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a href='http://www.australianwinner.com/AuWinner/index.php?c=12/'>Aust Winner 澳洲长风论坛</font></a>总目录
Aust Winner 澳洲长风论坛


凡发布过激政治、宗教、人身攻击言论,一律删除。

澳洲长风导航 Site Map
 
 帮助帮助   搜索搜索   会员列表会员列表   团队团队   收藏夹收藏夹    注册注册 
 个人资料个人资料   登录并检查站内短信登录并检查站内短信   登录登录 

《孟子》谭(全文下)

 
发表新主题   回复主题    
Aust Winner 澳洲长风论坛总目录 -> 山佳草堂
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作者 正文
山佳

澳洲彩虹鹦版主


性别: 性别:男
年龄: 73
加入时间: 2005/09/20
文章: 1343
来自: 中国辽宁
积分: 5347


文章时间: 2016-3-13 周日, 上午9:11    标题: 《孟子》谭(全文下) 引用回复

《孟子》谭(全文下)
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796039.html
291、乐道忘势是读书人的气节和骨气——《孟子》谭
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796039.html
“孟子曰:古之贤王好善而忘势;古之贤士何独不然?乐则而忘人之势。故王公不致敬尽礼,则不得亟见之。见且由不得亟; 而况得而臣之乎?”孟子说:古时贤王喜欢听取善言,不把权势放在心上。古代的贤士又何尝不是这样呢?乐于自己的学说,不把他人的权势放在心上。所以,即使是王公贵人,如果不对他恭敬地尽到礼数,也不能够多次和他相见。相见的次数尚且不能够多,何况要他做臣下呢?乐道忘势是读书人的气节和骨气。但愿君主好善忘势。
292、成为了多少志士仁人的座右铭——《孟子》谭
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796039.html
孟子谓宋勾践曰……:“尊德乐义,则可以嚣嚣矣。故士穷不失义,达不离道。穷不失义,故士得己焉;达不离道,故民不失望焉。古之人,得志,泽加于民;不得志,修身见于世。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孟子回答宋勾践说:尊崇道德,喜爱仁义,就可以安详自得了。所以士者穷困时不失去仁义;显达时不背离道德。穷困时不失去仁义,所以安详自得;显达时不背离道德,所以老百姓不失望。古代的人,得志时恩惠施于百姓;不得志时修身以显现于世。穷困时独善其身,显达时兼善天下。孟子的又一经典名句“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成为了多少志士仁人的座右铭。
293、时势造英雄与英雄造时势——《孟子》谭
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796039.html
“孟子曰:待文王而后兴者,凡民也。若夫豪杰之士,虽无文王犹兴。”孟子说:一定要等待有周文王那样的人出现后才奋发的,是平庸的人,至于豪杰之士,即使没有周文王那样的人出现,自己也能奋发有为。在有周文王出现后兴起,那是时势造英雄;在没周文王出现前兴起,那是英雄造时势。周文王就是如此的英雄。
294、孟子与孔子都是教育家——《孟子》谭
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796039.html
“孟子曰:仁言不如仁声之人人深也,善政不如善教之得民也。善政,民畏之;善教,民爱之。善政得民财,善教得民心。”孟子说:仁德的言语不如仁德的声望那样深入人心,好的政令不如好的教育那样赢得民众。好的政令,百姓畏服;好的教育,百姓喜爱。好的政令得到百姓的财富,好的教育得到百姓的民心。孟子与孔子都是教育家,在社会治理上都是注重解决根本问题,那就是做人的问题。因此,要“克己复礼为仁”就必须注重教育。
295、良能良知也就是本能与本性是与生俱来——《孟子》谭
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796039.html
“孟子曰: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孩提之童无不知爱其亲者,及其长也,无不知敬其兄也。亲亲,仁也;敬长,义也。无他,达之天下也。”孟子说:人不用学习就能的,是良能;不用思考就知道的,是良知。两三岁的小孩子没有不知道亲爱他父母的,等到他长大,没有不知道尊敬他兄长的。亲爱父母是仁;尊敬兄长是义。没有其他原因,因为这两种品德是通行天下的。孟子提出:人的良能良知也就是本能与本性,是与生俱来,是人人皆有的。是类人猿进化成为人类漫长的过程中逐渐产生的。
296、“生于忧患”的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孟子》谭
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796039.html
“孟子曰:人之有德、慧、术、知者,恒存乎疢疾。独孤臣孽子,其操心也危,其虑患也深,故达。”孟子说:人的品德、智慧、本领、知识,往往产生于灾患之中。那些受疏远的大臣和贱妾所生的儿子,经常操心着危难之事, 深深忧虑着祸患降临,所以能通达事理。“生于忧患”的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
297、悦君者小人哉!安国者君子也!顺天者圣人也!——《孟子》谭
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796039.html
“孟子曰:有事君人者,事是君则为容悦者也;有安社稷臣者.以安社稷为悦者也;有天民者,达可行于天下而后行之者也;有大人者,正己而物正者也。”孟子说:有侍奉君主的人,专以讨得君主的欢心为喜悦;有安定国家的臣,以安定国家为喜悦;有顺天意得民心的人,他的主张可行于天下时,而后才去实行;有伟大的人,端正自己,天下万物便随之端正。悦君者小人哉!安国者君子也!顺天者圣人也!
