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佳
澳洲彩虹鹦版主
性别:  年龄: 74 加入时间: 2005/09/20 文章: 1463 来自: 中国辽宁 积分: 5588
:
|
|
十五、国风·豳风(七首)
154、七月之种田人《我吟诗经》
——十五、国风·豳风
原文:
七月流火(1), 九月授衣(2)。 一之日觱发(3), 二之日栗烈(4)。 无衣无褐(5), 何以卒岁(6)? 三之日于耜(7), 四之日举趾(8)。 同我妇子, 馌彼南亩(9), 田畯至喜(10).
七月流火, 九月授衣。 春日载阳(11), 有鸣仓庚(12)。 女执懿筐(13), 遵彼微行(14)。 爰求柔桑, 春日迟迟。 采蘩祁祁(15), 女心伤悲, 殆及公子同归(16)。
七月流火, 八月萑苇(17)。 蚕月条桑(18), 取彼斧斨(19). 以伐远扬(20), 猗彼女桑(21)。 七月鸣鵙(22), 八月载绩(23). 载玄载黄, 我朱孔阳(24), 为公子裳。
四月秀葽(25), 五月鸣蜩(26)。 八月其获, 十月陨萚(27)。 一之日于貉, 取彼狐狸, 为公子裘。 二之日其同(28), 载缵武功(29)。 言私其豵(30), 献豣于公(31).
五月斯螽动股(32), 六月莎鸡振羽(33)。 七月在野, 八月在宇。 九月在户, 十月蟋蟀入我床下。 穹窒熏鼠(34), 塞向墐户(35). 嗟我妇子, 曰为改岁(36), 入此室处。
六月食郁及薁(37), 七月亨葵及菽(38)。 八月剥枣, 十月获稻。 为此春酒, 以介眉寿(39). 七月食瓜, 八月断壶(40)。 九月叔苴(41), 采荼薪樗(42), 食我农夫。
九月筑场围, 十月纳禾稼。 黍稷重穋(43), 禾麻菽麦。 嗟我农夫, 我稼既同, 上入执宫功(44)。 昼尔于茅(45), 宵尔索綯(46)。 亟其乘屋(47), 其始播百谷。
二之日凿冰冲冲(48), 三之日纳于凌阴(49)。 四之日其蚤(50), 献羔祭韭。 九月肃霜(51), 十月涤场(52)。 朋酒斯飨(53), 曰杀羔羊。 跻彼公堂(54), 称彼兕觥(55), 万寿无疆。
——
我吟:(此文参考网络)
七月里火星儿向西落
九月里女人忙着做寒衣
十一月里北风阵阵紧
十二月里寒气冷飕飕
家人连粗布衣裳都没有
寒冬腊月怎样才能熬到头?
正月里就要忙着修好锄和耙
二月里就要天天到田头
老婆孩子没吃饱
也要把午饭送到村南头。
监工的田官赶来酒足饭饱乐悠悠
——
七月里火星儿向西落
九月里小女子忙着做寒衣
黄莺儿欢唱在枝头
叫醒了阳春三月太阳暖洋洋
姑娘们手挽深竹篮
沿着小路走向桑树林
采下了片片桑叶嫩又柔
春天太阳升起慢悠悠,
采蒿人多似水流
采桑的姑娘在人群中躲藏
生怕被豳公子抢走暗悲愁
——
七月里火星儿向西落
八月里收割芦苇在汀洲
三月里要忙着桑树整枝在林中
拿来刀锯和斧头
除掉高枝与长条
轻攀柔枝采桑片片收
七月里伯劳鸟飞成双鸣成对
八月里女儿家纺纱织布不停手
染完黑色染黄色
我染的大红颜色最艳秀
那是为豳公子制缝衣裳再把花绣
——
四月里草药穗儿抽
五月里知了声声叫不休
八月里家家户户忙丰收
十月里纷纷黄叶坠枝头
十一月里上山打狗獾
猎得狐狸取下皮
那也是为豳公子做轻裘
十二月农闲人聚会
练武耍戈去狩猎
猎的小猪自家吃
大猪献给豳公子去享受
——
五月里蚱蜢蹦起两腿抖
六月里蝈蝈鸣起颤悠悠
七月里蟋蟀郊野叫
八月里它在檐下唱不休
九月里它也怕冷躲门后
十月里它也会藏到床下不再走
家里清扫熏老鼠
堵起北窗塞紧门缝防风透
我的妻儿真可怜
住进陋屋迎新年
只好在此把身安
——
六月里野李子野葡萄尝尝鲜
七月里烹煮葵菜烧大豆
八月里树下把枣子打
十月里下田又将稻谷收
起早贪黑酿春酒
好给豳公子去做寿
七月甜瓜好吃难张口
八月葫芦摘在手
九月苎麻种子留
还要多采苦菜多砍柴
养活自己还忙不够
——
九月里披星戴月忙在打谷场
十月里还要忙着把庄稼收
没忙完小米高粱和谷子
就要忙粟麻小麦加大豆
唉!
