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a href='http://www.australianwinner.com/AuWinner/index.php?c=12/'>Aust Winner 澳洲长风论坛</font></a>总目录
Aust Winner 澳洲长风论坛


凡发布过激政治、宗教、人身攻击言论,一律删除。

澳洲长风导航 Site Map
 
 帮助帮助   搜索搜索   会员列表会员列表   团队团队   收藏夹收藏夹    注册注册 
 个人资料个人资料   登录并检查站内短信登录并检查站内短信   登录登录 

《论语》谭(全文下)

 
发表新主题   回复主题    
Aust Winner 澳洲长风论坛总目录 -> 山佳草堂
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作者 正文
山佳

澳洲彩虹鹦版主


性别: 性别:男
年龄: 73
加入时间: 2005/09/20
文章: 1343
来自: 中国辽宁
积分: 5347


文章时间: 2016-3-13 周日, 上午9:01    标题: 《论语》谭(全文下) 引用回复

《论语》谭(全文下)
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774738.html
402、看来孔子是反对愚忠的——《论语》谭 宪问篇
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774738.html
“宪问耻。子曰:邦有道,谷;邦无道,谷,耻也。”原宪问孔子什么是可耻。孔子说:国家有道,做官拿俸禄,是在为国尽忠;国家无道,还做官拿俸禄,是在为满足私欲而助纣为虐,所以是可耻的。看来孔子是反对愚忠的。
403、仁者首先是由心而发——《论语》谭 宪问篇
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774738.html
“克、伐、怨、欲不行焉,可以为仁矣?子曰:可以为难矣,仁则吾不知也。”原宪又问:好胜、自夸、怨恨、贪欲都没有的人,可以算做到仁了吧?孔子说:这可以说是很难得的,但至于是不是做到了仁,那我就不知道了。可以说仁者是不会好胜、自夸、怨恨、贪欲的。但反推过来说,还是有区别的。区别在于仁者首先是由心而发。
404、士者远游必有方可忠孝两全——《论语》谭 宪问篇
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774738.html
“子曰:士而怀居,不足以为士矣。”孔子说:士如果留恋家庭的安逸生活,就不配做士了。此忠君的思想,看来这与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的思想似乎有些冲突。但“游必有方”又是可以与上句话相融合的。士者远游必有方,可忠孝两全。
405、本色不变保全自己——《论语》谭 宪问篇
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774738.html
“子曰:邦有道,危言危行;邦无道,危行言孙。”孔子说:国家有道,要正言正行,为国尽忠;国家无道,还要正行,本色不变,但说话要谨慎恭顺,明哲保身。时运不到,本色不变,保全自己有什么不好?!
406、说明问题的逻辑语言很强——《论语》谭 宪问篇
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774738.html
“子曰:有德者必有言,有言者不必有德。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孔子说:有道德的人,必有言论,有言论的人不必有道德。仁者必勇敢,勇敢者不必有仁德。孔子说明问题的逻辑语言很强,道理说的很明确。
407、武力可得天下但不可治天下——《论语》谭 宪问篇
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774738.html
“南宫适问于孔子曰:羿善射,奡荡舟,俱不得其死然。禹稷躬稼而有天下。夫子不答。南宫适出。子曰:君子哉若人!尚德哉若人!”南宫适问孔子:羿善于射箭,奡善于水战,最后都不得好死。禹和稷都亲自种植庄稼,却得到了天下。孔子没有回答,南宫适出去后,孔子说:这个人真是个君子呀!这个人真尊重道德。以武力得天下,但不可以武力治天下,而要以德治天下。
408、小人做出有仁德的事是没有——《论语》谭 宪问篇
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774738.html
“子曰:君子而不仁者有矣夫,未有小人而仁者也。”孔子说:君子中做出没有仁德的事是有的,而小人中有做出有仁德的事是没有的。因为,没有仁德就不是君子,但有仁德的君子,一时疏忽有可能做出没有仁德的事;可是,没有仁德的小人,是绝不能做出有仁德的事的,就是表面有也是假仁假义。
409、就是因为爱他——《论语》谭 宪问篇
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774738.html
“子曰:爱之,能勿劳乎?忠焉,能勿诲乎?”孔子说:爱他,能不为他操劳吗?忠于他,能不对他劝告吗?孔子回答了,最常见的道理。为什么总为他操劳、牵挂、思念......,就是因为爱他。通俗得不能再通俗了,但是,经典的又是不能再经典了。
410、最平常而又是最正常的程序——《论语》谭 宪问篇
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774738.html
“子曰:为命,裨谌草创之,世叔讨论之,行人子羽修饰之,东里子产润色之。”孔子说:郑国发表的公文,都是由裨谌起草的,世叔提出意见,外交官子羽加以修饰,由子产作最后修改润色。孔子所说的,都是最平常而又是最正常的程序,那就是因为有道理,所以至今如此。
411、这是对管子的称赞么?——《论语》谭 宪问篇
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774738.html
“......问管仲。曰:人也。夺伯氏骈邑三百,饭疏食,没齿无怨言。”有人问管仲。孔子说:他是个有才干的人,他把伯氏骈邑的三百家夺走,使伯氏终生吃粗茶淡饭,直到老死也没有怨言。这是对管子的称赞么?起码是认为管仲很有才干,剥夺了人家的财物,还让人家至死无怨。这也是没齿无怨与没齿不忘的成语出处。
412、贫穷的本身就会产生不满——《论语》谭 宪问篇
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774738.html
“子曰:贫而无怨难,富而无骄易。”孔子说:贫穷而能够没有怨恨是很难做到的,因为,贫穷的本身就会产生不满,客观的会产生怨恨;富裕而不骄傲是容易做到的,因为,富裕并不一定就都会产生满足,客观的可以不产生骄傲。
413、孔子是宁可做凤尾也不做鸡头——《论语》谭 宪问篇
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774738.html
“子曰:孟公绰为赵魏老则优,不可以为滕薛大夫。”孔子说:孟公绰做晋国越氏、魏氏的家臣,是才力有余的,但不能做滕、薛这样小国的大夫。孔子认为:认可做大国大夫的家臣而屈才,也不做小国的大夫。孔子是宁可做凤尾,那也是凤,也不做鸡头,那也是鸡。
414、礼乐制约的智慧克己勇敢才艺——《论语》谭 宪问篇
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774738.html
“子路问成人。子曰:若臧武仲之知,公绰之不欲,卞庄子之勇,冉求之艺,文之以礼乐,亦可以为成人矣。”子路问怎样做才是一个完美的人。孔子认为完善的人应具有:智慧、克己、勇敢、才艺,并在礼乐的制约下。孔子总结的是很全面。
415、见利思义见危授命贫不忘志——《论语》谭 宪问篇
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774738.html
曰:“今之成人者何必然?见利思义,见危授命,久要不忘平生之言,亦可以为成人矣。”孔子又说:现在的完人何必一定要这样呢?见到财利想到义的要求,遇到危险能献出生命,长久处于穷困还不忘平日的诺言,这样也可以成为一位完美的人。孔子的见利思义,见危授命,贫不忘志的完善人格,影响了中华民族一代又一代的仁人志士。
416、该说时才说、合礼时才取——《论语》谭 宪问篇
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774738.html
“......公明贾对曰:以告者过也。夫子时然后言,人不厌其言;乐然后笑,人不厌其笑;义然后取,人不厌其取。子曰:其然?岂其然乎?”公明贾回答道:这是告诉你话的那个人的过错。先生他到该说时才说,因此别人不厌恶他说话;快乐时才笑,因此别人不厌恶他笑;合于礼要求的财利他才取,因此别人不厌恶他取。孔子说:原是这样么?难道真是这样么?孔子认为该说时才说、快乐时才笑、合礼时才取,是非常高尚的,高尚的使孔子都不敢相信了。
417、只要是对上要挟就是居心不良——《论语》谭 宪问篇
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774738.html
“子曰:臧武仲以防求为后于鲁,虽曰不要君,吾不信也。”孔子说:臧武仲凭借防邑请求鲁君在鲁国替臧氏立后代,虽然有人说他不是要挟君主,我不相信。不论是什么理由,只要是对上要挟就是居心不良。
418、诡诈的人绝不会正派——《论语》谭 宪问篇
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774738.html
“子曰:晋文公谲而不正,齐桓公正而不谲。”孔子说:晋文公诡诈而不正派,齐桓公正派而不诡诈。晋文公与齐桓公的区别在于:一是对周天子的态度不同;二是时代有所不同,两者相关。同时诡诈的人绝不会正派。
419、真是育人评人之道呀!——《论语》谭 宪问篇
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774738.html
子路曰:桓公杀公子纠,召忽死之,管仲不死。曰:未仁乎?子曰: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管仲之力也。如其仁,如其仁。”子路说:齐桓公杀了公子纠,召忽自杀以殉,但管仲却没有自杀。管仲不能算是仁人吧?孔子说:桓公多次召集各诸侯国的盟会,不用武力,都是管仲的力量啊。这就是他的仁德,这就是他的仁德。通过对管仲的评价可以看出孔子是:你说其好,必找其缺点;你说其坏,必找其优点。真是育人评人之道呀!
420、心怀大志的人不必计较小节——《论语》谭 宪问篇
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774738.html
.....子曰:“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岂若匹夫匹妇之为谅也,自经于沟渎而莫之知也。”孔子说:管仲辅佐桓公,称霸诸侯,匡正了天下,老百姓到了今天还享受到他的好处。如果没有管仲,恐怕我们也要披散着头发,衣襟向左开了。哪能像普通百姓那样恪守小节,自杀在小山沟里,而谁也不知道呀。这是孔子对前辈管子的最中肯的评价。同时认为心怀大志的人不必计较小节。
421、大夫死后就可以获得谥号了——《论语》谭 宪问篇
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774738.html
“公叔文子之臣大夫僎与文子同升诸公。子闻之,曰:可以为文矣。”公叔文子的家臣僎和文子一同做了卫国的大夫。孔子知道了这件事以后说:他死后可以给他‘文'的谥号了。做到大夫死后就可以获得谥号而留名了。这也是文化传承。
422、君无道有贤臣仍可维持——《论语》谭 宪问篇
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774738.html
“子言卫灵公之无道也,康子曰:夫如是,奚而不丧?孔子曰:仲叔圉治宾客,祝鮀治宗庙,王孙贾治军旅,夫如是,奚其丧?”孔子讲到卫灵公的无道,季康子说:既然如此,为什么他没有败亡呢?孔子说:因为他有仲叔圉接待宾客,祝鮀管理宗庙祭祀,王孙贾统率军队,像这样,怎么会败亡呢?君无道有贤臣仍可维持。
423、真是说了不算、算了不说呀!——《论语》谭 宪问篇
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774738.html
“子曰:其言之不怍,则为之也难。”孔子说:一个人说话不知惭愧,那么实现这些话就很困难了。一个人说话大言不惭,夸夸其谈,口若悬河,往往是不能兑现的。真是说了不算、算了不说呀!