298、父母健在兄弟平安有乐就有愁呀!——《孟子》谭
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796039.html
孟子曰:“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孟子说:君子有三大乐事,以德服天下不在其中。父母健在,兄弟平安,这是第一大乐事。孟子所说,实际上有史以来“乐”与“愁”就是相辅相成的。父母健在,兄弟平安有乐就有愁呀!
299、为人仰俯无愧是很难做到的——《孟子》谭
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796039.html
“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孟子接着说:上不愧对于天,下不愧对于人,这是第二大乐事。孟子所说,为人仰俯无愧就在自己,是很难做到的。就如忠孝双全一样很难圆满。此二乐同样也是伴随着一个“愁”字。
300、就连对子女的教育都是一个“愁”字——《孟子》谭
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796039.html
“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孟子接着说:得到天下优秀的人才进行教育,这是第三大乐事。人的通病就是老了总想教训他人。实际上《论语》就是一位睿智的老人对晚辈喋喋不休的说教。但是要“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是更难做到的呀!就连对身边子女的教育都是一个“愁”字呀!
301、可见这“三乐”是很难乐起来的呀!——《孟子》谭
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796039.html
“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 孟子接着说:君子有三大乐事,以德服天下不在其中。孟子是在说,以德服天下都不在这“三乐”之中,可见这“三乐”是很难乐起来的呀!如果这“三乐”真的能乐起来,那真就是人世间最为快乐的人了。数来数去古今中外罕见。
302、拥有天下只是君王的欲望——《孟子》谭
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796039.html
“孟子曰:广土众民,君子欲之,所乐不存焉;中天下而立, 定四海之民,君子乐之,所性不存焉。”孟子说:拥有广阔的土地、众多的子民,这是君子所想望的,但却不是他的快乐所在;立于天下的中央,安定四海的百姓,这是君子的快乐,但却不是他的本性所在。孟子是说,拥有天下只是君王的欲望,能给君王带来快乐,但并不是君子的本性。
303、君子的本性不会因得失而发生变化——《孟子》谭
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796039.html
“君子所性,虽大行不加焉, 虽穷居不损焉,分定故也。”孟子接着说:君子的本性,纵使他的抱负实现也不会增加,纵使他穷困也不会减少,因为他的本性分明已经固定。孟子是说,作为君子的本性,不会因为利益的得失而发生变化的,是天生固有的。能体现人性善的人生就是君子的人生,否则就是小人。
304、本性善是能在精气神上表现出来的——《孟子》谭
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796039.html
“君子所性,仁义礼智根于心,其生色也睟然,见于面,盎于背,施于四体,四体不言而喻。”孟子接着说:君子的本性仁义礼智植根于内心,其外表神色清和润泽,呈现于脸面,流溢于肩背,充实于四肢,四肢的动作,不用言语,别人也能理解。孟子是说,人的本性善是能在人的精气神上充分地表现出来的。人的本性善是能够通过人的精——体态;气——气色;神——神态中表现出来。确实如此呀!!!
305、还是管仲所说的仓廪实而知礼节——《孟子》谭
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796039.html
“孟子曰:易其田畴,薄其税敛,民可使富也。食之以时,用之以礼,财不可胜用也。民非水火不生活,昏暮叩人之门户求水火,无弗与者,至足矣。圣人治天下,使有菽粟如水火。菽粟如水火,而民焉有不仁者乎?”孟子说:让百姓种好他们的地,减轻他们的赋税,就可以使百姓富足。按一定时节使用,按礼的规定使用,财物就用不完了。百姓没有水和火就无法生活,晚上敲人门户求水讨火,没有人不给的,因为家家水火都很充足。圣人治理天下,就要使百姓的粮食多得像水火。粮食多得像水火,那么老百姓哪还有不仁爱的呢?还是管仲所说的“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
306、读了中华民族古圣贤之书可晓至理——《孟子》谭
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796039.html
“孟子曰: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故观于海者难为水,游于圣人之门者难为言。”孟子说:孔子登上东山,就觉得鲁国变小了;登上泰山,就觉得整个天下都变小了。所以,观看过大海的人,便难以被其它水所吸引了;在圣人门下学习过的人,便难以被其它言论所吸引了。“游于圣人之门者难为言”对孟子此句所言体会至深呀!读了中华民族古圣贤之书,读了《四书》,可晓至理。岂能被其它思想所迷惑??!!
