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a href='http://www.australianwinner.com/AuWinner/index.php?c=12/'>Aust Winner 澳洲长风论坛</font></a>总目录
Aust Winner 澳洲长风论坛


凡发布过激政治、宗教、人身攻击言论,一律删除。

澳洲长风导航 Site Map
 
 帮助帮助   搜索搜索   会员列表会员列表   团队团队   收藏夹收藏夹    注册注册 
 个人资料个人资料   登录并检查站内短信登录并检查站内短信   登录登录 

二十四、《我吟诗经》大雅·文王之什(十首)

 
发表新主题   回复主题    
Aust Winner 澳洲长风论坛总目录 -> 山佳草堂
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作者 正文
山佳

澳洲彩虹鹦版主


性别: 性别:男
年龄: 74
加入时间: 2005/09/20
文章: 1463
来自: 中国辽宁
积分: 5588


文章时间: 2013-5-23 周四, 下午1:22    标题: 二十四、《我吟诗经》大雅·文王之什(十首) 引用回复

二十四、大雅·文王之什(十首)
235、文王之德《我吟诗经》
——二十四、大雅·文王之什
原文:
文王在上(1),於昭於天(2)。周虽旧邦(3),其命维新(4)。有周不显(5),帝命不时(6)。文王陟降(7),在帝左右(8)。
亹亹文王(9),令闻不已(10)。陈锡哉周(11),侯文王孙子(12)。文王孙子,本支百世(13),凡周之士(14),不显亦世(15)。
世之不显,厥犹翼翼(16)。思皇多士(17),生此王国。王国克生(18),维周之桢(19);济济多士(20),文王以宁。
穆穆文王(21),于缉熙敬止(22)。假哉天命(23),有商孙子(24)。商之孙子,其丽不亿(25)。上帝既命,侯于周服(26)。
侯服于周,天命靡常(27)。殷士肤敏(28),裸将于京(29)。厥作裸将,常服黼冔(30)。王之荩臣(31),无念尔祖(32)。
无念尔祖,聿修厥德(33)。永言配命(34),自求多福。殷之未丧师(35),克配上帝(36)。宜鉴于殷,骏命不易(37)!
命之不易,无遏尔躬(38)。宣昭义问(39),有虞殷自天(40)。上天之载(41),无声无臭(42)。仪刑文王(43),万邦作孚(44)。
——
我吟:
天意啊
天命无常唯德是从
文王的英灵啊
给我大周带来光明
我大周本是旧邦啊
文王有德大周兴
这是上天的意旨啊
建我大周无上光荣
文王在天的神灵啊
成王耳旁常常响起劝诫声
这是天意啊
天命无常唯德是从
——
天意啊
天命无常唯德是从
文王是多么的勤勉啊
天上人间传美名
文王施恩布德天下啊
厚赐子孙大周兴
文王子孙繁衍世世代代啊
大周江山永传承
文王的群臣和公侯啊
世代袭爵受禄祖上荣
这是天意啊
天命无常唯德是从
——
天意啊
天命无常唯德是从
文王恩赐的世代显贵啊
人人深谋远虑辛勤恭敬
文王任用的群臣贤良啊
人人都能在我大周安生
文王的大周兴旺发达啊
人人都是我大周栋梁臣
我大周众多人才济济啊
文王的在天之灵可安宁
这是天意啊
天命无常唯德是从
——
天意啊
天命无常唯德是从
文王的风度庄重端正啊
行事谨慎正大又光明
这是天命不可违啊
商的子孙成了大周的属臣
殷商的众多子孙啊
虽然人数多的算不清
但这是上天的意旨啊
只好臣服我大周顺天命
这是天意啊
天命无常唯德是从
——
天意啊
天命无常唯德是从
殷商的子孙臣服我大周啊
可见天命无常顺天命
归顺的殷商贵族多勤勉啊
在镐京陪祭我大周兴
归顺的殷商贵族陪祭行灌礼啊
身穿我大周祭服多顺从
都是我大周的忠臣啊
牢记祖先的大德和光荣
这是天意啊
天命无常唯德是从
——
天意啊
天命无常唯德是从
感念大周祖先的大德啊
修养自身有德行
求得大周万代福啊
那是大周顺应天命
殷商未失民心时啊
殷商的德行也与天意相称
殷商的臣服应为戒鉴啊
失德就会失天命
这是天意啊
天命无常唯德是从
——
天意啊
天命无常唯德是从
永保天命不易啊
成王你自身不要自绝于天命
传布文王美好的名声啊
要德顺天意恭虔慎行
天意天命不可测啊
无气可辨又无声
只有效法文王的德行啊
才能天下归一万国恭承
这是天意啊
天命无常唯德是从
——
注释
(1)文王:姬姓,名昌,周王朝的缔造者。
(2)於(wū):叹词,犹“呜”、“啊”。昭:光明显耀。
(3)旧邦:邦,犹“国”。周在氏族社会本是姬姓部落,后与姜姓联合为部落联盟,在西北发展。周立国从尧舜时代的后稷算起。
(4)命:天命,即天帝的意旨。古时奴隶制和封建制国家的君主宣扬自身承受天命来统治天下。周本来是西北一个小国,曾臣服于商王朝,文王使周发展强大,独立称王.奠定灭商的基础,遗命其子姬发:武王)伐商,建立新兴的王朝。
(5)有周:这周王朝。有,指示性冠词。不(pī):同“丕”,大。
(6)时:是。
(7)陟降:上行曰陟,下行曰降。
(8)左右:犹言身旁。
(9)亹(wěi)亹:勤勉不倦貌。
(10)令闻:美好的名声。不已:无尽。
(11)陈锡:陈,犹“重”、“屡”;锡,赏赐。哉:“载”的假借,初、始。
(12)侯:乃。孙子:子孙。
(13)本支:以树木的本枝比喻子孙蕃衍。
(14)士:这里指统治周朝享受世禄的公侯卿士百官。
(15)亦世:犹“奕世”,即累世。
(16)厥:其。犹:同“猷”,谋划。翼翼:恭谨勤勉貌。
(17)思:语首助词。皇:美、盛。
(18)克:能。
(19)桢(zhēn):支柱、骨干。王宗石《诗经分类诠释》据《校勘记》谓“桢”字唐石经初刻“桢”,后改为“祯”,“祯”,吉祥福庆之意。此说亦通。
(20)济济:有盛多、整齐美好、庄敬诸义。