424、面对如此孔子无能只好办学了——《论语》谭 宪问篇
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774738.html
“陈成子弑简公。孔子沐浴而朝,告于哀公曰:陈恒弑其君,请讨之......”陈恒把他的君主齐简公杀了。孔子斋戒沐浴以后,随即上朝去见鲁哀公,报告说:陈恒把他的君主杀了,请你出兵讨伐他,但遭到哀公的婉拒。一是孔子对弑君之事不能容忍;二是此时已经是礼崩乐坏泛滥了;三是不在其位无能为力。面对如此,孔子无能只好办学了!
425、不欺骗就只能犯颜直谏——《论语》谭 宪问篇
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774738.html
“子路问事君。子曰:勿欺也,而犯之。”子路问怎样事奉君主。孔子说:不能欺骗他,但可以犯颜直谏。古今中外真是难以做到呀!因为,不欺骗就只能犯颜直谏。深刻!!!
426、君子上通达于“义”——《论语》谭 宪问篇
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774738.html
“子曰:君子上达,小人下达。”孔子说:君子上通达于“义”,小人下通达于“利”。如此,符合孔子:“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的一贯思想。
427、学会文武艺,货卖帝王家——《论语》谭 宪问篇
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774738.html
“子曰: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孔子说:古代的人学习是为了修身而提高自己;而现在的人学习是为了给别人看而显示自己。真是千年以来都是“学会文武艺,货卖帝王家。”孔子讲的真是很深刻呀!
428、真是明君贤臣呀!——《论语》谭 宪问篇
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774738.html
“......曰:夫子何为?”对曰:夫子欲寡其过而未能也......。”蘧伯玉派使者去拜访孔子。孔子让使者坐下,然后问道:先生最近在做什么?使者回答说:先生想要减少自己的错误,但未能做到。使者能如此说自己的君主,真是明君贤臣呀!
429、士者不在其位能不谋其政么?——《论语》谭 宪问篇
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774738.html
“子曰:不在其位,不谋其政。曾子曰:君子思不出其位。”孔子说:不在那个职位,就不要考虑那个职位上的事情。曾子说:君子考虑问题,从来不超出自己的职位范围。但是,孔子常常是面对当时礼崩乐坏的局面,是不在其位而谋其政,所以,到处碰壁呀!士者不在其位,能不谋其政么?孔子如此!诸葛孔明等亦是如此也!
430、言过其行虚人也极不可靠!——《论语》谭 宪问篇
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774738.html
“子曰: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孔子认为:君子说得多而做得少是可耻的。说得多而做不到的言过其行,虚人也,极不可靠!
431、君子之道仁、智、勇——《论语》谭 宪问篇
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774738.html
“子曰:君子道者三,我无能焉: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子贡曰:夫子自道也。”孔子说:君子之道有三个方面,我都未能做到:仁者不忧,因明白人性;智者不惑,因明白道理;勇者不惧,因明白世事。君子之道仁、智、勇。
432、评论人的短处更难——《论语》谭 宪问篇
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774738.html
“子贡方人。子曰:赐也贤乎哉?夫我则不暇。”贡评论别人的短处。孔子说:赐啊,你真的就那么贤良吗?我可没有闲工夫去评论别人。评论人最难,评论人的短处更难。
433、担心的是自己有没有本事——《论语》谭 宪问篇
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774738.html
“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其不能也。”孔子说:不担心别人不知道自己,只担心自己没有本事。又是经典名句。对君子别人知不知道,没有什么关系;担心的是自己有没有本事。真是有体会呀!小人正相反。
434、君子质朴真诚不疑人——《论语》谭 宪问篇
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774738.html
“子曰:不逆诈,不亿不信,抑亦先觉者,是贤乎!”孔子说:不预先怀疑别人欺诈,也不猜测别人不诚实,然而能事先觉察别人的欺诈和不诚实,这就是贤人了。君子质朴真诚不疑人。贤人在质朴真诚的基础上有智慧。
435、孔子在不识时务中识时务么?——《论语》谭 宪问篇
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774738.html
“生亩谓孔子曰:丘,何为是栖栖者与?无乃为佞乎?孔子曰:非敢为佞也,疾固也。”微生亩对孔子说:孔丘,你为什么这样四处奔波游说呢?你不就是要显示自己的口才和花言巧语吗?孔子说:我不是敢于花言巧语,只是痛恨那些顽固不化的人。孔子是不识时务么?还是在不识时务中识时务哪?!当今又如何哪?!
436、千里马善跑首先是一种品德——《论语》谭 宪问篇
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774738.html
“子曰:骥不称其力,称其德也。”孔子说:千里马值得称赞的不是它的气力,而是称赞它的品德。千里马善跑首先是一种品德。
437、以直报怨在于教训对方——《论语》谭 宪问篇
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774738.html
“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有人说:用恩德来报答怨恨怎么样?孔子说:用什么来报答恩德呢?应该是用正直来报答怨恨,用恩德来报答恩德。以德报怨,在于感化对方,能不能达到目的,在两可之间;以直报怨,在于教训对方,不论对方能不能转变,使其长记性。
438、所有的哲人都是孤独的——《论语》谭 宪问篇
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774738.html
“子曰:莫我知也夫!”子贡曰:何为其莫知子也?子曰: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知我者其天乎!”孔子说:没有人理解我啊!子贡说:怎么能说没有人理解您呢?孔子说:我不怨天,不尤人,下学礼乐而上达天命,了解我的只有天了!孔子是孤独的,古今中外所有的哲人都是孤独的。这是真有体会之叹!
439、道是客观规律天命是道的体现——《论语》谭 宪问篇
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774738.html
“......子曰:道之将行也与,命也;道之将废也与,命也。公伯寮其如命何!”孔子说:“道”要是能够推行,这是天命决定的;“道”不能够推行,也是天命决定的。公伯寮能把天命怎么样呢?孔子认为“道”能否推行,在天命而不在人为,可说是在客观,而不是人为的,即所谓“谋事在人,成事在天”。“道”是客观规律;“天命”是“道”在一时、一地、一人、一事上的体现。
440、隐居之士的一厢情愿——《论语》谭 宪问篇
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774738.html
“子曰:贤者辟世,其次辟地,其次辟色,其次辟言。子曰:作者七人矣。”孔子说:对待乱世,贤人隐居,次一等的逃避他乡,再次一点的避免见面,再次一点的回避言传政令。孔子又说:这样做的已经有七个人了。百姓无法只有如此呀!姜尚、诸葛还是自己走出隐居的吧?故事都是后来之士杜撰的吧?也就是隐居之士的一厢情愿。
441、不合时势大作为的执着精神——《论语》谭 宪问篇
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774738.html
“子路宿于石门。晨门曰:奚自?子路曰:自孔氏。曰:是知其不可而为之者与?”子路夜里住在石门,看门的人问:从哪里来?子路说:从孔子那里来。看门的人说:是那个明知做不到却还要去做的人吗?孔子的“知其不可而为之”,一是说明不合时势的作为;二是不合时势的作为,可分为:小作为与大作为;三是不合时势的小作为,是体现一己私利所为;四是不合时势的大作为,体现的是孜孜不倦的执着精神。
442、只有自己知道自己了——《论语》谭 宪问篇
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774738.html
“子击磬于卫,有荷蒉而过孔氏之门者,曰:有心哉,击磬乎!......”孔子在卫国,一次正在敲击磬,有位背草筐的人从门前走过说:这个击磬的人有心思啊!一会儿又说:真是令人鄙视呀!声音硁硁的,没有人知道自己,只有自己知道自己了。水深就穿着衣服趟过去,水浅就撩起衣服趟过去。孔子说:说得真干脆,没有什么可以责问他了。孔子对自己“没有人知道自己,只有自己知道自己了”的孤独评价是认可的。
443、为父母守丧三年孔子以前就有——《论语》谭 宪问篇
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774738.html
“......子曰:何必高宗?古之人皆然。君薨,百官总己以听于冢宰三年。”子张说:《尚书》上说,商王武宗守丧,三年不谈政事。这是什么意思?孔子说:不仅是高宗,古人都是这样。国君死了,朝廷百官都各管自己的职事,听命于冢宰三年。子女为父母守丧三年的习惯在孔子以前就有,孔子是肯定。
444、礼应是对君臣民共同的制约——《论语》谭 宪问篇
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774738.html
“子曰:上好礼,则民易使也。”孔子说:在上位的人喜好礼,那么百姓就容易指使了。“礼”是人性善的体现,应是对君、臣、民共同的制约,君守礼,臣执礼、民懂礼,均需克己复礼,礼之用和为贵。  
445、君子的标准是修身安民天下治——《论语》谭 宪问篇
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774738.html
“子路问君子。子曰:修己以敬。曰:如斯而已乎?曰:修己以安人。曰:如斯而已乎”曰:修己以安百姓。修己以安百姓,尧舜其犹病诸?”子路问什么叫君子。孔子说:修养自己保持严肃恭敬。子路说:这样就够了吗?孔子说:修养自己使周围的人们安乐。子路说:这样就够了吗?孔子说:修养自己使所有百姓都安乐。修养自己使所有百姓都安乐,尧舜还怕难于做到呢?孔子在此谈君子的标准:修身安民天下治。
446、坐没坐样因此敲打小腿——《论语》谭 宪问篇
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774738.html
“原壤夷俟。子曰:幼而不孙弟,长而无述焉,老而不死,是为贼。以杖叩其胫。”原壤叉开双腿坐着等待孔子。孔子骂他说:年幼的时候,你不讲孝悌,长大了又没有什么可说的成就,老而不死,真是害人虫。说着,用手杖敲他的小腿。因坐没坐样不合礼法,因此敲打小腿进行教训。
447、急于求成的人往往急功近利——《论语》谭 宪问篇
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774738.html
“阙党童子将命。或问之曰:益者与?子曰:吾其居于位也,见其与先生并行也。非求益者也,欲速成者也。”阙里的一个童子,来向孔子传话。有人问孔子:这是个求上进的孩子吗?孔子说:我看见他坐在成年人的位子上,又见他和长辈并肩而行,他不是要求上进的人,只是个急于求成的人。急于求成的人往往急功近利,而忘了孔子是提倡孝、悌、尊老敬老的。
448、孔子对用兵是很讨厌的——《论语》谭 卫灵公篇
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774738.html
