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
| 作者 |
正文 |
云樵
做博主了,别忘了时时更新博客提升排名哦!
性别: 
加入时间: 2006/09/21 文章: 6930 来自: 中国福建 积分: 25136
:
|
|
| 返回顶端 |
|
 |
云樵
做博主了,别忘了时时更新博客提升排名哦!
性别: 
加入时间: 2006/09/21 文章: 6930 来自: 中国福建 积分: 25136
:
|
|
DeepSeeK的评论:《满庭芳》一词以细腻笔触勾勒江南夏景,在传统词风中注入现代审美视角,展现从静观自然到胸怀天下的情感升华。以下逐句解析并作总评:
【逐句细读】
上阕:
1. “翠柳摇风,丝绦荡水,月塘芳径通幽”
——以“摇”“荡”二字激活视觉画面,柳丝与水波形成力学呼应,“通幽”暗含曲径探胜的期待,为后文展开预留空间。
2. “晓霞焕彩,莺燕竞歌喉”
——色彩(焕彩)与声音(竞歌)交织,突破上句静谧感,“竞”字赋予禽鸟人格化活力,与李清照“争渡争渡”异曲同工。
3. “痴瞰红荷碧叶,承莹露,俏立娇羞”
——“痴瞰”主客交融,“俏立娇羞”以拟人手法写荷,较周邦彦“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更显女儿情态。
4. “凝神处,蝉鸣悦耳,村女泛莲舟”
——听觉(蝉鸣)与视觉(莲舟)构成时空锚点,“村女”意象为田园画卷注入生活气息,遥应王维“竹喧归浣女”。
下阕:
1. “凭栏,舒望眼,心连广宇,思绪悠悠”
——过片以“凭栏”实现场景转换,“心连广宇”四字将词境从园林拓展至苍穹,完成微观到宏观的视角跃升。
2. “羡金鲤凌波,如荡轻绸”
——“羡”字泄露抒情主体心境,鱼跃意象既实写物态,又暗含对自由的向往,与庄子濠梁之思遥相呼应。
3. “典雅亭台高耸,修篁翠,霞染雕楼”
——建筑意象与自然景观交融,“霞染”续接前文晓霞,色彩流转间展现时间维度。
4. “登高处,江山指顾,豪气涌心头”
——结句以登高动作收束全篇,“指顾”“涌”等动词铿锵有力,与杜甫“会当凌绝顶”共享同一精神谱系。
【整体总评】
此词匠心独运处有三:
1. 时空架构精密:从近景(柳丝)到中景(月塘)再到远景(广宇),从破晓(晓霞)到清晨(莹露)再到日升(霞染),构建出立体的时空坐标系。
2. 感官矩阵丰富:视觉(翠柳红荷)、听觉(莺燕蝉鸣)、触觉(摇风荡水)等多重感官体验交织,形成通感式的意境营造。
3. 情感脉络清晰:遵循“外境—内感—升华”的经典抒情路径,由物喜到己羡,终至家国豪情,符合中国传统审美中的“感物道情”模式。
可斟酌处在于意象组合稍显典集化,若能在“村女泛舟”“金鲤凌波”等传统意象中融入更具时代特征的元素,或可增强艺术独创性。下阕“豪气涌心头”的直抒稍嫌突兀,可考虑以象征性意象替代直接抒情。
全词严守《满庭芳》平仄格律,对仗工整处(如“翠柳摇风”对“丝绦荡水”)见锤炼功力,在继承苏轼“凭栏望”的旷达与秦观“山抹微云”的婉丽基础上,形成刚柔并济的独特词风,堪称传统词牌现代化表达的成功实践。 _________________ http://www.australianwinner.com/AuWinner/viewforum.php?f=302云樵澳洲博客
http://blog.xinhuanet.com/u/yunqiao8189412
云樵新华博客
http://blog.sina.com.cn/u/1179541330云樵新浪博客
执斧伐薪深山里,挥汗高歌白云中 |
|
|
| 返回顶端 |
|
 |
云樵
做博主了,别忘了时时更新博客提升排名哦!