(21)穆穆:庄重恭敬貌。
(22)缉熙:光明。敬止:敬之,严肃谨慎。止犹“之”。
(23)假:大。
(24)有:得有。
(25)其丽不亿:其数极多。丽,数;不,语助词;亿,周制十万为亿,这里只是概数,极言其多。
(26)周服:服周。
(27)靡常:无常。
(28)殷士肤敏:殷士,归降的殷商贵族。肤,繁体作“肤”,《说文》曰:“肤,籀文胪。”有陈礼时陈序礼器之意。肤敏,即勤敏地陈序礼器。
(29)祼(guàn):古代一种祭礼,在神主前面铺白茅,把酒浇茅上,像神在饮酒。将:行。
(30)常服:祭事规定的服装。黼(fǔ):古代有白黑相间花纹的衣服。冔(xǔ):殷冕。
(31)荩臣:忠臣。
(32)无:语助词,无义。
(33)聿:发语助词。
(34)永言:久长。言同“焉”,语助词。配命:与天命相合。配,比配,相称。
(35)丧师:指丧失民心。丧,亡、失;师,众、众庶。
(36)克配上帝:可以与上帝之意相称。
(37)骏命:大命,也即天命。骏,大。
(38)遏:止、绝。尔躬:你身。
(39)宣昭:宣明传布。义问:美好的名声。义,善;问,通“闻”。
(40)有:又。虞:审察、推度。殷:于省吾《泽螺居诗经新证》谓为“依”之借字。
(41)载:行事。
(42)臭(xìu):味。
(43)仪刑:效法。刑,同“型”,模范,仪法,模式。
(44)孚:信服。
————
236、大明之周颂《我吟诗经》
——二十四、大雅·文王之什
原文:
   明明在下(1),赫赫在上(2)。天难忱斯(3),不易维王(4)。天位殷适(5),使不挟四方(6)。
   挚仲氏任(7),自彼殷商(8),来嫁于周,曰嫔于京(9)。乃及王季(10),维德之行(11)。
   大任有身(12),生此文王(13)。维此文王,小心翼翼(14)。昭事上帝(15),聿怀多福(16)。厥德不回(17),以受方国(18)。
   天监在下(19),有命既集。文王初载(20),天作之合(21)。在洽之阳(22),在渭之涘(23)。文王嘉止(24),大邦有子(25)。
   大邦有子,伣天之妹(26)。文定厥祥(27),亲迎于渭。造舟为梁(28),不显其光(29)。
   有命自天,命此文王。于周于京,缵女维莘(30)。长子维行(31),笃生武王(32)。保右命尔(33),燮伐大商(34)。
   殷商之旅,其会如林(35)。矢于牧野(36),维予侯兴(37)。上帝临女(38),无贰尔心(39)。
   牧野洋洋,檀车煌煌(40),驷騵彭彭(41)。维师尚父(42),时维鹰扬(43)。凉彼武王(44),肆伐大商(45),会朝清明(46)。
——
我吟:
上天保佑啊 我大周昌盛
天作之合啊 我大周昌盛
皇天伟大啊 人间有光明
赫赫上天啊 天命无常兴
商的子孙呀 令难四方宁
上天保佑啊 我大周昌盛
——
上天保佑啊 我大周昌盛
天作之合啊 我大周昌盛
任氏次女啊 本在殷商生
远嫁周原啊 做新娘在京
王季夫妇啊 德政传美名
天作之合啊 我大周昌盛
——
天作之合啊 我大周昌盛
太任生儿啊 那文王诞生
伟大君主啊 端庄又恭敬
祭祖敬天啊 福禄寿天成
德行光明啊 四方民尊崇
天作之合啊 我大周昌盛
——
天作之合啊 我大周昌盛
上天明察啊 文王承天命
年轻英俊啊 天赐姻缘兴
文王娶亲啊 渭水河边迎
天作之合啊 我大周昌盛
——
天作之合啊 我大周昌盛
文王大婚啊 莘国姑娘情
姑娘貌美啊 似仙落凡中
卜辞吉祥啊 文王渭水迎
聚船作桥啊 婚礼好隆重
天作之合啊 我大周昌盛
——
天作之合啊 我大周昌盛
命运天降啊 文王承天命
建都周地啊 莘国姑娘情
纣王害子啊 尚有武王勇
天命武王啊 伐商天下争
上天保佑啊 我大周昌盛
——
上天保佑啊 我大周昌盛
商兵遍野啊 如林旗迎风
武王誓师啊 牧野大兴兵
号令如山啊 将士同心冲
上天保佑啊 我大周昌盛
——
上天保佑啊 我大周昌盛
牧野地阔啊 战车光鲜明
驷马雄骏啊 还有姜太公
雄鹰展翅啊 辅佐武王攻
大举伐商啊 一朝天下平
上天保佑啊 我大周昌盛
——
注释
   (1)明明:光采夺目的样子。在下:指人间。
   (2)赫赫:明亮显著的样子。在上:指天上。
   (3)忱:信任。斯:句末助词。
   (4)维:犹“为”。
   (5)位:同“立”。适(dí):借作“嫡”,嫡子。殷嫡,指纣王。《史记·殷本纪》:“帝乙长子曰微子启。启母贱,不得嗣。少子辛,辛母正后,辛为嗣。帝乙崩,子辛立,是为帝辛,天下谓之纣。”
   (6)挟:控制、占有。四方:天下。
   (7)挚:古诸侯国名,故址在今河南汝南一带,任姓。仲:指次女。挚仲,即太任,王季之妻,文王之母。
   (8)自:来自。挚国之后裔,为殷商的臣子,故说太任“自彼殷商”。
   (9)嫔:妇,指做媳妇。京:周京。周部族后稷十三世孙古公亶父(周太王)自豳迁于岐(今陕西岐山一带),其地名周。其子王季(季历)于此地建都城。
   (10)乃:就。及:与。
   (11)维德之行:犹曰“维德是行”,只做有德行的事情。
   (12)大:同“太”。有身:有孕。
   (13)文王:姬昌,殷纣时为西伯(西方诸侯),又称西伯昌.为周武王姬发之父,父子共举灭纣大业。
   (14)翼翼:恭敬谨慎的样子。
   (15)昭:借作“劭”,勤勉。事:服事、侍奉。
   (16)聿:犹“乃”,就。怀:徕,招来。
   (17)厥:犹“其”,他、他的。回:邪僻。
   (18)受:承受、享有。方:大。此言文王做了周国国主。
   (19)监:明察。在下:指文王的德业。
   (20)初载:初始,指年青时。
   (21)作:成。合:婚配。
   (22)洽(hé):水名,源出陕西合阳县,东南流入黄河,现称金水河。阳:河北面。
   (23)渭:水名,黄河最大的支流,源于甘肃渭源县,经陕西,于潼关流入黄河。涘(sì):水边。