我们种田人呀
庄稼活儿没尽头
又要为豳公子把宫室修
白天野外弯腰流汗割茅草
夜里点灯熬油搓绳忙不休
急急忙忙上房盖屋顶
又到春播还要到田畴
——
腊月里顶风冒雪凿冰咚咚响
正月里藏进冰窖冷飕飕
二月里取出冰块豳公子行祭礼
又要送上韭菜羔羊供案头
想起九月霜降天气爽
十月里清扫场地把谷收
今天豳公子满斟美酒敬客人
宰杀羔羊争献酬
豳公子登上公堂同聚会
牛角杯儿举过头
高声齐祝豳公子万寿无疆
万年寿
——
注释
(1)流:落下。火:星名,又称大火。
(2)授衣:叫妇女缝制冬衣。
(3)一之日:周历一月,夏历十一月。以下类推。觱(bì)发(bo,阴平):风寒也。
(4)栗烈:气寒也。
(5)褐(hè):粗布衣服。
(6)卒岁:终岁,年底.
(7)于:为,修理。耜(sì):古代的一种农具。
(8)举趾:抬足,这里指 下地种田。
(9)馌(yè):往田里送饭。南亩;南边的田地。
(10)田畯(jùn):农官,农夫。喜:欢喜。
(11)载阳;天气开始暖和。
(12)仓庚:又名鸧鹒,黄鹂鸟。
(13)懿筐:深筐。懿,深貌。
(14)遵:沿着。微行:小路。
(15)蘩:白蒿。祁 祁:人多的样子。
(16)公子:诸侯的女儿。归:出嫁。
(17)萑(huán)苇:芦苇。
(18)蚕月:养蚕的月份,即夏历三月。条:修剪。
(19)斧斨(qiāng):装柄处圆孔的叫斧,方孔的叫斨。
(20)远扬:向上长的长枝条.
(21)猗(yī):取叶存条曰猗。女桑:小桑。
(22)鵙(jú):伯劳鸟,叫声响亮。
(23)绩:织麻布。
(24)朱:红色。孔阳:很鲜艳。
(25)秀葽(yāo):秀是草 木结籽,葽是草名。
(26)蜩(tiao,去声):方言,蝉,知了。
(27)陨:落下。萚 (tuò):枝叶脱落。
(28)同:会合。
(29)缵:继续。武功:指打猎。
(30)豵(zōng):一岁的野猪。文中泛指小的野兽。
(31)豣(jian阴平):三岁的野猪。文中泛指大的野兽。
(32)斯螽 (zhōng):蚱蜢。动股:蚱蜢鸣叫时要弹动腿。
(33)莎鸡:纺织娘(虫名)。
(34)穹室:堵塞鼠洞。
(35)向:朝北的窗户。谨:用泥涂抹。
(36)改 岁:除岁。
(37)郁:郁李。薁(yù):野葡萄。
(38)亨:烹。葵:滑菜。菽:豆。
(39)剥(pū):敲击。介:求取。眉寿:长寿。
(40)壶:同“瓠”,葫芦。
(41)叔:抬起。苴(jū):秋麻籽,可吃。
(42)荼(tú):苦菜。薪:砍柴。樗 (chū):臭椿树。
(43)重:晚熟作物。穋(lù):早熟作物。
(44)上:同 “尚”。宫功;修建宫室。
(45)于茅:割取茅草。
(46)索綯(táo):搓绳 子。
(47)亟:急忙。乘屋:爬上房顶去修理。
(48)冲冲:用力敲冰的声 音.
