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a href='http://www.australianwinner.com/AuWinner/index.php?c=12/'>Aust Winner 澳洲长风论坛</font></a>总目录
Aust Winner 澳洲长风论坛


凡发布过激政治、宗教、人身攻击言论,一律删除。

澳洲长风导航 Site Map
 
 帮助帮助   搜索搜索   会员列表会员列表   团队团队   收藏夹收藏夹    注册注册 
 个人资料个人资料   登录并检查站内短信登录并检查站内短信   登录登录 

[原创]传统文化在中国

 
发表新主题   回复主题    
Aust Winner 澳洲长风论坛总目录 -> 山佳草堂
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作者 正文
山佳

澳洲彩虹鹦版主


性别: 性别:男
年龄: 73
加入时间: 2005/09/20
文章: 1343
来自: 中国辽宁
积分: 5347


文章时间: 2015-4-16 周四, 下午12:26    标题: [原创]传统文化在中国 引用回复

传统文化在中国

1、文题的提出——传统文化在中国
在前《西方民主在中国》、《反腐在当今中国》、《马克思论在中国》三谭之后,唯一感觉未言尽的就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理论。以前也谭过类似的此题,但今天是为了寻找当下的精神支柱,因此,侧重谭在中华传统文化的理论在当今中国。
2、时代的需要——传统文化在中国
要谭传统文化的理论在当今中国,首先就要弄明白为什么要谭这个题目。很简单,那就是:时代的需要。其次,就要弄明白当今的时代是个什么样的状况,尤其是思想文化是个什么样的状况。只有如此,方能说明是时代的需要。
3、经济决定意识——传统文化在中国
当今我国思想文化的状况首先是:经济基础决定了意识形态,决定了思想文化。改革开放极大地调动了人的积极性。人积极性是把双面刃。人的积极性主要就是人欲望的积极性,如果失去了人本性善的制约,那就是人的恶欲。因此,改革开放调动了人的积极性,唤醒了人的欲望,同时也诱导了人的恶欲。
4、忽视了警告——传统文化在中国
由于忽视了邓关于“最大的失误是在教育方面”,与陈关于“党的生死存亡问题”的警告。在经济的突飞猛进的大发展中,也诱导了众人的恶欲,带来了恶富:卖官、卖权、卖地、卖厂、卖假、卖身、卖人、卖资源、卖矿山、卖文凭、卖舞台、卖内情等等,能卖的无所不卖。马不吃野草不肥,人不得外财不富,形成了少数恶富阶层。
5、一幅腐败的时局图——传统文化在中国
当人的恶欲突破了人本性善的底线,和社会法治的红线。腐败总是随着金钱而来,这也是规律。一时间金钱万能、拜金主义甚嚣尘上,物欲、性欲、玩欲、好欲等一时泛滥成灾,人类社会的一切丑恶都在尽其所能表现的淋漓尽致。真是一幅腐败的时局图。(《反腐在当今中国》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728984.html)
6、十分严峻的挑战——传统文化在中国
在当今古今中外空前的反腐力度下,突出提出了要两手抓的紧迫性,一手抓教育,一手抓法制。那么当今,要用什么思想理论,来教育我们的青少年与干部哪?用什么思想理论来指导我们的法制建设哪?思想理论建设已经提到了十分迫切的地位。这也就对意识形态领域提出了十分严峻的挑战。
7、失去了理论自信——传统文化在中国
当今我国思想文化的状况其次是:在改革以前指导我们的思想理论基础就是马论与毛思。但是在当下马论在中国,已经失去了当年唤醒国人、激励国人、武装国人,成为国人精神支柱的作用了。当今致使中国腐败的原因很复杂,失去了精神支柱、失去了理论自信,就是其中最重要的原因之一。(《马克思论在中国》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731152.html)
8、思想政治工作薄弱了——传统文化在中国
很显然,当下指导我党我国的思想理论,凸显的是邓理。虽然马论与毛思的精髓仍然起到基础的作用,但是作为改革以来的指导思想已经不提了。同时正如邓理1989年所讲:我们最近十年的发展是很好的。我们最大的失误是在教育方面,思想政治工作薄弱了,教育发展不够。”——深刻至极。
9、左右我党我国的理论——传统文化在中国
同时还应看到:在当代以至未来能左右我党、我国走向的理论只有:马论、毛思、邓理。至于江的“代表”论成了形式主义;与胡的“科学”失去了论针对性,都只不过是邓理的体现而已,决不能于此相提并论。同时也没有必要每一届都要留下点什么。能不能留下点什么,要看能否在理论上起到左右我党、我国的作用,在精神上起到支柱的作用。
10、被传统文化所融化——传统文化在中国
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732596.html
同时更应该看到:马论之所以能够起到左右中国近现代以至当代的走向,就是因为马论被中华传统文化所融化了、消化了,也可以说是与中国的实际相结合了,而产生了毛思与邓理,才起到了如此的作用。如果没有毛思与邓理,那么马论一定会被排斥出中国的。(《马克思论在中国》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731152.html)
11、理论自信是核心——传统文化在中国
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732596.html
在当今深入反腐、深化改革中,理论自信已经成为了: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的核心问题。那么当今的理论的主要内容应该是什么哪?综上所述,四九年前的毛思与当代的邓理,实际上是中华传统文化中的“求实”与“变化”的思想,修正着马论,而成为我党、我国的指导思想的,起到了国人精神支柱的作用。
12、理论不自信——传统文化在中国
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732596.html
但是,从“五四运动”以来,一提到理论往往会出现两种倾向,一直在马克思论与西方民主上相争论,实际上马论也是西方思想。为什么不能从中华传统文化理论上找出路哪?这能不能说是当今国人的妄自菲薄哪?!其本身就是理论不自信!
13、新的思想理论建设——传统文化在中国
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732596.html
当今我国的发展已经进入了划时代的时期,已经到了再树里程碑的时机。在马论、毛思、邓理的基础上,在深入反腐深化改革中,一个以中华传统文化理论为主要内容的,新的思想理论建设是时代的召唤,是历史的使命,是实现中华民族复兴梦想的需要。
14、正本清源古为今用——传统文化在中国
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732596.html
实际上中华传统文化的理论是博大精深的,其思想精髓必将在人类精神文明上起到无与伦比的作用。只不过是两千多年来在被封建统治者传承利用的同时,而出现了曲解、歪曲甚至于糟蹋,就是如此,还无时不在释放出那耀眼的光辉。现在是为中华传统文化正本清源、修正发展、古为今用的时候了!
15、苦苦思索慢慢谭去——传统文化在中国
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732596.html
为中华传统文化正本清源。主要有:一、中华民族的信仰与宗教;二、中华民族的世界观与方法论;三、中华民族的人生观与道德观;四、中华民族的为人处事等。浅浅学识、苦苦思索、慢慢谭去。
16、中华民族有炎黄——传统文化在中国
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732596.html
历来就有中华民族没有宗教信仰一说,先不说道教与佛教。先说说什么叫宗教信仰,简单地说,就是一群人凝聚在,相信现实世界之外存在着超自然的神秘力量或实体,从而崇拜并引申出信仰认知及仪式活动。外国有上 帝、真 主等;中华民族有炎黄啊!!!
17、信仰祖先炎黄——传统文化在中国
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732596.html
中华民族信仰我们共同的祖先炎黄,中华民族信仰祖宗,是炎黄那超自然的力量,使全世界的华人凝聚在一起,庇佑着我中华民族绵绵五千年的传承,并有着一系列的世代传承、礼仪仪式、思想理论、文化传统、风俗习惯等,世界无与伦比。
18、只要我们中华民族信——传统文化在中国
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732596.html
中华民族历来就是历史唯物论者。相传炎、黄、蚩尤融合成为了中华民族,是我们的共同祖先。其上承伏羲、女娲,下传尧、舜、禹。虽然传说被神化了,可是哪个宗教不是来自于神化了的传说哪?当代又证实了多少还有多少没有被证实哪?不论如何,只要我们中华民族信,信仰炎黄宗教。
19、就叫做炎黄信仰——传统文化在中国
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732596.html
可能有人说炎黄宗教没有所谓的宗教模式,中华民族的炎黄宗教为什么要有别人的模式哪?!全世界的宗教又都不是一个模式。我们也可以不叫做什么宗教,就叫做炎黄信仰。
20、哪个宗教没经过兴衰——传统文化在中国
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732596.html
可能还有人说中国两千多年来的封建史,对炎黄的崇拜就是断断续续的,尤其是“五四运动”以来反传统更是日甚一日。那么哪个宗教没经过兴衰的过程哪?只要其能够把我们这群中华民族凝聚在一起,就是今天的需要。
21、亟待形成系列统一——传统文化在中国
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732596.html
中华民族信仰炎黄,逐渐地形成了众多的信仰礼仪形式。只不过是由于古代、近代、现代诸多原因,与地域、民族、传统的诸多因素,而非常的杂乱无章,从有信伏羲女娲、炎黄蚩尤、尧舜禹到老子、孔孟等,一直到宗族的祖宗等多种形式。虽然可谓丰富多彩,但是又亟待于形成系列的统一。
22、统一的炎黄宗教——传统文化在中国
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732596.html
中华民族信仰炎黄等的礼仪形式可谓是丰富多彩,但当今中华民族复兴的梦想在呼唤:形成一个统一的宗教信仰系列是时候了。我们为什么不能根据传说,通过传承、修正、发展形成一个:中华民族统一的,有民族特色的,传承系列、礼仪形式逐步规范的炎黄宗教哪?!