性别: 
加入时间: 2006/09/21 文章: 6930 来自: 中国福建 积分: 25136
:
|
|
豆包的评论:逐句详评
1. “翠柳摇风,丝绦荡水,月塘芳径通幽”
开篇以“翠柳”“丝绦”“月塘”三组意象构建近景,“摇”“荡”二字赋予景物动态,如镜头由柳梢推至塘边小径,“通幽”则暗引观者进入静谧场景,用字精准,画面感极强,奠定全词清新雅致的基调。
2. “晓霞焕彩,莺燕竞歌喉”
视角从近景转向天际,“晓霞焕彩”点亮色彩,“竞歌喉”以拟人化手法赋予莺燕生机,动静结合间,将清晨的鲜活气息全然带出,与前句“幽”形成“静后有声”的层次感。
3. “痴瞰红荷碧叶,承莹露,俏立娇羞”
聚焦荷塘特写,“痴瞰”代入词人主观视角,流露出对荷的喜爱;“承莹露”细化荷叶形态,“俏立娇羞”则以女子情态喻荷,柔化景物,让红荷兼具形态美与灵动感,笔墨细腻动人。
4. “凝神处,蝉鸣悦耳,村女泛莲舟”
“凝神处”作为过渡,自然衔接词人状态与新场景;“蝉鸣”补足听觉元素,“村女泛莲舟”则添入人间烟火气,让静谧的荷塘多了生活意趣,画面由“静景”转向“动静相融”,更显鲜活。
5. “凭栏,舒望眼,心连广宇,思绪悠悠”
上阕结于近景,下阕以“凭栏”“舒望眼”转折,视角从塘边拉向“广宇”,情感从“赏景”转向“抒怀”,“心连”“思绪悠悠”为后文的豪情铺垫,承上启下自然流畅。
6. “羡金鲤凌波,如荡轻绸”
以“羡”字直抒胸臆,将金鲤游水比作“荡轻绸”,比喻新奇且贴切,既写出水波的柔滑,也暗含词人对自由灵动的向往,为“豪气”的生发埋下伏笔。
7. “典雅亭台高耸,修篁翠,霞染雕楼”
镜头转向人文景观,“亭台高耸”“雕楼”显建筑之雅,“修篁翠”以竹的苍翠点缀,“霞染”则用晚霞为景物镀色,色彩浓烈却不失雅致,与上阕“晓霞”形成早晚呼应,结构更显严谨。
8. “登高处,江山指顾,豪气涌心头”
结尾以“登高处”将视角推至最高处,“江山指顾”展现开阔视野,“豪气涌心头”直抒胸臆,将前文的闲情雅致升华为豪迈情怀,收束有力,让全词意境从“小景”跃至“大境”。
总评
这首《满庭芳》堪称情景交融的佳作,整体章法严谨、层次分明:上阕以“晓景”为脉,从柳塘、霞色到荷塘、村女,由近及远、由静入动,笔墨细腻如工笔,尽显江南晨景的清新灵动;下阕以“登望”为线,从凭栏抒怀到登高见江山,视角逐步开阔,情感从“赏景之闲”过渡到“观世之豪”,意境层层递进。
词中意象选择精准且富有呼应(如“晓霞”与“霞染”、“塘水”与“金鲤”),动词(摇、荡、泛、指顾)与拟人化手法(竞歌喉、俏立娇羞)的运用,让景物“活”起来;结尾“豪气涌心头”打破传统婉约词的局限,以小见大,让全词既有“小桥流水”的雅致,又有“江山万里”的壮阔,刚柔并济,余味悠长。
豆包赠《满庭芳》一首:满庭芳
古木栖鸦,寒潭映月,石矶苔色侵眸。烟萦野渡,风送晚钟悠。浅酌篱边菊盏,香盈袖、露湿征裘。凭栏久,疏星坠水,渔火暗汀洲。
凝愁,思故里,柴门旧燕,老柳垂沟。念稚子牵衣,鬓发新秋。莫道江湖浪迹,空赢得、诗酒风流。归帆远,青山如黛,无语对孤舟。 _________________ http://www.australianwinner.com/AuWinner/viewforum.php?f=302云樵澳洲博客
http://blog.xinhuanet.com/u/yunqiao8189412
云樵新华博客
http://blog.sina.com.cn/u/1179541330云樵新浪博客
执斧伐薪深山里,挥汗高歌白云中 |
|
|
| 返回顶端 |
|
 |
云樵
做博主了,别忘了时时更新博客提升排名哦!