(49)凌阴:冰室。
(50)蚤:早,一种祭祖仪式。
(51)肃霜:降霜。
(52)涤场:打扫场院。
(53)朋酒:两壶酒。飨(xiǎng):用酒食招待客人。
(54)跻(jī);登上。公堂:庙堂。
(55)称:举起。兕觥(sì gōng):古时的酒器。[2]
————
155、鸱鸮之祸愁《我吟诗经》
——十五、国风·豳风
原文:
鸱鸮鸱鸮⑴,既取我子⑵,无毁我室⑶。恩斯勤斯⑷,鬻子之闵斯⑸。
迨天之未阴雨⑹,彻彼桑土⑺,绸缪牖户⑻。今女下民⑼,或敢侮予?
予手拮据⑽,予所捋荼⑾。予所蓄租⑿,予口卒瘏⒀,曰予未有室家。
予羽谯谯⒁,予尾翛翛⒂,予室翘翘⒃。风雨所漂摇,予维音哓哓⒄!
——
我吟:
一只嘴上叼着虫子略显疲惫的母鸟
冲冲的穿过林间那屡屡的晨曦
向着它的鸟巢飞来
啊!!!
我的雏鸟娜?!
我的孩子哪?!
顺着哪“啾啾”“啾啾”凄婉的叫声向高飞望......
又是那只该死的猫头鹰呀
它!它!它!
叼走了我的雏鸟呀
我的孩子呀!
我的天呀!怎么办呀!
再也不能让你毁了我的鸟巢
我带着为养育雏鸟而疲惫的身子
冲冲的的穿过林间那屡屡晨曦
无奈的飞回了
我含辛茹苦建造的鸟巢
——
一只嘴上叼着树皮略显疲惫的母鸟
冲冲的的穿过林间那屡屡的晨曦
向着它的鸟巢飞来
啊!
我的小巢呀?!
哪“啾啾”“啾啾”凄婉的叫声还在耳旁
我要在阴雨天未到来之前
用桑树的皮和根
将门和窗紧紧地筑好
防止那头下贱猫头鹰
再来叼走我的孩子
我的孩子呀!
我一定要将我的鸟巢牢牢地筑好
看那只野蛮的猫头鹰还如何前来欺凌?
我又带着那疲惫的身子
冲冲的穿过林间那屡屡的晨曦
嘴上叼着树皮无奈的飞回了
我含辛茹苦建造的鸟巢
——
一只嘴上叼着树皮略显疲惫的母鸟
冲冲的穿过林间那屡屡的晨曦
向着它的鸟巢飞来
啊!
我的小巢
我的家呀?!
我为了把你筑好
我用累拘挛了的鸟爪
采捋来茅草花
在鸟巢里蓄积干草垫底
又用累病了的喙角
叼来树皮加筑巢边
我一定要将我的鸟巢牢牢地筑好
看那只野蛮的猫头鹰还如何前来欺凌?
我又带着那疲惫的身子
冲冲的穿过林间那屡屡的晨曦
嘴上叼着树皮无奈的飞回了
我含辛茹苦建造的鸟巢
——
一只嘴上叼着树皮略显疲惫的母鸟
冲冲的穿过林间那屡屡的晨曦
向着它的鸟巢飞来
啊!
我的小巢
我的家呀?!
我为了把你筑好
累得我呀!