“卫灵公问陈于孔子。孔子对曰:俎豆之事,则尝闻之矣;军旅之事,未之学也。明日遂行。”卫灵公向孔子问军队列阵之法。孔子回答说:祭祀礼仪方面的事情,我还听说过;用兵打仗的事,从来没有学过。第二天,孔子便离开了卫国。看来孔子是对战争用兵是很讨厌的。
449、“君子固穷”不是固守穷困——《论语》谭 卫灵公篇
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774738.html
“在陈绝粮,从者病,莫能兴。子路愠见曰:君子亦有穷乎?子曰: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孔子一行在陈国断了粮食,随从的人都饿病了。子路很不高兴地来见孔子,说道:君子也有穷得毫无办法的时候吗?孔子说:君子虽然穷困,但还是坚持着自己对“道”的主张;小人一遇穷困就无所不为了。面对穷君子与小人的不同,“君子固穷”不是固守穷困,是为了坚持自己对“道”的主张而宁愿穷困。
450、用仁的思想贯彻儒学始终——《论语》谭 卫灵公篇
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774738.html
“子曰:赐也!女以予为多学而识之者与?对曰:然,非与?曰:非也。予一以贯之。”孔子说:赐啊!你以为我是学习的多,才知识渊博吗?子贡答道:是啊,难道不是这样吗?孔子说:不是的。我是用一个根本的思想来贯彻始终的。“一以贯之”是孔子的学习方法,其方法是:用“仁”的思想,贯彻整个儒学的始终。所以学起来容易掌握理解运用。
451、无可奈何的感叹——《论语》谭 卫灵公篇
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774738.html
“子曰:由!知德者鲜矣。”孔子说:由啊!懂得德的人太少了。孔子认为,德主要就是“仁”,由于天下懂得“仁”的作用的人太少了,所以才会礼崩乐坏。而发出:知德者鲜矣!这无可奈何的感叹。
452、孔子对无为而治是有保留——《论语》谭 卫灵公篇
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774738.html
“子曰:无为而治者,其舜也与?夫何为哉?恭己正南面而已矣。”孔子说:能够无为而治的人,大概只有舜了吧?他做了些什么呢?只不过是庄严的面南称王罢了。此时的孔子可能已经见过老子了,而对老子的“无为而治”的思想还是有所保留的,因孔子的观念是克己复礼的礼治。
453、言忠信,行笃敬处世之道——《论语》谭 卫灵公篇
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774738.html
“子张问行。子曰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笃敬,虽州里,行乎哉?......”孔子说:说话要忠信,行事要笃敬,即使到了蛮貊地区,也可以行得通。说话不忠信,行事不笃敬,就是在本乡本土,能行得通吗?“言忠信,行笃敬”处世之道也。
454、正直是强求;隐退是保身——《论语》谭 卫灵公篇
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774738.html
“子曰:直哉史鱼!邦有道,如矢;邦无道,如矢。君子哉蘧伯玉!邦有道,则仕;邦无道,则可卷而怀之。”孔子说:史鱼真是正直啊!国家有道他像箭一样直;国家无道他也像箭一样直。蘧伯玉真是君子啊!国家有道就出来做官,国家无道他便隐身。国家无道,正直是强求;隐退是保身。这只能是不同处境的选择吧!
455、该说的不说会失去朋友——《论语》谭 卫灵公篇
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774738.html
“子曰: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孔子说:可以同他谈的话,却不同他谈,就会失去朋友;不可以同他谈的话,却同他谈,就是失去了说话的作用,甚至起到反面的作用。有智慧的人既不失去朋友,又不失去说话的作用。很有现实意义,该说的不说会失去朋友,不该说的说了甚至会起到反面的作用。
456、比生命更可贵的就是“仁”——《论语》谭 卫灵公篇
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774738.html
“子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孔子说:志士仁人,没有贪生怕死而损害仁的,只有牺牲自己的性命来成全仁的。孔子的生死观是以“仁”为最高原则的,比生命更可贵的那就是“仁”,自古以来激励着多少仁人志士为国家和民族而捐躯。
457、要想为仁必先结交仁者——《论语》谭 卫灵公篇
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774738.html
“子贡问为仁。子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居是邦也,事其大夫之贤者,友其士之仁者。”子贡问怎样实行仁。孔子说:做工的想做好活,必先使其的工具锋利。住在这个国家,就要事奉大夫中的那些贤者,与士人中的仁者交朋友。孔子认为要想为仁,必先结交仁者。
458、唯实重礼治国之道——《论语》谭 卫灵公篇
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774738.html
“颜渊问为邦。子曰:行夏之时,乘殷之辂,服周之冕,乐则韶舞。”颜渊问怎样治理国家。孔子说:用夏代的历法,以农为本;乘殷代的车子,以朴实为本;戴周代的礼帽,以规矩为本;奏《韶》乐,以动人为本。孔子是唯实重礼治国之道,
459、淫音与奸佞是亡国之象——《论语》谭 卫灵公篇
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774738.html
“放郑声,远侫人。郑声淫,侫人殆。”禁绝郑国浮靡不正派的乐曲,疏远能言善辩而危险的人。靡靡淫音与奸佞小人,古今中外都是亡国之象也!不可不防呀!
460、没有长远的考虑就没有准备——《论语》谭 卫灵公篇
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774738.html
“子曰: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孔子说:人没有长远的考虑,一定会有眼前的忧患。人没有长远的考虑,就没有准备。一旦到眼前必形成忧患。经典名句。
461、“德”只是对“色”制约——《论语》谭 卫灵公篇
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774738.html
“子曰:已矣乎!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孔子说:完了,我从来没有见像好色那样好德的人。“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应该承认饮食男女之事是人共同的欲望,“德”只是人性对此的规范和制约。孔子对此已经看得很透彻了。
462、不识用贤人就是不称职——《论语》谭 卫灵公篇
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774738.html
“子曰:臧文仲其窃位者与!知柳下惠之贤而不与立也。”孔子说:臧文仲是一个窃居官位的人吧!他明知道柳下惠是个贤人,却不举荐他一起做官。不识用贤人就是不称职,孔子认为的有道理。一是不知人而不称职;二是妒忌人而不称职。
463、严以责己,宽以待人——《论语》谭 卫灵公篇
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774738.html
“子曰: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孔子说:多责备自己而少责备别人,那就可以避免别人的怨恨了。”严以责己,宽以待人,孔子讲的太有体会了,真是服了!君子所为,小人是绝对做不到的!!
464、不提问老师自然不知怎么教——《论语》谭 卫灵公篇
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774738.html
“子曰:不曰‘如之何,如之何'者,吾末如之何也已矣。”孔子说:从来不说‘怎么办,怎么办'的人,我对他也不知怎么办才好。不说“怎么办”的人,遇难题总会自己去思考,想出解决难题的办法,所以不说“怎么办”。不提问当老师的自然就不知怎么办才好了,不知怎么教了。
465、不但好行小慧更有好行小利——《论语》谭 卫灵公篇
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774738.html
“子曰:群居终日,言不及义,好行小慧,难矣哉!”孔子说:整天聚在一块,说的都达不到义的标准,专好卖弄小聪明,这种人真难教导。现在不是比比皆是么?不论市井还是官场!不但“好行小慧”,更有“好行小利”。犹如孔子再现所指呀!
466、礼是义的表现形式——《论语》谭 卫灵公篇
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774738.html
“子曰: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孔子说:君子以义作为根本,用礼加以推行,用谦逊的语言来表达,用忠诚的态度来完成,这就是君子了。孔子在这里说明了:礼是义的表现形式,同时又是对言行的约束。
467、君子不怕别人不知道自己——《论语》谭 卫灵公篇
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774738.html
“子曰:君子病无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孔子说:君子只怕自己没有才能,不怕别人不知道自己。古今中外正是如此,小人反之。孔子真是把人的所为看透了。真是感觉到与孔子通心——知音,高攀了。
468、君子为了死后之名活的好累——《论语》谭 卫灵公篇
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774738.html
“子曰:君子疾没世而名不称焉。”孔子说:君子担心死亡以后他的名字不为人们所称颂。如此,君子为了死后之名活的好累呀!无名又如何?!难道孔子就是为了“至圣先师”这个名么?!
469、万事不求人乃君子也!——《论语》谭 卫灵公篇
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774738.html
“子曰: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孔子说:君子求之于自己,小人求之于别人。万事不求人乃君子也!君子自强不息,从来就不依赖他人。
470、不附和不争执不排斥不结党——《论语》谭 卫灵公篇
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774738.html
“子曰: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孔子说:君子庄重而不与别人争执,合群而不结党营私。庄重:不附和不争执,合群:不排斥不结党。
471、孔子如在指出当今用人弊端——《论语》谭 卫灵公篇
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774738.html
“子曰: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孔子说:君子不凭一个人说的话来举荐他,也不因为一个人不好而不采纳他的好话。孔子如在指出当今用人弊端。
472、解决人类社会矛盾的基本思想——《论语》谭 卫灵公篇
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774738.html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子贡问孔子:有没有一个字可以终身奉行的呢?孔子回答说:那就是恕吧!自己不愿意的,不要强加给别人。这就是孔子著名的“忠恕之道”,是解决人类社会矛盾的基本思想,是地球村和谐发展的基本理念,除此之外无别之道。伟哉!孔子!
