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马
澳洲彩虹鹦版主
加入时间: 2006/01/13 文章: 1461 来自: 芝加哥 积分: 8044
:
|
|
文/向诗而生的人
冬日
非马
在一夜之间衰老
呆滞的眼直直瞪着
另一个世界
灰茫茫的天空
谁关心
一只小鸟的下落
WINTER
William Marr
grown old overnight
the fixed eyes stare
at another world
who’d think of
the whereabouts
of a little bird
on the gray sky
[鉴赏]
“在一夜之间衰老,呆滞的眼直直瞪着另一个世界。”
“衰老”的主语,当为诗题《冬日》;“呆滞的眼”,谁的眼呢?
也许,是冬日之眼?也许,是人们的眼?
“另一个世界”,什么样的世界?
顾城《年轻的树》写道:
雪呀雪呀雪
覆盖了沉睡的原野
无数洁白的辙印
消失在迷蒙的边界
在灰色的夜空前
伫立着一颗年轻的树
它拒绝了幻梦的爱
在思考另一个世界
顾城的“另一个世界”,与非马先生的“另一个世界”,同样不可索解,似乎又可索解。
《冬日》里的“另一个世界”,或许可指冬日之外的世界?比如春日?
接下来,“灰茫茫的天空,谁关心一只小鸟的下落?”
是的,若在春日,人们自然不必关心小鸟的下落。
而在冬日,小鸟的下落——“一只小鸟的下落”——自然应当引起人们的关心,至少会引起一些诗人的关心。
由一只小鸟的下落,难免想起人的下落。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杜甫在羁旅之夜,抒着悲天悯人之情怀。
《冬日》小诗,似一幅画,由两笔构成。
第一笔,由前三行组成;第二笔,由后三行组成。诗分两节,自然而然。
这幅画,乃是抽象之画,非用心阅读,而不能入境。
而一旦入境,则令人心旷——深思,沉思。
汉英之间,标题《冬日》,英文以WINTER(冬)出之,已有改变。
为何不用WINTER DAYS?
答曰:当真如此,英文诗似写冬日之生活,而非冬日本身。
若再追问,既然如此,汉诗标题何不以《冬》出之?
答曰:《冬》似过抽象,不若《冬日》更加具象。
另,《冬日》之“日”,除了days之外,更可令人想起the sun. 换而言之,《冬日》之“日”,可有双解或双关之义。
英译的WINTER, 显不如汉语,无可奈何而已。
英诗首行:grown old overnight(在一夜之间衰老),与标题WINTER形成跨行或曰跨题,效果颇佳。
第二行,the fixed eyes stare对应“呆滞的眼直直瞪着”,其中的fixed一词,非从汉英词典上查来;以stare来译“直直瞪着”,都是简化后的英文表达,却不失其形象有力。
在第二个诗节中,汉诗三行,英诗却以四行出之。不拘泥于诗行的对等,乃是非马先生双语诗的特点之一。
虽然行数有变,内容却保持了字面上的大体一致。值得注意的,唯有一点:on the gray sky? 或许令人生疑:何故介词on, 而非in?
若真译成in the gray sky, 译文当然没错。不过,“灰茫茫的天空”或“在灰茫茫的天空中”,谁人不会如此翻译呢?
介词on, 则表示紧贴天空,似乎那鸟儿,是附着在天空的幕布之上。
英语的优势之一,乃是介词的妙用。此处之on, 正是一例。
回顾小诗,如果说英译的标题WINTER, 令人感到若有所失的话,英诗最后一行小小介词on的妙用,却正是补偿。
有过之,而无不及呢。
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张智中) _________________ 欢迎访问<非马艺术世界>
http://feima.yidian.org/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