   (24)嘉:美好,高兴。止:语末助词。一说止为“礼”,嘉止,即嘉礼,指婚礼。
   (25)大邦:指殷商。子:未嫁的女子。传说殷商帝乙(纣父)曾将妹妹嫁给了周文王。
   (26)伣(qiàn):如,好比。天之妹:天上的美女。
   (27)文:占卜的文辞。
   (28)梁:桥。此指连船为浮桥,以便渡渭水迎亲。
   (29)不:通“丕”,大。光:荣光,荣耀。
   (30)缵:续。莘(shēn):国名,在今陕西合阳县一带。姒姓。文王又娶莘国之女,故称太姒。
   (31)长子:指伯邑考。行:离去,指死亡。伯邑考早年为殷纣王杀害。
   (32)笃:发语词。释见马瑞辰《毛诗传笺通释》。
   (33)保右:即“保佑”。命:命令。尔:犹“之”,指武王姬发。
   (34)燮:读为“袭”。袭伐,即袭击讨伐。
   (35)会(kuài):借作“旝”,军旗。其会如林,极言殷商军队之多。
   (36)矢:同“誓”,誓师。牧野:地名,在今河南淇县一带,距商都朝歌七十余里。
   (37)予:我、我们,作者自指周王朝。侯:乃、才。兴:兴盛、胜利。
   (38)临:监临。女:同“汝”,指周武王率领的将士。
   (39)无:同“勿”。贰:同“二”。
   (40)檀车:用檀木造的兵车。
   (41)驷騵(yuán):四匹赤毛白腹的驾辕骏马。彭彭:强壮有力的样子。
   (42)师:官名,又称太师。尚父:指姜太公。姜太公,周朝东海人,本姓姜,其先封于吕,因姓吕。名尚,字子牙。年老隐钓于渭水之上,文王访得,载与俱归,立为师,又号太公望,辅佐文王、武王灭纣。
   (43)时:是。鹰扬:如雄鹰飞扬,言其奋发勇猛。
   (44)凉:辅佐。
   (45)肆伐:意同前文之“燮伐”。
   (46)会朝:黎明。
————
237、绵之古公亶父颂《我吟诗经》
——二十四、大雅·文王之什
原文:
   绵绵瓜瓞。民之初生,自土沮漆。古公亶父,陶复陶冗,未有家室。
   古公亶父,来朝走马。率西水浒,至于岐下。爰及姜女,聿来胥宇。
   周原膴膴,堇荼如饴。爰始爰谋,爰契我龟,曰止曰时,筑室于兹。
   乃慰乃止,乃左乃右,乃疆乃理,乃宣乃亩。自西徂东,周爰执事。
   乃召司空,乃召司徒,俾立室家。其绳则直,缩版以载,作庙翼翼。
   捄之陾陾,度之薨薨,筑之登登,削屡冯冯。百堵皆兴,鼛鼓弗胜。
   乃立皋门,皋门有伉。乃立应门,应门将将。乃立冢土,戎丑攸行。
   肆不殄厥愠,亦不陨厥问。柞棫拔矣,行道兑矣。混夷駾矣,维其喙矣。
   虞芮质厥成,文王蹶厥生。予曰有疏附;予曰有先后;予曰有奔奏;予曰有御侮。
——
我吟:
古公亶父创伟业啊
大周绵绵
瓜连瓜啊
蔓蔓连
我大周祖在沮水漆水边
古公亶父啊
率民挖窑居住难
那时哪有房屋建
古公亶父创伟业啊
大周绵绵
——
古公亶父创伟业啊
大周绵绵
太王古公亶父啊
起早率众把马牵
顺着河岸向西到歧山
太王古公亶父啊
娶姜女有因缘
歧山山下把家安
古公亶父创伟业啊
大周绵绵
——
古公亶父创伟业啊
大周绵绵
肥美的周原土地啊
苦菜如麦芽般甘甜
天赐周原
大家商议龟甲看卜象啊
兆示吉祥又平安
就在此地把新房建
古公亶父创伟业啊
大周绵绵
——
古公亶父创伟业啊
大周绵绵
周原安邦人心安啊
四处辛劳在田间
划疆治理开渠垦荒田
古公亶父有威望啊
从东到西人人不怕难
大事小事忙的欢
古公亶父创伟业啊
大周绵绵
——
古公亶父创伟业啊
大周绵绵
先召司空建房屋啊
再叫司徒组织劳力忙在前
吩咐众人造房屋啊
拉绳吊线打夯上木板
一座庄严庙宇造在先
古公亶父创伟业啊
大周绵绵
——
古公亶父创伟业啊
大周绵绵
铲土入筐装的满啊
众人齐力把土填
打夯捣土忙的欢
吊线削平墙上土啊
成百道墙筑城边
人声鼎沸鼓声咽
古公亶父创伟业啊
大周绵绵
——
古公亶父创伟业啊
大周绵绵
建起王都立城门啊
郭门高耸入云端
立起王宫好壮观
古公亶父有威望啊
同心建起大社坛
防戎抗敌得胜还
古公亶父创伟业啊
大周绵绵
——
古公亶父创伟业啊
大周绵绵
对敌愤怒不留情啊
拔去柞树路畅宽
邻国求助保平安
古公亶父有威望啊
昆夷望风奔逃乱
疲弊困乏定全歼
古公亶父创伟业啊
大周绵绵
——
古公亶父创伟业啊
大周绵绵
传到文王大周兴啊
虞芮争吵要我判
君臣齐心感动天
文王不负祖宗愿啊
统帅众臣走四边
保国御敌睦邻安
古公亶父创伟业啊
大周绵绵
——
注释:
   1、瓞(迭dié):小瓜。诗人以瓜的绵延和多实比周民的兴盛。
   2、土:读为“杜”,《汉书o地理志》引作“杜”,水名,在今陕西省麟游、武功两县。武功县西南是故邰城所在地。邰是周始祖后稷之国。“沮”、“漆”都是水名,又合称漆沮水。古漆沮水有二:一近今陕西邠(宾bīn)县,就是后稷的曾孙公刘迁住的地方;一近今陕西歧山,就是周文王的祖父太王迁住的地方。以上二句是说周民初生之地是在杜水、沮水和漆水之间。
   3、古公亶(胆dǎn)父:就是前注所说的太王。古公是称号,犹言“故邠公”。亶父是名。
   4、陶:窑灶。复:古时的一种窑洞,即旁穿之穴。复、穴都是土室。这句是说居住土室,像窑灶的形状。
   5、家室:犹言“宫室”。以上二句是说亶父初迁新土,居处简陋。(本住豳地,因被狄人所侵迁到歧山。)
   6、朝:早。走:《玉篇》引作“趣”。趣马是驱马疾驰。这句是说亶父在早晨驰马而来。
   7、率:循。浒:厓(牙yá,旧读yái)岸。
   8、岐下:岐山之下。岐山在今陕西省岐山县东北。以上二句是说亶父循西来之水而到岐山下。
   9、姜女:亶父之妃,姜氏。
   10、胥:相,视。“胥宇”犹言“相宅”,就是考察地势,选择建筑宫室的地址。
   11、周:岐山下地名。原:广平的土地。膴膴(武wǔ):肥沃。
