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
作者 |
正文 |
qiuchunlin
做博主了,别忘了时时更新博客提升排名哦!
加入时间: 2006/01/18 文章: 345 来自: 中国湖北 积分: 1403
:
|
|
规者文之根 德者才之帅
——拜访文怀沙老先生所感之一
邱春林
壬申年浓冬 的一天,我从北京前门乘车到体育广场附近,于中午时分找到文老的住宅。
“怎么才到?”电话在先,文老久等了。
“登记住宿耽误了。”我很不好意思地说。
“住在宾馆?”文老关心地问。
“不,在附近一家小招待所。”我坦白回答。
“好好、好好。”
高龄的文老,蓄着长长的银灰色的胡须,头发也是灰白灰白的。他身上穿着一套浅蓝色的睡衣,看上去有一种特别的老学者的倜傥风度。
他老人家两眼大而有神,脸部焕发着动人的光彩,视觉、听觉、嗅觉都特别敏锐,简直使人难以置信。这时,他让保姆倒茶,便要我在他的书斋里的一对单人沙发里并身而坐。家里的一只金波狗也凑拢来亲热着。
“在这间房子里,我是很少会客的,尤其是陌生人。你今天就例外了。”
“感谢文老先生的抬举。”说着我准备掏烟。
“你的烟味很重,我不喜欢。你看,我的墙上写着‘禁止吸 烟’的字。”
我连忙将尚未掏出的香烟又塞进口袋,幸亏没被文老发觉。
“你来我这里的目的——”
“从哈尔滨出差返程路过北京,专乘来拜访您老人家。”
“好多读过我的书的人都想来看看我,我因为太忙,却极少见他们。”
“我今天见到您老人家,可算是个缘份啦!”
“缘份是缘份呀,缘份可结也可了。”接着文老又问:“你主要写些什么?”
“写过一些小说。”
“散文行吗?”
“很惭愧,散文写得太少。”
“应该懂点诗、词之类吧?”
“下乡当知青时,也习作五言、七言近体诗,但拿不出手。”
“古风、近体诗、填词都很有难度的。”
于是,文老很有兴致地吟诵起了他在四十年代写的一首五言绝句:
残山星月黯,滕水漏更长。
隔岸繁灯火,光辉不度江。
文老说,这首诗是他在抗战时期,对蒋介石避日反共,置重庆对江的人民疾苦不闻不问的悲愤之作,它把历史史实如实地流于笔端。
文老也谈到他在青年时期曾写过爱情诗篇,并将他最欣赏的一首《望江楼夜雨寄内》吟诵:
滴滴更丝丝,江楼听雨时。
一灯红豆小,此夕最相思。
关于这首诗,文老说他是脱胎、点化唐代诗人王维的一首情诗意境而作,但有不少人则认为文老这首诗完全超过了王维。
在谈到旧体诗词创作时,文老力求格律严谨,一丝不苟。因为文字、文学的艺术之树,其根就是规则。就象是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的道理一样简单。
“谁要你是文学家呢?”文老继续认真地说:“文学艺术不比手工艺术和演唱艺术。一砣泥巴任凭手来捏,捏成什么是什么,这是手艺人;相声、歌唱等,是一种演出艺术,主要表现在表演技巧和舞台艺术上。而文章则不同,它是非要通过文字谋介表现出来的一种高超的艺术,任何其它艺术都是不可替代的。”
“您老说得极是。”我非常赞赏地点着头:“文老先生,我对毛泽东的《沁园春·雪》一词颇感兴趣,请问您有何看法?”
文老点着头说:“毛泽东作为一位业余诗词作者,已经达到很高的水平。但从韵律来讲,就不能说没有问题了。如‘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中,‘成吉思汗’四个字就不合平仄。其平仄要求是‘仄平平仄’,而这里却是‘平仄平仄’,虽然‘成吉思汗’不能改成‘吉成思汗’,而又不能不说其格律没有毛病。”
停了一会,文老喝了一口茶又说:“再譬如毛泽东的《长征》一诗,虽然他改过多少遍,但‘红军不怕远征难’、‘三军过后尽开颜’这首尾两句里,在同一个位置上同了两个‘军’字,作为七律诗,这就不可容忍了。”
之后,文老还谈到了毛泽东、陈毅等一些名人的诗词。在他来认为,毛泽东写得最差的诗词莫过于《鸟儿问答》等两首。
“听说胡耀邦专为您写过一首词呀?”