23、不断发展的炎黄宗教——传统文化在中国
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732596.html
那么问题又出现了,那就是:传说有的已被证实、有的即将被证实、还有没被证实的怎么办哪?任何宗教的史实都存在着如此的问题,都存在着如此的争论,有的甚至很激烈。我们也可以以传说为主线,以已被证实的为根据,采取通过不断地争论、不断的修正建设不断地发展开放的炎黄宗教。
24、去伪存真去粗取精——传统文化在中国
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732596.html
其中传承系列可以主要依据传说为主,尽量扩大范围去伪存真;礼仪形式可以主要依据各地文化,尽量多彩融合去粗取精。形成中华民族统一的,有民族特色的,开放规范的,不断发展的炎黄宗教。
25、结绳记事河图洛书——传统文化在中国
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732596.html
其次,中华民族炎黄宗教的世界观与方法论。在中华民族的传说中,中华民族一直是一个能够客观的、变化的观察生存环境的民族。从上古的结绳记事到河图洛书,都是客观的、变化的记载着当时人们生存环境的客观变化,其基本思想一直影响至今。
26、河出图洛出书——传统文化在中国
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732596.html
相传,上古伏羲氏时,洛阳东北孟津县境内的黄河中浮出龙马,背负"河图",献给伏羲。伏羲依此而演成八卦,后为《周易》来源。又相传,大禹时,洛阳西洛宁县洛河中浮出神龟,背驮"洛书",献给大禹。大禹依此治水成功,遂划天下为九州。《易·系辞上》说:"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就是指这两件事。
27、第一个里程碑——传统文化在中国
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732596.html
关于河图洛书还有很多传说与后人的解释,其一直披着神秘的外衣,公认是中华民族文化之源的千古之谜。但是都可以统一在,是先人对当时生存环境的客观认识。期中的点与圆圈既可以说是代表了雨点与太阳、又可以说是代表阴阳的变化。是中国古代文明的第一个里程碑。在哲学领域一直影响至今。
28、创世女神和始母神——传统文化在中国
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732596.html
中国上古神话中的创世女神——女娲又称娲皇,女阴娘娘,史记女娲氏,是华夏民族人文先始,福佑社稷之正神。留下了相传女娲造人、女娲补天的神话传说。是被民间广泛而又长久崇拜的创世神和始母神。充分地体现了中华民族为了适应生存环境的变化,而客观的改造生存环境的伟大创举。今天我们不是正在继续着这样的创举吗?!
29、勇往直前的奋斗精神——传统文化在中国
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732596.html
至于传说中的火神祝融氏、水神共工氏、钻木取火的燧人氏、中华文字始祖造字的仓颉氏等。都充分的展现了中华民族为了适应生存环境的变化,在改造恶劣的生存环境中的不屈不饶、坚韧不拔、奋不顾身、勇往直前的奋斗精神。这不正是今天所迫切需要的精神吗?!
30、中华民族的始祖——传统文化在中国
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732596.html
尝百草的五谷王神农氏炎帝、定天下称天子的轩辕氏黄帝、战神蚩尤的涿鹿之战,是中华民族大融合之始、是中华的野蛮时代向文明时代的转变之始。由此炎、黄两个部族便在中原地区和睦相处、互相融合、共同劳动和繁衍下来。他们就成了我们中华民族的始祖。这就决定了炎、黄成为凝聚天下华人信仰的宗教似的精神支柱。
31、建国治国的脉络——传统文化在中国
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732596.html
尧舜禹到夏商周时期。从相传的天下圣人之师、国家管理学鼻祖管子的《管子》一书中可以看到:这是中华民族由建国到治国的发展脉络。其中包括:建国、内政、外交、政治、军事、经济、教育、农业、商业、机构、制度、法制、礼仪等及兴衰,一直影响了中华民族两千多年的封建制,与至今的国家管理制度的建设理念。
32、易经是传统文化的经典——传统文化在中国
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732596.html
此时我们的上古先贤们的思想,基本都集中在一部可称为中华传统文化之源的《易经》中。先后经过伏羲八卦、周文王父子的六十四卦、孔子的《十翼》等。《易经》在夏朝又有了《连山易》、在商朝产生了《归藏易》,由于时间的原因已失传。只剩下了出自于《易经》的周朝产生的《周易》。成为是中华传统文化最重要经典之一。
33、为《易经》正本清源——传统文化在中国
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732596.html
《易经》是不是一部占卜之书尚存争议,但绝不是迷信不是算命。易经是上古先贤对人类,客观的生存环境中的种种现象变化的解释和预测,用现代的话来讲:是客观的、变化的、科学的观察世界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至于后人由于各种原因而形成的歪曲和利用,正说明了现在必须为《易经》正本清源。
34、河图与阴阳爻——传统文化在中国
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732596.html
据传伏羲依照“河图”之启示而演成八卦,形成了《易经》典籍的核心内容,其中关键是阴阳爻,对此也是尚存争议。如果说是来至“河图”,那么河图可理解为是上古的气象方位图,圆圈代表了太阳为直线阳爻,圆圈多的西北为干旱地域;黑点代表了雨点为断线阴爻,黑点多的东南为湿润地域。
35、结绳与阴阳爻——传统文化在中国
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732596.html
结绳记事与阴阳爻。上古结绳记事时代,在一根绳索上分段打结,表示一定含义。那时是母系社会,女性的对一个族群或大家庭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因此绳索上打结的有可能表示出生了一个女性,由此“结”演变为阴爻的断线,而未打结的直线为阳爻。不论还有诸多说法,都是对人类生存客观现象解释的记录。
36、卦象是客观存在——传统文化在中国
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732596.html
有阴阳爻组成的不论是伏羲的八卦还是周文王父子的六十四卦,都是由一个个的卦象组成,每一个卦象都是对当时人们已经知道的或是想要知道的,包括自然于社会的生存环境在内的,各种现象,做出解释或预测的记录。每一个卦象都是客观存在的。
37、阴阳爻是变化的——传统文化在中国
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732596.html
我们的上古先贤,所组成每一个卦象的阴阳爻都是变化的,并且是依据阴阳爻的变化而分别形成的各个不同的卦象,来分别解释和预测人类生存的自然与社会环境和其变化的过程。用现代语言来说就是辩证的看问题。
38、卦象的唯物观——传统文化在中国
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732596.html
完全可以自豪的说《易经》是中华上古先贤观察人类生存环境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自古以来一直在用,而又未被今人全面了解的中华传统文化之核心。其世界观是承认客观世界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的——卦象。这种唯物观早于现代两千年至五千年。
39、阴阳之道的辩证法——传统文化在中国
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732596.html
其方法论比现代辩证法的全部内容还要丰富:那就是阴阳之变道的“变道”(说是规律也勉强可以),其“变道”如下:1、对立道、2、同一道、3、相对道、4、互有道、5、永动道、6、极变道、7、中和道。从而形成了中华文化的核心和精髓——“中和”的意识。(现有哲学的核心理论——阴阳之变道http://blog.gmw.cn/blog-45156-355747.html)
40、《老子》的世界观——传统文化在中国
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732596.html
与《易经》相比较老子的《道德经》就直接的点出了,当时人们观察世界与人生的世界观与人生观。可以说其中的《道经》是阐述了世界观;《德经》阐述了人生观。正是因为《道德经》是阐述人们对世界与人生的总看法,所以才能够使后人以此逐渐的形成了中华民族土生土长的宗教——道教。因为所有的宗教都是在阐述对世界与人生的总看法。
41、唯道主义——传统文化在中国
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732596.html
古往今来对“道”有诸多的解释,但在下认为:首先道不是唯心的,因为道是客观存在的;其次道又不能简单的解释为是唯物的,因为道是宇宙与其所有的一切的变化过程,宇宙的本源就是一个变化的过程——“道”也。如果非要叫个什么主义的话,那就叫做“唯道主义”吧!
