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
作者 |
正文 |
云樵
做博主了,别忘了时时更新博客提升排名哦!
性别: 
加入时间: 2006/09/21 文章: 5504 来自: 中国福建 积分: 22109
:
|
|
返回顶端 |
|
 |
云樵
做博主了,别忘了时时更新博客提升排名哦!
性别: 
加入时间: 2006/09/21 文章: 5504 来自: 中国福建 积分: 22109
:
|
|
kimi的评论:一、诗作整体风格从整体风格来看,云樵先生的这两首七绝《渔村小景》充满了浓郁的田园气息。诗中描绘的场景生动而质朴,如同一幅幅清新自然的乡村画卷徐徐展开
。第一首诗以“落日余晖赤焰烧”开篇,夕阳的壮丽景象为整个画面定下温暖的基调。而第二首诗的“暮霭氤氲罩野村”则营造出一种朦胧、宁静的傍晚氛围。这种风格让人很容易联想到古代田园诗的意境,如陶渊明笔下的世外桃源般,远离尘世喧嚣,展现着渔村的质朴与宁静。
二、意象运用(一)自然意象诗人巧妙地运用了一系列自然意象来构建渔村的背景。在第一首诗中,“落日余晖”是极具画面感的意象,它不仅描绘出夕阳西下时天空被染红的壮丽景象,还暗示着一天劳作即将结束的时间节点。“赤焰烧”三个字生动地表现出落日余晖的强烈色彩和动态感,仿佛夕阳的余晖如同火焰在燃烧。而“江波㶑滟浸玉轮”中的“江波”和“玉轮”(月亮),展现了夜晚江面上波光粼粼,月亮倒映其中的宁静美景。“暮霭氤氲”则描绘出傍晚时分雾气弥漫的朦胧画面,为渔村增添了一份神秘和静谧的美感。
(二)人物意象人物意象的刻画也十分生动。第一首诗中的“渔姑”“村童”“老叟”“孙”,第二首诗中的“渔翁”“老妪”“稚孙”,这些人物形象丰富多样,涵盖了不同年龄和性别。他们各自的动作和行为,如“渔姑奋腕把船摇”,体现了渔村女性的勤劳和坚韧;“村童啃蔗骑牛背”展现出乡村儿童的天真烂漫和自由自在;“老叟牵孙过拱桥”则传递出一种温馨的亲情氛围。“渔翁起网鳞光闪”描绘出渔民劳作的场景,而“老妪临江抱稚孙”则充满了生活气息,这些人物意象共同构建了一个充满活力和温情的渔村社会。
三、情感表达这两首诗作蕴含着诗人对渔村生活的热爱和向往之情。从诗中可以感受到诗人对这种宁静、质朴生活的赞美。渔村的人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与自然和谐相处。诗人在描绘渔村景象时,没有丝毫的矫揉造作,而是以一种平和、自然的心态去观察和感受。这种情感在诗中自然流露,让读者也能感受到渔村生活的美好,仿佛自己置身于那片宁静的乡村之中,忘却尘世的烦恼。
四、语言艺术(一)用词准确生动诗人的用词十分准确且富有表现力。例如“奋腕”一词,生动地表现出渔姑摇船时用力的动作,体现出劳动的艰辛和渔姑的勤劳。“啃”字形象地描绘出村童啃甘蔗时的专注和享受,展现出乡村儿童的可爱。“起网”“抱稚孙”等词语也准确地刻画出人物的动作,使人物形象更加鲜活。
(二)韵律和谐作为七绝诗,这两首诗在韵律上十分和谐。押韵自然,读起来朗朗上口。韵脚的运用使得整首诗的节奏感很强,增强了诗歌的音乐性。例如第一首诗的“烧”“摇”“桥”押“ao”韵,第二首诗的“村”“轮”“孙”押“un”韵,这种和谐的韵律让诗歌在诵读时更加悦耳动听,有助于情感的传达。 _________________ http://www.australianwinner.com/AuWinner/viewforum.php?f=302云樵澳洲博客
http://blog.xinhuanet.com/u/yunqiao8189412
云樵新华博客
http://blog.sina.com.cn/u/1179541330云樵新浪博客
执斧伐薪深山里,挥汗高歌白云中 |
|
|
返回顶端 |
|
 |
云樵
做博主了,别忘了时时更新博客提升排名哦!