307、此段均可作为立志成才者的座右铭——《孟子》谭
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796039.html
“观水有术,必观其澜。日月有明,容光必照焉。流水之为物也,不盈科不行;君子之志于道也,不成章不达。”孟子接着说:观看水有一定的方法,一定要观看它的波澜壮阔。太阳月亮有光辉,不放过每条小缝隙;流水有规律是不把坑坑洼洼填满不向前流;君子立志于道,不到一定的程度不能通达。孟子的此段均可作为,立志成才者的座右铭。
308、一个“利”一个“善”常人与圣人之别也——《孟子》谭
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796039.html
“孟子曰:鸡鸣而起,孳孳为善者,舜之徒也;鸡鸣而起,孳孳利者,跖之徒也。欲知舜与跖之分,无他,利与善之间也。”孟子说:鸡叫便起床,孜孜不倦地行善的人,是舜一类的人物;鸡叫便起床,孜孜不倦地求利的人,是盗跖一类的人物。要想知道舜和跖有什么区别,没有别的,利和善的不同罢了。一个“利”一个“善”常人与圣人之别也。
309、坚持执中的那一点同样是执偏的极端做法——《孟子》谭
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796039.html
“孟子曰:杨子取为我,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墨子兼爱,摩顶放踵利天下,为之。子莫执中。执中为近之。执中无权,犹执一也。所恶执一者,为其贼道也,举一而废百也。”孟子说:杨朱主张为己,即使拔一根毫毛而有利于天下,他都不肯干。墨子主张兼爱,即便是从头顶到脚跟都摩伤,只要是对天下有利,他都肯干。子莫则主张执中。主张执中还是近乎道理的。但如果只知执中而不知道权变,那也就和执着一点一样了。为什么厌恶执着一点呢?因为它会损害真正的道,只是坚持一点而废弃了其余很多方面。孟子是说,杨、墨都只是执偏一点,如果只是坚持执中的那一点,而不知权变,同样是执偏的极端做法。是偏离了“执两用中”的中庸之道。深刻!!!
310、饥不择食不知其味——《孟子》谭
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796039.html
孟子曰:“饥者甘食,渴者甘饮。是未得饮食之正也,饥渴害之也。”孟子说:饥饿的人觉得任何食物都是美味的,干渴的人觉得任何饮料都是可口的。他们不能够吃喝出食物和饮料的正常滋味,是由于饥饿和干渴的妨害。孟子是说饥不择食,不知其味。那么,对于学习各种文化思想也是如此。要想品出滋味来,就要都吃下去慢慢细品之。
311、真正懂得中华文化就不会有不如人的感觉——《孟子》谭
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796039.html
“岂惟口腹有饥渴之害?人心亦皆有害。人能无以饥渴之害为心害,则不及人不为忧矣。”孟子接着说:难道只有嘴巴和肚子有饥饿和干渴的妨害吗?心灵也同样有妨害。一个人能够不让饥饿和干渴那样的妨害去妨害心灵,那就不会以自己不及别人为忧虑了。用现代的话来讲,孟子是说,人的心灵同样会有饥渴感,那就是心灵的空虚。也可以说要是真正懂得了中华传统文化,就不会有不如他人的感觉,就会很自信的立足于世界民族之林。这正是当下思想之需要,孟子伟大!孔子已经走向了世界……
312、成功往往就在坚持一下之中——《孟子》谭
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796039.html
“孟子曰:有为者辟若掘井,掘井九轫而不及泉,犹为弃井也。”孟子说:做事好比掘井一样,掘到六七丈深还没有见水,仍然只是一口废井。孔、孟子在修身、立志上都是反对半途而废。成功往往就在坚持一下之中。
313、这都是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本跟道理——《孟子》谭
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796039.html
“公孙丑曰:《诗》曰:不素餐兮!君子之不耕而食,何也? 孟子曰:君子居是国也,其君用之,则安富尊荣;其子弟从之,则孝悌忠信。不素餐兮!孰大于是?公孙丑说:《诗经》说:不白吃饭啊!可君子不种庄稼也吃饭,为什么呢? 孟子说:君子居住在一个国家,国君用他,就会安定富足,尊贵荣耀;学生们跟随他,就会孝敬父母,尊敬兄长,忠诚而守信用。不白吃饭啊!还有谁比他的贡献更大呢?孔子云“君子谋道不谋食”孟子也云“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治于人者食人,治人论于人”这都是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本跟道理。
314、“尚志”一词已成为儒学的一个重要概念——《孟子》谭
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796039.html
王子垫问……曰:“何谓尚志?”曰:“仁义而已矣。杀一无罪非仁也,非其有而取之非义也。居恶在?仁是也;路恶在?义是也。居仁由义,大人之事备矣。”王子垫问:使志行高尚指的是什么?孟子说:仁和义罢了。杀死一个无罪的人,是不仁;不是自己的东西却去占有,是不义。居住在哪里?仁便是;道路在哪里?义便是。居于仁而行于义,大人的事便齐备了。“尚志”一词已成为儒学的一个重要概念,为很多人的名字所采用。想到了——英雄赵尚志。
315、抛弃天子之位就是对天的不忠——《孟子》谭
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796039.html
“桃应问曰:舜为天子,皋陶为士,瞽瞍杀人,则如之何?孟子曰:执之而已矣。然则舜不禁与?曰:夫舜恶得而禁之?夫有所受之也。然则舜如之何?曰:舜视弃天下犹弃敝展也。窃负而逃,通海滨而处,终身沂然,乐而忘天下。”桃应问道:舜做天子,皋陶做法官,假如舜的父亲瞽瞍杀了人,那怎么办?孟子说:把他逮起来就是了。桃应问:难道舜不阻止吗?孟子说:舜怎么能够阻止呢?皋陶是按所受职责办事。桃应问:那么,舜该怎么办呢?孟子说:舜把抛弃天子之位看得像抛弃破鞋子一样。他偷偷地背着父亲逃走,沿着海滨住下来,终身逍遥,快乐得把曾经做过天子的事情忘掉。孟子难道不知,抛弃天子之位也是不忠呀!是对天的不忠!抛弃臣子之位就是对君的不忠。真是公私不能两全,中孝不能两全呀!
