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
作者 |
正文 |
雪泥
会员等级:6
性别: 
加入时间: 2005/11/22 文章: 1422 来自: 西欧 积分: 8678
:
|
|
悲哀的孤寂之死
——再读张爱玲
近日从国内ups很多书籍,颇以为贵,夜以继日,两天便读完张爱玲传记。张氏晚年不带一丝的拖泥带水,与世人决离的干干净净,如果她在天有灵,一定会厌烦为她著书立传,把她一生剖析得清清楚楚的文人骚客们。所以,读后有一种偷窥他人隐私的罪恶感。
我少时爱翻阅她的文章,如《沉香屑,第一炉香》,《沉香屑,第二炉香》,更为《倾城之恋》所迷倒。笔下不知不觉便是张氏般凄凄迷迷的文字,心中也装下不少无病呻吟的惆怅。可以说张爱玲的文字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一代人。爱极了她的文字,无形中觉得她便是书中的佳人,才高品洁、貌赛天仙、雍容华贵。1995年9月张爱玲在美国洛杉矶10911 Rochester Ave,206#公寓选择孤寂而终,各种媒体相继作了报道。学生时代的我忙于功课,虽不经意中也看到了类似的报道,但觉得人生老病死乃天经地义之事。我远没有料到事过十年,当我手中捧着别人为她写的书,会泣不成声。这个传说中的人物,我心中的女神从此像一尊倒碎的雕塑再不可能给我童话般的精神慰安。爱与恨交织的矛盾犹如利鞭抽打着这个追崇她笔墨的后辈。
张爱玲,原来你是那么得刻薄、绝情!
我之不能理解的是:难道,非得抛弃全世界的人,才算“人不欠我,我不欠人”?欠着一点亲情,带着一丝暖意活着,不好吗?为什么非得选择一个人去走年迈多病的垂暮之年,为什么要在熙熙攘攘的繁华都市里穿着破旧的拖鞋如一只待死的老马,孤孤零零地算计活着还有多少时辰?孤寂之死,凄婉中并没有美丽;孤寂之死,淡泊中也只有自恋的痕迹。也许,她跟着上帝走的,但上帝不会让她一个人独占天堂;也许,她叫着她母亲的名字魂归的,可母亲对她总是那么的遥远、神秘……
这让我想到她在《天才梦》里的一句话“生命是一袭华美的袍,爬满了虱子”,这种诡异的、满透对运命无比凄怆的感悟虽出自少年才女之手,却陪伴了她一生一世,也许可略见她晚年在面对殊荣时逃离外界、沉寂待死的心态一二。当然,外人是无可考证的,世间没人真正走进过老年爱玲的生活。在我崇拜的女性作家里有一位是十九世纪写过千首诗歌,终身未嫁的美国女诗人埃米莉•狄金森(Emily Dickinson)。她虽过着隐居生活,但还和几位朋友书信往来,且与姐姐同住;《简.爱》的作者夏洛特.勃良特(Charlotte Brontë)诚然也是深居简出,可她同亲人们一生相依为命。谁也没有像张爱玲那样与世人决离得干干净净。我曾经设想过,如果张爱玲没有选择离开大陆,那么她的创作黄金生涯就不会在踏入美国的那一瞬间而结束;如果张爱玲在失去奈雅之后重返她熟悉的故土——上海,那么,她可能留给世人另一部类似《倾城之恋》的美好佳作。可这一切都是如我这般痴傻的人不切实际的奢想,她的孤寂之死又怎么不让人觉得悲哀?
每读到她人生不同时期遭遇的不幸,都少不了洒下悲恸的泪水(知道她并不需要)。所以,我从此宁愿掩耳盗铃,故意迴避任何有关她生平的传记。读她的小说吧,那么,她将是美丽且幸福如公主般活在我的心间。
可见,世上又多了一个悲剧中人!呜呼!哀哉!
[size=18][/size] _________________ 雪泥作品http://vip.book.sina.com.cn/book/index_73301.html |
|
|
返回顶端 |
|
 |
舒白
会员等级:4
加入时间: 2005/11/24 文章: 566 来自: shanghai ,china 积分: 2974
:
|
|
记得90年代曾经写过一篇张的文字
叫《遭遇蚊子》,是有感于张晚年在美国的生活。
现在不太喜欢她了,就像现在不喜欢杜拉斯一样。这样的人生很容易让自己死去! _________________ 尘世既没有欢乐
也没有永恒 |
|
|
返回顶端 |
|
 |
雪泥
会员等级:6
性别: 
加入时间: 2005/11/22 文章: 1422 来自: 西欧 积分: 8678
:
|
|
那还不改过? _________________ 雪泥作品http://vip.book.sina.com.cn/book/index_73301.html |
|
|
返回顶端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