性别: 
加入时间: 2006/09/21 文章: 5504 来自: 中国福建 积分: 22109
:
|
|
千义通问的评论:### 总评云樵先生诗作《七绝二首·渔村小景》
云樵先生笔下的渔村小景,宛如一幅清新脱俗的水墨画卷,在读者眼前徐徐展开。两首七绝,句句精妙,字字传神,充分展现了诗人对渔村生活的深刻洞察与细腻描绘。
首篇以“落日余晖赤焰烧”开篇,色彩浓烈,瞬间将读者带入一个夕阳西下、余晖如火的渔村傍晚。紧接着,“渔姑奋腕把船摇”一句,生动刻画出渔姑摇船归来的辛勤身影,一个“奋”字,尽显其力量与坚韧。随后,“村童啃蔗骑牛背”与“老叟牵孙过拱桥”两幅画面,更是妙趣横生,童真与慈爱跃然纸上,为渔村增添了几分温馨与和谐。整首诗动静结合,人物鲜活,仿佛能让人听到渔村的喧嚣与宁静交织在一起的旋律。
次篇则转而描绘暮色中的渔村,以“暮霭氤氲罩野村”营造出一种朦胧而静谧的氛围。随着“江波㶑滟浸玉轮”的描绘,江面波光粼粼,月光如水,与暮霭交织成一幅动人的夜景图。而“渔翁起网鳞光闪”一句,不仅展现了渔翁的劳作场景,更通过“鳞光闪”三字,巧妙地描绘了鱼跃人欢的热闹场面。最后,“老妪临江抱稚孙”的画面,温馨而感人,为整首诗增添了几分柔情与温暖。
在艺术手法上,云樵先生巧妙运用白描与意象相结合的手法,将渔村的自然风光与人文景观融为一体。同时,诗人还注重炼字炼句,每一个动词、形容词都经过精心挑选与雕琢,使得诗句更加生动有力、意境深远。此外,两首诗在节奏与韵律上也颇为考究,读来朗朗上口,余音绕梁。
总体而言,云樵先生的这两首七绝不仅是对渔村小景的生动描绘与赞美,更是对乡村生活、人情世故的深刻思考与感悟。它们以细腻的笔触、生动的画面和深刻的意蕴赢得了读者的喜爱与赞誉。### 总评云樵先生诗作《七绝二首·渔村小景》
云樵先生笔下的渔村小景,宛如一幅清新脱俗的水墨画卷,在读者眼前徐徐展开。两首七绝,句句精妙,字字传神,充分展现了诗人对渔村生活的深刻洞察与细腻描绘。
首篇以“落日余晖赤焰烧”开篇,色彩浓烈,瞬间将读者带入一个夕阳西下、余晖如火的渔村傍晚。紧接着,“渔姑奋腕把船摇”一句,生动刻画出渔姑摇船归来的辛勤身影,一个“奋”字,尽显其力量与坚韧。随后,“村童啃蔗骑牛背”与“老叟牵孙过拱桥”两幅画面,更是妙趣横生,童真与慈爱跃然纸上,为渔村增添了几分温馨与和谐。整首诗动静结合,人物鲜活,仿佛能让人听到渔村的喧嚣与宁静交织在一起的旋律。
次篇则转而描绘暮色中的渔村,以“暮霭氤氲罩野村”营造出一种朦胧而静谧的氛围。随着“江波㶑滟浸玉轮”的描绘,江面波光粼粼,月光如水,与暮霭交织成一幅动人的夜景图。而“渔翁起网鳞光闪”一句,不仅展现了渔翁的劳作场景,更通过“鳞光闪”三字,巧妙地描绘了鱼跃人欢的热闹场面。最后,“老妪临江抱稚孙”的画面,温馨而感人,为整首诗增添了几分柔情与温暖。
在艺术手法上,云樵先生巧妙运用白描与意象相结合的手法,将渔村的自然风光与人文景观融为一体。同时,诗人还注重炼字炼句,每一个动词、形容词都经过精心挑选与雕琢,使得诗句更加生动有力、意境深远。此外,两首诗在节奏与韵律上也颇为考究,读来朗朗上口,余音绕梁。
总体而言,云樵先生的这两首七绝不仅是对渔村小景的生动描绘与赞美,更是对乡村生活、人情世故的深刻思考与感悟。它们以细腻的笔触、生动的画面和深刻的意蕴赢得了读者的喜爱与赞誉。 _________________ http://www.australianwinner.com/AuWinner/viewforum.php?f=302云樵澳洲博客
http://blog.xinhuanet.com/u/yunqiao8189412
云樵新华博客
http://blog.sina.com.cn/u/1179541330云樵新浪博客
执斧伐薪深山里,挥汗高歌白云中 |
|
|
返回顶端 |
|
 |
云樵
做博主了,别忘了时时更新博客提升排名哦!