42、拨开迷雾冲破禁锢——传统文化在中国
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732596.html
《道德经》与《易经》一样,在后人的解读中,蒙上了神秘的迷雾,和道家经典的禁锢。当今如何用大众的语言来拨开迷雾,冲破禁锢,从老子那个时代的现实和思维出发来感悟老子,同时通过适当的修正和发展,使其成为我中华民族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已经到了“当仁不让于师”的时候了。(附:《老子》我说(上)》http://blog.gmw.cn/blog-45156-303889.html)
43、何谓“道”——传统文化在中国
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732596.html
“道”就如同我们人类在漫长的演变过程中,为了生存要在茫茫大地上走出一条生存之“道”,这条生存之“道”本来就是客观存在的,可是当我们人类走错了道的时候,那就是条死路;走对了道的时候,那就是条生路,我们人类就是这样经过多次的选择,不知不觉的走在那人类生存发展的道路上。宇宙中的一切包括宇宙本身都是如此的过程。
44、何谓“名”——传统文化在中国
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732596.html
我们人类不知不觉的走过的人类生存发展道路的那个“道”,可这个“道”,又不是寻常所说的道路的那个“道”。只好用“道”这个“名”字吧!可是这个“名”字,又不是平常对某个东西随意命“名”的那样,而是有着对世界总看法的特殊的意义的。正可谓是:“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45、可称为“玄”——哲学——传统文化在中国
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732596.html
因这个“道”说其不存在吧,其开创了天地,说其存在吧,其产生了万物。所以,只有在其无始无终、无影无形、无色无味、无上无下、无左无右、无前无后中,才能观察到天地初始时自然状态的无穷的奥妙;在感觉其作用时,才能观察到人类所感觉到的万物。这就是“道”的变化过程,可称为“玄”——哲学,是人们认识世界的奥妙之门也。
46、何谓“上德”——传统文化在中国
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732596.html
何谓“上德”。在认识人类社会时,能充分体现“道”的人性善表现的“德”为上德。只要能达到人的本性善,不需要用外在的形式,如:礼来约束的德,自然是有德的。从而,在根本上揭示了人生观的真谛——那就是人的本性善。(附:《老子》我说(下)http://blog.gmw.cn/blog-45156-323066.html)
47、何谓“下德”——传统文化在中国
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732596.html
何谓“下德”。在认识人类社会时,由于失“道”,忽视人的本性善,只有用“礼”来约束的“德”为下德,只是在礼的外在形式上没有离开的“德”,实际是忽视了人性善的无“德”。从而揭示了人生观中礼的虚伪性,同时也说明了礼的必要性,因为人是需要约束的。可谓是“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
48、精神文明的里程碑——传统文化在中国
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732596.html
公元两千年左右是人类精神文明一个划时代的非常重要的里程碑。同时期在世界各个地域不同文明的发展中,分别产生了基 督 教、伊 斯 兰 教与佛 教等宗教。同时在中华大地呈现出的百家争鸣中,产生了儒、法、道、墨等各种思想学术流派。并逐渐地形成了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49、道教是中国的本土宗教——传统文化在中国
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732596.html
道教是在中华传统文化基础上产生的宗教,是中国的本土宗教。在其长期的发展的过程中,成为中华以儒学为主儒、释、道并流的文化主流之一。春秋战国之前儒、道本是不分家的,儒、道一统于“道”,其共同的渊源统一于中国上古史所称的三皇五帝,以至炎黄、尧舜禹,即是中华文化的渊源。
50、道家与道教的区别——传统文化在中国
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732596.html
道家与道教的区别也是显而易见的。道家是在通过传承上古文化的“道”,为春秋的乱世提供一剂治世良方《老子》与《庄子》,其特点是倾向于观察世界的哲学即玄学。而道教是利用了道家的玄学理论,综罗了上古与三代文化思想,统摄先秦以来的诸子百家之学,融合成为一个讲求长生不老的,以道、鬼、仙、神学为主的,信奉多神的一种宗教。
51、道教禁锢影响发展——传统文化在中国
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732596.html
道教源于道学,道教信奉炎黄等有着中华大宗教的意义;道教的天人合一、道我一体、顺应自然、抱朴守真、性命双修、崇俭抑奢、清静恬淡、济世利人的思想又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但道教成仙的思想,却为道教设下了诸多迷信的禁锢,影响了道教近一步的大发展。同时也使得《易经》《老子》蒙上了神秘的色彩,不易近一步的科学的解读、修正、发展。
52、“神”概念的区别——传统文化在中国
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732596.html
谈中华传统文化不能避开对“神”的理解。中华传统文化“神”的概念与其他宗教“神”的概念有着其显著区别的特点。中华“神”一般都与神仙二字相组合,在历史中基本是有其人的。是永远活在人们心中的,对人们有利有恩的一种伟人的形象。
53、信奉神仙与诅咒魔鬼——传统文化在中国
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732596.html
神可理解为是神态;仙可理解为是高人。那么神仙就是:在人世间对人们有利有恩使人们爱戴的高人即使是死去了,但其善良的形象、神态,也永远的活在人们的心中,那就是人们信奉的神仙;反之对人们有害有怨使人们恐惧的恶人即使是死去了,但其丑恶的形象、神态,也永远扰乱着人们的心里,那就是人们诅咒的魔鬼。
54、天人合一是客观的——传统文化在中国
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732596.html
中华传统文化“神”的概念与其他宗教“神”的概念有着其显著区别的特点。是由中华传统文化的唯物史观决定的。中国人最基本的思维方式——天人合一是客观的、自然的、不由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合一,构建了中华传统文化的主体思想。有此思想文化产生的神仙,都是现实中的活生生的人的形象。
55、当今的理论基础——传统文化在中国
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732596.html
中华传统文化的“道”就是一个:“客观存在的永远变化的过程”,以此来观察世界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马论能够融化在中国的必要条件;是毛思、邓理的基本核心;是当今认识世界最佳的精神武器,是完全可以作为指导我党我国的理论基础。
56、中华民族的人生观——传统文化在中国
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732596.html
用中华传统文化的“道”来认识人类社会,在春秋战国时期就产生了“百家争鸣”的局面,形成了各种的人生观与价值观。经过中华民族和国家兴衰的实践,逐渐地形成了以儒学为主的中华民族的人生观。这就是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正本清源的第三个问题:中华民族的人生观。
57、以儒学为主的人生观——传统文化在中国
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732596.html
人生观是世界观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受到世界观的制约,主要是通过人生目的、人生态度和人生价值三个方面体现出来的。中华民族逐渐形成的以儒学为主的人生观,是由孔子创建的儒家学说,也就是集中华文化之大成,为中国人量身定做的思想文化。
58、源远流长绵绵不断——传统文化在中国
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732596.html
文化就是做人的学问,中华文化就是做中国人的学问。文化是人类由动物逐渐的演变成人的漫长过程中产生、发展的,有着鲜明的地域和时代特色,直到现在乃至未来仍在不断地产生新的而发展。中华文化因不同的依据,可追溯到三千年、五千年、八千年乃至一万年以上。源远流长绵绵不断是其最显著的特征。
59、中国人为人、处事——传统文化在中国
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732596.html
做人的学问就是为人、处事两件事;中华文化就是做中国人的为人、处事之道。中华文化就是对中国人三千年、五千年、八千年乃至一万年以上,以来为人处事的积累、提炼、升华的总结,同时以儒学为主的人生观,又是为中国人量身定做的服饰,全部都穿戴上方是中国人,全部都脱掉了那就相当于是“裸虫”了。
60、划时代的需要——传统文化在中国
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732596.html
中华文化的为人、处事之道,就是要回答做人的标准与如何处事这样的两个问题。这不正是当今我国思想文化领域、与精神文明建设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吗?!当下没有任何思想文化,比儒家思想文化更适合于中国的精神文明建设。这就是划时代客观的迫切需要。
61、做人的根本标准——传统文化在中国
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732596.html
做人的根本标准是区别于动物的本性。人的本性应是随着人类社会逐渐脱离动物界,在与自然界相适应的过程中逐渐产生、发展、完善的,当下仍在完善中。最显著的特征就是“性本善”,是人类脱离动物的基本心里特征(同样如《圣经》中亚当与夏娃偷吃禁果而知羞恶的故事也就是性本善的表现)。
62、人性对欲望的制约——传统文化在中国
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732596.html
人类历史与个人成长史,就是欲望与人性这两只无形的手在左右。主要表现为恶的欲望与人性的善的比例在发生着变化,总的趋势是:善的比例在逐渐的增大;欲望在人性的制约下,恶的比例在逐渐的缩小,但人的欲望中恶的成分在一定的空间和时间内还是占有支配的地位,同时人的本性善也在不断的发展完善。这个过程也就是人类社会进步的过程(附:善恶谭http://blog.gmw.cn/blog-45156-362040.html)。
63、命运掌握在人的手里——传统文化在中国
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732596.html
人(人类)的命运是在“欲望”与“人性”这两只无形的手左右中。那么到底是谁之手那?不同的文化做出了不同的回答。按地域曾经产生过:希腊文明、埃及文明、印度文明等;按宗教曾经产生过:佛 教、基 督 教、伊 斯 兰教等,他们的共同特点都是“神之手”在左右这人(人类)的命运。唯有中华文化把左右人(人类)的命运掌握在人的自己手里——修身。
64、东西方文化的区别——传统文化在中国
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732596.html
对人欲望的制约,不同文化产生了不同的思想。基 督 教认为人类有“原 罪”,因此,产生了赎 罪的思想,通过赎 罪,目的是制约遏制人恶欲的产生;儒学认为人的本性善,因此,产生择善而从的修身思想,通过修身,目的同样是制约遏制人恶欲的产生。东西方文化的目的是一致的,而赎 罪也有修身之意;区别在于:“原 罪”侧重于欲望;修身侧重于“人性”。
65、儒释道的共同点——传统文化在中国
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732596.html
修身并不是儒学专有的思想,儒学的修身侧重:通过博学诚意正心与约之以礼,而达到感悟人本性善的修养身心的境界;道学的修身侧重:通过虚极守静抱朴寡欲,而达到悟道的境地;佛学的修身侧重:戒、定、慧,而达到外放弃世俗物、内放弃欲望、心绝对止息而证悟真谛的目的。共同点都是通过自身的努力遏制人恶欲的产生。
66、传统文化新生的核心——传统文化在中国
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732596.html
由此可见,中外文化及各种宗教的目的都在于:制约人的恶欲,都有着不同意义上的修身。此时我想起了被“文大”批“臭”了的刘氏的《论修养》。今天的种种光怪陆离的丑恶现象,其根本不正是没有修养所致么?!而导致了恶欲横行所致么?!修身已经成为了中华传统文化新生的核心!!!
