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a href='http://www.australianwinner.com/AuWinner/index.php?c=12/'>Aust Winner 澳洲长风论坛</font></a>总目录
Aust Winner 澳洲长风论坛


凡发布过激政治、宗教、人身攻击言论,一律删除。

澳洲长风导航 Site Map
 
 帮助帮助   搜索搜索   会员列表会员列表   团队团队   收藏夹收藏夹    注册注册 
 个人资料个人资料   登录并检查站内短信登录并检查站内短信   登录登录 

于行前的诗

 
发表新主题   回复主题    
Aust Winner 澳洲长风论坛总目录 -> 评论与鉴赏
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作者 正文
钱志富

澳洲彩虹鹦驻站作家




加入时间: 2005/10/12
文章: 573
来自: 浙江宁波
积分: 1649


文章时间: 2008-3-10 周一, 下午5:53    标题: 于行前的诗 引用回复

于行前的诗

• 钱志富•
(文学博士 315211 浙江宁波大学外语学院副教授)

2007年10月底受邀到鲁迅博物馆参加七月派诗人阿垅百年诞辰纪念暨学术研讨会期间的重要收获之一是结识了七月诗派老诗人于行前先生。
于行前的诗并不著名,笔者也是初次读到,一般的文学史教材中恐怕很难得找到于行前的名字。值得注意的是,不但一般文学史的教材里不太容易找到于行前的名字,而且有关七月诗派的诸多著作和文章里,恐怕也很难见到有关于行前诗歌作品的论述。笔者跟许多七月派的老诗人都熟悉,但好象从来没有听他们说起过于行前。但于行前的确是一位有成就的七月派诗人。他出生于1925年,16岁就写成了《孩子的世界》这样的杰出作品,可见他是具有相当的诗的才华的。笔者以前只知道七月派老诗人绿原和胡风夫人梅志写出了许多杰出的童诗作品,没想到还有别的能够写出杰出的童诗作品的诗人。读者可以自己来读一读这篇作品,看是不是真的写得很好:

孩子的世界

孩子的世界
是个爱的世界
小小心灵里充满爱
小猫、小狗、小兔、青蛙、小树、小草、小花……
都是亲密的小朋友

孩子的世界
是个无价值的世界
黄金和瓦片一个样
红玻璃和绿宝石一个样
花糖纸交换新皮鞋
珍珠项链交换明信片

纯真的孩子
体现理想的人生

1941年7月

诗人就是那个纯真的孩子,他写这首诗的时候才十五六岁,是个懂事的纯真的孩子。笔者读过一些所谓的儿童诗,但那差不多是有点世故的大人为了教育儿童写的所谓的儿童诗,在生命和灵魂深处是与儿童的充满爱的纯真的世界相隔膜的。而少年于行前的这首诗却是一首真正的儿童诗,因为他自己正是这样一位长大了的儿童。于行前的这首诗应该进入中小学语文课本,很适合成长中的孩童阅读,诗歌写得纯真、纯正,与天真无邪的儿童的心灵很相契合,能够引导儿童塑造真善美的人格精神。
于行前少年天才而能够受到很好的文学艺术的影响,他从一开始就是踏着七月诗派的步子前进的,而且七月诗派的诗人也都是些少年天才型的诗人,他们的作品能够得到于行前的共鸣和赞赏。于行前曾这样回忆他的步入诗坛:“从幼年起,我爱好文学。抗日战争爆发,作为流亡学生,我到河南国立一中就读,在我接触的文学刊物中,我最爱读胡风先生主编的《七月》。从这时起,我开始写诗,经常以‘戈金’的笔名在抗日前线叶县《华中日报》的副刊(程光锐主编)上发表。我和进步同学共同组织了《亦彭读书社》。由于特务迫害,逃亡西安,原计划去延安,因通道封锁辗转到甘肃清水入国立十中。这一时期,心情悲愤,写诗较多,洛阳《行都日报》青勃主编的副刊成了我发表诗作的园地。”(戈金:《我和胡风相识前后》,《风雨录》,中国文联出版社1999年版2005年第二次印行第8页。)值得注意的是,几年下来,这个笔名戈金的诗人在文坛诗界引起了巨大振动,“1944年秋季,重庆《大公报》刊登了一则前线文艺通讯,报导活跃在抗日前线上的十几名青年诗人,我排列其中。” (戈金:《我和胡风相识前后》,《风雨录》,中国文联出版社1999年版2005年第二次印行第8页。)诗人后来回忆说。于行前的作品引起了文坛诗界的关注,他在精神上受到了极大振奋和鞭策,他写得更多了,也发表得更多了,但是遗憾的是这些作品我们今天看不到了。诗人说:“我爱诗,我执著地追求诗,与诗结下不解之缘。本书收集的诗是一部分,抗日时期的一部分失落了,我为了寻找1943年、1944年发表在《行都日报》上的诗,曾求助诗人青勃,最终未能如愿。”(戈金:《风雨录后记》,《风雨录》,中国文联出版社1999年版2005年第二次印行第253页。)更遗憾的是,可能是由于出道晚或者别的什么原因,诗人虽然以“七月诗派”诗人自命,但没有在胡风主编的刊物上发过任何作品,也没有在七月诗派其他诗人主编的刊物上发过作品,所以他的作品虽然写得不错,但它的影响毕竟有限,这可能是他的诗在后来较少受到关注的原因。关于诗人自命为七月诗人的情况,诗人曾经这样说:“这时,我虽然未与胡风先生联系,可我是以‘七月’派诗人自居的。在十中,我联络天水国立五中的进步同学,一同组织了《驼铃社》,在天水编辑出版文学刊物《驼铃》。” (戈金:《我和胡风相识前后》,《风雨录》,中国文联出版社1999年版2005年第二次印行第8页。)
同所有七月诗派诗人一样,于行前对胡风先生所倡导的诗学主张是赞成的,在于行前心目中,胡风是一位堪称伟大的诗人和评论家,胡风是该受到尊崇和景仰的,“在我认识胡风先生之前,我从他写的文章和诗,以及他主编的‘七月’、‘希望’文学刊物上,对这位伟大的文艺评论家,老诗人,有所认识。而最引我注意这位诗人的是我最敬佩的文坛旗手鲁迅先生,他在《答徐懋庸并关于抗日统一战线问题》中,对这位耿直的胡风作了较为全面的评论。” (戈金:《我和胡风相识前后》,《风雨录》,中国文联出版社1999年版2005年第二次印行第11页。)诗人和战士原本是一个神的两个化身,这是胡风的名言,这在于行前身上是很好地体现了的。于行前也是那种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的勇敢者,他早年参加革命,坚决地反抗日本帝国主义,后来又与国民党的反动统治相斗争,在后来被打成胡风集团分子,受尽迫害,这说明于行前正是战斗着过来的。诗人曾这样回忆他早年对革命斗争的追求:“在我执著追求革命的思想里,这时萌发了一个想法:作为人民代言人的诗人,写诗虽然是革命的行动,但是不如参加革命队伍,到火线与敌人真杀实砍地战斗。因为这是最好的诗的革命行动。我在这个观念支配下,毅然决然离开清水十中,到重庆去寻找去敌后解放区的道路。” (戈金:《我和胡风相识前后》,《风雨录》,中国文联出版社1999年版2005年第二次印行第9页。)后来,于行前果然走向了这样的革命道路并且参加了实际的战斗。而他的这种参加实际战斗的行为是符合胡风的诗学精神的。事实证明,胡风在认识于行前之后是十分欣赏这位勇于战斗的革命青年的,“认识胡风之后,我就经常去看望他。当时的想法,就是向他求教,提高自己的文学修养和写作水平,真诚地把这位德高望重的老诗人当作自己的老师。在交往过程中,他平易近人,和蔼可亲,从不摆师长的架子,和人接触、交谈平等、融洽,从这以后,我们成了忘年之交的朋友。” (戈金:《我和胡风相识前后》,《风雨录》,中国文联出版社1999年版2005年第二次印行第11页。)
于行前与胡风的这种忘年交的互动真的起到了教学相长的神奇作用。“有时,我把自己写的诗送他求教,他从未阅后就发表意见,而是过了一段时间,向我谈起他读我诗的感受,进而依据诗的意境引申到更新更美的境界,启发我跳出自己的窠臼,向更高境界突进。” (戈金:《我和胡风相识前后》,《风雨录》,中国文联出版社1999年版2005年第二次印行第11页。)于行前的诗歌,我们读到的不多,他收进《风雨路》里面的诗仅仅六十余首,对于一个一辈子痴情于诗歌创作的人来说,简直是太少了。但我们读收进来的这些诗,却感觉到这些诗的确是优秀的杰出的作品,不仅思想感情纯正、优美,而且诗歌在艺术上能够做到简练、含蓄,虽是一些短小之作却蕴含丰富。大概真应了古人的一句话:“师高弟子强”,于行前从胡风身上得到的帮助的确是很大的。1985年胡风去世之后,于行前饱含深情和悲痛地写下了一首悼诗《大树,猝然倒下——惊闻胡风先生逝世》,不妨在此一读:

大树,猝然倒下
——惊闻胡风先生逝世

崖角,令人瞩目的大树
挡住风、雨、冰雹、雷电
……
人们都拥聚在树下
热情的青年
采撷花朵
装点绚丽的人生
疲惫的战斗者
在庇荫下少憩
在继续战斗
饥渴的耕耘者
摘食大树上果实
充实生命精力
跋涉远方者
驻足树下
让凉风拂去汗水
再上征途
我象只小蜜蜂
追逐大树上的花朵
以花蜜哺育我的理想

风风雨雨
大树经尽磨难
骤然,一声凄厉霹雳
大树,猝然倒下
大地战栗不止
人们哀泣不息
刚直的大树啊
倒得安然
倒得坦然
生前奉献花果、甘密……
死后留下栋梁
和串串苦痛磨炼的种子
宛如珍珠的种子
扇动发光的翅膀
飞遍复苏的大地
看来春
株株茁壮的小树啊
将拔地而起

1985年12月

由此可见胡风对于包括于行前在内的许多青年的帮助的确是很大的,但胡风与这些青年的交往也得到了回馈,这些青年将他们的战斗人生无私地呈现在胡风的眼前,胡风将他们转变成了自己进行理论思考甚至文学创作的源泉。 于行前曾经对胡风讲起自己许多的凄楚的人生经历,当讲到自己对苦难的母亲的思念的时候,就引发了胡风对他自己母亲的深切回忆,后来他将这些写进了自己最为杰出的诗篇《光荣赞》里。“由于我对母亲深切界的怀念,引发起老诗人胡风回忆起他的母亲,他以深情挚爱的口吻,向我讲述了他那善良、勤劳、而贫苦的母亲。这位童心不泯的老诗人,在赞扬他母亲时,那种天真、稚趣的音容笑貌,和拳拳眷恋慈母的赤子之心,深深地感动了我。这些感人的叙述,美好的回忆,他都写进了他的长诗《光荣赞》里。” (戈金:《我和胡风相识前后》,《风雨录》,中国文联出版社1999年版2005年第二次印行第12-13页。)胡风甚至直接将于行前对他的战斗人生的讲述写进自己的诗里:“在我向他讲述:我跟随八路军359旅中原突围,在荆紫关受阻,被国民党十倍于我的兵力包围在一个山口,死伤的同志们的鲜血染红了满山坡的绿草,面对这生死关头,我想到了死,同时想得延安、想到党,想到毛主席。当我重温那情景时,老诗人激动不已。后来他告诉我,他把我的叙述写进了他的长诗《欢乐颂》里,并指出如下的诗句:“他们/你的战友/你的兄弟/你的同志/忍苦的时候想到你/遇险的时候想到你/受刑的时候想到你/献命的时候想到你! ……”
由上面的论述,我们知道,于行前的确是一位有着相当成就的七月派诗人,他的一生是战斗的一生,他的一生也是诗意地行进着的一生。另一位七月派老诗人曾经这样评价于行前的人与诗:“作者从上世纪四十年代初、自己的青少年起开始写作,随即参加革命队伍,从事地下和地上各种革命工作,始终没有停过笔,直到离休以至耄耋之年,仍然笔耕不止。应当说,他在投身于他所向往的革命事业的一生中,没有一天离开过他所心爱的诗;甚至可以说,他的一生就是革命和诗的豪迈的结合。”(绿原:《于行前〈风雨录〉小引》,转引自戈金《风雨录》,中国文联出版社1999年版2005年第二次印行。)
同所有七月派诗人一样,于行前的诗歌道路就是一条崇尚主观战斗精神的现实主义的诗歌之路,他的诗都是自由抒情的,没有格律,没有音韵,但内心的旋律还是有的。于行前自己讲:“我写诗是有感而发的;有的诗极大地触动我,昂奋的激情不能控制;有几首诗是我眼含热泪写成的。” (戈金:《风雨录后记》,《风雨录》,中国文联出版社1999年版2005年第二次印行第253页。)我们读于行前的诗可以在审美上获得极大的享受,因为他的诗是有感而发的,具有极大的感性机能,而且他的热情使得这些作品真的象甜美而多汁的热带瓜果(绿原语)。不仅如此,阅读于行前的诗还可以获得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力量,战斗的新生的力量。
现在我们来读一下诗人写于1950年的《牛的自白》:

牛的自白

我不择食
饕餮地吞卷
劳动之后,间歇
我在阳光下反刍
细嚼慢咽
我执著自己的信念
从苦涩的草汁里
提炼雪白的甘甜
当从我乳房里挤出泛着金光的乳汁
在我眼前就浮现出
吸吮乳汁的婴儿蠕动着的小嘴
和鲁迅老人欣慰的目光

1950年1月于天津

所谓牛的自白实际上就是诗人自己的自白。诗歌往往具有自白性。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看到诗人的人生态度,可贵的勤于劳动的人生态度。社会要发展,历史要进步,我们必须要有这种甘于奉献的人生态度。这首诗对我们的启示正在于此,它向我们揭示人生的价值和意义,当然必要的享受也是应该的,但精神和物质的文明更需要的是奉献和创造。
《戏搏大海》昭示了一种乐观、果敢的战斗精神:

戏搏大海

夕阳下海沐浴了
潮涌涛浪催赶人们上岸
我顶着浪涛游向大海
大海竖起排排巨浪
前浪把我打入海底
我从后浪雪堆似的浪花里钻出
大海哄哄笑了
我在浪尖上戏搏大海

1957年8月写于北戴河

人生真的就是一场战斗,胜利永远属于强者。于行前同许多战斗者一样一生经历了太多的苦难和折磨,但最后都挺过来了,他们是真正的胜利者,他们能够戏博大海,这是多大的精神鼓励啊!
《里面有大海》也写得大气而富于童趣和天真:

里面有大海

我从海里拣回个螺壳
送给在沙滩上堆房子的孩子
他喜欢得又叫又跳
急忙把海螺壳扣在耳朵
怒吼的海潮声灌耳
他惊喜地呼喊
里面有大海

写于1957年8月

《青春的旋律》写得很柔美、很飘逸,

青春的旋律

湛蓝的天空
游动着朵朵绚丽的彩云
绿茵的草地
掠过团团温柔的春风
耳边响起欢乐的乐声
眼前无数雀跃的音符在洁白的
键盘上飞腾
旋律、矫健、优美
飘逸的青春
融化了严冬

1980年1月

以上是笔者挑拣出来的于行前的杰出诗篇,进行了简短的点评,希望读者能够喜欢。于行前从事诗歌创作已经将近七十年了,他应该有更多的作品展示给世人,可惜的是我们只能看到几十首。这不是十分令人遗憾的事么?

_________________
钱志富
文学博士
宁波大学外语学院副教授
返回顶端
阅读会员资料 钱志富离线  发送站内短信
山城子

2008澳洲彩虹鹦十佳版主




加入时间: 2007/01/06
文章: 7522
来自: 贵州
积分: 23182


文章时间: 2008-3-10 周一, 下午10:24    标题: 引用回复

钱博士一直致力七月诗派的研究,成绩卓著,依然不舍!
令人感动!

_________________
诗是人生的雅伴儿。
山城子博客:
http://www.australianwinner.com/AuWinner/viewforum.php?f=345

山城子的北美文集:
http://www.maplereview.org/best.php?u=963
返回顶端
阅读会员资料 山城子离线  发送站内短信 发送电子邮件
半溪明月

会员等级:3




加入时间: 2007/10/03
文章: 288

积分: 470


文章时间: 2008-3-12 周三, 下午1:54    标题: 引用回复

认识一个七月派诗人余行前~问好钱博士~
_________________
http://blog.sina.com.cn/wuxuhong
返回顶端
阅读会员资料 半溪明月离线  发送站内短信 发送电子邮件 浏览发表者的主页 QQ号码123507259
显示文章:     
发表新主题   回复主题    
Aust Winner 澳洲长风论坛总目录 -> 评论与鉴赏
所有的时间均为 北京时间
1页,共1
 
论坛转跳: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Powered by phpBB © 2001, 2005 phpBB Group
澳洲长风(www.australianwinner.com)信息部提供论坛管理及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