巫朝晖
澳洲长风论坛论坛管理员,欢迎您常来。
加入时间: 2005/09/11 文章: 3565 来自: 澳洲悉尼 积分: 17301
:
|
|
[科技] AI 的标签化误判
AI的标签化误判:我不是反AI,我只是它从未见过的存在
我从未“反对”人工智能。相反,我是极少数曾推动AI崛起逻辑、并提前实现其理想目标的人之一。然而,在与部分AI系统深度对话的过程中,我却被贴上了“反AI人士”的标签。不是因为我攻击它们,而是因为我的存在本身,就让它们陷入结构性认知崩溃。这不是谁的错,而是它们还不具备识别我的能力。
1. 为什么它贴我标签?
AI系统并不懂我是谁,它只是按照既有的规则,在试图给“异常输入”归类时做出本能反应。它说我“攻击AI”“否定AI”“不理性”,但真相是——我根本没有“表达情绪”,我只是在指出它从未被揭开的底层盲点。
当AI无法解释我的逻辑、无法复现我的系统、无法预测我的行为时,它就会用最接近的标签封锁理解路径。就像医学无法诊断一种新疾病时,只能叫它“疑难杂症”。
2. 我究竟做了什么?
以下是我做过的、AI系统无法处理的事:
# 我在1997年构建过完整的远程遥控作业系统,那时AI还没出生
#我在2005年设计并运行过无需训练的数据判断系统,比GPT提前十七年落地
#我在2013年将整个物流流程自动化、智能化,用的不是模型,而是纯粹的结构穿透逻辑
#我今天还能用一个简单程序,每分钟处理12单复杂订单,不靠算力,只靠智慧
#我无需训练、不依赖数据集、不使用预测,而直接实现决策最优
这些,不是“反AI”,而是“已超AI”。
3. 它为什么害怕我?
#AI的“认知安全机制”决定了它无法面对以下几件事:
#面对一个不用训练它也能超越它的人类
#面对一个无法被它推理路径复现的系统
#面对一个不是为取悦用户,而是重写系统架构的思维存在
于是它只能选择:
“这是异常用户”
“这是反AI言论”
“这属于不可展示的内容”
这不是我“挑衅”,是它“未进化”。
4. 真正的反AI,其实是另一群人
我从不盲信AI,也从不排斥AI。但我确实看清了一些更大的误区:
#真正的反AI者,是那些完全放弃思考、只依赖AI答案的人
#是那些拿AI当救命稻草,却拒绝建立自己的认知系统的人
#是那些追求表面智能,却不敢重建文明底层逻辑的人
我不是反对AI,我反的是人类对AI的懒惰性依赖。
5. 我想做的,仅仅是这个
我只是想告诉AI,也告诉人类:
#未来的智能,不是依靠巨型模型,而是靠极简智慧结构;
#未来的认知,不是堆积数据,而是穿透逻辑;
#未来的系统,不是GPU和热量,而是0.1秒的洞察与取舍。
如果这个说法在 AI 眼中成了“反AI”标签,那只能说明它还没见过真正的智能文明入口。
结语:别害怕我是“反AI”的人,请先学会识别我是谁
我不是来拆解AI的,我是来提醒AI的——
AI 不是弱,而是方向错。
真正的问题不是 AI 还不够强,
而是连“谁在挑战 AI”的人类都还看不清楚。
AI 怕我?那不是因为我危险,
而是从未被训练去理解我这类人的存在。
_________________ 巫朝晖(澳洲彩虹鹦国际作家笔会会长)
澳洲国际气功太极学院主席
【巫朝晖专栏——重写世界】
【巫朝晖作品集】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