翅羽稀落尾羽枯槁
完全失去了往日的细密和柔润
可是!可是!
我的那风雨中飘摇中的鸟巢
还在垂危之中
哪“啾啾”“啾啾”凄婉的叫声又在耳旁响起
我可怎么办呀?
那只野蛮可恨的猫头鹰!?
我只好又带着那疲惫的身子
冲冲的穿过林间那屡屡的晨曦
嘴上叼着树皮无奈的飞来飞去
为了我哪
含辛茹苦建造的鸟巢
——
注释:
⑴鸱鸮(chī xiāo):猫头鹰。
⑵子:指幼鸟。
⑶室:鸟窝。
⑷恩:爱。《鲁诗》“恩”作“殷”,尽心之意。斯:语助词。
⑸鬻(yù):育。闵:病。
⑹迨(dài):及。
⑺彻:通“撤”,取。桑土:《韩诗》作“桑杜”,桑根。
⑻绸缪(móu):缠缚,密密缠绕。牖(yǒu):窗。户:门。
⑼女:汝。下民:下面的人。或:有。
⑽拮(jié)据(jū):手病,此指鸟脚爪劳累。
⑾捋(luō):成把地摘取。荼:茅草花。
⑿蓄:积蓄。租:通“苴”(居),茅草。
⒀卒瘏(tú):患病。卒通“悴”。室家:指鸟窝。
⒁谯(qiáo)谯:羽毛疏落貌。
⒂翛(xiāo)翛:羽毛枯敝无泽貌。
⒃翘(qiáo)翘:危而不稳貌。
⒄哓(xiāo)哓:惊恐的叫声。
————
156、东山之解甲归来《我吟诗经》
——十五、国风·豳风
原文:
我徂东山⑴,慆慆不归⑵。我来自东,零雨其濛。我东曰归,我心西悲。制彼裳衣,勿士行枚⑶。蜎蜎者蠋⑷,烝在桑野⑸。敦彼独宿⑹,亦在车下。
我徂东山,慆慆不归。我来自东,零雨其濛。果臝之实⑺,亦施于宇⑻。伊威在室⑼,蠨蛸在户⑽。町畽鹿场⑾,熠耀宵行⑿。不可畏也,伊可怀也。
我徂东山,慆慆不归。我来自东,零雨其濛。鹳鸣于垤⒀,妇叹于室。洒扫穹窒,我征聿至⒁。有敦瓜苦⒂,烝在栗薪⒃。自我不见,于今三年。
我徂东山,慆慆不归。我来自东,零雨其濛。仓庚于飞,熠耀其羽。之子于归,皇驳其马⒄。亲结其缡⒅,九十其仪⒆。其新孔嘉,其旧如之何!
——
我吟:
萧瑟的秋风裹着枯叶
携带着绵绵的细雨
催赶着解甲归来的
一群壮士们边走边述说着什么
自从我们跟随周公远征山东
回家的愿望时时就成为了空想
如今我们终于从东山回来了
满天的小雨呀
雾蒙蒙看不清来路啊
看不清归路
听说要从东山把家还
我那忧伤的心呀
早已西飞到家乡
找出家常衣服换上身
不再为行军怕出声而衔竹棍
野蚕辛辛苦苦蜷蜷树上爬
桑林就是它家
今晚我还要露宿将身缩一团
睡在那风雨难避的车底下......
萧瑟的秋风裹着枯叶
携带着绵绵的细雨
催赶着解甲归来的
一群壮士们边走边述说着什么
——
萧瑟的秋风裹着枯叶
携带着绵绵的细雨
催赶着解甲归来的
一群壮士们边走边述说着什么
自从我们跟随周公远征山东
回家的愿望时时就成为了空想
如今我们终于从东山回来了
满天的小雨呀
雾蒙蒙看不清来路啊
看不清归路
家里是个什么样呀
是不是呀
枯藤上结了葫芦结了瓜
藤蔓爬满屋檐下
荒草铺满地
蜘蛛结网当门挂
秋雨连绵屋内漏
墙上潮湿小虱地上爬
阵阵冷风穿堂去
兽迹斑斑院里过
院外磷火闪闪夜间流
家园荒凉怎可怕?