   12、堇(谨jǐn):植物名,野生,可以吃。饴(移yí):用米芽或麦芽熬成的糖浆。堇菜和荼菜都略带苦味,现在说虽堇、荼也味甜如饴,足见周原土质之美。
   13、契:刻。龟:指占卜所用的龟甲。龟甲先要钻凿,然后在钻凿出来的空处用火烧灼,看龟甲上的裂纹来断吉凶。占卜的结果用文字简单记述,刻在甲上。契或指凿龟,也可能指刻记卜言。
   14、曰止曰时:“止”言此地可以居住,“时”言此时可以动工,这就是占卜的结果。
   15、乃:古文为“乃”。慰:安。这句是说决定在此定居。
   16、乃左乃右:这句是说定居之后又划定左右隙地的用途。
   17、疆:画经界。理:分条理。
   18、宣:言导沟洫(续xù)泄水。亩:言治田垄。
   19、自西徂东:西东指周原之内,举西东以包南北。徂(殂cú):始。
   20、周:徧(遍的异体字)。以上二句是说周原之内无人不担任工作。
   21、司空:官名,营建的事属司空职掌。
   22、司徒:官名,调配人力的事属司徒职掌。
   23、缩:束。版:筑墙夹土的板。载:读为“栽”。缩版以载:言竖木以约束筑墙的板。
   24、庙:供祖先的宫室。翼翼:严正貌。
   25、捄(揪jiū):聚土和盛土的动作。陾陾(仍réng):众多。
   26、度(夺duó):向版内填土。薨薨(轰hōng):人声及倒土声。
   27、筑:捣土。登登:捣土声。
   28、屡(楼lóu):古“娄”字,读同“偻”,隆高。削屡是说将墙土隆高的地方削平。冯冯(凭píng):削土声。
   29、鼛(皋gāo):大鼓名,长一丈二尺。敲鼓是为了使劳动着的人兴奋。以上二句是说百堵之墙同时兴工,众声齐起,鼛鼓的声音反不能胜过了。
   30、皋门:王都的郭门。
   31、伉(抗kàng):高。
   32、应门:王宫正门。
   33、将将:尊严正肃之貌。
   34、冢土:大社。社是祭土神的坛。
   35、戎:兵。丑:众。攸:语助词。这句是说兵众出动。出军必须先祭社,所以诗人将两件事连叙。
   36、肆:故。殄(舔tiǎn):绝。厥:其,指古公亶父。愠:怒。
   37、陨(允yǔn):失。问:名声。以上二句是说古公避狄而来未能尽绝愠怒,而混夷畏威逃遁,仍然保持声望。
   38、柞(做zuò):植物名,橡栎之一种。棫(域yù):白桵(蕊ruǐ),小木,丛生有刺。
   39、行道:道路。兑:通。以上二句言柞棫剪除而道路开通。
   40、混夷:古种族名,西戎之一种,又作昆夷、串夷、畎(犬quǎn)夷、犬夷,也就是犬戎。駾(退tuì):奔突。
   41、喙(惠huì):困极。以上二句言混夷逃遁而窘困。
   42、虞:古国名,故虞城在今山西省平陆县东北。芮(瑞ruì):故芮城在今陕西省朝邑县南。质:要求平断。成:犹“定”。相传虞芮两国国君争田,久而不定,到周求西伯姬昌(即周文王)平断。入境后被周人礼让之风所惑,他们自动地相让起来,结果是将他们所争的田作为闲田,彼此都不要了。
   43、蹶:动。生:读为“性”。这句是说文王感动了虞芮国君礼让的天性。
   44、予:周人自称。曰:语助词。王逸《楚辞章句》引作“聿”。疏附:宣布德泽使民亲附之臣。
   45、先后:前后辅佐相导之臣。
   46、奔奏:奔命四方之臣。“奏”亦作“走”。
   47、御侮:捍卫国家之臣。以上四句言在文王时代我周有这四种良臣。
————
238、棫朴之文王用贤《我吟诗经》
——二十四、大雅·文王之什
原文:
   芃芃棫朴⑴,薪之槱之⑵。济济辟王⑶,左右趣之⑷。
   济济辟王,左右奉璋⑸。奉璋峨峨⑹,髦士攸宜⑺。
   淠彼泾舟⑻,烝徒楫之⑼。周王于迈⑽,六师及之⑾。
   倬彼云汉⑿,为章于天⒀。周王寿考⒁,遐不作人⒂?
   追琢其章⒃,金玉其相⒄。勉勉我王⒅,纲纪四方⒆。——
我吟:
文王大德啊 群臣归贤
棫树朴树啊 叶茂枝繁
劈柴烧火啊 火旺祭天
文王端庄啊 气度非凡
群臣簇拥啊 文武双全
文王大德啊 群臣归贤
——
文王大德啊 群臣归贤
文王端庄啊 气度非凡
左右群臣啊 捧璋规范
文臣得体啊 筹谋建言
谋事恰当啊 国泰民安
文王大德啊 群臣归贤
——
文王大德啊 群臣归贤
泾河行船啊 顺水波澜
将士齐力啊 划桨向前
周文挥师啊 远征凯旋
六军前进啊 军容威严
文王大德啊 群臣归贤
——
文王大德啊 群臣归贤
银河宽广啊 漫漫无边
群星灿烂啊 横贯苍天
文王大德啊 寿比南山
人才济济啊 文武双全
文王大德啊 群臣归贤
——
文王大德啊 群臣归贤
玉琢成器啊 磨练其间
如金如玉啊 开创新篇
文王勤勉啊 敬祖祭天
治理四方啊 国泰民安
文王大德啊 群臣归贤
——
注释:
   ⑴芃(péng)芃:植物茂盛貌。棫(yù)朴:棫,白桵(ruǐ);朴,枹(bāo)木,二者均为灌木名。
   ⑵槱(yǒu):聚积木柴以备燃烧。
   ⑶济(jǐ)济:美好貌。或音qí,庄敬貌。辟(bì)王:君王。
   ⑷趣(qū):趋向,归向。
   ⑸奉:通“捧”。璋:即“璋瓒”,祭祀时盛酒的玉器。
   ⑹峨峨:盛装壮美的样子。
   ⑺髦士:俊士,优秀之士。攸:所。宜:适合。
   ⑻淠(pì):船行貌。泾:泾河。
   ⑼烝徒:众人。楫之:举桨划船。
   ⑽于迈:于征,出征。
   ⑾师:军队,二千五百人为一师。
   ⑿倬(zhuō):广大。云汉:银河。
   ⒀章:文章,文彩。
   ⒁倏:长寿。
   ⒂遐:通“何”。作人:培育、造就人。
   ⒃追(duī):通“雕”。追琢,即雕琢。
   ⒄相:内质,质地。
   ⒅勉勉:勤勉不已。
   ⒆纲纪:治理,管理。
————
239、旱麓之文王祭祖《我吟诗经》
——二十四、大雅·文王之什
原文:
   瞻彼旱麓⑴,榛楛济济⑵。岂弟君子⑶,干禄岂弟⑷。
   瑟彼玉瓒⑸,黄流在中⑹。岂弟君子,福禄攸降⑺。
   鸢飞戾天⑻,鱼跃于渊。岂弟君子,遐不作人⑼?