316、人的气质来之于人内心的文化传承——《孟子》谭
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796039.html
“孟子自范之齐,望见齐王之子,喟然叹曰:居移气,养移体,大哉居乎!夫非尽人之子与?孟子曰:王子宫室、车马、衣服多与人同,而王子若彼者,赔使之然也;况居天下之广居者乎?鲁君之宋,呼于垤泽之门。守者曰:此非吾君也,何其声之似我君也?此无他,居相似也。”孟子从范邑到齐都,远远地望见了齐王的儿子,非常感叹地 说:地位改变气度,奉养改变体质,地位是多么重要啊!他不也是人的儿子吗?孟子说:王子的宫室、车马、衣服多半与他人相同,而王子像那个样子,是他的地位使他那样的。何况那处在天下最广大地位上的人呢?鲁国的国君到宋国去,在宋国的城门下呼喊。守门的人说:这人不是我们的国君,他的声音怎么这样像我们的国君 呢?这没有别的原因,他们的地位相似罢了。孟子是说,一是,人的气质来之于人的内心,正如孔子所说 “里仁为美”;二是,人的气质是一定的社会地位,几代人的文化传承形成的。也就是:人的气质来之于人内心的文化传承。要历经三代方能培养出贵族气质还是有道理的。
317、只有敬而没有爱那是别有所图的伪爱——《孟子》谭
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796039.html
“孟子曰:食而弗爱,豕交之也;爱而不敬,兽畜之也。恭敬者,币之未将者也。恭敬而无实,君子不可虚拘。”孟子说:只是养活而不爱,那就如养猪一样;只是爱而不恭敬,那就如养鸟儿养爱犬等畜生一样。恭敬之心是在送出礼物之前有了的。徒具形式的恭敬,君子不可虚留。用现代语言就是说:养而不爱如养猪,爱而不敬如养狗,恭敬之中必有爱。如果只有敬而没有爱,那是别有所图的伪爱;如果只有爱而没有敬,那绝不可能是在爱人。
318、伟大的教育家——孟子——《孟子》谭
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796039.html
“孟子曰:君子之所以教者五:有如时雨化之者,有成德者,有达财者,有答问者,有私淑艾者。此五者,君子之所以教也。”孟子说:君子教育人的方式有五种:有像及时雨一样滋润化育的;有成全品德的;有培养才能的;有解答疑问的;有以学识风范感化他人使之成为私淑弟子的。这五种,就是君子教育人的方式。伟大的教育家——孟子。此五种教育方式贯穿人的成长全过程,为当下的教育指明方向:少儿春风化雨;少年重在德育;青少成才教育;青年讨论研究;终生风范感化私淑弟子。
319、不能以低能、拙劣、落后为标准——《孟子》谭
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796039.html
“公孙丑曰:道则高矣,美矣,宜若登天然,似不可及也;何不使彼为可几及而日孳孳也?孟子曰:大匠不为拙工改废绳墨,羿不为拙射变其彀率。”公孙丑说:道倒是很高很好的,但就像登天一样,似乎高不可攀。为什么不使它成为可以攀及的因而叫人每天都去勤勉努力呢?”孟子说:高明的工匠不因为拙劣的人而改变或者废弃规矩,绝不因为拙劣的射手而改变拉弓的标准。孟子是在告诫直至当今的人们,不能以低能的认识、拙劣的能力、落后的手段为标准。
320、做出的样子要适中起到启发式教育的作用——《孟子》谭
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796039.html
“君子引而不发,跃如也。中道而立,能者从之。”孟子接着说:君子张满了弓而不发箭,只做出要射的样子。他恰到好处地做出样子,有能力学习的人便跟着他做。“引而不发,跃如也”。做出的样子要适中无过无不及,这就是中庸之道。起到启发式教育的作用。与上几段有关教育的论述相吻合。
321、天下无道,以身殉道——《孟子》谭
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796039.html
“孟子曰:天下有道,以道殉身;天下无道,以身殉道。未闻以道殉乎人者也。”孟子说:天下有道,就用“道”来严格约束自身;天下无道,就用生命来捍卫“道”。没有听说过牺牲“道”而屈从于人的。牺牲“道”而屈从于人的,那就是叛徒!而志士仁人如《论语》所云“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322、求学心不诚不予回答——《孟子》谭