473、赞美谁是要看考验结果的——《论语》谭 卫灵公篇
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774738.html
“子曰:吾之于人也,谁毁谁誉?如有所誉者,其有所试矣。斯民也,三代之所以直道而行也。”孔子说:我对于别人的评价,诋毁过谁?赞美过谁?如有所赞美的,必须是曾经考验过他的。不能轻易的诋毁或赞美谁,尤其是赞美谁是要看考验结果的。
474、记史必须实事求是——《论语》谭 卫灵公篇
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774738.html
“子曰:吾犹及史之阙文也,有马者借人乘之,今亡矣夫。”孔子说:我还能够看到史书存疑的地方。那是因为史官记史,遇到有疑问的地方便缺而不记,这叫做阙文。记史必须实事求是,如有疑问宁可空缺,也不可失真。历史是人写的,又不是人写的!
475、小事往往是与大事相背离的——《论语》谭 卫灵公篇
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774738.html
“子曰:巧言乱德。小不忍则乱大谋。”孔子说:花言巧语会败坏人的德行,因为,真诚不需要花言巧语;小事情不忍耐,就会败坏大事情。因为,小事往往是与大事相背离的,小事为利,大事为义。
476、众人好恶不一定是是非标准——《论语》谭 卫灵公篇
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774738.html
“子曰:众恶之,必察焉;众好之,必察焉。”孔子说:众人都厌恶的,必须考察一下;众人都喜欢的,一定要考察一下。历史证明:众人的好恶不一定是是非之标准;同时好恶又都是相对的。必须有自己的判断,决不可人云亦云随波逐流。
477、“道”不是专为某人扬名的——《论语》谭 卫灵公篇
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774738.html
“子曰:人能弘道,非道弘人。”孔子说:人能扩大“道”的影响,而“道”不能扩大人的影响。因为,人弘扬“道”是通过修身,来实现平天下的目的,也就是天下和谐。而“道”是天下之“道”,不是专为某人扬名的。
478、一句永恒又很直白的经典——《论语》谭 卫灵公篇
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774738.html
“子曰:过而不改,是谓过矣。”孔子说:有了过错而不改正,这才真叫错了。又是孔子的一句永恒的,又是很直白的经典。经典的全天下都没有什么可说的了。
479、孔子认为自己是学而知之者——《论语》谭 卫灵公篇
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774738.html
“子曰: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孔子说:我曾经整天不吃饭,彻夜不睡觉,去左思右想,结果没有什么好处,还不如去学习为好。孔子认为自己不是“生而知之者,上也;”而是“学而知之者,次也;”因为又是孔子自己所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都是如此,何况他人?
480、君子只谋求行道之义——《论语》谭 卫灵公篇
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774738.html
“子曰:君子谋道不谋食。耕也,馁在其中矣;学也,禄在其中矣。君子忧道不忧贫。”孔子说:君子只谋求行道之义,而不谋求衣食之利。如耕田也只是为了解决饥饿之利;学“道”可以治国平天下。因此,君子只担心道不能行之大义,不担心解决贫穷之小利。如此还是符合孔子一贯思想的。
481、仁德为本,智慧为能——《论语》谭 卫灵公篇
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774738.html
“子曰:知及之,仁不能守之;虽得之,必失之;”孔子说:凭借智慧得到的,而不是通过坚持以仁德为基础得到的,虽然得到了,也一定会丧失的。因为,那会失掉民心。仁德为本,智慧为能。
482、严肃认真的措施必须得当——《论语》谭 卫灵公篇
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774738.html
“知及之,仁能守之,不庄以涖之,则民不敬。”孔子说:凭借智慧得到的,又是通过坚持以仁德为基础得到的,而没有严肃认真的措施来实施,那么百姓也不会敬畏的执行。有了仁德为本,智慧为能,还要有严肃认真的措施必须得当。
483、更重要的是要以礼来规范——《论语》谭 卫灵公篇
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774738.html
“知及之,仁能守之,庄以涖之,动之不以礼,未善也。”孔子说:凭借智慧得到的,又是通过坚持以仁德为基础得到的,还能用严肃认真的措施来实施,但实施起来不按礼的要求来对待百姓,那也是不完善的。有了仁德为本,智慧为能,严肃认真的措施得当,更重要的是要以礼来规范。
484、君子与小人做事之别于义、利——《论语》谭 卫灵公篇
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774738.html
“子曰:君子不可小知而可大受也,小人不可大受而可小知也。”孔子说:君子不可只做些小事,而可承担重任。小人不可承担重任,而只可做些小事。这是孔子的一贯思想。实际生活中也确实是如此。君子与小人做事之别在于:对待义、利之别。
485、说明了“仁”对百姓的重要性——《论语》谭 卫灵公篇
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774738.html
“子曰:民之于仁也,甚于水火。水火,吾见蹈而死者矣,未见蹈仁而死者也。”孔子说:百姓们对于仁的依赖,比对于水火的依赖更迫切。我见过人跳到水火中而死的,却没有见过实行仁而死的。有呀!孔子自己讲过的 :“有杀身以成仁。”看来还是有区别的,区别在于:是为仁而死还是如被火烧死一样的,被仁爱死的区别。孔子是为了说明“仁”对百姓的重要性。
486、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论语》谭 卫灵公篇
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774738.html
“子曰:当仁,不让于师。”孔子说:面对“仁”,就是老师,也不同他谦让。孔子是把“仁”摆在第一位,“仁”是衡量一切是非善恶的最高准则,即使是老师,也不谦让。使我想起了几乎与孔子同时代的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的名言:“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东西方文化简直就是同出一辙。那个时代真是人类文化里程碑式的飞跃阶段,以至于一直影响到今天、明天的人类思想。
487、大人者,言不必信——《论语》谭 卫灵公篇
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774738.html
“子曰:君子贞而不谅。” 孔子说:君子固守“道”,而不拘泥于小信。孔子认为“言必信,行必果”是要在守“道”的基础上的。以至发展到孟子曰:“大人者,言不必信,行不必果,惟义所在。”
488、多么简单直白的要求呀!——《论语》谭 卫灵公篇
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774738.html
“子曰:事君,敬其事而后其食。”孔子说:事奉君主,要认真办事而把领取俸禄的事放在后面。多么简单直白的要求呀!两千年多年来又如何哪?……
489、奠定了中国普及教育的基本思想——《论语》谭 卫灵公篇
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774738.html
“子曰:有教无类。”孔子说:人人都可以接受教育,不分族类。孔子是中国伟大的教育家——至圣先师,奠定了中国教育的基本思想——普及教育。
490、道不同,不相为谋——《论语》谭 卫灵公篇
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774738.html
“子曰:道不同,不相为谋。”孔子说:对“道”的主张不同,不可能在一起探索“道”的事理;不可能在一起共同谋事。确实如此,否则的话就一是探讨不通的;二是南辕北辙。
491、最好的文章就是把事说清楚——《论语》谭 卫灵公篇
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774738.html
“子曰:辞达而已矣。”孔子说:言辞只要能表达意思就行了。孔子指出了当今文风之弊,最好的文章就是把事说清楚即可。否则,不是词不达意,就是废话连篇。
492、乐师之“道”,首先是礼之“道”——《论语》谭 卫灵公篇
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774738.html
“师冕见……子曰:然,固相师之道也。”乐师冕来见孔子,走到台阶沿,孔子说:这儿是台阶;走到坐席旁,孔子说:这是坐席;等大家都坐下来,孔子告诉他:某某在这里,某某在这里。师冕走了以后,子张就问孔子:这就是与乐师谈话的道吗?孔子说:这就是帮助乐师的道。这就是乐师之“道”,首先是礼之“道”。
493、为臣应尽之责——《论语》谭 季氏篇
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774738.html
“……孔子曰:求!周任有言曰:‘陈力就列,不能者止。'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且尔言过矣,”孔子说:冉求,周任有句话说:尽自己的力量去负担你的职务,实在做不好就辞职。有了危险不去扶助,跌倒了不去搀扶,那还用辅助的人干什么呢?而且你说的话错了。为臣应尽之责。
494、还是为臣应负何责?——《论语》谭 季氏篇
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774738.html
“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老虎和犀牛从笼子里出来伤人,龟和玉在匣子里被毁坏,是谁的过错呢?难道是老虎、犀牛以及、龟玉的过错吗?显然不是,应是看守人员的过错,是看守人员的失职。恶人为老虎和犀牛,看守人员应负何责?善人为龟和玉,看守人员又应负何责?还是为臣应负何责?
495、找一个冠冕堂皇的理由以售其奸——《论语》谭 季氏篇
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774738.html
……“孔子曰:求!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孔子说:冉求,君子最痛恨那种不肯实说自己想要做的心里话,而又一定要找出理由来为之辩解的说辞。此事至今也很普遍存在,明明是自己想要做的事,却因不便明说,而另找一个冠冕堂皇的理由,以售其奸。真是小人哉!
496、不应该得到的,得到了为不均——《论语》谭 季氏篇
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774738.html
“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孔子说:我听说,对于有国有家诸侯和大夫,不怕财富多少,而怕财富不均;不怕贫富,而怕不安定。只要财富均了,就不怕贫富了;只要社会和睦,就不怕财富多少了;只要国家安定了,就不怕有倾覆的危险了。孔子是针对有国有家者说: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关键是:何为“均”。首先这不是:平均的“均”;而是依据礼制等级的“均”。应该得到的,没得到;不应该得到的,得到了为不均也。因此,不论古今中外都还是很有意义的。
497、“而在萧墙之内”提醒了多少人——《论语》谭 季氏篇
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774738.html
“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孔子说:现在,仲由和冉求你们两个人辅助季氏,远方的人不归服,而不能招徕他们;国内民心离散,你们不能保全,反而策划在国内使用武力。我只怕季孙的忧患不在颛臾,而是在自己的内部呢!孔子的一句“而在萧墙之内也”提醒了多少“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仁人志士呀!
