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a href='http://www.australianwinner.com/AuWinner/index.php?c=12/'>Aust Winner 澳洲长风论坛</font></a>总目录
Aust Winner 澳洲长风论坛


凡发布过激政治、宗教、人身攻击言论,一律删除。

澳洲长风导航 Site Map
 
 帮助帮助   搜索搜索   会员列表会员列表   团队团队   收藏夹收藏夹    注册注册 
 个人资料个人资料   登录并检查站内短信登录并检查站内短信   登录登录 

[原创]喜欢苗红年的这首《回轮》——兼说回文诗

 
发表新主题   回复主题    
Aust Winner 澳洲长风论坛总目录 -> 评论与鉴赏
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作者 正文
山城子

2008澳洲彩虹鹦十佳版主




加入时间: 2007/01/06
文章: 7522
来自: 贵州
积分: 23182


文章时间: 2008-4-06 周日, 下午2:49    标题: [原创]喜欢苗红年的这首《回轮》——兼说回文诗 引用回复

喜欢苗红年的这首《回轮》——兼说回文诗
文/ 山城子

已经在网上见过数位诗人写这种可以从末行再逐行回读的诗了,颇有趣味。但所见的几首,行数较多,且也没有像苗红年这首《回轮》这样,将回读的部分做了全诗的构成。请看:

《回轮》(回文诗)

此时
潮音低落
海上的波涌乖巧又松散
一只海燕正穿过正午瞌睡的阳光
像个黑色念头。出现又突然
没有了踪迹

没有了踪迹
像个黑色念头。出现又突然
一只海燕正穿过正午瞌睡的阳光
海上的波涌乖巧又松散
潮音低落
此时

“此时”——写的是“正午”,一艘轮船正在回航,波澜不惊的样子,潮声不大,或是站在甲板上的船员吧,还是乘客?反正突然目击一只海燕掠过。而不露面的诗的主体形象,瞬间的感觉,竟“像个黑色念头”——很沉重地想起了什么呢?这就为读者设置了很大的想象空间。是想到高尔基的《海燕》了吗?那个迎接“暴风雨”的精灵,后来它迎接到了,因而改变了世界的政治格局。然而再后来,那个被迎接的又被送走了,真的“没有了踪迹”,但见普京喋喋,明着反对“北约东扩”,总是不愉快地与布什坐在谈判桌前有词阵阵,也无济于事吧?当然,这是我想象的,也不排除诗作者也是这样构思的。别人可以有许多不同的想象,也不排除诗人可能有别的创作初衷。但,我喜欢这样理解,因而喜欢这首诗。
喜欢这首诗美学意义上的原因就是其独特的文本形式。由于诗人将其可以从末行再逐行回读的部分加了进来(而一般只备注说明“可以回读”罢了),成为诗的两部分之一了。这样就极大地增强了美学价值。因为,两节诗的衔接等于用了“顶针”格。其它5行的句子或词语就等于用了具有强调意象效果的“反复”格。有了强调就大不一样了。比如开头的“此时”,不就是正午这工夫吗?而到了末尾的“此时”,好像就是另一个时间概念了,就是“当今”的意思。当今——那场暴风雨带来的较长时间的汹涌澎湃,可不就是“低落”了。“海上的波涌乖巧又松散”的强调,也正是当今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形象写照呀!你看,这一回读诗值就笔直地升了上来。不是吗?

回文诗是我们具有诗国之誉的誉中奇葩,世界上独一无二。这是因为只有汉语言——特别是汉语的文言,才有条件为之。中国古代回文诗形式多样:有连环回文体、藏头拆字体、叠字回文体、借字回文体、嵌字回文体、诗词双回文体、通体回文、就句回文、双句回文、本篇回文、环复回文、方阵回文、通灵宝塔回文、轱辘体回文诗等。
苗红年这首《回轮》,属于“本篇回文”。本篇回文是指一首诗本身完成一个回复,即后半篇是前半篇的回复。
回文诗最早见于西晋初年苏伯玉妻的《盘中诗》,而将回文诗写到极致的是前秦妇女苏若兰的《璇玑图》。该图八百多字排成矩形,无论正读、反读,横读,斜读,交互读,退一字读,迭一字读,均可成诗,且可以按照三言、四言、五言、六言、七言分别读,读尽可得一千余首,其才无与伦比,其妙不可想象。
这里读一个简单的吧——清代女诗人吴绛雪有《四季回文诗》其妙在只十个字,辘轳体结合回文体,就是每首上两句用辘轳体,下两句用回文。就拿第一首说吧——《春》:莺啼岸柳弄春晴夜月明。文本就只10个字,但读来却是一首七绝:“莺啼岸柳弄春晴,柳弄春晴夜月明。明月夜晴春弄柳,晴春弄柳岸啼莺。”由此可见一斑。

2008-4-5夜于文化村
(561104 贵州省平坝县红湖学校 李德贵)

_________________
诗是人生的雅伴儿。
山城子博客:
http://www.australianwinner.com/AuWinner/viewforum.php?f=345

山城子的北美文集:
http://www.maplereview.org/best.php?u=963
返回顶端
阅读会员资料 山城子离线  发送站内短信 发送电子邮件
半溪明月

会员等级:3




加入时间: 2007/10/03
文章: 288

积分: 470


文章时间: 2008-4-07 周一, 下午2:56    标题: 引用回复

回文诗是我们具有诗国之誉的誉中奇葩,世界上独一无二。这是因为只有汉语言——特别是汉语的文言,才有条件为之。中国古代回文诗形式多样:有连环回文体、藏头拆字体、叠字回文体、借字回文体、嵌字回文体、诗词双回文体、通体回文、就句回文、双句回文、本篇回文、环复回文、方阵回文、通灵宝塔回文、轱辘体回文诗等。
苗红年这首《回轮》,属于“本篇回文”。本篇回文是指一首诗本身完成一个回复,即后半篇是前半篇的回复。
回文诗最早见于西晋初年苏伯玉妻的《盘中诗》,而将回文诗写到极致的是前秦妇女苏若兰的《璇玑图》。该图八百多字排成矩形,无论正读、反读,横读,斜读,交互读,退一字读,迭一字读,均可成诗,且可以按照三言、四言、五言、六言、七言分别读,读尽可得一千余首,其才无与伦比,其妙不可想象。
这里读一个简单的吧——清代女诗人吴绛雪有《四季回文诗》其妙在只十个字,辘轳体结合回文体,就是每首上两句用辘轳体,下两句用回文。就拿第一首说吧——《春》:莺啼岸柳弄春晴夜月明。文本就只10个字,但读来却是一首七绝:“莺啼岸柳弄春晴,柳弄春晴夜月明。明月夜晴春弄柳,晴春弄柳岸啼莺。”由此可见一斑。


长知识了~问好山城子老师 Very Happy

_________________
http://blog.sina.com.cn/wuxuhong
返回顶端
阅读会员资料 半溪明月离线  发送站内短信 发送电子邮件 浏览发表者的主页 QQ号码123507259
显示文章:     
发表新主题   回复主题    
Aust Winner 澳洲长风论坛总目录 -> 评论与鉴赏
所有的时间均为 北京时间
1页,共1
 
论坛转跳: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Powered by phpBB © 2001, 2005 phpBB Group
澳洲长风(www.australianwinner.com)信息部提供论坛管理及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