67、再造新人的客观必要——传统文化在中国
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732596.html
儒家的修身有着非常的现实意义。因为儒学是人本性善的人生观、是积极入世的人生观、是端正做人标准的人生观。指明了修身的内容是致知、格物、意诚、心正,修身的目的是家齐、国治、天下平。今天的精神文明教育缺少的不正是儒家修身的积极思想么?!“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因此,修身已经成为了今天再造新人的客观必要!!!
68、传统文化的根本目的——传统文化在中国
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732596.html
修身在修心,因此要正心;修心在修本性善,因此要诚意;诚意在格物,因此要致知。就是对传统文化的学习,要博学懂理,关键是要弄明白为什么要修本性善,因为本性善是做人的根本标准,所以,修本性善已经成为学习中华传统文化的根本目的。
69、“至善”就是本性善——传统文化在中国
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732596.html
儒家经典《大学》开篇就讲“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於至善。”对此“亲民”有争论,我倾向于是“新民” “止於至善”我认为应是:大学在于培养新人,培养成为“至善”——就是本性善的新人,这就是修身的目的,也只有新人才能承担起平天下的重任。那么,当今的大学培养出来的是止於至善的新人么?!能承担起平天下的重任么?!!
70、孟子的四心与四端——传统文化在中国
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732596.html
《孟子》的“四心”与“四端”。“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愧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四端也,犹如有四体也。”
71、四心为善是人的本性——传统文化在中国
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732596.html
孟子的恻隐、羞愧、辞让、是非“四心”,其根本就是一个“善”字,是人与动物根本的心性区别,是为人基本的心性特征。儒学“克己复礼为仁”的仁就是这四心;道学返璞归真的真也是这四心;佛学的性自本空的空同样是这四心,色即是空,空即是色么。因为,四心为善是人的本性,当下的种种丑恶其根本就是失去人的本性善。
72、“四端”与“五常”——传统文化在中国
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732596.html
孟子的仁、义、礼、智的“四端”,是人的恻隐、羞愧、辞让、是非“四心”,集中表现为人性善的外在的客观的体现形式,既是做人的标准也就是“上德”,所以说做人的标准就是人自己。至于后来逐渐到董仲舒演义成为的仁义礼智信的“五常”,所形成的具有强制性的礼仪和礼制,可称谓“下德”。
73、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传统文化在中国
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732596.html
由本性善的内容:四心与四端的外在的表现形式,而形成的中华传统文化中的礼仪、礼制,是经过了五千年或是一万年以上漫长时间,逐渐形成的,而逐渐的被统治者所利用,最早有记载的表现为“周礼”。形成了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之一。
74、礼的积极作用——传统文化在中国
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732596.html
中华传统文化的“礼”,在长期的形成过程中,在被历代统治者利用的过程中,逐渐的表现出的两面性。一是起到了制约人的欲望,遏制人的恶欲,使人保持或是恢复本性善的自觉的或是强制的积极作用。这正是当下精神文明建设中育人的根本目的。
75、礼的消极作用——传统文化在中国
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732596.html
“礼”在被历代统治者利用的过程中,逐渐的表现出两面性的另一面是:与其内在的本性善形成了悖论,而形成了封建的礼教,成为了人的精神枷锁,起到了扼杀人性的消极作用。如忠孝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美德,但由此形成扼杀人性的愚忠愚孝就成了人的精神枷锁,也成为了“五四”以来反传统的主要内容之一。
76、忠孝文化的美德——传统文化在中国
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732596.html
凝聚着信仰同姓同宗同族的宗族,信仰祖宗的传统文化中,从而形成了在家孝敬,在社会忠诚的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美德之一;是人本性善的基本体现;一直是维系社会稳定发展的思想文化基础;同样有着当今凝聚天下华人不可替代的精神作用。
77、忠孝的封建枷锁——传统文化在中国
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732596.html
但是,当孔子提出的:“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和““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的忠孝的思想文化。逐渐的被统治者所利用,演义为董仲舒等提出的“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的“三纲”,以至于成为“君要臣死,臣不死是为不忠;父叫子亡,子不亡则为不孝。”的封建愚忠的的枷锁。
78、万国来朝的礼仪之邦——传统文化在中国
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732596.html
由于传统文化中“礼”的积极性一面的思想文化,造就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的众多的可歌可泣的民族英雄,形成了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使得中国曾经成为了世界上万国来朝的礼仪之邦。
79、体现了“礼”的思想——传统文化在中国
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732596.html
同时当今我国的核心价值观:国家的价值目标是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社会的价值取向是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公民个人的价值准则是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无不体现了传统文化“礼”的思想,“礼”是文明和谐的、是平等公正的、是诚信友善的。
80、突破礼教的束缚——传统文化在中国
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732596.html
同时传统文化中“礼”也存在着消极的糟粕的一面的思想文化。这一面即产生了突破封建礼教束缚的枷锁,忠孝不能两全的杰出人物、大义灭亲的豪杰、直言犯上以死相谏的忠臣、还有能顺应时世敢于改朝换代维护民族统一的帝王。就是近现代不突破束缚哪有革命?!哪有改革?!
81、伪君子、伪善人——传统文化在中国
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732596.html
但是传统文化中“礼”存在着消极的糟粕一面的思想文化,从历史至今也促成一系列的奸臣、伪君子、伪善人的横行于世。之所以“伪”,就是因为“礼”来至人本性善是做人的根本标准,所以要在装人上有所作为,这正是道家提倡无为的道理所在。
82、伪君子的基本特点——传统文化在中国
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732596.html
古往今来奸臣都是伪君子、伪善人。表面彬彬有礼、道貌岸然白天是人夜间是鬼;阿谀奉承、投其所好、曲意奉上结党营私;打着冠冕堂皇的旗号装腔作势以售其奸,这就是伪君子的基本特点。当下的巨贪“老虎”那个不是如此这般?!