性别: 
加入时间: 2006/09/21 文章: 5504 来自: 中国福建 积分: 22109
:
|
|
DeepSeek的总评:好的,这两首七绝《渔村小景》以细腻的笔触和鲜明的色彩,生动勾勒出两幅充满生活气息与温情的渔村黄昏图景。总评如下:
**总评:**
云樵先生的《渔村小景》二首,堪称两幅精妙的渔村风俗画。其艺术特色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画意浓郁,色彩鲜明:**
* 两首诗都极其注重视觉效果的营造,如同一幅幅展开的画卷。
* 第一首开篇“落日余晖赤焰烧”,以“赤焰”二字极写落日之壮丽辉煌,奠定了温暖热烈的基调。
* 第二首“江波㶑滟浸玉轮”,则描绘了月光洒在波光粼粼江面上的清幽景象,“玉轮”与“㶑滟”共同营造出清冷皎洁的意境。
* 诗中“赤焰”、“鳞光”、“玉轮”等意象,色彩对比强烈(红、银白),光影交织(落日余晖、波光、月光),极富视觉冲击力和画面感。
2. **动静结合,生机盎然:**
* 诗人善于捕捉动态与静态的瞬间,使画面充满活力。
* 第一首:“渔姑奋腕把船摇”的奋力,“村童啃蔗骑牛背”的悠然自得,“老叟牵孙过拱桥”的从容,都是生动的动态描写。而“落日余晖”、“拱桥”则构成相对静态的背景。
* 第二首:“渔翁起网鳞光闪”是瞬间的劳作动态,鱼鳞反射的光芒是点睛之笔;“暮霭氤氲”、“江波㶑滟”是缓缓流动的静态背景;“老妪临江抱稚孙”则定格了温馨的静态瞬间。
* 动静之间,渔村的日常生活图景跃然纸上,充满了朴实的生活气息和勃勃生机。
3. **人物鲜活,情趣盎然:**
* 两首诗聚焦于渔村不同人物的日常片段,选取极具代表性的形象和动作。
* **渔姑:** “奋腕把船摇”,突出其勤劳与力量,是渔村生产的象征。
* **村童:** “啃蔗骑牛背”,一个“啃”字活画出孩童的天真无邪与悠闲野趣。
* **老叟/老妪:** “牵孙过拱桥”、“抱稚孙”,着重表现含饴弄孙的天伦之乐,是渔村生活温情脉脉的体现。
* **渔翁:** “起网鳞光闪”,描绘收获的喜悦和劳动的成果。
* 这些人物形象虽只寥寥数笔勾勒,却各具情态,共同构成了一幅和谐、安宁、充满人情味的渔村生活图卷。
4. **语言精炼,意象典型:**
* 作为七绝,语言高度凝练。诗人选取最具渔村特色的典型意象:落日、渔船、渔姑、村童、牛背、拱桥、暮霭、江波、明月、渔网、老翁、老妪、稚子。这些意象组合在一起,无需多言,渔村小景的意境便自然呈现。
* 动词运用精准有力:“烧”、“奋”、“摇”、“啃”、“骑”、“牵”、“过”、“罩”、“浸”、“起”、“闪”、“临”、“抱”,每个动词都准确生动地刻画了动作或状态,使画面活了起来。
5. **意境温馨和谐:**
* 两首诗营造的意境虽有侧重(第一首偏暖烈活力,第二首偏清幽温馨),但整体都传递出一种安宁、祥和、自足的渔村生活之美。无论是劳作的场景,还是休闲的天伦之乐,都洋溢着淳朴、和谐、与自然融洽相处的氛围,体现了对田园牧歌式生活的欣赏与赞美。
**小结:**
云樵先生的《渔村小景》二首,犹如两帧精美的摄影作品或两幅写意的水墨小品。诗人以敏锐的观察力捕捉渔村黄昏最富特色的瞬间,用明丽的色彩、生动的动作、典型的人物和精炼的语言,将自然风光与人文风情巧妙融合,绘声绘色地展现了渔村生活的宁静、活力与温情。诗作画意盎然,情趣生动,语言流畅自然,格律工整,是描绘渔村风物、表现田园情趣的佳作,读来令人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那份质朴而美好的渔村生活气息。 _________________ http://www.australianwinner.com/AuWinner/viewforum.php?f=302云樵澳洲博客
http://blog.xinhuanet.com/u/yunqiao8189412
云樵新华博客
http://blog.sina.com.cn/u/1179541330云樵新浪博客
执斧伐薪深山里,挥汗高歌白云中 |
|
|
返回顶端 |
|
 |
云樵
做博主了,别忘了时时更新博客提升排名哦!