498、天下无道百姓议论纷纷——《论语》谭 季氏篇
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774738.html
“孔子曰:……天下有道,则政不在大夫。天下有道,则庶人不议。”孔子在这里讲:天下有道,国家政权就不会落在大夫手中。天下有道,老百姓也就不会议论国家政治了。可以理解为:天下无道,政出多门,社会动荡,百姓议论纷纷;天下有道,政令统一,社会安定,百姓相安无事。孔子讲的这一切都很有道理,关键在于何为有“道”?“道”也者,就是一个变化的过程。天下有道,就是天下的变化过程,符合“道”变化的要求,这个要求就是“国泰民安”。如此,百姓还议论什么呀?!
499、孔子不满的是违反周礼的社会动荡——《论语》谭 季氏篇
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774738.html
“孔子曰:禄之去公室五世矣,政逮于大夫四世矣,故夫三桓之子孙微矣。”孔子说:鲁国失去国家政权已经有五代了,政权落在大夫之手已经四代了,所以三桓的子孙也衰微了。对此变化,孔子是表示不满的,认为这就是天下无道。任何的社会变革,都是对现实的不满,都是对现实天下无道的不满。这是与孔子对当时变化的不满是相对立的,孔子不满的是违反周礼的社会变化的动荡,可是当时,谁又能说清楚当时社会变化动荡的未来哪?只有历史是必然的。
500、智慧将会奠定一个人的正直诚信——《论语》谭 季氏篇
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774738.html
“孔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孔子说:有益的交友有三种,有害的交友有三种。同正直的人交友,同诚信的人交友,同博闻的人交友,这是有益的。孔子讲的有道理。正直的人必诚信,因没有必要说假话;正直诚信的人一定是有智慧的博闻,因智慧将会奠定一个人的正直诚信。
501、惯于邪道的人必然善于阿谀巧语——《论语》谭 季氏篇
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774738.html
“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侫,损矣。”孔子说:同惯于邪道的人交友,同善于阿谀的人交友,同惯于巧语的人交友,这是有害的。孔子讲的真是道理。惯于邪道的人,必然是善于阿谀的人,否则不能售其奸;如此,又必然是花言巧语,否则是无法存在。
502、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论语》谭 季氏篇
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774738.html
“孔子曰:益者三乐,损者三乐。乐节礼乐,乐道人之善,乐多贤友,益矣。乐骄乐,乐佚游,乐晏乐,损矣。”孔子说:有益的喜好有三种,有害的喜好有三种。以礼乐调节自己为喜好,以称道别人的好处为喜好,以有许多贤德之友为喜好,这是有益的。喜好骄傲自大,喜欢放纵游乐,喜欢大吃大喝,这就是有害的。此两种极端的人关键区别在于:是礼乐调节还是放纵游乐。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503、待君之道为臣不可不戒——《论语》谭 季氏篇
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774738.html
“孔子曰:侍于君子有三愆:言未及之而言谓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谓之隐,未见颜色而言谓之瞽。”孔子说:侍在君子旁要注意避免犯三种过失:还没有问到你的时候就说话,说错了是不合君意;说对了是妄猜君心,犯了急躁之忌讳;已经问到你的时候你却不说,一是认为你心存不满;二是认为你无知愚笨,犯了隐瞒之忌讳;不看君子的脸色而贸然说话,那就是瞎子。这就是待君之道呀!为臣不可不戒。
504、孔子对人生的经典忠告——《论语》谭 季氏篇
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774738.html
“孔子曰: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孔子说:君子有三种事情应引以为戒:年少的时候,血气还不成熟,要戒除对女色的迷恋;等到身体成熟了,血气方刚,要戒除与人争斗;等到老年,血气已经衰弱了,要戒除贪得无厌。孔子对人生的忠告,不论何时读起来都是经典的忠告。整篇《论语》就是一位智慧的老人对晚辈的忠告。
505、此处孔子所讲一般争议很大——《论语》谭 季氏篇
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774738.html
“孔子曰: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狎大人,侮圣人之言。”孔子说:君子有三个敬畏的:敬畏天命,敬畏地位高贵的人,敬畏圣人的话,小人不懂得天命,因而也不敬畏,不尊重地位高贵的人,轻侮圣人之言。此处孔子所讲的一般争议很大,而是贬义多于褒义,一一谭来。
506、首先是天命应不应敬畏——《论语》谭 季氏篇
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774738.html
首先,是天命应不应敬畏。孔子后来的《中庸》开篇所讲“天命之谓性。”可理解为:天下包括人类在内的万事万物相互区别的“性”,是在演变进化过程的实践中逐渐的产生的。因此,对于现实中包括人类在内的万事万物相互区别的“性”,又是天生的“天命”。对于人来讲,那就是人的人性、秉性、性格等。这是每个人无法左右的,因为你无法选择你的父母,无法选择你未成年的生活环境。但是,人的人性、秉性、性格的形成,将左右你的终生,这就是每个人的“天命”。尤其是到老了,回顾一生常常叹道:命该如此呀!由此你不该敬畏么?!附:《天命》谭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758033.html
507、其次是大人应不应敬畏——《论语》谭 季氏篇
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774738.html
其次,是大人应不应敬畏。那么何为“大人”哪?按孔子的本意应该是高于君子的人,是“修、齐、治、平”的人,是人群中杰出的人,是能给百姓带来国泰民安的人。对此不应该敬畏么?!至于那些欺世盗名的伪君子,更甚者那些窃取高位卑鄙无耻的小人,根本就不配称为“大人”!但是历史就是如此。孔子没说错!至于敬畏“圣人”,谭到此就不用更多的“谭”了。
508、学习决定了一个人在社会上的地位——《论语》谭 季氏篇
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774738.html
“孔子曰: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孔子说:生来就知道的人,是上等人;经过学习以后才知道的,是次一等的人;遇到困难再去学习的,是又次一等的人;遇到困难还不学习的人,这种人就是下等的人了。学习确实决定了一个人在社会上的地位,这是不容置疑的。关键是如何理解“生而知之者”,一是孔子从没有承认自己是生而知之者;二是孔子也没见过生而知之者;三是生而知之者是人们对先哲的心里敬仰。仅此而已。
509、很多人失败就在于看不明白听不懂——《论语》谭 季氏篇
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774738.html
孔子曰:“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孔子说:君子有九种要思考的事:看的时候,要思考是否看明白了;听的时候,要思考是否听懂了。及通俗的道理,但是,几千年至今以来很多人失败就在于看不明白听不懂。
510、君子内善外和必然表现为温良恭俭让——《论语》谭 季氏篇
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774738.html
“色思温,貌思恭,”孔子说:对自己的脸色,要思考是否温和,对自己的容貌要思考是否谦恭。君子内善外和,客观上必然表现为温良恭俭让。时常的加以注意,就会起到为人内心修养性善了,处世于外保持和谐。
511、说话要诚实、办事要严谨、有疑要请教——《论语》谭 季氏篇
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774738.html
“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孔子说:言谈的时候,要思考是否诚实;办事的时候,要思考是否严谨;遇到疑问时,要思考是否应该向别人请教。说话要诚实、办事要严谨、有疑要请教方能取信于人,否则,真是不值得人信任。
512、发怒是本能,制怒是本事——《论语》谭 季氏篇
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774738.html
“忿思难,见得思义。”孔子说:忿怒时,要思考是否有后患,见到能取得的财利时,要思考是否合乎义的准则。遇事忿怒时要思考后患,就是要考虑后果,对此,很难做到,也容易做到。发怒是人的本能,而制怒是人的本事,并不是表面不怒而心怀鬼胎,而是,克制、忍耐促事向好的方向转化,全在于日常的自身修养。
513、有善心而无善行非善也——《论语》谭 季氏篇
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774738.html
“子曰: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吾见其人矣,吾闻其语矣。”孔子说:看到善良的行为,总感觉好像自己做不到,那么,看到不善良的行动,就好像用手试探开水一样。我见到过这样的人,也听到过这样的话。孔子说的此种人是有善心,知道性善;而无善行,心有杂念,非善也。
514、隐士韬晦,何来行义达道?——《论语》谭 季氏篇
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774738.html
“隐居以求其志,行义以达其道。吾闻其语矣,未见其人也。”孔子说:以隐居避世来实现自己的志向,依照义而贯彻自己的主张。我听到过这种话,却没有见到过这样的人。隐士历来是韬晦,何来实现志向?又何来行义达道?