83、中华民族的血脉——传统文化在中国
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732596.html
尽管忠孝文化的思想同所有的文化一样都具有两面性,但是忠孝的传统文化已经成为了中华民族的血脉、华人日常行为的道德准则、中国建设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忠文化是孝文化的扩大,孝文化是祖宗文化的继续,祖宗文化是信奉炎黄文化的延伸,同样具有着宗教的意义。
84、中华孝道首推虞舜——传统文化在中国
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732596.html
中华孝道代表首推虞舜,舜从小受父亲瞽叟、后母和后母所生之子象的迫害,屡经磨难,仍和善相对,孝敬父母,爱护异母弟弟象,故深得百姓赞誉,充分的诠释了孝不只是报恩,更重要的是爱,历来被列入“五帝”之中,奉为华夏至圣。非常具有孝的宗教色彩。
85、孝是天经地义——传统文化在中国
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732596.html
集中阐述儒家伦理思想的《孝经》,“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人之行也。”把“孝”看做是天经地义的事,是很有道理的。动物界就有乌鸦反哺、羔羊跪乳、舔犊之情,何况人乎?!是一切生物延续的需要,更是人类繁衍生息的客观需要,孝就是爱,就是父母之爱的继续,所以说是天经地义的。
86、以孝治天下——传统文化在中国
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732596.html
“昔者明王之以孝治天下也,”《孝经》首次将孝与忠联系起来,认为“孝”要“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国君可以用孝治理国家,臣民能够用孝立身理家,还根据不同人的身份差别规定了行孝的不同内容:天子之孝要德教百姓;诸侯之孝要在上不骄;卿大夫之孝要非道不行;士阶层的孝要忠顺事上;庶人之孝要以养父母等。
87、天子的孝道是爱民——传统文化在中国
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732596.html
《孝经》“爱敬尽于事亲,而德教加于百姓,刑于四海。盖天子之孝也。”能够爱自己父母的人,就不会厌恶别人的父母,能够尊敬自己父母的人,也不会怠慢别人的父母。以爱敬的心情尽力地侍奉双亲,而将此德教于百姓,使天下百姓遵从效法,这就是天子的孝道。天子的孝道主要表现在爱民。
88、诸侯的孝道——传统文化在中国
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732596.html
“在上不骄,高而不危;”身为诸侯,在上不骄傲,就不会有危险;生活节俭慎行,财富就不会损溢。居高位而没有危险,能保持自己的尊贵地位;财富充裕而不挥霍,能守住自己的财富。能够保持富有和尊贵,然后才能保住家国的安全,与其黎民百姓和睦相处。这就是诸侯的孝道。当下的巨贪“老虎”那个守得住!
89、卿大夫的孝道——传统文化在中国
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732596.html
“是故非法不言,非道不行;”不合礼法的衣服不敢穿戴、不乎礼法的言语不敢说、不合道德准则的行为不敢做;所以不合礼的话不说、不合礼的行为不做,那么说话不需选择就能合礼法,自己的行为不必着意考虑也不会越轨。这就是卿、大夫的孝道。如此这般那还会有贪官?!
90、初入世事学子的孝道——传统文化在中国
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732596.html
“故以孝事君则忠,以敬事长则顺。”用奉事父的心情去奉事母,爱是相同的;用奉事父的心情去奉国君,敬是相同的。所以奉事母是用爱心,奉事国君是用敬之心,两者兼而有之的是对待父亲。因此用孝道来奉事国君就忠诚,用尊敬之道奉事上级则顺从。这就是士人的孝道。国君代表了国家,上级代表了事业,初入世事学子的孝道。
91、治吏必读《孝经》——传统文化在中国
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732596.html
“以养父母,此庶人之孝也。”顺应当时的形势,认清自身所处的地位,自食其力、行为谨慎、节省俭约,以此来孝养父母,这就是普通老百姓的孝道了。所以上自天子,下至普通老百姓,不论尊卑高下,孝是没有始终,而只有是自己不能及时尽孝。治吏必读《孝经》呀!
92、父母的面带悦色——传统文化在中国
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732596.html
子夏问孝,孔子曰:“色难。”意识要做到孝,难在子女的脸色上,不论父母如何子女都要面带悦色,在下认为孔子意在真心爱的悦色是最难的。但是,你悦父母可能不悦算孝么?最最难的是让父母真正的面带悦色。
93、那就是大孝大忠——传统文化在中国
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732596.html
如何才能让父母真正的面带悦色哪?那就是满足父母的心愿。不论子女在不在身旁,那怕是你在风雪中守卫着边疆,只要“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有一个子女有出息的信,父母就会面带笑容,那就是大孝大忠。
94、礼仪不是人为凭空臆造——传统文化在中国
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732596.html
关于中华传统文化的礼仪。主要包括祭祀、忠孝、接人、待物等的礼仪。礼仪包括礼节和仪式,礼多指个人性的,像鞠躬欠身等就是礼节;仪则多指集体性的,像开幕式阅兵式等就是仪式。还有宗教的礼仪等。礼仪不是人为凭空臆造的,而是人的本性、感情的客观的必然的主观表达形式。是依此,人们约定俗成表示尊重的各种方式。
95、下跪叩头与席地跪坐——传统文化在中国
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732596.html
关于传统文化中的下跪叩头。下跪叩头据说与中华传统席地跪坐有关系,古人席地而坐就是跪坐,相互叩拜是对等的,并不分高下,而是来而不往非礼也。是经过了唐宋才逐渐的出现了凳子椅子,从而改变了权者贵者的坐姿,使相互叩拜的礼节出现了尊贵和屈辱之分。
96、上跪苍天祖宗——传统文化在中国
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732596.html
关于下跪叩头的争议就不谈了。在下认为,当代只要是心怀真诚的感情,就应该是:上跪苍天祖宗——敬畏;下跪父母师长——敬爱,仅此,而别绝不应行此大礼。因为,当下迫切需要的是:敬畏苍天祖宗,敬爱父母师长,并形成宗教(炎黄是华人共同的祖宗)式的规范礼仪。
97、价值观礼仪具体化——传统文化在中国
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732596.html
至于如祭祀、作揖等礼仪更应该使其形成宗教式的规范化,从小抓起、从严要求、政府带头使核心价值观: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更加礼仪具体化。依此来培养国人爱国爱民族的真诚情感。
98、如何处事的中庸之道——传统文化在中国
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732596.html
由儒家人本性善的人生观思想,产生的一系列的道德观与价值观,历来都是中国人为人的标准。由人本性善的人生观思想,产生出来的处世哲学必然是“中和”的思想文化。也就是如何处事的“中庸”之道。
99、必须为中庸正名——传统文化在中国
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732596.html
中庸不是贬义词,必须为此正名!中庸是智慧的、高尚的、英明的、伟大的;又是平凡的、平和的、平常的、平易的;就是中华民族的性格!就是中国人!又是人类生存所必需的法则,又是人类社会所必需的思想,不论你承认不承认,中庸一直都在主导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
100、不感到孤独的孤独——传统文化在中国
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732596.html
思索在不感到孤独的孤独之中,就是享受、就是养生。
——突来感悟记在此,下面接着“谭”《传统文化在中国》。
101、本性善是天生的——传统文化在中国
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732596.html
《中庸》开篇就讲:“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这里说明了人的自然禀赋叫做“性”是天赋的,这就是人的本性善。对当今的每个自然人来讲,这种本性善是天生的;但是对整个人类来讲,那是人类由动物演变成为人的漫长的岁月里逐渐形成的。是人区别于动物的最根本的人性。
102、要有成人节——传统文化在中国
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732596.html
有人要问:刚生下来的婴儿本性就善么?那么我要反问:刚生下来的婴儿就会走么?同样的是,人本性善与会走等都是人先天就有的功能,但又是人类由动物演变成为人的漫长的岁月里逐渐形成的,只有人从婴儿长大的过程中,才逐渐会成熟的功能,所以要有成人节的,少年儿童是需要监护的。
103、修道之谓教——传统文化在中国
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732596.html
《中庸》开篇又讲:“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遵循天生本性善行事叫做“道”,以得“道”为目的的修身叫做“教”。从而回答了老子(孔子曾经从师与老子)的“道”,并提出通过修身的教育方可得道,也就是人的本性善。
104、具备人全部的功能——传统文化在中国
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732596.html
到此已回答了,就像婴儿学走路的功能一样,人本性善的功能,也要通过修身教育,方可得“道”。所以少年儿童叫做未成“人”——不具备人的全部功能;送小孩上学也叫做去学文化学做人;才有了长大成人之说,也就是基本具备了人的全部功能,我国古代的教育主要是德育,也就是做人的教育。
105、何谓“中”?——传统文化在中国
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732596.html
《中庸》篇的“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近一步的说明喜怒哀乐没有表现出来的,没有表情的那个点叫做“中”是“天命”的;朱熹的《中庸章句》题注:“中者,不偏不倚,无过不及之名。”还是那一个点,谓之“中”。
106、何谓“和”?——传统文化在中国
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732596.html
中庸接着讲到“发而皆中节,谓之和。”正常的人在正常清醒的状态下,不可能没有喜怒哀乐,因为人可掩饰思想感情,但绝不可能没有思想感情。表现出来的喜怒哀乐有适度的节制,叫做“和”是“率性”的。
107、“中”是世界本源——传统文化在中国
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732596.html
中庸接着讲到,“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中”就是世界的本源,人类的认识只能接近世界的本源,但是永远达不到的“中”的那一点。这一点是不是宇宙大爆炸的那个原定哪?我们的祖先真是智慧的无与伦比!