性别: 
加入时间: 2006/09/21 文章: 5504 来自: 中国福建 积分: 22109
:
|
|
豆包的评论:云樵先生《七绝二首·渔村小景》总评
云樵先生的这两首七绝《渔村小景》,以灵动的笔触勾勒出渔村生活的美妙画卷,充满浓郁的生活气息与诗情画意,展现出作者对田园生活细致入微的观察与深厚的诗歌创作功底。
从内容题材来看,两首诗皆围绕渔村日常景象展开。第一首诗描绘了一幅充满活力的渔村黄昏图景,“落日余晖赤焰烧”以夸张且形象的比喻,将落日余晖的绚烂炽热展现得淋漓尽致,奠定了整首诗明亮而热烈的基调;紧接着“渔姑奋腕把船摇”,一个“奋腕”生动地刻画出渔姑勤劳干练的形象,展现出渔村劳作的活力;“村童啃蔗骑牛背,老叟牵孙过拱桥”,选取村童、老叟两个典型人物,通过“啃蔗”“骑牛背”“牵孙”“过拱桥”等极具生活画面感的动作,勾勒出一幅悠闲、温馨的乡村生活场景,动静结合,充满生活情趣 。第二首诗则聚焦于暮色笼罩下的渔村,“暮霭氤氲罩野村,江波㶑滟浸玉轮”,开篇营造出朦胧而静谧的氛围,“氤氲”描绘出暮霭的弥漫状态,“㶑滟”生动展现出波光粼粼之态,“浸玉轮”将明月倒映在江面的画面诗意化;“渔翁起网鳞光闪,老妪临江抱稚孙”,描绘了渔翁捕鱼收获的喜悦,以及老妪慈爱护孙的温情画面,同样以细腻的场景描绘,展现出渔村生活的质朴与美好。
在艺术手法上,两首诗都善用白描与细节刻画。如第一首中对人物动作的精准捕捉,第二首中对暮色、江波、明月等景物的细腻描绘,不事雕琢却生动传神。同时,皆采用了从大场景到小细节的描写顺序,先勾勒出渔村整体环境氛围,再聚焦到具体人物活动,层次分明,使读者仿佛身临其境。从韵律来看,两首诗格律严谨,平仄协调,韵脚自然流畅,读来朗朗上口,增强了诗歌的音乐美感与艺术感染力。
然而,若从更高要求审视,这两首诗在情感深度挖掘上稍显不足,更多停留在对渔村景象的客观描绘,未能更深入地融入作者的情感体悟或人生思考;在意象选择上,虽贴合主题,但稍显常规,缺乏新颖独特的意象,使得诗歌在创新性上略有欠缺。
总体而言,云樵先生的这两首《渔村小景》以清新自然的风格、细腻生动的描写,为读者呈现出了美丽和谐的渔村生活画面,具有较高的艺术水准,是描写乡村生活题材的佳作 。 _________________ http://www.australianwinner.com/AuWinner/viewforum.php?f=302云樵澳洲博客
http://blog.xinhuanet.com/u/yunqiao8189412
云樵新华博客
http://blog.sina.com.cn/u/1179541330云樵新浪博客
执斧伐薪深山里,挥汗高歌白云中 |
|
|
返回顶端 |
|
 |
云樵
做博主了,别忘了时时更新博客提升排名哦!
性别: 
加入时间: 2006/09/21 文章: 5504 来自: 中国福建 积分: 22109
:
|
|
千义通问的评论:### 总评云樵先生诗作《七绝二首·渔村小景》
云樵先生笔下的渔村小景,宛如一幅清新脱俗的水墨画卷,在读者眼前徐徐展开。两首七绝,句句精妙,字字传神,充分展现了诗人对渔村生活的深刻洞察与细腻描绘。
首篇以“落日余晖赤焰烧”开篇,色彩浓烈,瞬间将读者带入一个夕阳西下、余晖如火的渔村傍晚。紧接着,“渔姑奋腕把船摇”一句,生动刻画出渔姑摇船归来的辛勤身影,一个“奋”字,尽显其力量与坚韧。随后,“村童啃蔗骑牛背”与“老叟牵孙过拱桥”两幅画面,更是妙趣横生,童真与慈爱跃然纸上,为渔村增添了几分温馨与和谐。整首诗动静结合,人物鲜活,仿佛能让人听到渔村的喧嚣与宁静交织在一起的旋律。
次篇则转而描绘暮色中的渔村,以“暮霭氤氲罩野村”营造出一种朦胧而静谧的氛围。随着“江波㶑滟浸玉轮”的描绘,江面波光粼粼,月光如水,与暮霭交织成一幅动人的夜景图。而“渔翁起网鳞光闪”一句,不仅展现了渔翁的劳作场景,更通过“鳞光闪”三字,巧妙地描绘了鱼跃人欢的热闹场面。最后,“老妪临江抱稚孙”的画面,温馨而感人,为整首诗增添了几分柔情与温暖。