   清酒既载,骍牡既备⑽。以享以祀,以介景福⑾。
   瑟彼柞棫⑿,民所燎矣⒀。岂弟君子,神所劳矣⒁。
   莫莫葛藟⒂,施于条枚⒃。岂弟君子,求福不回⒄。
——
我吟:
大周的列祖列宗啊
福荫子孙福荫万民
远望那旱山山脚下啊
榛树楛树繁茂成荫
文王和乐平易知祖恩
为民求得福禄天下尊
大周的列祖列宗啊
福荫子孙福荫万民
——
大周的列祖列宗啊
福荫子孙福荫万民
圭瓒酒器好鲜新啊
金勺盛满黄酒香芬
文王和乐平易知祖恩
大福大禄天赐福荫
大周的列祖列宗啊
福荫子孙福荫万民
——
大周的列祖列宗啊
福荫子孙福荫万民
鹰儿高高追彩云啊
鱼儿摇尾跳龙门
文王和乐平易知祖恩
言传身教子孙祭祖敬神
大周的列祖列宗啊
福荫子孙福荫万民
——
大周的列祖列宗啊
福荫子孙福荫万民
清醇甜酒已斟满啊
牺牲的公牛红殷殷
恭敬献上祭祖神
祈求大福赐子孙
大周的列祖列宗啊
福荫子孙福荫万民
——
大周的列祖列宗啊
福荫子孙福荫万民
柞树棫树茂盛成荫啊
百姓砍来焚烧祭祖神
文王和乐平易知祖恩
祖神赐福万民子孙
大周的列祖列宗啊
福荫子孙福荫万民
——
大周的列祖列宗啊
福荫子孙福荫万民
葛藤片片长满山啊
蔓延树干不离跟
文王和乐平易知祖恩
求福有道天下尊
大周的列祖列宗啊
福荫子孙福荫万民
——
注释:
   ⑴旱麓:旱山山脚。旱,山名,据考证在今陕西省南郑县附近。
   ⑵榛楛(hù):两种灌木名。济济:众多的样子。
   ⑶岂弟(kǎi tì):即“恺悌”,和乐平易。君子:指周文王。
   ⑷干:求。
   ⑸瑟:光色鲜明的样子。玉瓒:圭瓒,天子祭祀时用的酒器。玉圭做柄,柄的一端是勺,用以舀秬鬯。
   ⑹黄流:黄,用黄金制成或镶金的酒勺;流。用黑黍和郁金草酿造配制的酒,用于祭祀,即秬鬯。
   ⑺攸:所。
   ⑻鸢(yuān):鸷鸟名。即老鹰。戾(lì):到,至。
   ⑼遐:通“胡”,何。作:作成,作养。
   ⑽骍(xīn)牡:红色的公牛。
   ⑾介:求。景:大。
   ⑿瑟:众多的样子,与第二章的“瑟”字不同义。
   ⒀燎:焚烧,此指燔柴祭天。
   ⒁劳:慰劳。或释为保佑。
   ⒂莫莫:同“漠漠”,众多而没有边际的样子。葛藟(léi):葛藤。
   ⒃施(yì):伸展绵延。条枚:树枝和树干。
   ⒄回:奸回,邪僻。
————
240、思齐之文王治国《我吟诗经》
——二十四、大雅·文王之什
原文:
   思齐大任(1),文王之母,思媚周姜(2),京室之妇(3)。大姒嗣徽音(4),则百斯男(5)。
   惠于宗公(6),神罔时怨(7),神罔时恫(8)。刑于寡妻(9),至于兄弟,以御于家邦(10)。
   雍雍在宫(11),肃肃在庙(12)。不显亦临(13),无射亦保(14)。
   肆戎疾不殄(15),烈假不瑕(16)。不闻亦式(17),不谏亦入(18)。
   肆成人有德,小子有造(19)。古之人无斁(20),誉髦斯士(21)。
——
我吟:
文王大德国泰民安
其母大任雍容贤贤
那是文王的好母亲啊
祖母太姜淑媛谦谦
那是文王的好祖母啊
贤妻太姒美名京城传
那是文王的好妻子啊
多子多福国泰民安
——
文王大德国泰民安
文王孝顺敬祖祭天
祖宗的神灵都无怨
祖宗神灵无痛心安啊
礼法典型妻示范
一视同仁兄示范
治理大周人和政通啊
文王大德国泰民安
——
文王大德国泰民安
齐家和睦心欢
祭祖恭敬心谦
文王大德啊
治国清明圣断
修身不倦圣贤
文王大德啊
文王大德国泰民安
——
文王大德国泰民安
西戎今不为患
瘟疫亦不为患
文王大德啊
逆耳忠言进谏
兼听者明纳谏
文王大德啊
文王大德国泰民安
——
文王大德国泰民安
成人今有德善
子孙今学德善
文王大德啊
文王诲人不倦
士子学而不倦
文王大德啊
文王大德国泰民安
——
注释:
   (1)思:发语词,无义。齐(zhāi):通“斋”,端庄貌。大任:即太任,王季之妻,文王之母。
   (2)媚:美好。周姜:即太姜。古公亶父之妻,王季之母,文王之祖母。
   (3)京室:王室。
   (4)大姒:即太姒,文王之妻。嗣:继承,继续。徽音:美誉。
   (5)百斯男:众多男儿。百,虚指,泛言其多。斯,语助词,无义。
   (6)惠:孝敬。宗公:宗庙里的先公,即祖先。
   (7)神:此处指祖先之神。罔:无。时:所。
   (8)恫(tōnɡ):哀痛。
   (9)刑:同“型”,典型,典范。寡妻:嫡妻。
   (10)御:治理。
   (11)雝(yōnɡ)雝:和洽貌。宫:家。
   (12)肃肃:恭敬貌。庙:宗庙。
   (13)不显:不明,幽隐之处。临:临视。
   (14)无射(yì):即“无斁”,不厌倦。“射”为古“斁”字。保:保持。
   (15)肆:所以。戎疾:西戎之患。殄:残害,灭绝。
   (16)烈假:指害人的疾病。瑕,与“殄”义同。
   (17)式:适合。
   (18)入:接受,采纳。
   (19)小子:儿童。造:造就,培育。
   (20)古之人:指文王。无斁(yì):无厌,无倦。
   (21)誉:美名,声誉。髦:俊,优秀。
————
241、皇矣之大周颂《我吟诗经》
——二十四、大雅·文王之什
原文:
   皇矣上帝(1),临下有赫(2)。监观四方,求民之莫(3)。维此二国(4),其政不获(5)。维彼四国(6),爰究爰度(7)。上帝耆之(8),憎其式廓(9)。乃眷西顾(10),此维与宅(11)。
   作之屏之(12),其菑其翳(13)。修之平之(14),其灌其栵(15)。启之辟之(16),其柽其椐(17)。攘之剔之(18),其檿其柘(19)。帝迁明德(20),串夷载路(21)。天立厥配(22),受命既固(23)。
   帝省其山(24),柞棫斯拔(25),松柏斯兑(26)。帝作邦作对(27),自大伯王季(28)。维此王季,因心则友(29)。则友其兄(30),则笃其庆(31),载锡之光(32)。受禄无丧,奄有四方(33)。
   维此王季,帝度其心。貊其德音(34),其德克明(35)。克明克类,克长克君(36)。王此大邦(37),克顺克比(38)。比于文王(39),其德靡悔(40)。既受帝祉,施于孙子(41)。
   帝谓文王:无然畔援(42),无然歆羡(43),诞先登于岸(44)。密人不恭(45),敢距大邦,侵阮徂共(46)。王赫斯怒(47),爰整其旅(48),以按徂旅(49)。以笃于周祜(50),以对于天下(51)。
   依其在京(52),侵自阮疆。陟我高冈(53),无矢我陵(54)。我陵我阿(55),无饮我泉,我泉我池。度其鲜原(56),居岐之阳(57),在渭之将(58)。万邦之方(59),下民之王。
   帝谓文王:予怀明德,不大声以色(60),不长夏以革(61)。不识不知,顺帝之则(62)。帝谓文王:訽尔仇方(63),同尔弟兄(64)。以尔钩援(65),与尔临冲(66),以伐崇墉(67)。
   临冲闲闲(68),崇墉言言(69)。执讯连连(70),攸馘安安(71)。是类是禡(72),是致是附(73),四方以无侮。临冲茀茀(74),崇墉仡仡(75)。是伐是肆(76),是绝是忽(77)。四方以无拂(78)。
——
我吟:
伟大辉煌的上帝啊
照亮人间
照亮天地四方八面
发现灾殃民心不安
殷商这个国家啊
政令不通天下乱
各国诸侯人人怨
治理乱世谁撑天?