108、“中”制约下的“和”——传统文化在中国
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732596.html
中庸接着讲到“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就是说“和”是达到“天下之大本”——“中”之道的途径。只有通过在“中”制约下的“和”才能接近永远达不到的“中”,超出了“中”的制约,就是失“和”了。“喜”超出了一定的范围就会“乐极生悲”,“哀”超出了一定的范围就会“祸不单行”。
109、传统文化的和谐思想——传统文化在中国
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732596.html
中庸接着讲到“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实现了“中和”天地各归其位万物繁衍生息。“致中和”是“和”随着“中”的制约而变化的,所以,也可以说世界的本源是“和”随着“中”的制约永远变化的过程。因此,只有“适中”那就是“和”,从而在哲学领域内奠定了传统文化的和谐思想。
110、都是变化适中的过程——传统文化在中国
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732596.html
那么“和”是怎样随着“中”的制约而变化的哪?从传统文化中可以看到,是“阴”“阳”在左右着其变化。如:冰在其是固体性质的那个“中”的制约下实现了是冰的“和”;温度升高为“阳”,冰的“和”失去了冰的那个固体性质“中”的制约时,冰就会失“和”了而否定了冰的固体状态,变化为水。反之温度下降为“阴”水又变为冰,水、气互变同理。整个宇宙同理,都是一个“阴阳变化适中”的过程。
111、中华文化的显著特征——传统文化在中国
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732596.html
儒学最高智慧的“中和”,是中华文化的显著特征,是中国人的“DNA”,是中国人的标准之一。每个中国人一生都在自觉或者不自觉的践行着“中和”的思想,不论你个人承认与否。只不过是,“所以行之者一也:或生而知之,或学而知之,或困而知之;及其知之一也。或安而行之,或利而行之,或勉强而行之;及其成功一也。”尤其是中国的知识份子更是如此,否则,不是失败就是灭亡。浩如烟海的中国历史证明如此,过眼如云的英雄豪杰证明如此......(从略)。
112、中和与性善的烙印——传统文化在中国
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732596.html
伟大的毛秉承“五四”运动以来,终生“反儒”。但是,在其丰功伟绩中有着鲜明的“中和”“性善”的烙印,这就是文化的力量。如在对“西安事变”中蒋的态度上,以毛为首的我党人从民族大义出发不计前嫌(4、12的杀戮、和5次围剿等),可以说是“隐恶”;拥护蒋领导全国的抗战,可以说是“扬善”;但是,即不是一切通过统一战线,又不是完全脱离统一战线,而是,在统一战线内保持相对的独立,取得了抗日战争的胜利。可谓是“执两用中”的大智慧。
113、中庸大智慧的滋养——传统文化在中国
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732596.html
英明邓的“中和”“性善”之道。浸透着儒家思想《中庸》大智慧的滋养。以结束“文大”后的中国事态为例。以邓为首的我党对“文大”用“悲剧”来评价,可谓是“隐恶”;同时肯定毛的思想是我们党的集体智慧,可谓是“扬善”;对中国的未来即不走资 本 主义的道路,也不走所谓的社 会 主 义的道路,而是走有中国特色的社 会 主义道路,可谓是“执两用中”的大智慧。
114、中庸是诚学是实学——传统文化在中国
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732596.html
《中庸》篇是“诚”学、又是一篇“实”学。“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实践诚实是人类遵循天道而行。为人要做到“善”——就必须真诚;处事要做到“中”——就必须从实际出发。我党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实事求是的指导思想,完全可以说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体现。
115、小康与大同社会——传统文化在中国
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732596.html
中华传统文化的理论是博大精深的,尤其是“中和”与“性善”的思想,不但是我们中华民族为人处事的准则,同样为我们描绘了未来的美好梦想。那就是由“小康”社会,逐步进入“大同”社会,实现民族复兴的梦想。
116、大同社会的理想——传统文化在中国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732596.html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儒家思想的大道实行的时代,天下为天下人所共有。选有德有能的人来治理天下,人们之间讲究信用、和睦相处、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路不拾遗、夜不闭户,这样就是大同社会,这就是我们当今以至未来的具有宗教色彩的崇高理想。
117、建成小康社会实现民族复兴——传统文化在中国
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732596.html
当下实现小康社会的目标已经代替了实现社 会 主义社会的目标,虽然我们走的是有中国特色的社 会 主义道路,不免看出了传统文化的意义。这正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智慧之处,这是信仰中华传统文化与现实最好的结合,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作用所在。建成小康社会,已经成为了我党我国,以及全世界华人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共同奋斗目标。
118、三纲、八目——传统文化在中国
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732596.html
为了实现中华民族的“大同社会”《大学》一文中提出了:三纲:明德、新民、止于至善。八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具有宗教色彩的三纲、八目,滋养了两千多年来中华民族的志士仁人,也必将成为当今中华民族复兴的精神支柱。
119、办学宗旨——传统文化在中国
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732596.html
三纲:明德、新民、止于至善。讲明了大学之道,就是当时的办学宗旨。首先是要讲明老子所说的“上德”的德育;其次是要讲明培养新人的育人;再其次是要讲明实现人本性善的标准。如此的办学宗旨,不正是当今我们各类学校迫切需要的么?!不也正是深受“文大”与“金钱至上”影响的几代人所迫切需要的么?!