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796039.html
“……孟子曰:挟贵而问,挟贤而问,挟长而问,挟有勋劳而问,挟故而问,皆所不答也。滕更有二焉。”孟子回答公都子问说:倚仗着自己的权势来发问,倚仗着自己贤能来发问,倚仗着自己年长来发问,倚仗着自己有功劳来发问,倚仗着自己是老交情来发问,都是我所不回答的。滕更有这五种中的两种。朱熹对此曾说“有所挟,则受道之心不专,所以不答也。”所谓不专也就是指求学心不诚。由于求学心不诚,因此,回答权贵难和上心;回答贤士难论其理;回答长者难驳其面;回答有功者难避其傲;回答老熟人难难严其词。所以孟子不予回答。
323、该禁止的没禁止,该坚持的没坚持——《孟子》谭
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796039.html
“孟子曰:于不可已而已者,无所不已。于所厚者薄,无所不薄也。其进锐者,其退速。”孟子说:对于不应该停止的却停止了,那就没有什么不可以 停止。对于应该厚待的却薄待了,那就没有什么不可以薄待。前进太猛的人,后退也会快。也就是说:该禁止的没有禁止,该坚持的没有坚持,那么,实行的也快,失败的也快。
324、喜、 仁、亲 三个字区别了爱的不同——《孟子》谭
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796039.html
“孟子曰:君子之于物也,爱之而弗仁;于民也,仁之而弗亲。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孟子说:君子对于万物,喜爱它,但谈不上仁爱;对于百姓, 仁爱,但谈不上亲爱。亲爱亲人而仁爱百姓,仁爱百姓而爱惜万物。对物是喜爱;对人是仁爱;对亲是亲爱。 “喜”、 “仁”、“亲” 三个字区别了爱的不同。爱还是不清的呀!
325、凡事抓 “纲”,抓“急”之根本——《孟子》谭
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796039.html
孟子曰:“知者无不知也,当务之为急;仁者无不爱也,急亲贤之为务。”孟子说:智者没有什么事物不该知道,但是急于知道当前最重要的事情;仁者没有什么人不该爱,但是急于爱德才兼备的贤人。成语“当务之急”源于此。凡事抓主要矛盾也就是“纲”。要抓“急”之根本。
326、任何人不可能是全知,但要知当务之急根本——《孟子》谭
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796039.html
“尧、舜之知而不遍物,急先务也;尧、舜之仁不遍爱人,急亲贤也。”孟子接着说:以尧舜的智慧尚且不能够知道一切事物,因为他们急于知道对他们最重要的事情;以尧舜的仁德尚且不能够爱所有的人,因为他们急于爱德才兼备的贤人。任何人不可能是全知。但要知当务之急根本。
327、凡事不能因小失大、不分轻重缓急——《孟子》谭
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796039.html
“不能三年之丧,而缌小功之察;放饭流歠,而问无齿决,是之谓不知务。”孟子接着说:如果不能够实行该行三年的丧办礼,却对三个月、五个月的丧礼仔细讲求;在尊长者面前大吃猛喝,却讲求不要用牙齿啃肉,这就叫做不知道什么是最重要的事物。凡事不能因小失大、不分轻重缓急。
328、两千多年来“义战”何在?!——《孟子》谭
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796039.html
“孟子曰:春秋无义战。彼善于此,则有之矣。征者,上伐下也,敌国 不相征也。”孟子说:春秋时代没有合乎义的战争。那一国或许比这一国要好一点,这样的情况倒是有的。所谓征,是指上讨伐下,同等级的国家之间是不能够相互讨伐的。“春秋无义战”。那么两千多年来“义战”何在?!如果说有,也不过是打着“义战”之名,行“利益”之实。现代的“二战”正义战胜了邪恶,人类初见进步,接着战后就是“冷战”。
329、传承下来的书都留有传承的痕迹——《孟子》谭
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796039.html