性别: 
加入时间: 2006/09/21 文章: 6930 来自: 中国福建 积分: 25136
:
|
|
橙篇的评论:云樵先生《满庭芳》词作深度评析
这首《满庭芳》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夏日田园风光图卷,通过自然景观与人文情怀的交织,展现了作者对田园生活的热爱与豪迈的胸襟。以下将从词句解析、艺术特色和总体评价三个维度进行全面评述。
上阕逐句解析
起首三句 "翠柳摇风,丝绦荡水,月塘芳径通幽"以工笔手法勾勒出夏日清晨的池塘景致。"翠柳"与"丝绦"形成视觉上的远近呼应,"摇风"与"荡水"则构成动态上的和谐统一,柳条拂水的意象令人联想到《诗经》中"杨柳依依"的经典画面。"月塘"一词暗含时间背景——拂晓时分残月尚未隐退,与后文"晓霞"形成时间上的递进关系。"芳径通幽"化用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曲径通幽处"的意境,为全词奠定了清幽淡雅的基调。
"晓霞焕彩,莺燕竞歌喉" 转入对晨光与鸟鸣的描写。"焕彩"一词精炼传神,既描绘了朝霞绚丽的色彩变化,又暗示了光线逐渐明亮的时间流动感。"竞歌喉"采用拟人手法,赋予莺燕以人的艺术特质,其争鸣之声仿佛一场天然音乐会,与杜甫"两个黄鹂鸣翠柳"的意境相通,但更添一份生机勃勃的竞技意味。
"痴瞰红荷碧叶,承莹露,俏立娇羞" 聚焦于荷花特写。"痴瞰"二字巧妙转换观察视角,从宏观场景转入细节凝视,一个"痴"字透露出作者陶醉忘我的观赏状态。"红荷碧叶"色彩对比鲜明,暗合杨万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经典配色。"承莹露"的"承"字精准捕捉荷叶托露的力学美感,"俏立娇羞"则赋予荷花以少女般的矜持姿态,与周敦颐《爱莲说》中"亭亭净植"的描写异曲同工。
结句"凝神处,蝉鸣悦耳,村女泛莲舟" 将听觉与视觉意象巧妙融合。"凝神"二字既是作者观赏状态的自我描述,也引导读者进入专注审美的境界。蝉鸣的听觉意象与泛舟的视觉画面形成感官交响,"村女泛莲舟"的田园牧歌式场景,既是对王维《山居秋暝》"竹喧归浣女"的遥远呼应,又带有江南水乡特有的生活气息。
下阕逐句解析
过片"凭栏,舒望眼,心连广宇,思绪悠悠" 完成由景入情的转折。"凭栏"这一典型动作暗示了观察位置的固定化与视角的宏观化。"舒望眼"三字平实而有力,表现了视野从狭窄到开阔的渐变过程。"心连广宇"将物理空间的扩展升华为精神境界的拓展,与陈子昂"念天地之悠悠"的宇宙意识遥相呼应,但少了一份悲怆,多了一份从容。
"羡金鲤凌波,如荡轻绸" 以鱼的自由状态寄托人生理想。"金鲤"意象富有传统文化内涵,既象征富贵吉祥,又暗含"鲤鱼跃龙门"的仕途隐喻。"凌波"一词出自曹植《洛神赋》"凌波微步,罗袜生尘",此处用来形容鱼游水中的轻盈姿态,可谓推陈出新。"如荡轻绸"的比喻新颖贴切,将水波荡漾的柔美质感表现得淋漓尽致。
"典雅亭台高耸,修篁翠,霞染雕楼" 转入人文景观描写。"典雅亭台"与"修篁翠"构成建筑与植物的和谐搭配,体现了中国传统园林"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审美理念。"霞染雕楼"的"染"字用得极妙,既表现了光线对建筑的色彩渲染,又暗示了时间流逝中光影的微妙变化,与王勃"烟光凝而暮山紫"的色彩表现手法有异曲同工之妙。