120、崇高抱负——传统文化在中国
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732596.html
八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其中环节是:格物、致知是修身的前提,诚意、正心是修身的内容,齐家、治国、平天下是修身的自的。如此崇高的抱负是任何文化所不可比拟的,也是当今中华民族迫切需要的精神食粮。
121、修身之道——传统文化在中国
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732596.html
著名的国学大师南怀谨先生提出新的见解:七证:知、止、定、静、安、虑、得。既“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知:要有学问能明明德;止:要制约自己的欲望止住恶欲;而后方使人有定力;而后方能心静;而后方能安神;而后方能思想;而后方能有所得。这讲的更具有宗教色彩的修身方法——修身之道。
122、精华与糟粕并存一道——传统文化在中国
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732596.html
孔子所处的时代,是中华传统文化整理、争鸣、总结、系统、发展的承前启后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时代。当下的传统文化均起源于此,又经过了两千多年来的,被利用、曲解甚至歪曲的承前启后,继承与利用并存一路,真解与曲解并存一理,精华与糟粕并存一道。因此,用现代的语言来正确的理解中华传统文化的真正意义,已经到了迫切需要的关头了。
123、这就是精髓——传统文化在中国
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732596.html
如何算作是正确的理解中华传统文化的真正意义哪?一句话就是:精髓。如“克己复礼为仁”。可理解为:通过克制自己的欲望来战胜自己,还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的礼,实现“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的仁,也就是还原人的本性善,这就是精髓。不必在是不是周礼、天理、封建礼教等上争执不休。
124、这就是真解——传统文化在中国
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732596.html
如何算作是正确的理解中华传统文化的真正意义哪?其二是:真解。如“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有很大的争议,但是在下认为孔子真正的本意是:民只要能遵守礼制(道德、法制)为“可”,就应该让其尽量发挥作用为“使由之”;不能遵守礼制(道德、法制)为“不可”,就应该让其知道遵守礼制为“使知之”。很有现代意义。
125、这就是修正——传统文化在中国
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732596.html
如何算作是正确的理解中华传统文化的真正意义哪?其三是:修正。如:《论语》中“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是孔子怀疑鬼神的存在,因此“敬鬼神而远之。”而重视解决现实社会的实际问题,这是积极的入世思想;“未知生,焉知死?”是孔子怀疑关于死的种种诡异的传说,而重视人生价值,是积极的修身思想。这就是修正的认识。
126、这就是发展——传统文化在中国
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732596.html
如何算作是正确的理解中华传统文化的真正意义哪?其三是:发展。如:如“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可发展的理解为:代表国家或单位等各级的“一把手”上级,在任用、监督、考察、适用干部时,要以制度乃至法律而行,就是以礼而行,不可任用私人或感情用事;如此,下级干部的忠诚,不是对“一把手”的自然人,而是对那个位子所代表的国家或单位等各级的事业忠诚,这就是发展的认识。而不要在什么愚忠上争论不休。
127、中华民族的灵魂——传统文化在中国
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732596.html
中华传统文化当今与未来都需要发展,但其最基本的思想是不会变得,那就是其世界观的“中和”思想,与人生观的“性善”思想。这也是中华传统文化最基本的特征,一旦失去了这基本特征,就会失去了中华民族的灵魂。
128、儒释道三教并流——传统文化在中国
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732596.html
正是儒学世界观的“中和”思想,与人生观的“性善”思想的特征。使其与传统文化中的释、道相融合、互影响、共兼容、同发展,形成了以儒学为主导儒、释、道三教并流的局面,综合性的主导了中华民族社会的和谐生活,决定每个中国人终生的价值取向,形成了中华民族的共同信仰。
129、主导了和谐生活——传统文化在中国
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732596.html
以儒学为主导的儒、释、道三教相融合、互影响、共兼容、同发展的中华传统文化,是有别于其它宗教文化相互排斥的显著特征。综合性的主导了中华民族社会的和谐生活。从而也决定了随着历史的进程,其它宗教进入中国都能和谐发展的局面。
130、决定了价值取向——传统文化在中国
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732596.html
以儒学为主导的儒、释、道三教相融合、互影响、共兼容、同发展为特征的中华传统文化,共同决定每个中国人终生的价值取向。同时又不同层度的各有侧重,青少年侧重于儒学齐家治国平天下、壮年则侧重于道学无为无不为、老年则侧重于佛学清心寡欲缘起性空。从而形成了中华民族的共同信仰。
131、道教是本土宗教——传统文化在中国
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732596.html
道教是中国的本土宗教。在其发展过程中,对中国古代的政治、经济、哲学、文学、天文、历算、医学、地理、物理、化学,以及民俗、艺术等产生过广泛的影响,春秋战国之前儒道本是不分家的,儒道一统于“道”,其共同的渊源统一于中国上古史所称的三皇五帝,以至炎黄、尧舜禹,可称之谓“黄老之术”。即是中华文化的渊源。
132、道家与道教的区别——传统文化在中国
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732596.html
道家与道教的区别是显而易见的。道家是为春秋的乱世提供的是一剂治世良方,其特点是哲学理论即玄学。而道教是利用了道家的玄学,综罗了上古与三代文化思想,统摄周秦以来的道墨(侠客)阴阳兵杂医药方伎诸子百家之学,融合成为一个讲求长生不老的,以道学鬼学仙学神学为主的,信奉多神的一种宗教。
133、《道德经》是哲学——传统文化在中国
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732596.html
道教的经典著作就是老子所著的道家的《道德经》。其实质上是一部春秋时期的哲学著作,被道教弄玄了。其著名的:“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是当时人类认识世界最科学的世界观。即使在当代仍有着不可替代的思想作用。
134、人类生存发展之“道”——传统文化在中国
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732596.html
如何理解“道”古往今来争论纷纷,在下斗胆的新论:“道”就如同我们人类原始社会,为了生存要在茫茫大地上走出一条生存之“道”,这条生存之“道”本来就存在的,可是当我们人类走错了道的时候,那就是条死路;走对了道的时候,那就是条活路,我们人类就是这样经过无数次的选择,不知不觉的走在那人类生存发展的道路上了。宇宙中所有的一切都也是如此。
135、“道”是个变化过程——传统文化在中国
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732596.html
这条生存之“道”本来就存在的,说明了“道”的客观性,不是依赖与人的主观认识而存在的,因此不能说“道”是唯心的;说是唯物的吧,“道”又不是物质的,而是整个宇宙包括所有物质的变化规律。因此只能说“道”就是一个变化的过程。
136“道”是世界本原——传统文化在中国
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732596.html
可是这个“道”又不是寻常所说的道路的那个“道”,只好借用道这个“名”字吧!可是这个“名”字,又不是平常对某个东西随意命“名”的那样。说其不存在吧,这个“名”叫“道”的开创了天地,说其存在吧,又是这个“名”叫“道”的产生了万物。说明了这个“名”叫“道”的就是世界的本原。
137、“道”是客观存在——传统文化在中国
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732596.html
“道”只好借用道这个“名”字,说明了,“道”的这个名字是人为形象的借用道路的“道”,因此近一步的说明了,“道”不是人主观意识的产物,而是客观存在的,只不过是人认识到了客观存在的“道”,而命名为“道”的。
138、“唯道主义”——传统文化在中国
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732596.html
因此,感觉“道”是无始无终、无影无形、无色无味、无上无下、无左无右、无前无后时,才有可能观察世界本源的无穷的奥妙;当感觉到“道”作用时,才能观察到人类所感觉到的万物。如果对“道”非要叫个什么主义的话,那就只好叫做“唯道主义”吧!
139、“德”是人生观——传统文化在中国
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732596.html
《道德经》的下篇讲的是“德”。“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无为而有以为。”如果说上篇“道”是当时人类认识世界最科学的世界观,那么下篇“德”是当时人类认识人生最科学的人生观。正确的理解“德”对当今的思想文化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140、什么是“上德”——传统文化在中国
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732596.html
首先要弄懂什么是“上德”。在下理解为:在人类社会中由“道”决定的人本性善在人生的表现,为“上德”。“上德”是不需要用外在的具有约束力的形式来表现的德,实际是有德的。
141、“上德”为什么——传统文化在中国
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732596.html
因为,一切道德规范都是出于人的本性善,正如孟子所讲的“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也就是只要保持或恢复人的本性善(四心),该人的言行自然而然的是有德(四端)的。因此,具有“上德”的人生可以做到无为。
142、什么是“下德”——传统文化在中国
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732596.html
明白了“上德”,“下德”就好明白了。把人本性善表现出来的“上德”人为的规定成为具有约束力的,规范人言行的“礼”所体现的德为“下德”。对于人生来讲,遵循“礼”只是德的外在形式,不等于其本性善,实际上是没有德的。
143、“下德”为什么——传统文化在中国
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732596.html
因为,虽然一切由“礼”规范的道德都是出于人的本性善,但是,首先礼只是本性善的外在的表现形式,遵循了“礼”并不等于本性善,因此产生了伪善;其次“礼”总是被统治者所利用而走向其反面,因此成为了扼杀人本性善的枷锁。所以,“下德”的人生常常表现为礼制的有为。
144、“下德”的作用——传统文化在中国
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732596.html
虽然对于人生来讲,遵循“下德”的“礼”不等于本性善。但是“下德”还是起到了约束人生欲望的作用的,因为人的欲望往往会突破人性善的制约,表现为恶欲,因此迫切需要以“下德”为主要内容的“礼制”乃至“法制”的强制制约,逐步实现恢复人本性善的作用。