“孟子曰: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吾于《武成》,取二三策而已矣。仁人无敌于天下,以至仁伐至不仁,而何其血之流杵也?”孟子说:完全相信书,那还不如没有书。我对于《武成》这一篇书,就只相信其中的二三页罢了。仁人在天下没有敌手,以周武王这样极为仁道的人去讨伐商纣这样极不仁道的人,怎么会使鲜血流得可以漂起木棒呢?孟子读史善于独立思考而提出疑问。说明了传承下来的文字——书,都留有作者的痕迹,都留有传承过程中时代的痕迹。因此,“尽信书,则不如无书。”
330、学规矩易,学技巧难——《孟子》谭
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796039.html
“孟子曰:梓匠轮舆能与人规矩,不能使人巧。”孟子说:能工巧匠能够教会别人做工的规矩,但不能够教会别人做工的技巧。可以说规矩就是来至于技巧,就是技巧的提炼总结。但是技巧却是长期的积累,因此,学规矩易,学技巧难。
331、“民贵君轻”的“民贵”是天下的民心——《孟子》谭
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796039.html
“孟子曰: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是故得乎丘民而为天子,得乎天子为诸侯,得乎诸侯为大夫。”孟子说:百姓最为重要,代表国家的土神谷神其次,国君为轻。所以,得到民心的做天子,得到天子欢心的做国君,得到国君欢心的做大夫。“民贵君轻”的“民贵”是天下的民心,民心也就是大势,识时务者为俊杰,得民心者得天下。
332、历来天灾人祸即天人感应——《孟子》谭
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796039.html
“诸侯危社稷,则变置。牺牲既成,粢盛既洁,祭祖以时,然而早干水溢,则变置社稷。”国君危害到土神谷神——国家,就改立国君。祭品丰盛,祭品洁净,祭扫按时举行,但仍然遭受旱灾水灾,那就改立土神谷神。历来天灾人祸出变局,即可说是天人感应,又可说是内外因素。
333、真正“其昭昭”的贤者大不敢随意为师——《孟子》谭
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796039.html
“孟子曰:贤者以其昭昭使人昭昭,今以其昏昏使人昭昭。”孟子说:贤人先使自己明白,然后才去使别人明白;今天的人则是自己都没有搞清楚,却想去使别人明白。“今以其昏昏使人昭昭”大有人在。关键在于“其昏昏”,越是 “其昏昏”者越想教训他人。真正“其昭昭”的贤者却是自知之明,大不敢随意为师。
334、学圣贤书往往有顿开茅塞之感呀!——《孟子》谭
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796039.html
“孟子谓高子曰:山径之蹊间,介然用之而成路;为间不用,则茅塞之矣。今茅塞子之心矣。”孟子对高子说:山坡间的小径,经常有人行走便踏成了一条路;过一段时间没有人去走它,又会被茅草堵塞了。现在茅草也把你的心堵塞了。“顿开茅塞”成语的出处。学圣贤书往往有顿开茅塞之感呀!
335、世人皆可遇到的两难之事——《孟子》谭
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796039.html
“齐饥。陈臻曰:国人皆以夫子将复为发棠,殆不可复。孟子曰:是为冯妇也。晋人有冯妇者,善搏虎,卒为善士。则之野,有众逐虎。虎负嵎,莫之敢撄。望见冯妇,趋而迎之。冯妇攘臂下车。众皆悦之,其为士者笑之。”齐国遭饥荒,陈臻对孟子说:国内的人们都以为老师会再次劝齐王打开棠地的粮仓来赈济灾民,大概不可以再这样做了吧。孟子说:再这样做就成了冯妇了。晋国有个人叫冯妇的,善于打虎,后来成了善士,不再打虎了。有次他到野外去,看到有很多人正在追逐一只老虎。那老虎背靠着山势险阻的地方,没有人敢去迫近它。大家远远望见冯妇来了,连忙跑过去迎接他。冯妇挽袖伸臂地走下车来,众人都很高兴,可士人们却讥笑他。孟子在此说明了一个世人皆可遇到的两难之事。一是不做吧,百姓有危险;二是做了吧,士人讥笑你不守信。解百姓之危义也!受士人讥笑名也!