越是可怕越想家......
萧瑟的秋风裹着枯叶
携带着绵绵的细雨
催赶着解甲归来的
一群壮士们边走边述说着什么
——
萧瑟的秋风裹着枯叶
携带着绵绵的细雨
催赶着解甲归来的
一群壮士们边走边述说着什么
自从我们跟随周公远征山东
回家的愿望时时就成为了空想
如今我们终于从东山回来了
满天的小雨呀
雾蒙蒙看不清来路啊
看不清归路
那是什么?
那是白鹳在山丘上轻声唤
怎似我妻......
在漏屋里把气叹
那是在盼我几时回呀
几时归?!
边洒扫房舍边塞鼠洞
盼我早早把家转
想起那!那!
夫妇合卺时团团葫芦剖两半
哪想!哪想!
眼前撂上柴堆没人管
新婚一别再没不见
想来到今已三年......
萧瑟的秋风裹着枯叶
携带着绵绵的细雨
催赶着解甲归来的
一群壮士们边走边述说着什么
——
萧瑟的秋风裹着枯叶
携带着绵绵的细雨
催赶着解甲归来的
一群壮士们边走边述说着什么
自从我们跟随周公远征山东
回家的愿望时时就成为了空想
如今我们终于从东山回来了
满天的小雨呀
雾蒙蒙看不清来路啊
看不清归路
梦难醒呀!梦中醒
当年黄莺双双飞翔任自由
阳光下黄莺羽毛闪彩光
我那心上人过门做新娘
骑骏马白透黄
迎亲队喜洋洋
娘为女儿结佩巾
我家婚礼仪式好风光
美好的新婚日子没多久
应征东去一别到如今
就要重逢了我的妻
就要回归了我的家
就要见面的我的爹娘......
萧瑟的秋风裹着枯叶
携带着绵绵的细雨
催赶着解甲归来的
一群壮士们边走边述说着什么
——
注释:
⑴东山:在今山东境内,周公伐奄驻军之地。
⑵慆(tāo)慆:久。
⑶士:通“事”。行枚:行军时衔在口中以保证不出声的竹棍。
⑷蜎(yuān)蜎:幼虫蜷曲的样子。蠋(zhú):一种野蚕。
⑸烝:久。
⑹敦:团状。
⑺果臝(luǒ):葫芦科植物,一名栝楼。臝,裸的异体字。
⑻施(yì):蔓延。
⑼伊威:一种小虫,俗称土虱。
⑽蟏蛸(xiāo shāo):一种蜘蛛。
⑾町疃(tuǎn):兽迹。
⑿熠耀:光明的样子。宵行:磷火。
⒀垤(dié):小土丘。
⒁聿:语气助词,有将要的意思。
⒂瓜苦:犹言瓜瓠,瓠瓜,一种葫芦。古俗在婚礼上剖瓠瓜成两张瓢,夫妇各执一瓢盛酒漱口。
⒃栗薪:犹言蓼薪,束薪。
⒄皇驳:马毛淡黄的叫皇,淡红的叫驳。
⒅亲:此指女方的母亲。结缡:将佩巾结在带子上,古代婚仪。
⒆九十:言其多。
————
157、破斧之赞周公《我吟诗经》
——十五、国风·豳风
原文:
既破我斧,又缺我斨⑴。周公东征,四国是皇⑵。哀我人斯⑶,亦孔之将⑷。
既破我斧,又缺我锜⑸。周公东征,四国是吪⑹。哀我人斯,亦孔之嘉⑺。
既破我斧,又缺我銶⑻。周公东征,四国是遒⑼。哀我人斯,亦孔之休⑽。
——
我吟:
武王仙去兮
成王年幼
周公辅政兮
周公善哉
四国老爷叛乱兮
老爷恶也
四国黎民徭役重兮
我斧折断我凿残缺
周公大智大勇兮
率军东征
四国老爷心惊胆战兮
平定叛乱