515、精神不死,这就是神——《论语》谭 季氏篇
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774738.html
“齐景公有马千驷,死之日,民无德而称焉。伯夷叔齐饿死于首阳之下,民到于今称之。其斯之谓与?”齐景公有马四千匹,死的时候,百姓们觉得他没有什么德行可以称颂。伯夷、叔齐饿死在首阳山下,百姓们到现在还在称颂他们。说的就是这个意思吧。精神不死这就是神。
516、诗是人表达情感最精华的语言——《论语》谭 季氏篇
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774738.html
“陈亢问于伯鱼曰:子亦有异闻乎?对曰:未也。尝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诗乎?'对曰:‘未也'。‘不学诗,无以言。'鲤退而学诗。”陈亢问伯鱼:“你在老师那里听到过什么特别的教诲吗?”伯鱼回答说:“没有呀。有一次他独自站在堂上,我快步从庭里走过,他说:‘学《诗》了吗?'我回答说:‘没有。'他说:‘不学诗,就不懂得怎么说话。'我回去就学《诗》。为什么“不学诗,无以言”。因为,诗是人表达情感最精华的语言。不学诗就无法更好的表达人的情感,所以,无以言
517、礼是做人的标准不学礼无以立身——《论语》谭 季氏篇
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774738.html
“他日又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礼乎?'对曰:‘未也'。‘不学礼,无以立。'鲤退而学礼。闻斯二者。”又有一天,他又独自站在堂上,我快步从庭里走过,他说:‘学礼了吗?'我回答说:‘没有。'他说:‘不学礼就不懂得怎样立身。'我回去就学礼。我就听到过这两件事。不学礼,无以立。孔子认为,礼是做人的标准,克己复礼为仁么。礼是人性善的表现形式,因此,不学礼无以立身。
518、可以说君子无亲呀!——《论语》谭 季氏篇
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774738.html
“陈亢退而喜曰:“问一得三。闻诗,闻礼,又闻君子之远其子也。”陈亢回去高兴地说:我提一个问题,得到三方面的收获,听了关于《诗》的道理,听了关于礼的道理,又听了君子不偏爱自己儿子的道理。可以说君子无亲呀!因此,孟子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519、周礼:夫人指诸侯国君之妻——《论语》谭 季氏篇
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774738.html
“邦君之妻,君称之曰夫人,夫人自称曰小童;邦人称之曰君夫人,称诸异邦曰寡小君;异邦人称之亦曰君夫人。”国君的妻子,国君称她为夫人,夫人自称为小童,国人称她为君夫人;对国人则称为寡小君,他国人也称她为君夫人。周礼:夫人指诸侯国君之妻。
520、孔子真是为了礼把事做绝了——《论语》谭 阳货篇
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774738.html
“阳货欲见孔子,孔子不见,归孔子豚。孔子时其亡也,而往拜之,遇诸涂。”阳货想见孔子,孔子不见,他便赠送给孔子一只熟小猪,想要孔子去拜见他。孔子打听到阳货不在家时,往阳货家拜谢,却在半路上遇见了。收到了人家的礼,因来而不往非礼也,不得不去拜访;为了不失礼,又不想拜见到,专挑人家不在家时去;孔子真是为了礼把事做绝了。真是描写的很形象,现在也有之呀!可是,偏偏是冤家路窄呀!半路碰上了。
522、历来志士都希望有君主来请其出仕——《论语》谭 阳货篇
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774738.html
“谓孔子曰:来!予与尔言。曰:怀其宝而迷其邦,可谓仁乎?曰:不可。好从事而亟失时,可谓知乎?曰:不可。日月逝矣,岁不我与。孔子曰:诺,吾将仕矣。”阳货对孔子说:来,我有话要跟你说。阳货说:把自己的本领藏起来而听任国家迷乱,这可以叫做仁吗?孔子回答说:不可以。阳货说:喜欢参与政事而又屡次错过机会,这可以说是智吗?孔子回答说:不可以。阳货说:“时间一天天过去了,年岁是不等人的。孔子说:好吧,我将要去做官了。历来志士都是希望有君主来请其出仕,是不是如此很难说。前有姜子牙后有诸葛氏也是如此。
523、人的先天本性善是相近的——《论语》谭 阳货篇
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774738.html
“子曰:性相近也,习相远也。”孔子说:人的先天本性善是相近的,由于后天生存的环境不同,长时间的不同习染才相互有了差别。后来《三字经》的头三句话做了很好的说明:“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因此,提出了儒学的修身教育:“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
524、《论语》的思想内容此处是相矛盾的——《论语》谭 阳货篇
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774738.html
“子曰:唯上知与下愚不移。”孔子说:只有上等的智者与下等的愚者是改变不了的。“上智”是指高贵而有智慧的人;“下愚”指卑贱而又愚蠢的人,这两类人是不能改变的。如果如此解释此段话,那么,孔子为何还要办教育哪?为何还要提出“有教无类”哪?看来《论语》的思想内容此处是相矛盾的。但又与“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是相统一的。
525、被学生子游问的无话可说了——《论语》谭 阳货篇
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774738.html
“子之武城,闻弦歌之声。夫子莞尔而笑,曰:割鸡焉用牛刀?子游对曰:昔者偃也闻诸夫子曰:‘君子学道则爱人,小人学道则易使也。'子曰:二三子!偃之言是也。前言戏之耳。”孔子到武城,听见弹琴唱歌的声音。孔子微笑着说:杀鸡何必用宰牛的刀呢?子游回答说:以前我听先生说过,君子学习了礼乐就能爱人,小人学习了礼乐就容易使唤。孔子说:学生们,言偃的话是对的。我刚才说的话,只是开个玩笑而已。“割鸡焉用牛刀”的出处。体现了老师孔子之狂,被学生子游问的无话可说了。
526、看来孔子是时时都想为官以施展抱负——《论语》谭 阳货篇
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774738.html
“公山弗扰以费畔,召,子欲往。子路不悦,曰:末之也已,何必公山氏之之也。子曰:夫召我者,而岂徒哉?如有用我者,吾其为东周乎?”公山弗扰据费邑反叛,来召孔子,孔子准备前去。子路不高兴地说:没有地方去就算了,为什么一定要去公山弗扰那里呢?孔子说:他来召我,难道只是一句空话吗?如果有人用我,我就要在东方复兴周礼,建设一个东方的西周。孔子官拜鲁国大司寇时,“隳三都”的“三都”就包括公山不狃的费邑。看来孔子是时时都想为官以施展抱负,多亏没有得逞,否则,就没有今天的至圣先师了。
527、刻画出了一位君子的形象——《论语》谭 阳货篇
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774738.html
“子张问仁于孔子。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请问之。曰: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  子张向孔子问仁。孔子说:能够处处实行五种品德。就是仁人了。子张说:请问哪五种。孔子说:庄重、宽厚、诚实、勤敏、慈惠。庄重就不致遭受侮辱,宽厚就会得到众人的拥护,诚信就能得到别人的信任,勤敏就会提高工作效率,慈惠就能够使唤人。刻画出了一位君子的形象。
528、孔子自负的认为我是磨不坏染不黑的——《论语》谭 阳货篇
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774738.html
“佛肸召,子欲往。子路曰:昔者由也闻诸夫子曰:亲于其身为不善者,君子不入也。佛肸以中牟畔,子之往也,如之何?子曰:然,有是言也。不曰坚乎,磨而不磷;不曰白乎,涅而不缁。吾岂匏瓜也哉?焉能系而不食?”佛肸召孔子去,孔子打算前往。子路说:从前我听先生说过:对自身做坏事的人那里,君子是不去的。现在佛肸据中牟反叛,你却要去,这如何解释呢?孔子说:是的,我有过这样的话。不是说坚硬的东西磨也磨不坏吗?不是说洁白的东西染也染不黑吗?我岂能象个瓠瓜?只挂在那里而不给人吃呢?孔子言外之意是:你们不能去,因你们去了有可能磨坏了,染黑了;自负的认为我是可以去的,我是磨不坏,染不黑的。何况我不能光说不做呀!还是说明了孔子时时都想为官施展抱负。
529、正所谓:老实人受人欺——《论语》谭 阳货篇
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774738.html
“子曰:由也,女闻六言六蔽矣乎?对曰:未也。居,吾语女。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孔子说:由呀,你听说过六种品德和六种弊病了吗?子路回答说:没有。孔子说:坐下,我告诉你。爱好仁德而不爱好学习,它的弊病是受人愚弄;天生仁慈憨厚之人,如果不爱好学习,不修身就不明仁慈憨厚的道理,确实容易受到奸佞之人的愚弄。正所谓:老实人受人欺。
530、正所谓:聪明反被聪明误——《论语》谭 阳货篇
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774738.html
“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爱好智慧而不爱好学习,它的弊病是行为放荡;天生聪慧之人,如果不爱好学习,不修身就不能把聪敏智慧用在正地方,确实容易好耍小聪明言行放荡无所顾忌。正所谓:聪明反被聪明误。
531、自信到了自负的程度那就是无知——《论语》谭 阳货篇
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774738.html
“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爱好自信而不爱好学习,它的弊病是容易被贼人利用而自己受害;天生自信之人,如果不爱好学习,不修身就会自信到听不进别人善意的相劝,确实容易被贼人的奉承所利用而自己受害。正所谓:自信到了自负的程度那就是无知。
532、正所谓:言者无心,听者有意——《论语》谭 阳货篇
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774738.html
“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爱好直率却不爱好学习,它的弊病是说话尖刻;天生性格直率之人,如果不爱好学习,不修身就会不分场合言行坦率爽朗直来直去,而往往又是说话尖酸刻薄,无意中得罪了人,失去了朋友。正所谓:言者无心,听者有意。
533、正所谓:一失足成千古恨——《论语》谭 阳货篇
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774738.html
“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爱好勇猛却不爱好学习,它的弊病是犯上作乱;天生性格勇猛之人,如果不爱好学习,不修身就会有一时冲动不计后果的莽撞:而往往客观上形成了犯上作乱害人害己。正所谓:一失足成千古恨。
534、正所谓:孤傲自负无人相助难成大事——《论语》谭 阳货篇
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774738.html
“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爱好刚强却不爱好学习,它的弊病是狂妄自大。天生性格刚强之人,如果不爱好学习,不修身就会看不起他人而狂妄自负,过高的估计了自己,拒绝让人帮助,很难成事。正所谓:孤傲自负无人相助难成大事。
535、君子也要通过修身方可做到适中——《论语》谭 阳货篇
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774738.html
孔子此处的“六言”为君子形象: 仁、智、信、直、勇、刚;如果过之则成“六蔽”:愚、荡、贼、绞、乱、狂。说明了君子也要通过修身,方可做到适中而无过之。
536、诗是人的感情对生活环境的抒发——《论语》谭 阳货篇
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774738.html