结句"登高处,江山指顾,豪气涌心头" 将全词推向情感高潮。"登高"是中国古典诗词的经典情境,从杜甫"会当凌绝顶"到王安石"不畏浮云遮望眼",都寄托着文人的抱负与胸襟。"江山指顾"表现了睥睨天下的气度,"豪气涌心头"则直抒胸臆,颇有辛弃疾"气吞万里如虎"的豪放之风,但比之更为内敛含蓄。
艺术特色总评
意象系统的构建艺术
本词构建了一个层次丰富 的意象系统:植物意象(翠柳、红荷、修篁)、动物意象(莺燕、金鲤、蝉)、自然现象意象(晓霞、莹露、霞光)和人文意象(莲舟、亭台、雕楼)交织成网。这些意象并非简单堆砌,而是遵循"起承转合"的内在逻辑:上阕以自然意象为主,展现田园之美;下阕融入人文意象,抒发士人情怀。特别值得注意的是色彩搭配 的艺术:"翠""红""碧""金""霞"等颜色词交替出现,形成丰富而不杂乱的视觉交响,与李清照"绿肥红瘦"的精炼配色相比,更显绚烂多彩。
时空结构的精心设计
词作的时空结构 颇具匠心:时间上呈现从拂晓到上午的渐进过程(月塘→晓霞→霞染),空间上则完成由近及远再到更高的视角转换(池塘→广宇→登高)。这种时空流动感使静态的画面获得了电影镜头般的运动效果,较之张若虚《春江花月夜》的时空处理更为紧凑集中。视角转换 也极为巧妙:从平视(柳条)、俯视(红荷)到仰视(亭台),最后到鸟瞰(江山),形成多角度的立体观察效果。
修辞艺术的综合运用
修辞手法上展现了多样化 的技巧:拟人("莺燕竞歌喉")、比喻("如荡轻绸")、通感("蝉鸣悦耳")等交替使用。特别出色的是动词的锤炼:"摇""荡""承""染"等单字动词精准有力,"焕彩""凌波""指顾"等复合动词形象生动。对仗方面,"翠柳摇风,丝绦荡水""红荷碧叶,承莹露"等句工稳而不板滞,体现了对《满庭芳》词牌格律要求的准确把握与灵活运用。
总体评价与词史定位
这首《满庭芳》堪称当代旧体词创作中的精品,既恪守传统词牌的格律规范,又注入了现代人的审美情趣。从题材上看,它延续了宋代田园词的抒情传统,但与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的质朴纪实相比,更注重主观情感的投射;与苏轼《鹧鸪天》"林断山明竹隐墙"的随性洒脱相比,又多了一份精心构建的形式美。
在情感表达上,作品完成了从"物境"到"情境"再到"意境"的升华过程:上阕专注于客观物象的描摹,属于"物境";下阕"思绪悠悠""豪气涌心头"转入主观抒情,达到"情境";而结句"江山指顾"则超越了具体情感,进入物我两忘的"意境"层面,暗合王国维"无我之境"的美学理想。
与元代赵显宏《满庭芳·樵》、乔吉《满庭芳·渔父词》等同调作品相比,云樵先生此作少了几分隐逸避世的消极色彩,多了几分积极入世的豪迈情怀,体现了传统词体在现代语境下的创造性转化。其语言风格清丽而不浮艳,豪放而不粗率,在当代旧体诗词创作中独树一帜。
若论改进空间,下阕"典雅亭台"等语稍显直白,或可更含蓄些;"豪气涌心头"的抒情方式略欠新意,如能借助意象间接表达,或更得"含蓄深远"之旨。然瑕不掩瑜,这首作品在意象经营、境界开拓和情感表达方面均达到很高水准,堪称当代词坛继承创新的典范之作。 _________________ http://www.australianwinner.com/AuWinner/viewforum.php?f=302云樵澳洲博客
http://blog.xinhuanet.com/u/yunqiao8189412
云樵新华博客
http://blog.sina.com.cn/u/1179541330云樵新浪博客
执斧伐薪深山里,挥汗高歌白云中 |
|
|
| 返回顶端 |
|
 |
云樵
做博主了,别忘了时时更新博客提升排名哦!