336、玩物丧志至今警钟在耳——《孟子》谭
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796039.html
“孟子曰:诸侯之宝三:土地、人民、政事。宝珠玉者,殃必及身。”孟子说:诸侯有三样宝:土地、人民、政事。如果错以珍珠美玉为宝,灾祸必定落到其身上。孟子在警示人们“宝珠玉者,殃必及身”。 玩物丧志至今警钟在耳。
337、小聪明误事、误人、误己——《孟子》谭
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796039.html
“盆成括仕于齐,孟子曰:死矣盆成括!盆成括见杀,门人问曰:夫子何以知其将见杀?曰:其为人也小有才,未闻君子之大道也,则足以杀其躯而已矣。”盆成括在齐国做官,孟子说:盆成括离死不远了!盆成括果然被杀,学生问孟子说:老师怎么知道盆成括将被杀呢?孟子回答说:盆成括是个小聪明,但不懂得君子应该知道的大道理,这是足以招致杀身之祸的。小聪明误事、误人、误己,往往招致杀身之祸。因此,明大道,难得糊涂,成大事。
338、不该说时说与该说是不说都是别有用心——《孟子》谭
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796039.html
“士未可以言而言,是以言饴之也;可以言而不言,是以不言饴之也。是皆穿富之类也。”士人不该说话的时候说话,是用言语来套取人;该说话的时候不说话,是用沉默来套取人。都是钻洞爬墙的小偷行为。不该说时说与该说是不说,都是别有用心。孟子看得透。
339、善言、真理都是简练易懂的——《孟子》谭
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796039.html
“孟子曰:言近而指远者,善言也;守约而施博者,善道也。”孟子说:言语浅近而意义深远的,是善言;操守简约而施与广博的,是善道。善言、真理都是简练而易懂的,不需要做过多的解释;体现人性善的仁义操守都是简约而易行,不需要过多的约束。
340、故弄玄虚者小人哉!——《孟子》谭
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796039.html
“君子之言也,不下带而道存焉;君子之守,修其身而天下平。”孟子接着说:君子的言语,讲的虽然是平常的事情,却蕴含着深刻的道理;君子的操守,从修养自身开始,然后才使天下太平。君子真诚,从自身做起;故弄玄虚者小人哉!那是为了卖弄自己。
341、人的毛病往往是看别人不如自己的多——《孟子》谭
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796039.html
“人病舍其田而苦人之田——所求于人者重,而所以自任者轻。”孟子接着说:人们的毛病往往在于放弃自己的田地不耕种,却跑到别人的田里去除草——要求别人很多很严格,要求自己却很少很轻松。人的毛病往往是看别人不如自己的多,因此,要求别人比要求自己得多。
342、孟子不畏权贵的浩然之气——《孟子》谭
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796039.html
孟子曰:说大人,则藐之,勿视其巍巍然。堂高数仞,榱题数尺,我得志,弗为也。……在彼者,皆我所不为也;在我者,皆古之制也。吾何畏彼哉?”孟子说:向位高显贵的人说话,要藐视他,不要把他的显赫地位和权势放在眼里。哪怕他殿堂高两三丈,屋檐好几尺宽,如果我得志,并不屑于这些;……他所拥有的,都是我不屑于有的;我所希望的,是古代的礼乐制度。我为什么要怕他呢?孟子不畏权贵的“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浩然之气哩!
343、是在说明人性善对人欲望的制约作用——《孟子》谭
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796039.html
“孟子曰:养心莫善于寡欲。其为人也寡欲,虽有不存焉者,寡矣;其为人也多欲,虽有存焉者,寡矣。”孟子说:修心养性的最好办法是减少欲望。那些平常欲望少的人,虽然有时也会失去天生性善的可能,但为数是很少的;那些平素欲望多的人,虽然有时也会有天生性善的可能,但为数也是很少的。孟子的如此说法,用今天的话来讲,也是在说明人性善对人欲望的制约作用。
344、中庸思想人皆有之只不过是程度不同而已——《孟子》谭
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796039.html
“……孟子曰:孔子不得中道而与之,必也狂狷乎!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也。孔子岂不欲中道哉?不可必得,故思其次也。”孟子在回答万章问时说:孔子得不到言行合于中庸之道的人相交,那就必然是和狂与狷这两种人相交吧!狂的人具有进取精神,狷的人有所不为。孔子难道不想和言行合于中庸之道的人相交吗?不能够得到,所以只能求次一等的罢了。中庸思想人皆有之,只不过是程度不同而已。真正具有中庸思想的人那就是圣人,所以,只好交往次一等的人了。那不外乎是“狂者”与“狷者”。
345、狂者言过其实说的多做的少但其在努力——《孟子》谭
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796039.html
“曰:其志嘐嘐然,曰,古之人,古之人。夷考其行,而不掩焉者也。”孟子在继续回答万章问说:他们志向很远大,言语很夸张,嘴巴总是说古人呀!古人呀!可是一考察他们的行为,却不和言语相合。狂者言过其实说的多做的少,但其在努力。
346、狷者虽然洁身自好的但无所作为——《孟子》谭