上帝弃商望周原
各国诸侯向西看
古公亶父定岐山
上帝伟大辉煌啊
——
太王古公亶父啊
率领众民带头上荒山
清杂树去枯木忙在前
修枝剪叶树木再繁衍
开出空地平整做良田
河边柳树砍平取水忙
剔除杂木杂草地连片
种上山桑黄桑绿满山
率族打败犬戎胜凯旋
上帝又赐佳偶好姻缘
古公亶父大德国泰民安
受命上帝的明德太王啊
——
伟大辉煌的上帝啊
眷顾着周原岐山
砍完杂树松柏种山间
开疆扩土兴周原
太伯王季将功建
正是王季这祖先
孝敬父母德行虔
友爱兄弟品行贤
岐山脚下福气添
承受福禄世代传
天下四方周占全
感谢伟大的上帝啊
——
感谢上帝赐予大周啊
相信祖宗王季心胸宽
祖宗王季美名天下传
德行清明端正品行贤
辨别是非善恶有慧眼
同为师长国君一身兼
统领泱泱大周天下安
万民百姓顺从在心间
传承大业文王来承天
文王继祖业光荣无限
福荫子孙千秋万代传
感谢上帝赐予大周啊
——
上帝嘱咐文王啊
不要徘徊不可偏
不要妄想不贪婪
渡河自强先登岸
密国不顺不恭敬啊
竟敢抗拒大周天
侵阮伐共出狂言
文王勃然大怒啊
整饬军队去迎战
痛击敌人保平安
大周洪福威望传
天下四方齐声欢
——
京地我军势力强啊
文王班师卫戍边
登上高山来望远啊
不许陈兵那座山
那是我国边界线
不许饮用那边泉
那是我国饮水源
文王瞭望那原野啊
那是我国岐山边
那是我国渭河畔
文王大德万国拜啊
天下归心大周天
——
上帝嘱咐文王啊
你的德行祖上传
不要厉色不疾言
不要重刑不用鞭
你要身处无为间
顺应上帝意志坚
上帝嘱咐文王啊
要与邻邦结盟安
联合兄弟要备战
备好爬城钩梯全
备好攻城车辆坚
攻破崇国定凯旋
——
战车隆隆冲向前啊
崇国城墙高固坚
抓来俘虏用计歼
杀敌割耳敌胆寒
出师祭天又祭旗啊
招降崇国抚民安
四方不敢侵我边
战车隆隆冲向前啊
哪怕崇国城固坚
冲锋陷阵敌胆寒
斩杀顽敌计全歼
威风四方大周天
——
注释
   (1)皇:光辉、伟大。
   (2)临:监视。下:下界、人间。赫:显著。
   (3)莫:通“瘼”,疾苦。
   (4)二国:有谓指夏、殷,有谓指豳、邰,皆不确。马瑞辰《毛诗传笺通释》引或说:“古文上作二,与一二之二相似,二国当为上国之误。”此说是,上国系指殷商。
   (5)政:政令。获:得。不获,不得民心。
   (6)四国:天下四方。
   (7)爰:就。究:研究。度(duó):图谋。
   (8)耆:读为“稽”,考察。
   (9)式:语助词。式廓:犹言“规模”。
   (10)眷:思慕、宠爱。西顾:回头向西看。西,指岐周之地。
   (11)此:指岐周之地。宅:安居。
   (12)作:借作“柞”,砍伐树木。屏(bǐng):除去。
   (13)菑(zī):指直立而死的树木。翳:通“殪”,指死而仆倒的树木。
   (14)修:修剪。平:铲平。(15)灌:丛生的树木。栵(lì):斩而复生的枝杈。
   (16)启:开辟。辟:排除。
   (17)柽(chēng):木名,俗名西河柳。椐(jū):木名,俗名灵寿木。
   (18)攘:排除。剔:剔除。
   (19)檿(yǎn):木名,俗名山桑。柘(zhè):木名,俗名黄桑。以上皆为倒装句式。
   (20)帝:上帝。明德:明德之人,指太王古公亶父。
   (21)串夷:即昆夷,亦即犬戎。载:则。路:借作“露”,败。太王原居豳,因犬戎侵扰,迁于岐,打败了犬戎。
   (22)厥:其。配:配偶。太王之妻为太姜。
   (23)既:犹“而”。固:坚固、稳固。
   (24)省(xǐng):察看。山:指岐山,在今陕西省。
   (25)柞、棫:两种树名。斯:犹“乃”。拔:拔除。
   (26)兑(duì):直立。
   (27)作:兴建。邦:国。对:疆界。
   (28)大伯:即太伯,太王长子。次子虞仲,三子季历。太王爱王季,太伯、虞仲为让位于季历,逃至南方,另建吴国。太王死后,季历为君,是为王季。
   (29)因心:姚际恒《诗经通论》:“因心者,王季因太王之心也,故受太伯之让而不辞,则是能友矣。”友:友爱兄弟。
   (30)则:犹“能”。
   (31)笃:厚益,增益。庆:吉庆,福庆。载:则。
   (32)锡:同“赐”。光:荣光。丧:丧失。
   (33)奄:全。尽。
   (34)貊(mò):《左传·昭公二十八年》及《礼记·乐记》皆引作“莫”。莫,传布。
   (35)克:能。明:明察是非。类:分辨善恶。
   (36)长:师长。君:国君。
   (37)王(wàng):称王,统治。
   (38)顺:使民顺从。比:使民亲附。
   (39)比于:及至。
   (40)悔:借为“晦”,不明。
   (41)施(yì):延续。
   (42)畔援:犹“盘桓”,徘徊不进的样子。
   (43)歆羡:犹言“觊觎”,非分的希望和企图。
   (44)诞:发语词。先登于岸:喻占据有利形势。
   (45)密:古国名,在今甘肃灵台一带。
   (46)阮:古国名,在今甘肃泾川一带,当时为周之属国。阻:往,至。共(gōng):古国名,在今甘肃泾川北,亦为周之属国。
   (47)赫:勃然大怒的样子。斯:犹“而”。
   (48)旅:军队。