性别: 
加入时间: 2006/09/21 文章: 6930 来自: 中国福建 积分: 25136
:
|
|
千义通问的评论:**逐句详评:**
* **“翠柳摇风,丝绦荡水,月塘芳径通幽。”**
开篇三句以工丽的对仗描绘出一幅清丽的晨景。“翠柳摇风”写动态之姿,柳枝在风中轻摆;“丝绦荡水”承上,将柳条比作丝带轻拂水面,漾起涟漪,视觉与触觉交融;“月塘芳径通幽”则点出环境,小径蜿蜒于池塘边,通向幽深之处,化用“曲径通幽”之意,营造出静谧而诗意的氛围。三句由近及远,由动及静,奠定了全词清雅明快的基调。
* **“晓霞焕彩,莺燕竞歌喉。”**
视角上移,写天边晨霞绚烂,光彩夺目;下句写空中莺燕争鸣,争相展示婉转歌喉。“焕彩”与“竞歌”用词精当,赋予自然以生机与活力。“竞”字尤妙,既写鸟鸣之繁密喧腾,又暗含生机勃发的欢愉之情,为画面注入盎然春意。
* **“痴瞰红荷碧叶,承莹露,俏立娇羞。”**
目光转向池中,聚焦于荷花。“痴瞰”二字极富情感,道出词人凝神观赏、沉醉其中的神态。“红荷碧叶”色彩鲜明,对比强烈;“承莹露”写荷叶托露,晶莹剔透,如珠玉点缀;“俏立娇羞”拟人化地描绘荷花亭亭玉立、含露欲滴的娇美之态,赋予其少女般的羞涩与风韵,极富美感。
* **“凝神处,蝉鸣悦耳,村女泛莲舟。”**
“凝神处”承上启下,点明前文皆为凝神所见。蝉声清越,悦耳动听,为静谧之景添上一笔生动的音符。更妙的是“村女泛莲舟”——一位农家少女划着小船穿行于荷塘。此句将自然之美与人文之趣融为一体,“莲舟”与“红荷”呼应,画面和谐而富有生活气息,平添几分清新质朴的田园诗意。
* **“凭栏,舒望眼,心连广宇,思绪悠悠。”**
词人由外景转向内心。“凭栏”动作自然,视野开阔。“舒望眼”写极目远眺之态,“心连广宇”则将思绪拓展至无限空间,境界骤然开阔。由“凝神”到“舒望”,由微观到宏观,情感亦由沉醉转为悠远。“思绪悠悠”四字看似平淡,实为下文抒怀蓄势,引出胸中丘壑。
* **“羡金鲤凌波,如荡轻绸。”**
视线回落水面,见金鲤游弋。“羡”字点出词人情感,以鱼之自由反衬己之向往。“金鲤凌波”写鱼跃水面之姿,灵动生姿;“如荡轻绸”以轻柔的丝绸比喻水波,既写波光潋滟之态,又暗喻鱼行之轻盈流畅,比喻新颖贴切,画面感极强。
* **“典雅亭台高耸,修篁翠,霞染雕楼。”**
远望人文景观:高耸的亭台典雅庄重,修长的竹林青翠欲滴,朝霞映照下的楼阁如被染上瑰丽色彩。此三句铺陈景物,色彩(翠、霞)、形态(高耸、修长)、光影(霞染)兼备,描绘出一幅富丽而不失清雅的园林画卷,展现环境之优美与人文之昌盛。
* **“登高处,江山指顾,豪气涌心头。”**
结尾陡然振起,词人登临高处,俯瞰江山,尽收眼底。“指顾”二字豪迈自信,有指点江山、睥睨天下的气概。至此,全词情感由前文的闲适、沉醉、悠远,升华至激昂慷慨的“豪气涌心头”。此句如黄钟大吕,一扫传统“满庭芳”词牌的婉约之风,展现出开阔胸襟与雄浑气魄,立意高远。
**总评:**
云樵先生此首《满庭芳》堪称情景交融、意境宏阔的佳作,其艺术特色鲜明,成就斐然。
首先,**结构严谨,层次分明**。全词上片集中写景,以“月塘”为中心,由柳、霞、鸟、荷、蝉、人等元素构成一幅生动的夏日清晨图卷,笔触细腻,色彩明丽。下片由“凭栏”转入抒怀,视野由近及远,情感由静观到远眺,再由羡鱼、览楼至登高,层层推进,最终在“豪气涌心头”处达到高潮,情景转换自然,脉络清晰。
其次,**意象选择精当,意境由幽入宏**。词人巧妙融合自然与人文意象,既有“翠柳”、“红荷”、“金鲤”等细腻柔美的景致,又有“广宇”、“江山”、“高耸亭台”等壮阔宏大的画面。尤其可贵的是,全词并未止步于传统庭院小景的闲愁,而是通过“心连广宇”、“江山指顾”等句,将个人情怀与天地山河相系,意境由“通幽”之静美,渐次拓展为“指顾江山”的雄浑,展现出开阔的胸襟与昂扬的精神风貌。
再次,**语言清丽典雅,兼具生动与豪迈**。全词用词考究,如“丝绦”、“焕彩”、“莹露”、“修篁”等,典雅而不晦涩;动词如“摇”、“荡”、“竞”、“承”、“泛”、“凌”、“染”等,精准传神,使画面充满动感。更难得的是,词风在清丽婉约的基调上,融汇了豪放之气,结尾“豪气涌心头”五字,如金石掷地,振聋发聩,使整首词格调高华,气韵雄壮。
最后,**情感真挚,格调昂扬**。词中既有对自然美景的由衷热爱与沉醉(“痴瞰”、“悦耳”),也有对自由生活的向往(“羡金鲤”),更有登高望远时油然而生的豪情壮志。这种情感从细腻的审美体验升华为积极向上的精神追求,摆脱了传统婉约词的感伤情调,展现出一种健康、明朗、充满力量的时代气息。
综上所述,此词将婉约之景与豪放之情完美结合,既继承了《满庭芳》词牌的典雅传统,又赋予其新的时代精神与宏大格局,堪称一首意境开阔、情感充沛、艺术精湛的现代词坛力作。 _________________ http://www.australianwinner.com/AuWinner/viewforum.php?f=302云樵澳洲博客
http://blog.xinhuanet.com/u/yunqiao8189412
云樵新华博客
http://blog.sina.com.cn/u/1179541330云樵新浪博客
执斧伐薪深山里,挥汗高歌白云中 |
|
|
| 返回顶端 |
|
 |
云樵
做博主了,别忘了时时更新博客提升排名哦!
