闭月羞花、貌可沉鱼落雁的窈窕淑女,也不像那种喜则笑逐颜开、乐就心花怒放的性情中人,但她给我的第一印象是内秀,看上去却有着某种难以言传的气质。那是一九八二年的秋天,我刚过十八岁生日,当时一接触女生,显得局促而腼腆,当我的目光偶然和她相遇时,我发现她的神情在那一瞬间,似乎也有些专注。
接下来的事并不出人意料。几个月后,我们恋爱了――那是一个春日的傍晚,天边好像抹上了一缕淡红,我们相约育秀园的林中。育秀园是我们这所大学校园的一个十分好听的名字,园中多才俊,一个秀字,把树的绿韵与人的灵秀勾勒了出来,即使是在秋冬时节,松柏之属仍然绿着,更不用说春天了,绿色似乎可以融化这里的一切。刚开始的时候,我有些心神不定,感到紧张,情窦初开,秘密幽会,我们都不愿让同学知道。穿过一片树林,到了小小的池塘边。池塘的水面上,吹过一阵湿润的风,对面茂密的松林出现在我们的眼前,人也似乎被镶嵌进了风景之中,沐浴在森林绿光里,心灵辗转幻化为安然自在的活泉。那天去之前,我真的不知道初涉爱河的女孩子喜欢纯朴还是喜欢雕饰,忐忑不安的心悬在空中,我总感到在女孩子面前,第一印象很重要,弄得不好就会闪电式的黄了。后来还是任其自然,既不油头粉面地梳妆打扮,也未进行一番矫揉造作的形象设计。这样挺好,她说她就喜欢天然的姿态。见面以后,原先准备好的言词都没有用,真的象背诵课文那样地交谈,恐怕显得非常生硬。其实什么也不必说,快乐就写在她的脸上,她希望我成为一棵树,一棵在她的眼中显得气宇轩昂的树。从外表上看,我可能比较瘦小,但在内在气质和精神上,她更加看重,因为入校不久,我们的写作教师发现了我有诗歌天赋,又与几个同学办起了文学社团刊物《含羞草》,其时正是舒婷的爱情诗《致橡树》最火的时候,中文系学生几乎没有一个不会背的,当然我和益萍对这首诗都很痴迷,在班上办的墙报上给予转载,我抄写文字,益萍配画,所谓的诗情画意,博得大家的好评。我在旁边自撰的那首诗很快地在杂志上发表了,从此被学友们称为“诗人”,益萍祝贺我的时候,我心里觉得喜洋洋的。当时我想,能在一个女孩的心中占据一席之地,确实是一件幸福的事情。只是,我们的这种微妙的关系千万别让学校和老师知道,那时还没有开放到现在这种程度,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表白恋情最好是悄悄地进行,我们的行踪必须采取地下游击的方式。
出事的当天晚上益萍不在学校。她受一家杂志社之邀,为她的一个短篇小说作最后的修改。那天晚上,辅导员找到我,说有学生反映我与某女生恋爱,而按规定,大学生在校期间是不准谈恋爱的,要我老实交代。我说我没做错什么,不就是同学之间聊聊而已。他说这不可能,聊聊在什么地方不行,偏偏跑到树林的阴暗角落里做甚?只是有一次,那个风中的傍晚,我和益萍的初吻,轻轻的和风中,我们像两片临风的叶子,真的,我得承认,在爱情面前,我们只知道追寻那个绿色的身影,水波粼粼,有时候也并非风平浪静,但是挽手无怨,不管岁月经历过怎样的风雨,我心永恒,那些美丽纯洁的故事也永远温馨。直到现在我还不清楚,到底是哪位同学告的密,可能是看到我夹在益萍书中的那个约会便条而暗中盯梢的。没想到辅导员那么声色俱厉。他大学毕业才几年,与我们年龄差不多,自从见到益萍就暗恋上她了。益萍从杂志社回到学校,见全校满城风雨,依然落落大方,当晚就约我在校园的香樟大道上优雅地散步,心地坦荡。看到那些人轻轻地嘀咕我们有伤风化时,她却与我拥在一起,看能把我们怎么着。当然招致而来的,是她的宣传文艺委员被撤,毕业后被流放到一个偏僻的小镇教书去了。临别的那天,天上下着微雨,我们站在月台上,什么话也没说,突然她说:“能为我再朗诵一首诗吗?”于是我就念舒婷的《雨别》:“我真想摔开车门,向你奔去/在你的宽肩上失声痛哭:/ “我忍不住,我真忍不住!”//我真想拉起你的手/逃向初晴的天空和田野/不畏缩也不回顾”,这时我听见益萍接着读:“我真想聚集全部柔情/以一个无法申诉的眼神/使你终于醒悟//我真想,真想/我的痛苦变为忧伤/想也想不够/说也说不出。”
几年之后,我收到一封寄自上海的信,打开一看,是益萍写的。她依然是个单身女子,在上海某大学读硕即将毕业。我的眼前立马呈现出当年那位小鸟依人明媚亮丽如诗如梦的女孩形象。她的突然出现,使我觉得,爱,更多的是一份深深的默契,是一种交流,是心与心的相映。
(崔国发,1964年生,现在安徽铜陵学院工作。系中国散文诗研究会会员,安徽省作家协会会员,铜陵市作家协会副主席,铜陵市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铜陵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副主席。副高级职称)
通联:(244000)安徽铜陵市铜陵学院 崔国发
E-mail:tlccgf@yahoo.com.cn _________________ 崔隼 |
|
|
返回顶端 |
|
 |
郑达夫
2008澳洲彩虹鹦十佳版主
年龄: 56 加入时间: 2007/07/28 文章: 5573 来自: 福建永春仙夹美寨园德楼 郑达夫 邮编362604 积分: 24974
:
|
|
返回顶端 |
|
 |
无为
会员等级:1
加入时间: 2007/12/02 文章: 31
积分: 15
:
|
|
一份深深的默契,是一种交流,是心与心的相映。
妙不可言. |
|
|
返回顶端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