145、造就新人需要——传统文化在中国
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732596.html
当今面对着“文大”无知无法与当下金钱至上这两股思潮的影响,充分发挥以道德为内容“礼教”的规范制约;和以法律为内容“法制”的强制约束, 逐步的恢复人的本性善,已经成为为中华复兴,造就一代新人的迫切需要。
146、佛与道互影响——传统文化在中国
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732596.html
佛与道在中国普通百姓那里,往往是融为一体的。如《西游记》虽然有些扬佛抑道的感觉,但是玉皇大帝请来了如来佛祖制服了猴精——齐天大圣,并在取经的路上收服了一系列的佛、道两家的叛逆者——妖精,方成正果。总的说来佛、道是一体的,还是相融合、互影响、共兼容、同发展的。
147、佛首先是普通人——传统文化在中国
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732596.html
佛教的教主释迦牟尼,首先他也是一位普通人,本人为太子,其种族地位在当时的印度是属于掌握军政的“刹帝利”阶级,据有世统的贵族权威。其生时月日据有关史料是公元前五六五年,距今已有二千五百多年。传统习惯说是中国纪年的四月初八。此处已见中国化的端倪。
148、佛是觉悟的人——传统文化在中国
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732596.html
佛首先是一位觉悟的人,佛陀是对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的简称,也可指已经大彻大悟的人。菩提的汉译就是“自性正觉”之义,佛祖从艰难困苦中体验到人生的悲哀,而超然自拔于尘俗之外。由于遍学各种禅定,功力已深,于三十五岁那一年的十二月八日,豁然悟道。释迦牟尼的一生是自觉觉人的一生。
149、中国人的佛缘——传统文化在中国
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732596.html
为什么外来的佛教会植根于中国?中国文化具备佛教植根的土壤,是以儒学为代表的传统文化,在经受了刺激、竞争、融合中消化了佛学思想,产生了汉传佛教,使得佛教得到了发展到今天。在此蒙蒙之中感觉到了中国人有佛缘。(http://blog.gmw.cn/blog-45156-549614.html。《佛学谭》)
150、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传统文化在中国
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732596.html
在汉末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传入中国,因国内长期战乱民不聊生人们为了得到身心的安慰,纷纷寻觅新的思想方向,又逢乱世失去了统一的思想禁锢,使得佛教得以传播,又经隋唐的鼎盛时期一路走来,使得佛教成为了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的组成部分。
151、中国化的佛学——传统文化在中国
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732596.html
现在已经说不清礼佛在印度最初时的仪式了,但现在看到的是礼佛的仪式与道家的有很多相同之处,如寺庙、选址、香火等;同时佛像也在汉人化,武则天时期的造的佛就像武则天等;祭祀的日期也基本都是中国纪年等;只有中国宗师的天台宗与华严宗等。都留下了中华传统文化对佛学文化消化过程的痕迹。
152、缘起性空的哲学思想——传统文化在中国
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732596.html
释迦牟尼佛最后来在恒河边菩提树下打坐,发誓非成无上正等正觉不可,否则便死在那里,最终睹明星而悟道,悟到的就是“缘起性空”这个佛道,这是佛的世界观、人生观的真谛。世间上的万事万物,都是因缘和合而生,也都将随着因缘分散而灭。因此它的本性是“空”。
153、“缘”的哲学思想——传统文化在中国
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732596.html
“缘”可以说是佛的世界观,是非常深邃的哲学思想,其认为:世间上所有的一切都是相互依存的关系,如果没有因缘关系,一切皆不能成就。揭示了“因”是万事万物内在条件;“缘”是外在的条件,“因缘和合”才能生“果”,此哲学思想至今仍有着鲜活的生命力和无穷的魅力。
154、“空”的人生思想——传统文化在中国
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732596.html
正因为“缘起”而有“因果”,因此世间上万事万物的本性是“空”的,如果将我们生存的这个宇宙的万事万物的“有”,“碎为微尘”也就是“原子”甚至更小,人与万物都是一样的。这个“空”不是没有,而是实在的有,所以说:有即无,无即有的这个“空”就是佛的人生观、人性,也是佛德。
155、在世界观中相融合——传统文化在中国
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732596.html
如果说“缘”在永恒变化中,最少要有两个以上的因素和合而生,又是因此散而灭;那么“缘”的最少因素是两个,而两个以上的因素又基本可分为两类,那就是犹如道家的阴阳两类因素,儒道的阴阳因素在“道”中变化;佛的两类因素是在“缘”中变化着。世界的本源就是这样一个永恒变化的过程,那么,儒释道在人类认识的世界观中相互融合了。
156、再人生观中趋同了——传统文化在中国
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732596.html
“空”是佛的人生观、人性,也是佛德。那么,“空”的人性就意味着没有恶欲,有的必定是儒家的本性“善”了,本性“善”所表现出来的“德”,就是道家的“上德不德,是以有德”,儒释道之所以能在中华传统文化中合流,其道理就是儒释道在人类认识的人生观中趋同了。
157、诸子百家——传统文化在中国
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732596.html
儒、道两家产生于春秋战国时代的百家争鸣,同时也是其中的突出代表,与其它诸子百家有着广泛深刻的思想联系。都是在为治世提出不同的良药。尤其是以齐国稷下学宫为中心的,作为百家学术争鸣的中心,促成了天下学术争鸣的局面。共同形成中华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其中主要有:法、道、墨、儒、阴阳、名、杂、农、小说、纵横、兵、医十二家。
158、华夏文明的保护者——传统文化在中国
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732596.html
首先,管子不只是法家,而是诸子百家的前辈,是春秋早期,是国家管理学的鼻祖。其思想正统了中华民族国家管理两千多年,可称“华夏文明的保护者”。此时,与春秋晚期至秦汉初相比还是相对稳定的,学术上争论相对很少,好似一家独鸣。后世称为百家争鸣中没有管子。因此时管子已经不在近二百年了。但是,讲中华传统文化不能没有管子。
159、圣人之师——传统文化在中国
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732596.html
稷下学宫的百家争鸣很有可能就是围绕着管子的治国理论开展的百家争鸣,而又各执一偏。如老子的治国思想偏重于哲学,因此。老子可称“道教始祖”的“道学”;而孔子的治国思想偏重于如何做人,因此,孔子可称“至圣先师”的“儒学”。而管子是全才,涉及到国家管理的各个方面,因此,管子可称谓是“圣人之师”。对诸子百家起到了重要的影响。
160、礼治与法治——传统文化在中国
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732596.html
一般认为儒家与法家在治世上的分歧是:儒家以礼治世其思想基础是性善论;法家以法治世其思想基础是性恶论。实际儒家强调的是性善,法家强调的是恶欲。法是礼的强制手段,礼是法维护的目的。是有连带关系的。
161、荀子的礼与法——传统文化在中国
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732596.html
荀子是礼与法有连带关系的代表人,其云“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是指人存在的恶欲,而制约恶欲的性善所表现的“礼”是后天的作伪。实质上是提出了一个:如何制约恶欲的问题,和性善在恶欲面前软弱的问题,因而为法治提供了其必要性;这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儒家的荀子两位著名的门生韩非子与李斯均为法家的道理。
162、孔子的礼与法——传统文化在中国
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732596.html
孔子也曾经提出:“君子怀刑,小人怀惠”。虽然这里的“刑”,主要是指礼治,但是也可以看出来已经有了法治的雏形。尤其是孔子在鲁国任大司寇时期,堕三都、诛少正卯等也看出了已经使用强制手段的法治,可以理解为是做为推行礼治的一种强制性措施的必要补充。如果孔子是终生从政还能有至圣先师么?!
163、礼制与法制——传统文化在中国
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732596.html
礼制与法治都是为了制约人类恶欲,只不过是礼制的软弱性,需要以强制性的法治为基础或为手段;法治的强制性措施的目的或是结果,就是为了达到建立相应的道德社会的礼制。因此礼制与法制从管子总结了中华民族建国治国的经验起,历经两、三千年一直在左右着中华民族的国家治理至今,成为了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164、无与伦比的精神财富——传统文化在中国
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732596.html
中华传统文化,就犹如是一条横亘在无垠的宇宙中的银河。那无数闪亮的的星星,就犹如中华传统文化中的各个代表人物,群星闪烁一眨一眨的在观察着今天的我们,这就是天的召唤、时代的召唤、中华民族的召唤,这只是因为中华传统文化是全人类无与伦比的精神财富。
165、传统文化的基本理念——传统文化在中国
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732596.html
中华传统文化的基本理念中的世界观:儒学的“中和”佛学的“缘”道学的“道”;及人生观:儒学的“善”佛学的“性空”道学的“上德”的思想理论,以及由此产生的种种中华民族的秉性、气质、品质、道德、礼仪、价值观等,必将在未来的地球村中大放异彩,以至影响全人类精神文明的进步与发展。
166、孔子学院走向世界——传统文化在中国
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732596.html
由于中华传统文化的基本理念,在当今不但已经融合影响了全世界不同思想文化,进而其具有的独特又是不可缺的普世价值,已经逐渐的被整个人类世界所接受。孔子学院走出了国门,走向了世界,必对整个世界的思想文化建设起到前所没有的影响。
167、绵薄之力——传统文化在中国
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732596.html
中华传统文化在中国其丰富的内容、深邃的思想,不是区区之“谭”能够说明白的。思索只好到此,愿能够为中华传统文化思想的普照,起到绵薄之力。
二零一五年四月十六日
于调兵山下

_________________
山佳——詩是:自釀自飲的美酒 越飲越醉
返回顶端
阅读会员资料 山佳离线  发送站内短信 发送电子邮件 浏览发表者的主页 QQ号码275685513 雅虎讯息通
显示文章:     
发表新主题   回复主题    
Aust Winner 澳洲长风论坛总目录 -> 山佳草堂
所有的时间均为 北京时间
1页,共1
 
论坛转跳: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Powered by phpBB © 2001, 2005 phpBB Group
澳洲长风(www.australianwinner.com)信息部提供论坛管理及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