“子曰: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孔子说:学生们为什么不学习《诗》呢?学《诗》可以抒发性情,可以观察到生活的天地及人间,可以在人群中交流,可以发泄怨气。近可以事奉父母,远可以事奉君主;还可以多知道一些鸟兽草木的名字。孔子在此说明了诗是人的感情对生活环境的抒发。
537、说明了《诗经》的历史地位——《论语》谭 阳货篇
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774738.html
“子谓伯鱼曰:女为《周南》、《召南》矣乎?人而不为《周南》、《召南》,其犹正墙面而立也与?”孔子对伯鱼说:你学习《诗经》中的《周南》、《召南》了吗?一个人如果不学习《周南》、《召南》,那就像面对墙壁而站着吧?孔子如此重视《诗经》,说明了《诗经》的历史地位。
538、在于礼乐的制度与礼乐的教化——《论语》谭 阳货篇
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774738.html
“子曰:礼云礼云,玉帛云乎哉?乐云乐云,钟鼓云乎哉?”孔子说:礼呀礼呀,只是说的玉帛之类的礼器吗?乐呀乐呀,只是说的钟鼓之类的乐器吗?孔子是说明:礼不在于玉帛之类礼器的贵重;乐不在于钟鼓之乐器的动听。而在于礼乐的制度与礼乐的教化。
539、小人得志的一种表现形态——《论语》谭 阳货篇
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774738.html
“子曰:色厉而内荏,譬诸小人,其犹穿窬之盗也与?”孔子说:外表严厉而内心虚弱,恰如诸位小,就像是挖墙洞的小偷吧?孔子刻画出了,小人得志的一种表现形态。表面装得十分严厉,恰恰是为了掩饰内心的虚弱。形象!就像小偷。
540、如此“乡愿”之人至今大有人在——《论语》谭 阳货篇
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774738.html
“子曰:乡愿,德之贼也。”孔子所说的“乡愿”,就是指那些表里不一、言行不一、没有道德修养的伪君子。这些人欺世盗名、破坏道德,却可以堂而皇之地自我炫耀。孔子反对“乡愿”,只有真诚的遵守礼乐,才可以使人成为真正的君子。如此“乡愿”之人至今大有人在。
541、道听途说是一种背离道德准则的行为——《论语》谭 阳货篇
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774738.html
“子曰:道听而涂说,德之弃也。”孔子说:在路上听到传言就到处去传播,这是道德所唾弃的。道听途说是一种背离道德准则的行为,而这种行为自古以来就存在的。在现实生活中,有些不仅是道听途说,而且四处打听别人的隐私,然后到处传说,以此作为生活的乐趣,实乃卑鄙之小人。更甚者是别有用心,居心叵测。
542、君子坦荡荡无所谓也——《论语》谭 阳货篇
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774738.html
“子曰:鄙夫可与事君也与哉?其未得之也,患得之。既得之,患失之。苟患失之,无所不至矣。” 孔子把一心想当官的人斥为鄙夫,说:可以和一个鄙夫一起事奉君主吗?他在没有得到官位时,总担心得不到。已经得到了,又怕失去它。如果他担心失掉官职,那他就什么事都干得出来了,他就会不择手段去做任何事情,以至于不惜危害群体,危害他人。至今这种人也是司空见惯的。没有得到,怕得不到;已经得到,又怕失去。一般人都是如此。关键是怎么样得到?又怎么样不失去。君子坦荡荡无所谓也,小人长戚戚患得患失。
543、礼已很难制约人欲望的越来越狂了——《论语》谭 阳货篇
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774738.html
“子曰:古者民有三疾,今也或是之亡也。古之狂也肆,今之狂也荡;”孔子说:古代人有三种毛病,现在这三种毛病已经是面目皆非了。古代的狂者不过是放肆一些,而现在的狂者却是放荡不羁。孔子看到了今天呀!礼已很难制约人欲望的越来越狂了,需要法来维护了。
544、一夜暴富毫无教养之徒的画像——《论语》谭 阳货篇
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774738.html
“古之矜也廉,今之矜也忿戾;”孔子说:古代骄傲的人不过是难以接近,现在那些骄傲的人却是凶恶蛮横。这是孔子为两千多年后的今天,一夜暴富毫无教养之徒的画像。
545、欺诈是愚蠢者的聪明——《论语》谭 阳货篇
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774738.html
“古之愚也直,今之愚也诈而已矣。”孔子说:古代愚蠢的人不过是直率一些,现在的愚蠢者却是欺诈啊!孔子所说真是很准确呀!欺诈是愚蠢者的聪明,是聪明者的愚蠢。
546、人类越发展欲望越强烈——《论语》谭 阳货篇
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774738.html
孔子此处所说古时人们的“狂”、“矜”、“愚”的毛病,过去两三千年了,反而变本加厉愈益加重,已经到了令人无法理喻的地步。真是礼崩乐坏呀!只能说明人类越发展欲望越强烈,更需要人性善的制约,更需要道德力量与法治力量的作用。
547、中华民族历来以红色代表着吉祥——《论语》谭 阳货篇
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774738.html
“子曰:恶紫之夺朱也,恶郑声之乱雅乐也,恶利口之覆邦家者。”孔子说:我厌恶用紫色取代红色,厌恶用郑国的声乐扰乱雅乐,厌恶用伶牙利齿而颠覆国家这样的事情。看来孔子是喜欢红色的,中华民族历来以红色代表着吉祥、喜气、热烈、激情;而紫色却是非正色给人以幻想,容易与过於淫的郑国声乐,和能说会道伶牙利齿相联系。
548、教书匠不说话教什么书呀!——《论语》谭 阳货篇
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774738.html
“子曰:予欲无言。子贡曰:子如不言,则小子何述焉?子曰: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孔子说:我想不说话了。子贡说:你如果不说话,那么我们这些学生还传述什么呢?孔子说:天何尝说话呢?四季照常运行,百物照样生长。天说了什么话呢?子贡应追问:教书匠教书匠,教书匠不说话教什么书呀!教书匠说话与四季照常运行是同理。
549、孔子对此不满意的表示——《论语》谭 阳货篇
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774738.html
“孺悲欲见孔子,孔子辞以疾。将命者出户,取瑟而歌,使之闻之。”鲁哀公派孺悲向孔子学礼,孺悲想见孔子,孔子以有病为由推辞不见。传话的人刚出门,孔子便取来瑟边弹边唱,有意让孺悲听到。这是孔子对此不满意的表示。因为什么不满意,你自己回去想去吧!呵呵呵
550、为父母守丧三年主要体现的是爱——《论语》谭 阳货篇
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774738.html
“子曰:予之不仁也!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夫三年之丧,天下之通丧也。予也有三年之爱于其父母乎?”此段是孔子和他的弟子宰我针对丧礼应服几年的问题展开的争论。孔子的意见是孩子生下来以后,要经过三年才能离开父母的怀抱,所以父母去世了,也应该为父母守三年丧。这是必不可少的。所以,他批评宰我“不仁”。 说:服丧三年,这是天下通行的丧礼。难道宰子对他的父母连三年的爱都没有吗?中华民族为父母守丧三年的习惯,主要体现的是对父母的爱。
551、饱食终日无所用心确实很难——《论语》谭 阳货篇
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774738.html
“子曰: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不有博奕者乎?为之,犹贤乎已。”孔子说:整天吃饱了饭,什么心思也不用,真太难了!不是还有玩博和下棋的游戏吗?干这个,也比闲着好。要做到:饱食终日,无所用心。确实很难。
552、君子小人之别:乱根本之患,盗皮肤之患——《论语》谭 阳货篇
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774738.html
“子路曰:君子尚勇乎?子曰:君子义以为上。君子有勇而无义为乱,小人有勇而无义为盗。”子路说:君子崇尚勇敢吗?孔子答道:君子以义作为最高尚的品德,君子有勇无义就会作乱,小人有勇无义就会偷盗。君子小人之别:乱根本之患,盗皮肤之患。
553、说别人坏话的人都是别有用心——《论语》谭 阳货篇
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774738.html
子贡曰:“君子亦有恶乎?”子曰:“有恶。恶称人之恶者,恶居下流而讪上者,”子贡说:君子也有厌恶的事吗?孔子说:有厌恶的事。厌恶宣扬别人坏处的人;厌恶身居下位而诽谤在上者的人。两千多年来至今,说别人包括上级坏话的人都是别有用心。君子所厌恶。
554、粗鲁蛮干、倔强拘泥——《论语》谭 阳货篇
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774738.html
“恶勇而无礼者,恶果敢而窒者。”孔子回答子贡说:厌恶勇敢而不懂礼节的人,厌恶固执而又不通事理的人。勇敢而不懂礼节的人——粗鲁蛮干;固执而又不通事理的人——倔强拘泥。粗鲁蛮干、倔强拘泥此两类人在性格上是相通的,至今如此。
555、抄袭古来有之,小人哉!——《论语》谭 阳货篇
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774738.html
“曰:赐也亦有恶乎? 恶徼以为知者,”孔子又说:“赐,你也有厌恶的事吗?”子贡说:“厌恶偷袭别人的成绩而作为自己的知识的人。抄袭古来有之。当下保护知识产权之法律,难以禁止。小人哉!
556、抄袭之小人必然以不谦虚来貌似勇敢——《论语》谭 阳货篇
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774738.html
“恶不孙以为勇者,恶讦以为直者。”厌恶把不谦虚当做勇敢的人,厌恶揭发别人的隐私而自以为直率的人。此两种人与抄袭之小人均属同类小人。尤其是以揭发别人隐私而自以为直率的人更为可恶。抄袭之小人必然以不谦虚来貌似勇敢,必然要别有用心的去以揭发别人的隐私而表示直率。卑鄙无耻之徒!
557、小人正是如此!——《论语》谭 阳货篇
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774738.html
“子曰: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近之则不孙,远之则怨。”孔子说:只有女子和小人是难以教养的。对于:亲近他们,他们就会无礼,疏远他们,他们就会报怨。这两句话,对一些至今的社会现象到是形容的较为贴切,如果说这是孔子轻视妇女的思想,不如说,这是孔子对当时生产力低下,而客观产生的男女分工的认识。还应看到孔子是用小人来说女子的,说明孔子首先否定的是小人,小人正是如此!
558、孔子真是懂人生呀!——《论语》谭 阳货篇
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774738.html
“子曰:年四十而见恶焉,其终也已。”孔子说:到了四十岁的时候还被人所厌恶,他的一生也就是这样了。真是如此呀!孔子真是懂人生呀!人生学古今同理。
559、圣人孔子为此三人定性——《论语》谭 微子篇
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774738.html
“微子去之,箕子为之奴,比干谏而死。孔子曰:殷有三仁焉。”殷纣王的同母兄长微子离开了纣王,殷纣王的叔父箕子做了他的奴隶,殷纣王的另一位叔父比干被杀死了。孔子说:这就是殷朝的三位仁人啊!圣人孔子为此三人定性。
560、正道交友,焉有几友?!——《论语》谭 微子篇
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774738.html
“柳下惠为士师,三黜。人曰:子未可以去乎?曰:直道而事人,焉往而不三黜?枉道而事人,何必去父母之邦?”柳下惠当典狱官,三次被罢免。有人说:你不可以离开鲁国吗?柳下惠说:按正道事奉君主,到哪里又不会被多次罢官呢?如果不按正道事奉君主,为什么一定要离开本国呢?“直道而事人,焉往而不三黜?”这应是经典名句:按正道事奉君主,到哪里又不会被多次罢官呢?正道交友,焉有几友?!还是应该“和而不同”呀!
