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
作者 |
正文 |
雪泥
会员等级:6
性别: 
加入时间: 2005/11/22 文章: 1422 来自: 西欧 积分: 8678
:
|
|
回复:没有呐喊的人生
沙原:
读着学长寄来的邮件,妹真想能够洞悉你字里行间流露出来的对人生的感悟。你在信中写道:昨夜读书看到西藏原来有一种酷刑,用浸水的生牛皮把人抱紧,放在烈日下暴晒,牛皮水分蒸发逐渐收紧,受刑之人头大如斗,两眼暴突而死,而且连惨叫一声都不能。我寻思很多人的一生就像受着这种刑罚,我可能就是其中之一。生活和命运就像那个烈日,人的一生就这样在极其难受中枯萎凋谢,连呼救的机会都没有。
妹认为学长对人生的看法未免太过悲观。处以极刑的死,是一种被剥夺生存权和死亡权的,你不能逃避和毫无选择的惩戒;人生虽然痛苦,但并不悲观。钱钟书写过一篇文章叫《论快乐》,其中便有一段很精彩的关于人生的见解。大致是:人生很大一部分是在痛苦中度过的,但也带着稍纵即逝的少许快乐。那如三日般短暂的快乐虽然赚了我们去过一生一世,可我们都愿慢慢地去死,死后还有一个天堂等着我们去享受永远的快乐,所以人生并不悲观。
我想没有呐喊的人生是因为走着人生这条路的你不想去呐喊(其实我们私下里谁不发疯地呐喊几下,方式不同罢了)有时,我们也该来点自嘲,给疲惫的心灵吹进些新鲜的空气。苏格拉低临死时告诉门人的遗言是“我还未还某某一只公鸡”。英国一著名演艺界人士在接受为她颁发的终生荣誉证书时,人们报以长达数分钟的欢呼鼓掌,她笑着说:“够了,别再为我这个疯婆子浪费掉你们的energy!”
面对困难和失败,我们多少会觉得困惑无助,甚至一蹶不振,那时,仿佛受着极刑。可是,很长一段时间后,看过来,原来也不过如此而已。我们兴许还要感谢当时所受到的磨难。我常在巴黎街头看到年轻英俊的流浪汉们卖着自己画的油画,那些作品并不比艺术学院的学生来得差。你在他们脸上看不见一点对生活的埋怨。我的一对密友是政治流亡海外的车臣人,他们夫妇靠着每月帮教堂绘画得来的150欧元度日(这里的基本生活费用是500欧元/每月)。有时去拜访他们,小小的寓所总是洁净简单中透着无比的温馨,窗台上没有盆栽,一只红红的玫瑰插在他们从故国带来的水晶花瓶里,仿佛从未凋谢过。女孩弹着吉他,男孩轻轻哼着歌谣,望着这样火热的、对生活充满期翼的目光,我们还能感叹“人生是何其悲观!”吗?
梅妹写于罗切斯特小镇
2005 冬末 _________________ 雪泥作品http://vip.book.sina.com.cn/book/index_73301.html |
|
|
返回顶端 |
|
 |
赵福治
每日点评他人作品3篇,优先选入《澳洲彩虹鹦》季刊
加入时间: 2005/10/09 文章: 3129 来自: 中国·北京 积分: 6529
:
|
|
返回顶端 |
|
 |
卢君
会员等级:5
加入时间: 2006/01/13 文章: 655 来自: 广东东莞 积分: 2952
:
|
|
返回顶端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