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a href='http://www.australianwinner.com/AuWinner/index.php?c=12/'>Aust Winner 澳洲长风论坛</font></a>总目录
Aust Winner 澳洲长风论坛


凡发布过激政治、宗教、人身攻击言论,一律删除。

澳洲长风导航 Site Map
 
 帮助帮助   搜索搜索   会员列表会员列表   团队团队   收藏夹收藏夹    注册注册 
 个人资料个人资料   登录并检查站内短信登录并检查站内短信   登录登录 

[原创]吃------------

 
发表新主题   回复主题    
Aust Winner 澳洲长风论坛总目录 -> 生活健康、美食天下
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作者 正文
bluesky

会员等级:2


性别: 性别:男
年龄: 66
加入时间: 2008/02/21
文章: 67
来自: 中国浙江省余姚市泗门镇振兴新村六幢205室
积分: 187


文章时间: 2008-4-11 周五, 上午10:31    标题: [原创]吃------------ 引用回复

我的记忆中,吃得最美味的有两次。
   一次是:
   老家种棉花,夏秋时节生产队时常要去卖棉花。当年没有公路,运输基本上是水运。生产队有几条可以装几吨的木头船。收购棉花的地方在四公里以外的小镇,装棉花的木船靠摇着橹运去的走得慢,到了镇上卖棉花的地方又要排长队,所以中午是赶不回来的。木船由几个人前头拉牵绳,一个人摇撸,在这样卖棉花的船上,我高高地坐在很有弹性软飘飘的棉花包上,随着木船行进中的有节奏的摇晃我悠悠然地在小河上目视沿上不断后退的棉花田。
到了中午,用煤油炉自己在船上烧饭吃。我卖了半斤的小脂鱼,生产队的几个人合伙买条四五斤重的大脂鱼。我是来玩的,还是个大小孩呢,生产队的人看我买了小鱼,就说与他们一起吃吧,他们把我的小鱼倒进大鱼里一起水煮。然后,大家都吃了我买的几条小鱼,而我呢吃上了他们的大脂鱼。那脂鱼在老家最多吃了,但是一般在一两斤上下,这条鱼大,清煮吃油而不腻,鲜美.又在河面船上大家围着吃,感觉好极了!
   另一次是:
   我读书的学校有三公里路,那时候全是泥路,晴天走还没有问题,到了下雨天不想回家去吃中饭,有时候在我大哥的朋友老钱那里吃的。老钱是公社社办厂的领导,全厂几十个人吧,吃蒸饭的。有些菜放在大锅里与饭一起蒸了吃,列如猪大肠。那天我吃中饭,老钱向烧饭的老头(烧饭做菜就一个老头)要了猪大肠。我就在大锅旁边,看着老头从锅里捞出一截猪大肠,那香味直冲我的鼻子。蘸点酱油吃吃起来味道真好!与米饭一起蒸的特香,大锅蒸得透熟,那猪大肠套叠成一截,厚实。难忘的美味啊。
   说到美味,想起老家早年的野食,很好吃的:
   地耳,为石耳之属,是念珠藻科植物葛仙米的藻体。生于地,状如木耳,春夏生雨中,雨后即采之,江南农村常作野菜炒食。我们主要与咸菜炒食。别具风味。我曾在泥筑海塘上一次拣回四五斤。
   还有一次:
   已经是深秋或者是初冬,我到朋友家串们出来,沿着小河边走回家。忽然见河水里有个影子移动了一下,引起我的注意。走近一看黑呼呼在水下,似乎象只乌龟?再一看,是只蟹吗!老家有两种蟹最大,常食的,也是最好吃的。一种是内河的叫河蟹,也叫湖蟹脚上长毛,另一种是在海里的,青蟹,我们叫它黄壳蟹,因为烧熟以后壳就黄略红。老家背靠杭州湾,很久以前几乎每家以杭州湾的丰富海产为主要生活依托。到了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下海为业的很稀少了。我去串门的那朋友家邻居,住在小河边,我知道他们多年下海为业,估计,他们从海里抓来的青蟹到小河里清洗,不小心逃出来的。我见到那个水下黑影,认出是蟹以后心里一陈兴奋。赶忙以最快的速度伸手把它捞到岸上。这是只青蟹,由于在淡水河里过得时间长了已经变成黑(褐)色。本来这种蟹反映很灵敏,很凶。去抓它的时候我特小心,要不被它的螯钳住皮肉,痛死你。而我碰到的这只,因