周公哀怜体恤我们这些平民兮
多么的仁贤
武王仙去兮
成王年幼
周公辅政兮
周公善哉
——
武王仙去兮
成王年幼
周公辅政兮
周公善哉
四国老爷叛乱兮
老爷恶也
四国黎民徭役重兮
我斧折断我凿残缺
周公大智大勇兮
率军东征
四国黎民盼望兮
深受教化
周公哀怜体恤我们这些平民兮
多么的良善
武王仙去兮
成王年幼
周公辅政兮
周公善哉
——
武王仙去兮
成王年幼
周公辅政兮
周公善哉
四国老爷叛乱兮
老爷恶也
四国黎民徭役重兮
我斧折断我凿残缺
周公大智大勇兮
率军东征
四国黎民欢迎兮
生活安定
周公哀怜体恤我们这些平民兮
多么大的恩赐
武王仙去兮
成王年幼
周公辅政兮
周公善哉
——
注释:
⑴斨(qiāng):斧的一种,斧孔椭圆,新孔方。
⑵皇:同“惶”,恐惧。毛传释为“匡”,《尔雅·释言》:“匡,正也。”
⑶斯:语气词,相当于“啊”。
⑷孔:很、甚、极,程度副词。将:大。
⑸錡(qí):凿子,一说是古代的一种锯。
⑹吪(é):教化。
⑺嘉:善,美。
⑻銶(qiú):凿子,一说是独头斧。
⑼遒(qiú):毛传:“固也。”郑笺:“敛也。”一说是臣服。
⑽休:美好。
————
158、伐柯之歌《我吟诗经》
——十五、国风·豳风
原文:
伐柯如何⑴?匪斧不克⑵。取妻如何⑶?匪媒不得。
伐柯伐柯,其则不远⑷。我觏之子⑸,笾豆有践⑹。
——
我吟:
春风拂面
吹开那樵夫雄壮赤红的胸膛
一路兴致勃勃上山而来
随后就传来了
叮叮......咚咚咚......叮叮
伴随着伐木声声的歌声
“砍取那木柄做什么呦
没有那木柄怎样配斧头
要想把那妻子娶进门呦
没有那媒人如何去娶亲”
春风伴随着叮叮......咚咚咚......叮叮
的伐木声声
吹开那樵夫雄壮赤红的胸膛
——
春风拂面
吹开那樵夫雄壮赤红的胸膛
一路兴致勃勃上山而来
随后就传来了
叮叮......咚咚咚......叮叮
伴随着伐木声声的歌声
“砍木柄呀!配斧头呦
好似那娶亲礼仪步步来
我的心上人呦
我会摆满礼器把你娶进来”
春风伴随着叮叮......咚咚咚......叮叮
的伐木声声
吹开那樵夫雄壮赤红的胸膛
——
注释:
⑴伐柯:柯,斧头柄;伐柯,采伐作斧头柄的木料。
⑵匪:同“非”。
⑶取:通“娶”。
⑷则:原则、方法。此处指按一定方法才能砍伐到斧子柄。
⑸遘(gòu):通“觏”,遇见。
⑹笾(biān)豆:笾,竹编礼器,盛果脯用的;豆,木制、金属制或陶制的器皿,盛放腌制食物、酱类。在古时家庭或社会举办盛大喜庆活动时,用笾豆等器皿,放满食品,整齐地排列于活动场所,叫做笾豆有践。这里指迎亲礼仪有条不紊。
————
159、九罭之留官爷《我吟诗经》
——十五、国风·豳风
原文:
九罭之鱼⑴,鳟鲂⑵。我觏之子⑶,衮衣绣裳⑷。
鸿飞遵渚⑸,公归无所,於女信处⑹。
鸿飞遵陆⑺,公归不复,於女信宿⑻。
是以有衮衣兮⑼,无以我公归兮⑽,无使我心悲兮!
