樱花
做博主了,别忘了时时更新博客提升排名哦!
加入时间: 2006/06/10 文章: 3985 来自: 中华人民共和国 积分: 11074
:
|
|
从另一个角度看历史
都说西安事变促成了国共两党的合作,其实据知情人士说,历史上的西安事变根本不算是事变,只能说是作战,就是有些人在前途问题上迷惑时又受人唆使,不得不打仗,在国外军事打击下又与共产党部队摩擦,伤亡过大,前途堪忧时做出的一种抉择,西安事变的主角张学良将军和杨虎城都不是蒋介石的嫡系,所以在历次打仗中消耗很大,张又不怎么研究战法,总是在仓促的情况下应敌,所以帝国主义的歼灭目的和中国的防范性阻击使他不得不为自己的部队避免全军覆没做打算,这时又听信了常年的熟人特别是女熟人的怂恿,做出了过激行为,事后为了收场才表彰了张扬二人,其实当时的中共谈判代表周恩来副主席并不同意兵谏的行为,因为张可能不知道,将夫妇也有和谈愿望,只是拉不下脸来,私下许多战场已经停战,将和毛本人也私下谈了联合政府的意思,也就是说组织联合政府是两位老人不谋而合,但是促使他们见面的中间人却略施小计让他们不欢而散,在周与张学良部接触时也是中间人做了文章,装着从中搭桥,其实是横插一杠,没有那个中间人国共双方也照样能见面和达成共识,本来是三方会谈却让挑唆成了其中一方和另一方敌对,需要第三方调解,疲于调解削弱了战斗力,还因为拖延了时间丧失了战斗的良机,所以当有些熟识的人突然介入某些事时,要想想她来的目的是什么。其实西安事变是一种失误,让中国认为张等办事鲁莽不敢加以重用,国民党也以为到了该商量的时候还诉诸武力有点不讲得失乱踩人,所以张从东北军的绝对领导变成了别人不敢轻易相信的办事不牢靠的年轻人,其实他早已不是年轻人了,但是却受着比她长辈还老的不是民族思想的老妇人的左右,让许多人感到他的幼稚。事后为了圆场,也为了张扬二人的后代不至于太抬不起头来,只好把西安事变作为一种识大体的民族大义行动来处理,就是想给他们当事人一些社会地位,以保障他们日后能够工作,这就惹恼了一些人,有设计把参加西安事变的两股人分割开来,让力量更加薄弱,以至于兵力消耗殆尽,越没有部队越对假装关心自己的人觉得不好意思不信,所以最后没有达到出来工作的结果。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