561、这是孔子一生多次碰壁之一——《论语》谭 微子篇
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774738.html
“齐景公待孔子曰:若季氏,则吾不能;以季、孟之间待之。曰:吾老矣,不能用也。孔子行。”齐景公讲到对待孔子的礼节时说:像鲁君对待季氏那样,我做不到,我用介于季氏孟氏之间的待遇对待他。又说:我老了,不能用了。孔子离开了齐国。这是孔子一生多次碰壁之一。正合上句话“枉道而事人,何必去父母之邦?”
562、在礼崩乐坏的社会中焉能不到处碰壁?——《论语》谭 微子篇
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774738.html
“齐人归女乐,季桓子受之,三日不朝。孔子行。”齐国人赠送了一些歌女给鲁国,鲁国宰相季桓子接受了,三天不上朝。于是孔子离开了。孔子不会“枉道而事人”,在礼崩乐坏的社会中,焉能不到处碰壁?!
563、孔子总是想以一己之力挽救危局——《论语》谭 微子篇
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774738.html
“楚狂接舆歌而过孔子曰:凤兮凤兮!何德之衰?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已而已而!今之从政者殆而!孔子下,欲与之言。趋而辟之,不得与之言。”楚国的狂人接舆唱着歌从孔子的车旁走过,他唱道:凤凰啊,凤凰啊,你的德运怎么这么衰弱呢?过去的已经无可挽回,未来的还来得及改正。算了吧,算了吧。今天的执政者危乎其危!孔子下车,想同他谈谈,他却赶快避开,孔子没能和他交谈。孔子总是想以一己之力挽救危局,但是,总是无可奈何,这能说是不识时务么?
564、面对乱世是消极避世还是积极入世——《论语》谭 微子篇
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774738.html
“……桀溺曰:滔滔者天下皆是也,而谁以易之?且而与其从辟人之士也,岂若从辟世之士哉?”隐士桀溺说:像洪水一般的坏东西到处都是,你们同谁去改变它呢?而且你与其跟着躲避人的人,为什么不跟着我们这些躲避社会的人呢?面对乱世,是消极避世还是积极入世,何谓不识时务哪?还是识时务的两种态度哪?
565、孔子一直以齐家治国平天下为己任——《论语》谭 微子篇
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774738.html
“……夫子怃然曰:鸟兽不可与同群,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孔子很失望地说:人是不能与飞禽走兽合群生活的,我不同世上的人群打交道还与谁打交道呢?如果天下太平,我就不会与你们一起来改变这个世道了。孔子一直以齐家治国平天下为己任,而身体力行。
566、不可能是批孔子的——《论语》谭 微子篇
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774738.html
“子路从而后,遇丈人,以杖荷蓧。子路问曰:子见夫子乎?丈人曰: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此段关键在于如何理解“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因该是:子路问道:你看到夫子了吗?老丈说:“我正忙着哪,如果手脚不勤快点,五谷都来不及分别播种了,哪里还知道夫子是谁?如此解释方与下文相同。否则,此论上下不通。不可能是批孔子的。
567、儒家是不提倡为了自身清白的隐士文化——《论语》谭 微子篇
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774738.html
“……子路曰:不仕无义。长幼之节,不可废也;君臣之义,如之何其废之?欲洁其身,而乱大伦。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道之不行,已知之矣。”子路说:不入世做官是不对的。长幼间的关系都不可能废弃;君臣间的关系怎么能废弃呢?想为了自身清白,而破坏了君臣的根本伦理关系。君子做官,只是为了实行大义。至于当今大道行不通,那是知道的。此两段如此解释,说明了儒家思想是不提倡为了自身清白,而不顾君臣根本之伦的隐士文化的。
568、孔子自认为炉火纯青而游刃有余——《论语》谭 微子篇
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774738.html
对“逸民:伯夷、叔齐、虞仲、夷逸、朱张、柳下惠、少连。”孔子说:不降低自己的意志,不屈辱自己的身分,只有伯夷叔齐吧?至于柳下惠、少连虽然降低自己的意志,屈辱自己的身分,但说话还是合乎伦理的,行为还是用心谨慎的;再说虞仲、夷逸过着隐居的生活,说话很随便,但能洁身自爱,自动离开官场。而“我则异于是,无可无不可。”我与此逸民的区别是:没有什么只有这样才可以的,也没有什么只有这样才不可以的。孔子自认为炉火纯青而游刃有余。
569、春秋时期的乐师都是来源于鲁国?——《论语》谭 微子篇
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774738.html
大师挚适齐,亚饭干适楚,三饭缭适蔡,四饭缺适秦,鼓方叔入于河,播鼗武入于汉,少师阳、击磬襄入于海。鲁国乐官之长太师挚到齐国去了,乐官亚饭干到楚国去了,乐官三饭缭到蔡国去了,乐官四饭缺到秦国去了,打鼓的方叔到了黄河边,敲小鼓的武到了汉水边,副乐师少师阳和乐师击磬的襄到了海滨。此段,一是说明了春秋时期的乐师都是来源于鲁国?二是说明了某种原因乐师都离鲁国而去?
570、不要对人求全责备——《论语》谭 微子篇
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774738.html
“周公谓鲁公曰:君子不施其亲,不使大臣怨乎不以。故旧无大故,则不弃也。无求备于一人。”周公对鲁公说:君子不要疏远他的亲属,不要使大臣们抱怨不用他们。旧友老臣没有大的过失,就不要抛弃他们,不要对人求全责备。这是长者对晚辈的嘱咐。
571、按照伯、仲、叔、季排列——《论语》谭 微子篇
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774738.html
周有八士:伯达、伯适、伯突、仲忽、叔夜、叔夏、季随、季。周代有八个士:伯达、伯适、伯突、仲忽、叔夜、叔夏、季随、季。按照伯、仲、叔、季排列。
572、孔子理想中的志士仁人——《论语》谭 子张篇
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774738.html
“张曰:士见危致命,见得思义,祭思敬,丧思哀,其可已矣。”子张说:士遇见危险时可以毫不犹豫,勇于献身;看见有利可得时往往考虑是否符合义的要求;祭祀时想的是对此恭敬,居丧时候想的是对此悲哀。临危不惧、见利思义、祭祀恭敬、居丧悲哀。孔子理想中的志士仁人。
573、同样是心不善、行有礼的伪君子——《论语》谭 子张篇
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774738.html
“子张曰:执德不弘,信道不笃,焉能为有?焉能为亡?”子张说:行德而不能发扬光大,信道而不能忠实坚定,这样的人怎能说其信道行德哪?又怎能说其无道无德哪?“执德不弘,信道不笃,”一是为了装潢门面;二是为了保护自己。同样是心不善行有礼的伪君子。
574、可交者交,不可交者不交,人以群分——《论语》谭 子张篇
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774738.html
“子夏之门人问交于子张。子张曰:子夏云何?对曰:子夏曰:可者与之,其不可者拒之。”子夏的学生向子张寻问怎样结交朋友。子张说:子夏是怎么说的?答道:子夏说:可以相交的就和他交朋友,不可以相交的就拒绝他。子夏没有说明交朋友,什么样可教,什么样不可教,可交者交,不可交者不交,也说明的是物以类聚、人以群分,通常是有道理的。
575、君子之交淡如水和而不同——《论语》谭 子张篇
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774738.html
“子张曰:异乎吾所闻:君子尊贤而容众,嘉善而矜不能。我之大贤与,于人何所不容?我之不贤与,人将拒我,如之何其拒人也?”子张说:我所听到的与此不一样:君子能尊重贤人而又容纳众人;能赞美善人又能同情能力弱的人。如果我是十分贤良的人,那我对别人有什么不能容纳的呢?我如果不贤良,那人家就会拒绝我,又怎么谈能拒绝人家呢?君子之交淡如水和而不同。
576、小的技艺之道只是一“器”也,“君子不器”——《论语》谭 子张篇
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774738.html
“子夏曰;虽小道,必有可观者焉,致远恐泥,是以君子不为也。”虽然如各种农、工、商、医、卜之类的,一些小的技艺之道,也必有可取的地方,但会有碍于实现远大的目标,所以君子是不会从事这些小技艺。儒家思想是:小的技艺之道只是一“器”也。“君子不器”,君子心怀天下,不像器具那样,作用仅仅限于某一方面。
577、这就是学习的日积月累——《论语》谭 子张篇
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774738.html
“子夏曰:日知其所亡,月无忘其所能,可谓好学也已矣。”子夏说:每天学到一些过去所不知道的东西,每月都不能忘记已经学会的东西,这就可以叫做好学了。每日学习,日日学习谓博学;每月小结,月月小结谓巩固,这就是学习的日积月累吧!
578、仁德在博学、笃志、切问、近思之中——《论语》谭 子张篇
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774738.html
“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子夏说:博览群书广泛学习,而且能坚守自己的志向;恳切地提问自己所学未领悟之事,多考虑自己近期未理解的问题,仁德就在其中了。仁德在博学、笃志、切问、近思之中。
579、君子之道在于管理各行各业可谓“总道”——《论语》谭 子张篇
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774738.html
“子夏曰:百工居肆以成其事,君子学以致其道。”子夏说:各行各业的工匠住在作坊里来完成自己的事,君子通过学习来撑握道。应该是:各行各业各有其“道”;君子之道在于管理各行各业,所以可称其谓“总道”,同样需要学习,学习“总道”。
580、能不能认错是君子与小人的重要区别——《论语》谭 子张篇
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774738.html
“子夏说:小人之过也必文。”子夏说:小人犯了过错一定要掩饰。此经典总结的精确。能不能认错是君子与小人的重要区别。
581、总结的放之四海、古往今来而皆准呀!——《论语》谭 子张篇
全文:htt

_________________
山佳——詩是:自釀自飲的美酒 越飲越醉
返回顶端
阅读会员资料 山佳离线  发送站内短信 发送电子邮件 浏览发表者的主页 QQ号码275685513 雅虎讯息通
显示文章:     
发表新主题   回复主题    
Aust Winner 澳洲长风论坛总目录 -> 山佳草堂
所有的时间均为 北京时间
1页,共1
 
论坛转跳: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Powered by phpBB © 2001, 2005 phpBB Group
澳洲长风(www.australianwinner.com)信息部提供论坛管理及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