——
我吟:
淡淡的白云
挂在那蓝蓝的天上
暖暖的金秋
洒向那滚滚的麦浪
推开我的小店门
迎来河水的欢唱
细细的渔网呀
鳟鱼鲂鱼捕捞在网中
回到小店待贵客
抬头遇见官爷在路上
锦绣礼服真时尚
请进小店敬礼让
热气腾腾的鳟鱼鲂鱼
摆在饭桌上
推开我的小店门
迎来河水的欢唱
——
淡淡的白云
挂在那蓝蓝的天上
暖暖的金秋
洒向那滚滚的麦浪
推开我的小店门
迎来河水的欢唱
远来的大雁落在沙洲上
官爷归途艰难前面
住处难寻路无望
留您在此多住两宿把心放
热气腾腾的鳟鱼鲂鱼
摆在饭桌上
推开我的小店门
迎来河水的欢唱
——
淡淡的白云
挂在那蓝蓝的天上
暖暖的金秋
洒向那滚滚的麦浪
推开我的小店门
迎来河水的欢唱
远来的大雁落在河岸上
官爷此去何时还
住处难寻在来回的路上
留您在此多住两宿把心放
热气腾腾的鳟鱼鲂鱼
摆在饭桌上
推开我的小店门
迎来河水的欢唱
——
淡淡的白云
挂在那蓝蓝的天上
暖暖的金秋
洒向那滚滚的麦浪
推开我的小店门
迎来河水的欢唱
官爷!官爷你不要走
把你的锦绣礼服屋里藏
官爷!官爷你不要走
你要是走了小店空空我会好悲伤
热气腾腾的鳟鱼鲂鱼
摆在饭桌上
推开我的小店门
迎来河水的欢唱
——
注释:
⑴九罭(yù):网眼较小的渔网。九,虚数,表示网眼很多。
⑵鳟鲂:鱼的两个种类,肉皆鲜美。
⑶觏(gòu):碰见。
⑷衮(gǔn):古时礼服,一般为君主或高级官员所穿。
⑸遵渚:遵,沿着;渚,沙洲。
⑹女(rǔ):汝。你。信处:再住一夜称信;处,住宿。
⑺陆:水边的陆地。
⑻信宿:同“信处”,住两夜。
⑼是以:因此。有:持有、留下。
⑽无以:不要让。
————
160、狼跋之丑态《我吟诗经》
——十五、国风·豳风
原文:
狼跋其胡⑴,载疐其尾⑵。公孙硕肤⑶,赤舄几几⑷。
狼疐其尾,载跋其胡。公孙硕肤,德音不瑕⑸?
——
我吟:
老狼!老狼肥墩墩
摇摇摆摆好似醉醺醺
没走几步踩上自己的脖下肉嗷嗷叫
后退又被尾巴绊倒乱呻吟
豳公世孙头大脖粗腹便便
玄青的衣冠黄朱色的鞋
老狼!老狼肥墩墩
摇摇摆摆好似醉醺醺
——
老狼!老狼肥墩墩
摇摇摆摆好似醉醺醺
后退几步踩上自己的尾巴嗷嗷叫
向前几步又碰到自己的脖下肉绊倒乱呻吟
豳公世孙还不算缺德心不混
老狼!老狼肥墩墩
摇摇摆摆好似醉醺醺
——
注释:
⑴跋:踩。胡:颈下垂肉。
⑵载:则。疐(zhì):同“踬”,跌倒。
⑶公孙:诸侯之孙。硕肤:大腹便便貌。马瑞辰《毛诗传笺通释》:“硕肤者,心广体胖之象。”
⑷赤舄(xì):赤色鞋。几几:鲜明,毛传:“几几,绚貌。”朱熹《诗集传》又以为是“安重貌”。
⑸瑕:疵病,过失。或谓瑕借为“嘉”,不瑕即“不嘉”。 _________________ 山佳——詩是:自釀自飲的美酒 越飲越醉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