   (49)按:遏止。徂旅:此指前来侵阮、侵共的密国军队。
   (50)笃:厚益、巩固。祜(hù):福。
   (51)对:安定。
   (52)依:凭借。京:高丘。
   (53)陟:登。
   (54)矢:借作“施”,陈设。此指陈兵。
   (55)阿:大的丘陵。
   (56)鲜(xiǎn):犹“巘”,小山。
   (57)阳:山南边。
   (58)将:旁边。
   (59)方:准则,榜样。
   (60)大:注重。以:犹“与”。
   (61)长:挟,依恃。夏:夏楚,刑具。革:兵甲,指战争。
   (62)顺:顺应。则:法则。
   (63)仇:同伴。方:方国。仇方,与国、盟国。
   (64)弟兄:指同姓国家。
   (65)钩援:古代攻城的兵器。以钩钩入城墙,牵钩绳攀援而登。
   (66)临、冲:两种军车名。临车上有望楼,用以瞭望敌人,也可居高临下地攻城。冲车则从墙下直冲城墙。
   (67)崇:古国名,在今陕西西安、户县一带,殷末崇侯虎即崇国国君,《尚书大传》有“文王六年伐崇”的记载。墉:城墙。
   (68)闲闲:摇动的样子。
   (69)言言:高大的样子。
   (70)汛:读为“奚”,俘虏。连连:接连不断的状态。
   (71)攸:所。馘(guó):古代战争时将所杀之敌割取左耳以计数献功,称“馘”,也称“获”。安安:安闲从容的样子。
   (72)是:乃,于是。类:通“禷”,出征时祭天。祃(mà):师祭,至所征之地举行的祭祀;或谓祭马神。
   (73)致:招致。附:安抚。
   (74)茀茀:强盛的样子。
   (75)仡(yì)仡:高崇的样子。
   (76)肆:通“袭”。
   (77)忽:灭绝。
   (78)拂:违背,抗拒。
————
242、灵台之文王经始《我吟诗经》
——二十四、大雅·文王之什
原文:
经始灵台⑴,经之营之。庶民攻之⑵,不日成之。经始勿亟⑶,庶民子来⑷。
王在灵囿⑸,麀鹿攸伏⑹。麀鹿濯濯⑺,白鸟翯翯⑻。王在灵沼⑼,於牣鱼跃⑽。
虡业维枞⑾,贲鼓维镛⑿。於论鼓钟⒀,於乐辟雍⒁。
  於论鼓钟,於乐辟廱。鼍鼓逢逢⒂。蒙瞍奏公⒃。
——
我吟:
文王观天建灵台啊
筹谋安排善经营
百姓踊跃民气兴
几日不到台落成
文王本不急求成啊
百姓拥戴早竣工
——
文王漫步在灵园啊
鹿儿悠闲在林中
母鹿肥壮在草丛
白鹳羽翼真鲜净
文王来到那灵沼啊
满池鱼儿跃水争
——
文王信步登灵台啊
编钟架上大板横
悬挂大鼓和大钟
钟鼓和谐乐融融
——
文王稳坐灵台上啊
钟鼓和谐乐融融
敲起鼍鼓声蓬蓬
乐师奏乐祝成功
——
注释:
   ⑴经始:开始计划营建。灵台:古台名,故址在今陕西西安西北。
   ⑵攻:建造。
   ⑶亟:同“急”。
   ⑷子来:像儿子似的一起赶来。
   ⑸灵囿:古代帝王畜养禽兽的园林名。
   ⑹麀(yōu)鹿:母鹿。
   ⑺濯濯:肥壮貌。
   ⑻翯(hè)翯:洁白貌。
   ⑼灵沼:池沼名。
   ⑽於(wū):叹美声。牣(rèn):满。
   ⑾虡(jù):悬钟的木架。业:装在虡上的横板。枞(cōng):崇牙,即虡上的载钉,用以悬钟。
   ⑿贲(fén):借为“鼖”,大鼓。 
   ⒀论:通“伦”,有次序。
   ⒁辟廱(bì yōng):离宫名,与作学校解的“辟廱”不同,见戴震《毛郑诗考证》。
   ⒂鼍(tuó):即扬子鳄,一种爬行动物,其皮制鼓甚佳。逢(péng)逢:鼓声。
   ⒃蒙瞍:古代对盲人的两种称呼。当时乐官乐工常由盲人担任。公:读为“颂”,歌。或谓通“功”,奏功,成功。
————
243、下武之承王业《我吟诗经》
——二十四、大雅·文王之什
原文:
下武维周⑴,世有哲王⑵。三后在天⑶,王配于京⑷。
王配于京,世德作求⑸。永言配命⑹,成王之孚⑺。
成王之孚,下土之式⑻。永言孝思⑼,孝思维则⑽。
媚兹一人⑾,应侯顺德⑿。永言孝思,昭哉嗣服⒀。
昭兹来许⒁,绳其祖武⒂。於万斯年⒃,受天之祜⒄。
受天之祜,四方来贺。於万斯年,不遐有佐⒅。
——
我吟:
大周后继有贤圣啊
世世代代有传承
太王、王季、文王在天有灵啊
武王承天定镐京
——
武王承天定镐京啊
传承先祖好德行
天长地久应天命啊
成王威望天下恭
——
成王威望天下恭啊
百姓尊礼照样行
天长地久孝祖宗啊
效法先王祖业兴
——
康王效法先祖兴啊
天子重任德承应
天长地久孝祖宗啊
继承王业耀光明
——
继承王业耀光明啊
遵循祖先足迹行
千秋万代永不停啊
天赐洪福国运兴
——
天赐洪福国运兴啊
四方诸侯来贺敬
千秋万代永不停啊
贤臣纷纷来镐京
——
注释:
⑴下武:在后继承。下,后;武,继承。
⑵世:代。哲王:贤明智慧的君主。
⑶三后:指周的三位先王太王、王季、文王。后,君王。
⑷王:此指武王。配:指上应天命。
⑸求:通“逑”,匹配。马瑞辰《毛诗传笺通释》:“按‘求’当读为‘逑’。逑,匹也,配也。……言王所以配于京者,由其可与世德配合耳。”
⑹言:语助词。命:天命。
⑺孚:使人信服。
⑻下土:下界土地,也就是人间。式:榜样,范式。
⑼孝思:孝顺先人之思,此系以孝代指所有的美德,举一以概之。王引之《经义述闻》:“孝者美德之通称,非谓孝弟之孝。”