“是首古风,不是词。古风属于诗,与词有很大的区别。”
我递给他一张纸条:“这是一位名叫张荣的先生将胡诗默录下来,您老看对不对?”
文老接过纸条,便在心里默吟开来:
“骚作开新面,久仰先生名。去岁馈珠玉,始悟神交深。明知楚水阔,苦寻屈子魂。不谙燕塞险,卓立傲苍冥。闭户惊叶落,心 悲秋早零。心悲不是畏天寒,寒梅翻作艳阳春。艳阳之下种桃李,桃李芬芳春复春。哲人晓畅沦桑变,一番变化一番新。如今桃李千千万,春蕾一绽更精神。”
默诵后,文老将纸条递给我说:“这首古风当时在一些报刊上公开发表了,你不妨查查看。”
“张荣先生说您最喜欢‘明知楚水阔,苦寻屈子魂’这两句,是吗?”文老未答,只是肯首点头。
“你是湖北的?”过了一会儿,文老问我。
“湖北蒲圻人。也就是古战场赤壁所在地。”我乘机把我的家乡告诉文老。
“那么,嘉鱼在哪里?”文老连忙又问。
“紧靠蒲圻。”我理解文老的意思,也连忙解释说:“过去,赤壁曾属嘉鱼的陆溪所辖,所以历史上也就有赤壁在嘉鱼境内的记载。”
“中央有人托我为嘉鱼题过字。”
“那真是太荣幸了。”
“你们湖北,我去过七次。”文老以惊人的记忆力肯定地说:“在省里领导的陪同下,到过荆州、宜昌等地,也参观过葛洲坝,我同省委书记关广富谈过我对湖北的建议,关广富对我的建议作了较长的签文,还在《长江日报》发表了。”
“您这是在湖北传经送宝哇!”我高兴地说。
“对了,你们武汉的黄鹤楼很气派,可惜没有一篇好文章、一句好诗联,太可惜了。遗憾!譬如岳阳楼有范仲庵的文章,东坡赤壁有苏轼的诗篇,这都是有历史价值的永久记载。”
“我争取把您的这个意见托人转告到李尔重老先生。”
“李老我熟悉他的名字,好象黄鹤楼上有他的墨迹嘛。”
又过了一会,文老先生告诫我:文要讲规法,无规法不成其为文章,达到规法则要克服很大的困难,要迎难而上;人务求品德高尚,没有德性,则无所谓人才了。修身养德,也就是人才的首要标志。为此,文老还把他写给夫人的一副对联告诉我:
夕日争明那肯落;艳妆一出遂春天。
最后,文老先生拿出上海作家峻青著的《梅魂》一书给我看,要我在书店里去买着读读。该书的头篇文章里,录下了文老的几首诗作。他正要翻书指给我看时,保姆在喊他吃饭,我也就不得不告辞了。然而,在走出文老的家后,我的心怦怦直跳,久久难平……
这是我平生第一次受到真正的严师的教诲!
1992年11月25日深夜于北京 _________________ 规者文之根 德者才之帅____请点击"荀阳文学博客"交流 |
|
|
返回顶端 |
|
 |
谢流石
会员等级:6
加入时间: 2005/10/08 文章: 1003 来自: 中国 浙江 积分: 5467
:
|
|
返回顶端 |
|
 |
qiuchunlin
做博主了,别忘了时时更新博客提升排名哦!
加入时间: 2006/01/18 文章: 345 来自: 中国湖北 积分: 1403
:
|
|
请流石君多多批评! _________________ 规者文之根 德者才之帅____请点击"荀阳文学博客"交流 |
|
|
返回顶端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