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
作者 |
正文 |
yuntao21
会员等级:3
加入时间: 2007/12/24 文章: 135
积分: 551
:
|
|
没有菜窖,很难想象怎么越冬,所以北方人家家都挖有菜窖,一冬天的蔬菜绝大部分都在窖里。
菜窖有大小之分。
大菜窖在室外就近找一块空地,最好是黄砂土的地方,挖两米多宽,三米多长,两三米深的长方体,然后把挖出的土再培上,隆起于地面,顶部有盖子,有的上锁,有的不上锁,上锁也不是怕人偷菜,是怕小孩子淘气,偷着下去玩中毒出事。每家都有菜窖,菜窖里的东西不但品种相同,数量质量也差不多,犯不上去别人家拿。无外乎大白菜、土豆、红萝卜、青萝卜、胡萝卜。
小菜窖在室内,在屋子当中抠一个长宽高皆为一米多的坑,上面的盖子其实就是地板的一部分,主要是放土豆。室内菜窖虽然方便,但容量不足,温度又偏高,所以不能代替大菜窖的作用。
为什么要有菜窖?因为北方无霜期短,只占全年天数的三分之一,庄稼只有一熟,漫长的冬季买不到蔬菜吃,只能在秋季储藏够一冬吃的菜。所以每年秋天,街里各单位都开着大卡车拉着职工下农村买秋菜,自己下地挑,自己砍下来,自己装麻袋、装汽车,拉回来,过秤分配。没有单位的则等农村进城的手推车,至少也得买一车,一车五百斤左右,秋天满城都是晾晒白菜的。晒一晒水分,放在窖里才不容易腐烂。
北方冬天室外温度达到零下三、四十度,钢铁和石头都冻得透,蔬菜更是放不得的;室内人要取暖,温度一般要二十多度,人可受得了,蔬菜则受不了,白菜会烂,土豆会生芽,所以储菜在温度只有几度的菜窖里最合适。这是古人早就知道的,我们只是代代相传照老规矩办而已。
室外的大菜窖,里面的白菜是分层放在木架子上的,是为了减少腐烂,土豆和萝卜则是用土埋在窖底的,是为了减少出芽。每次开窖,窖门都是厚厚的白花花的冰碴,从窖下冒上如烟雾的白气,气体有毒,必须放一阵才能下去。菜窖里都有木头梯子,供爬上爬下用,有人不愿意爬进爬出,就用一根长棍,顶端绑个铁钩子,一颗一颗向上钩白菜。
如今,家家的菜窖消失了,在我们这一代人手中,竟然终止了祖先上千年赖以过冬的储菜方式。
我们没有菜窖了,冬天蔬菜的品种却多了起来,因为农村有了大棚,冬天也可以种植蔬菜,我们的运输也发展了,南方的蔬菜可以通过火车、汽车很快运达北方,在一个个市场里出售,每人的家中已经没有挖菜窖的必要了。
菜窖于我们,成为了最后的记忆,于孩子们,是全然陌生的,并且以后也不会熟悉的,是埋藏起来了的生活方式。
北方的菜窖里,曾经生活过两位中原的皇帝,知道的人就未必多了。中国人大多知道岳飞,大多读过他的《满江红》,诗词中的“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指的是宋徽宗、宋钦宗父子两代皇帝被金人掳走的历史,金代就发源于今天北方的黑龙江区域,关押他们的地方不是在地面的牢笼,而就是地下的菜窖,金鼎玉食的皇帝们在菜窖里坐井观天,度过了人生的最后时光。他们住的菜窖里应该没有放梯子,自己是爬不出来的。善良的宋朝百姓,有人与皇帝一同被掳到这里,生活条件比皇帝要好,人身也比皇帝自由,知道他们曾经的最高统治者就关在这里,就有人就烙了一种筋饼,很薄很韧很多层,炒一些菜卷在饼里,疏通看守,送与亡国之君吃,这种吃法后来也流传开来。现在黑龙江到处都有筋饼店,但很多人可能没有想过,这曾是皇帝在菜窖里吃的美食。 _________________ 164300 黑龙江省黑河市财政局 运涛 |
|
|
返回顶端 |
|
 |
塔双江
2008澳洲彩虹鹦十佳版主
加入时间: 2007/11/14 文章: 1992 来自: 中国四川 积分: 9103
:
|
|
返回顶端 |
|
 |
yuntao21
会员等级:3
加入时间: 2007/12/24 文章: 135
积分: 551
:
|
|
欢迎观赏 _________________ 164300 黑龙江省黑河市财政局 运涛 |
|
|
返回顶端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