⑽则:法则。此谓以先王为法则。
⑾媚:爱戴。一人:指周天子。
⑿应侯顺德:吴闿生《诗义会通》:“侯,乃也;应,当也。‘应侯顺德’,犹云应乃懿德。”而《水经注》等书认为应侯是武王之子,封于应(地在今河南宝丰西南)。
⒀昭:光明,显耀。嗣服:后进,指成王。马瑞辰《毛诗传笺通释》:“《广雅·释诂》:‘服、进,行也。’……《仪礼·特牲·馈食礼》注:‘嗣,主人将为后者。’……是知嗣服即后进也。”
⒁兹:同“哉”。马瑞辰《毛诗传笺通释》:“兹、哉古同声通用。”来许:同“后进”。马瑞辰《毛诗传笺通释》:“谢沈书引作‘昭哉来御’是也,……许、御声义同,故通用。……‘昭哉来许’犹上章‘昭哉嗣服’也。”
⒂绳:承。武:足迹。祖武,指祖先的德业。
⒃於(wū):感叹之词。斯:语助词。
⒄祜(hù):福。
⒅不遐:马瑞辰《毛诗传笺通释》:“不遐’即‘遐不’之倒文。凡《诗》言遐不者,遐、胡一声之转,犹云胡不也。”
————
244、文王有声之武王《我吟诗经》
——二十四、大雅·文王之什
原文:
文王有声,遹骏有声⑴。遹求厥宁,遹观厥成。文王烝哉⑵!
文王受命,有此武功。既伐于崇⑶,作邑于丰⑷。文王烝哉!
筑城伊淢⑸,作丰伊匹。匪棘其欲⑹,遹追来孝。王后烝哉⑺!
王公伊濯⑻,维丰之垣。四方攸同,王后维翰⑼。王后烝哉!
丰水东注,维禹之绩。四方攸同,皇王维辟⑽。皇王烝哉!
镐京辟雍⑾,自西自东,自南自北,无思不服⑿。皇王烝哉!
考卜维王,宅是镐京⒀。维龟正之,武王成之。武王烝哉!
丰水有芑⒁,武王岂不仕⒂?诒厥孙谋,以燕翼子⒃。武王烝哉!
——
我吟:
天下传遍文王好名声
如雷贯耳人人称
惟求天下民安宁
继祖强国大业成
文王真是好国君啊
——
文王受命于天有名声
建立武功有威名
举兵攻克邗崇城
筑城定都建邑丰
文王真是好国君啊
——
文王挖河筑城有名声
丰邑规模天下称
不图私欲好品行
孝顺祖先大周兴
文王真是好国君啊
——
文王功绩昭彰有名声
丰邑百丈墙竣工
四方诸侯来贺城
皆把文王栋梁称
文王真是好国君啊
——
丰水奔流向东有名声
大禹治水有大功
四方诸侯来贺城
武王迁都定镐京
武王真是好国君啊
——
落成宫堂镐京有名声
西方东方皆恭敬
南面北面也朝圣
何人不服大周兴?
武王真是好国君啊
——
占卜大周吉祥有名声
筑城建都定镐京
神龟有灵遵天定
武王功成天下颂
武王真是好国君啊
——
水芹长满丰水有名声
武王岂能图安宁
传下治国谋略精
庇荫子孙国运兴
武王真是好国君啊
——
注释
⑴遹(yù):陈奂《诗毛氏传疏》:“全诗多言‘曰’、‘聿’,唯此篇四言‘遹’,遹即曰、聿,为发语之词。《说文》……引诗‘欥求厥宁’。从欠曰,会意,是发声。当以欥为正字,曰、聿、遹三字皆假借字。”
⑵烝(zhēng):《尔雅》释“烝”为“君”。又陆德明《经典释文》引韩诗云:“烝,美也。”可知此诗中八用“烝”字皆为叹美君主之词。
⑶于崇:“于”本作“邘”,古邘国,故地在今河南沁阳。崇为古崇国,故地在今陕西户县,周文王曾讨伐崇侯虎。
⑷丰:故地在今陕西西安沣水西岸。
⑸淢(xù):假借为“洫”,即护城河。
⑹棘(jí):陆德明《经典释文》作“亟”,《礼记》引作“革”。按段玉裁《古十七部谐声表》,棘、亟、革同在第一部,是其音义通,此处皆为“急”义。
⑺王后:第三、四章之“王后”同指周文王。有人将其释为“周武王”,误。
⑻公:同“功”。濯:本义是洗涤,引申有“光大”义。
⑼翰:桢干,主干。
⑽皇王:第五、六章之“皇王”皆指周武王。辟(bì):陈奂《诗毛氏传疏》认为当依《经典释文》别义释为“法”。
⑾镐(hào):周武王建立的西周国都,故地在今陕西西安沣水以东的昆明池北岸。辟廱(bì yōnɡ):西周王朝所建天子行礼奏乐的离宫。
⑿无思不服:王引之《经传释词》云:“无思不服’,无不服也。思,语助耳。”
⒀宅:刘熙《释名》释“宅”为“择”,指择吉祥之地营建宫室。“宅”是乇声字,与“择”古音同部,故可相通。
⒁芑(qǐ):同“杞”。芑、杞都是己声字,古音同部,故杞为本字,芑是假借字,应释为杞柳。
⒂仕:毛传释“仕”为“事”,古通用。
⒃“诒厥”二句:陈奂《诗毛氏传疏》云:“诒,遗也。上言谋,下言燕翼,上言孙,下言子,皆互文以就韵耳。言武王之谋遗子孙也。”

_________________
山佳——詩是:自釀自飲的美酒 越飲越醉
返回顶端
阅读会员资料 山佳离线  发送站内短信 发送电子邮件 浏览发表者的主页 QQ号码275685513 雅虎讯息通
显示文章:     
发表新主题   回复主题    
Aust Winner 澳洲长风论坛总目录 -> 山佳草堂
所有的时间均为 北京时间
1页,共1
 
论坛转跳: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Powered by phpBB © 2001, 2005 phpBB Group
澳洲长风(www.australianwinner.com)信息部提供论坛管理及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