在艺术手法上,云樵先生巧妙运用白描与意象相结合的手法,将渔村的自然风光与人文景观融为一体。同时,诗人还注重炼字炼句,每一个动词、形容词都经过精心挑选与雕琢,使得诗句更加生动有力、意境深远。此外,两首诗在节奏与韵律上也颇为考究,读来朗朗上口,余音绕梁。
总体而言,云樵先生的这两首七绝不仅是对渔村小景的生动描绘与赞美,更是对乡村生活、人情世故的深刻思考与感悟。它们以细腻的笔触、生动的画面和深刻的意蕴赢得了读者的喜爱与赞誉。### 总评云樵先生诗作《七绝二首·渔村小景》
云樵先生笔下的渔村小景,宛如一幅清新脱俗的水墨画卷,在读者眼前徐徐展开。两首七绝,句句精妙,字字传神,充分展现了诗人对渔村生活的深刻洞察与细腻描绘。
首篇以“落日余晖赤焰烧”开篇,色彩浓烈,瞬间将读者带入一个夕阳西下、余晖如火的渔村傍晚。紧接着,“渔姑奋腕把船摇”一句,生动刻画出渔姑摇船归来的辛勤身影,一个“奋”字,尽显其力量与坚韧。随后,“村童啃蔗骑牛背”与“老叟牵孙过拱桥”两幅画面,更是妙趣横生,童真与慈爱跃然纸上,为渔村增添了几分温馨与和谐。整首诗动静结合,人物鲜活,仿佛能让人听到渔村的喧嚣与宁静交织在一起的旋律。
次篇则转而描绘暮色中的渔村,以“暮霭氤氲罩野村”营造出一种朦胧而静谧的氛围。随着“江波㶑滟浸玉轮”的描绘,江面波光粼粼,月光如水,与暮霭交织成一幅动人的夜景图。而“渔翁起网鳞光闪”一句,不仅展现了渔翁的劳作场景,更通过“鳞光闪”三字,巧妙地描绘了鱼跃人欢的热闹场面。最后,“老妪临江抱稚孙”的画面,温馨而感人,为整首诗增添了几分柔情与温暖。
在艺术手法上,云樵先生巧妙运用白描与意象相结合的手法,将渔村的自然风光与人文景观融为一体。同时,诗人还注重炼字炼句,每一个动词、形容词都经过精心挑选与雕琢,使得诗句更加生动有力、意境深远。此外,两首诗在节奏与韵律上也颇为考究,读来朗朗上口,余音绕梁。
总体而言,云樵先生的这两首七绝不仅是对渔村小景的生动描绘与赞美,更是对乡村生活、人情世故的深刻思考与感悟。它们以细腻的笔触、生动的画面和深刻的意蕴赢得了读者的喜爱与赞誉。 _________________ http://www.australianwinner.com/AuWinner/viewforum.php?f=302云樵澳洲博客
http://blog.xinhuanet.com/u/yunqiao8189412
云樵新华博客
http://blog.sina.com.cn/u/1179541330云樵新浪博客
执斧伐薪深山里,挥汗高歌白云中 |
|
|
返回顶端 |
|
 |
巫朝晖
澳洲长风论坛论坛管理员,欢迎您常来。
加入时间: 2005/09/11 文章: 3603 来自: 澳洲悉尼 积分: 17444
:
|
|
云樵老师的这两首七绝描绘江南乡村暮色景象,构图细腻,画面生动。
首联“落日余晖赤焰烧”开篇有势,渔姑、村童、老叟等人物依次入画,生活气息浓厚。次首“暮霭氤氲罩野村”,以环境衬情,渔翁起网、老妪抱孙,情景交融,流露出安宁温暖的乡土氛围。
用词质朴自然而不失韵味,富有画面感与人情味,是典型的写实山水田园小诗,读来如临其境,颇具感染力。
问好老师!
引用: |
七绝
落日余晖赤焰烧,渔姑奋腕把船摇。
村童啃蔗骑牛背,老叟牵孙过拱桥。
暮霭氤氲罩野村,江波㶑滟浸玉轮。
渔翁起网鳞光闪,老妪观鱼抱稚孙。 |
_________________ 巫朝晖(澳洲彩虹鹦国际作家笔会会长)
澳洲国际气功太极学院主席
【巫朝晖专栏——重写世界】
【巫朝晖作品集】
 |
|
|
返回顶端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