为天气冷了它的活动也受影响,最主要的原因这蟹到了快脱壳的时间,所以我才能轻易把它弄到手,捞上来,平常在海里青蟹是极其难对付的家伙!到家一秤,一市斤重,哇噻!那么大野生青蟹很少见的呵。这蟹要脱壳之前,吃起来别说有多美味了。肥的鲜的把我美的!尤其那大螯如陶瓷汤匙大,里面的肉特鲜美好吃。
   草子头(叶)
   草子,亦名紫云英,又叫红花草,生命力强。秋天,当落英缤纷万花凋谢的时候,辛勤的农人就开始在田野撒播饱满的草子种了。此后,毋需人们再花工夫,也不要添肥,草子种已深深地扎根于泥土,在默默地发芽生长了;秋天,面对寒风草子秧已透出片片水灵灵的墨绿嫩叶。她傲视朔风笑迎飞雪,给沉睡的严冬大地携来无限生机;当冬天刚逝,田野还是衰草茫茫荒凉寂寞的时候,草子花早已满丘满垄如火如荼地争相盛开。绿绿的花丛中,那簇簇细小的白色花,像一座座闪亮的灯盏,像一团团夺目的星光,照耀着农家散发泥土气息的时日。
   老家有两种草子,种在稻谷田的草子叶小株细花红,种在我们棉花田的叶大株粗花白。老家便是后一种。每年清明前我们吃几会草子嫩绿的头部以叶子为主,就叫:“草子头”。吃了开胃,增加食欲,味道特殊,很不错的野味。
   荠菜
   又名野菜、护生草、菱角菜。十字花科,荠菜属,一、二年生植物。原为野生菜,近年已人工培育,成为栽培蔬菜。荠菜以嫩茎叶供食,味清香,鲜美。     常将它作菜馅或作豆腐羹、炒肉丝、烧汤、也可晒成干,但味较差。长期食用荠菜有明目、清热、止血、利尿、治痢这功效。这东西老家年年见得多,早春总要吃几会,炒瘦猪肉,味道还可以。
   茅草
   茅草全国均有分布,耐干旱和瘠薄,根茎蔓延力强,不易铲除。茅草根茎黄白色,细长,甜而可食。横走地下。圆锥花序穗状,生长白色柔毛,将小穗完
全隐蔽。小穗长圆形,长3~4毫米,含2花,仅第二花结实,熟后自柄上脱落随风传播。茅草为多年生深根杂草,以根茎和种子繁殖,地下发芽,5~6月份抽穗开花,7~10月份结籽;多生长于路边、河岸,因其生活力强,难于根除。
   我的童年和少年时期与茅草有着密切的联系,因为茅草在春天四五月抽穗期间,我们老家的孩子个个喜欢采茅草的穗苔吃。我们叫它“茅针”。茅草的类别也有几种,老家孩子喜欢去采穗苔的那种:叶短小稀疏长在河边。所以茅草的叶子见不到几根却遍地的茅草穗苔,密密麻麻如同插在地上的针,所以叫它茅针很形象的。茅针略带红色,嫩的刚发的好吃甜,老了干涩无味了。为去拔茅针孩子们少不了被大人们骂,一来耽搁家务,二来怕掉入河里不放心。但是在商品极度贫乏的时代,孩子们对可口的茅针诱惑谁也无法抵挡。

_________________
QQ.188467627
eastsun_99@yahoo.com
返回顶端
阅读会员资料 bluesky离线  发送站内短信 发送电子邮件 浏览发表者的主页 QQ号码188467627
显示文章:     
发表新主题   回复主题    
Aust Winner 澳洲长风论坛总目录 -> 生活健康、美食天下
所有的时间均为 北京时间
1页,共1
 
论坛转跳: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Powered by phpBB © 2001, 2005 phpBB Group
澳洲长风(www.australianwinner.com)信息部提供论坛管理及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