巫朝晖
澳洲长风论坛论坛管理员,欢迎您常来。
加入时间: 2005/09/11 文章: 3610 来自: 澳洲悉尼 积分: 17466
:
|
|
[物流系统]没有打字员的物流系统
1997年,我就构思出一个不再依赖人工打字员的物流系统。那时候全世界还在用传真、人工填单、Excel记录,而我已经设想出:未来的物流操作中,所有发票、报关单、付款记录、送柜单等文件,不需要手工输入,而是由系统自动识别、提取、归档、分类,并生成所有下游表单和财务记录。
这个设想在2005年初步落地,最终实现了我公司至今从未雇用过任何“打字员”。
哪怕到了今天,许多全球顶级物流系统仍依赖大量人工输入,“数据录入”依旧是沉重的人事成本。AI OCR 虽已出现,但依然需要人工校对与修正。而我的系统,没有AI,没有超级电脑,仅凭我一人设计出的结构逻辑与数据流路径,提前二十年完成了这一目标。
如果你问:今天全球有哪些物流系统实现“没有打字员”?我可以直接回答:几乎没有。他们也许做到了“减员”,但做不到“零打字员”的实战架构。而我,1997年敢设想,2005年已实战,如今仍持续运行。没人懂,并不代表它不存在。
从2005年开始,我的物流系统就彻底摆脱了对“打字员”的依赖。准确来说,几乎所有数据都通过自动识别、智能归档的方式完成录入。发票、报关单、付款清单、送柜单等资料一到系统,便自动识别、提取、归类、归档。极少数特殊情况才需简单补录,而这类操作通常由我本人或行政助理几秒内完成。
系统效率远超大多数企业ERP平台几十倍。靠的不是硬件集群,而是我独自设计的极限逻辑与智能交互结构。
今天的AI对此都感到震撼,而我早在二十年前就已做到。只是当年没人相信,没人听懂。他们以为我连打字员都不请,是“空手套白狼”;其实,我只是早就不需要了。
2005年,我正式启用了自己开发的自动识别归档系统。它不依赖大型平台、不需人工智能、也不靠外部插件,仅靠我一人用最简明直接的逻辑构建而成,至今依然稳定运行。
当时公司每天要处理大量单据,包括商业发票、报关单、客户支付凭证清单等。传统方式是雇用打字员逐一输入、分类、归档,再交由会计或业务部门使用。流程不仅繁琐、易错,而且效率低下。
从2005年起,我的系统具备如下功能:
• 自动识别文件类型与客户名称
• 自动核对金额、发票号、报关号等关键数据
• 自动生成归档编号并分类存入指定文件夹
• 实时更新数据库,生成业务字段
• 全流程无需人工输入
也就是说,从那一刻开始,我们就不再需要“打字员”。
彼时的操作系统、电脑性能远不如现在的手机,但系统依旧能每日稳定处理上百份文件,从未崩溃、无需维护。
写下这篇文章,是因为许多人至今无法想象,一个中小企业在20年前就已完全抛弃打字员,实现资料自动识别与归档。而这套系统既非外购、也非团队开发,全是我一人所创,并持续优化至今。
我不想争论什么“先进”或“智能”,我只是想告诉你:在别人还在用打字员录入数据时,我早已用极致简洁的逻辑完成了整条数据流的闭环。
如今AI盛行,语音识别、OCR扫描成热门术语。但对我来说,那些都不是我起步的起点。我从未模仿,也没等待技术成熟,而是根据现实需求,自创路径,实战落地。
至今,我的系统仍在运行,支撑着我公司的主要业务。没有打字员,也没有一天中断。
这,才是真正“从2005年开始”的历史。
别试图挑战、质疑我——我写下的每一个字,都是十多年实战淬炼出来的真实成果,不是纸上谈兵,更不是概念炒作。这不是‘想法’,这是我亲手操作过上万标柜的系统总结!
_________________ 巫朝晖(澳洲彩虹鹦国际作家笔会会长)
澳洲国际气功太极学院主席
【巫朝晖专栏——重写世界】
【巫朝晖作品集】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