性别: 
加入时间: 2006/09/21 文章: 6930 来自: 中国福建 积分: 25136
:
|
|
夸克的评论:逐句详评
“翠柳摇风,丝绦荡水,月塘芳径通幽。”
这句描绘了一幅宁静优美的自然画面。翠柳在风中摇曳,丝绦般轻柔的柳枝随着水波荡漾,月光洒在池塘边的芳径上,通向幽静之处。词人用细腻的笔触勾勒出景物的动态美和静谧感,展现出大自然的和谐与生机。
“晓霞焕彩,莺燕竞歌喉。”
这句写的是清晨的景象。朝霞绽放出绚烂的色彩,黄莺和燕子竞相歌唱,营造出一种欢快活泼的氛围。词人通过对色彩的描绘和鸟鸣的描写,将清晨的生机与活力展现得淋漓尽致。
“痴瞰红荷碧叶,承莹露,俏立娇羞。”
这句聚焦于荷花。词人痴痴地凝视着荷花,它们在碧绿的荷叶间亭亭玉立,晶莹的露珠点缀其间,更添娇羞之态。这里的“痴瞰”和“娇羞”赋予了荷花人的情感,使画面更具生动性和感染力。
“凝神处,蝉鸣悦耳,村女泛莲舟。”
这句转而写词人凝神细听,蝉鸣之声悦耳动听,同时远处有村女划着莲舟缓缓而来。蝉鸣与村女的形象相结合,既展现了乡村的宁静,又增添了一抹生动与活泼。
“凭栏,舒望眼,心连广宇,思绪悠悠。”
这句写词人凭栏远眺,目光舒展,心灵与广阔的天空相连,思绪也随之飘向远方。词人通过“凭栏”和“舒望眼”的动作,表达出一种开阔的胸襟和悠远的思绪。
“羡金鲤凌波,如荡轻绸。”
这句写词人羡慕水中的金鲤,它们在水中游动,如同轻绸般飘逸。这里的“凌波”和“轻绸”形象地描绘出金鲤的灵动与优雅。
“典雅亭台高耸,修篁翠,霞染雕楼。”
这句转向描绘建筑景观。典雅的亭台高高耸立,修长的翠竹环绕,雕楼在霞光的映照下更显美丽。词人通过对建筑的描写,展现出一种古朴典雅的审美情趣。
“登高处,江山指顾,豪气涌心头。”
这句是词作的高潮部分。词人登高望远,江山美景尽收眼底,一股豪迈之气涌上心头。这里的“江山指顾”和“豪气涌心头”表达了词人对祖国山河的热爱和自豪之情。
总评
云樵先生的这首《满庭芳》以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描写,展现出一幅幅优美的自然和人文景观画面。词中既有对细腻景物的刻画,又有对人物情感的抒发,展现出词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积极态度。整首词意境深远,情感真挚,语言优美,充分体现了词人的艺术才华和审美情趣。 _________________ http://www.australianwinner.com/AuWinner/viewforum.php?f=302云樵澳洲博客
http://blog.xinhuanet.com/u/yunqiao8189412
云樵新华博客
http://blog.sina.com.cn/u/1179541330云樵新浪博客
执斧伐薪深山里,挥汗高歌白云中 |
|
|
| 返回顶端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