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796039.html
“狂者又不可得,欲得不屑不洁之士而与之,是狷也, 是又其次也。”孟子在继续回答万章问说:这种狂放之人如果也得不到,那就只好和洁身自好的人相交往了,这些洁身自好的人就是孔子所说的狷者,是比狂者又次一等的人。狷者虽然洁身自好的,但无所作为。因此,是又次一等的。
347、孟子最为鞭笞的是恰如宦官似的老好人——《孟子》谭
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796039.html
“……曰:何以是嘐嘐也?言不顾行,行不顾言,则曰,古之人,古之人。行何为踽踽凉凉?生斯世也,为斯世也,善斯可矣。阉然媚于世也者,是乡原也。”孟子接着回答万章问说:好好先生批评狂者说:为什么这样志大言大呢?言语不能够和行为相照应,行为不能够和言语相照应,就只说古人呀!古人呀!又批评狷者说:为什么这样落落寡合呢?生在这个世俗社会中,就要为这个世俗社会,只要这个世俗社会认为好就行了。像宦官那样到处讨好人生活在这个世俗中,就是好好先生。孟子在此段中最为鞭笞的就是如此的“老好人”。恰如宦官似的老好人。
348、没有缺点貌似忠廉的伪君子就是德之贼——《孟子》谭
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796039.html
“……曰:非之无举也,刺之无刺也,同乎流俗,合乎污世,居之似忠信,行之似廉洁,众皆悦之,自以为是,而不可与人尧舜之道,故曰‘德之贼’也。”孟子接着回答万章问说:是啊,这种人,你要说他有什么不对,又举不出例证来;你要指责他却又好像无可指责。他只是同流世俗,合乎那污流的世俗,为人好像忠诚老实,行为好像清正廉洁,大家都很喜欢他,他自己也以为很不错,但实际上,他的所作所为却并不合于尧舜之道,所以说他是偷道德的贼。孟子在怒斥没有缺点貌似忠廉的伪君子就是“德之贼”。 “德之贼”形容的很准确,伪君子就是盗窃“道德”的贼盗。
349、似是而非、花言巧语、夸夸其谈乱道也!——《孟子》谭
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796039.html
“孔子曰:‘恶似而非者:恶莠,恐其乱苗也;恶佞,恐其乱义也;恶利口,恐其乱信也;”孟子接着回答万章问说:孔子说:厌恶那些似是而非的东西:厌恶杂草,怕的是它搞乱禾苗;厌恶花言巧语,怕的是它搞乱正义;厌恶夸夸其谈,怕的是它搞乱信实。孔孟的分析真是入木三分呀!似是而非、花言巧语、夸夸其谈乱“道”也!!!犹在眼前!!伪君子!!
350、搞乱雅乐、搞乱红色、好好先生乱“德”也!——《孟子》谭
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796039.html
“恶郑声,恐其乱乐也;恶紫,恐其乱朱也;恶乡原,恐其乱德也。’君子反经而已矣。经正,则庶民兴;庶民兴,斯无邪慝矣。”孟子接着回答万章问说:厌恶郑国的乐曲,怕的是它搞乱雅乐;厌恶紫色,怕的是它搞乱正宗的红色;厌恶好好先生,怕的是他搞乱道德。君子的所作所为不过是为了让一切回到正道罢了。回到正道,老百姓就会振作起来;老百姓振作起来,也就没有邪恶了。搞乱雅乐、搞乱红色、好好先生乱“德”也!!!犹在眼前!!伪君子!!
351、中华民族传承而来五百年必有王者兴—《孟子》谭
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796039.html
“孟子曰:由尧舜至于汤,五百有余岁,若禹、皋陶,则见而知之。若汤,则闻而知之。由汤至于文王,五百有余岁,若伊尹、莱朱,则见而知之;若文王,则闻而知之。由文王至于孔子,五百有余岁,若太公望、散宜生,则见而知之;若孔子,则闻而知之。”孟子说:从尧舜到汤,经历了五百多年,像禹、皋陶那样的人,是亲眼看见尧舜之道而继承的;像汤,则是听说尧舜之道而继承的人。从商汤到周文王,又有五百多年,像伊尹、莱朱那样的人,是亲眼看见商汤之道而继承的;像文王,则是听说商汤之道而继承的。从周文王到孔子,又是五百多年,像太公望、散宜生那样的人,是亲眼看见文王之道而继承的:像孔子,则是听说文王之道而继承的。中华民族传承而来,五百年必有王者兴。
352、孔子之道的捍卫者“亚圣”孟子—《孟子》谭
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796039.html
“由孔子而来至于今,百有余岁,去圣人之世若此其未远也。近圣人之居若此其甚也,然而无有乎尔,则亦无有乎尔!”孟子接着说说:从孔子到现在,一百多年来,离开圣人在世的年代这样的不远,距离圣人的家乡这样的近,然而却没有亲眼看见圣人之道的继承人,以后恐怕也没有圣人之道的继承人了吧!孟子是深知孔子之道,深知当时世俗之势,而发出了“无有乎尔!”“无有乎尔!”也是因此被后人推为孔子之道的捍卫者,而戴上“亚圣”的桂冠。
二零一六年一月二十九日
于调兵山下

_________________
山佳——詩是:自釀自飲的美酒 越飲越醉
返回顶端
阅读会员资料 山佳离线  发送站内短信 发送电子邮件 浏览发表者的主页 QQ号码275685513 雅虎讯息通
显示文章:     
发表新主题   回复主题    
Aust Winner 澳洲长风论坛总目录 -> 山佳草堂
所有的时间均为 北京时间
1页,共1
 
论坛转跳: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Powered by phpBB © 2001, 2005 phpBB Group
澳洲长风(www.australianwinner.com)信息部提供论坛管理及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