巫朝晖
澳洲长风论坛论坛管理员,欢迎您常来。
加入时间: 2005/09/11 文章: 3610 来自: 澳洲悉尼 积分: 17466
:
|
|
[物流系统]物流财税难倒会计师
绝大多数传统会计系统与人员,根本无法胜任现代跨国物流公司的财税处理。
物流财税,95%的会计都不懂!
我公司的会计师跟了我二十多年,是个认真负责的人。但即便如此,他至今仍搞不清楚我们物流账目的内部逻辑,特别是 BAS 数据的整理。我每个季度都是先在自己的系统里,把所有银行流水、客户付款、发票、清关费用、服务费、汇率差、运费拆分等数据一一匹配、分类、归档,最后自动生成一套完整的报表,再交给会计师做最后提交。说白了,是我在为他解释整个物流业务的财税结构。
不是他不专业,而是这个行业太复杂。95%的会计师其实根本不了解物流行业的账务逻辑。尤其是像我们公司同时操作 DDP、DDU、EXW、FOB 等各种运输条款,付款方式也多种多样,有的是代垫,有的是收服务费再代付海外费用,还有一部分是收美元、付人民币,再换算澳币报税。一旦牵涉到跨币种支付、第三方仓储费、代垫清关税金等混合结构,普通会计根本无法分辨哪些该算 GST,哪些该排除;哪些是应收,应付,哪些只是代收代付,连税都不该交。
所以这套系统从一开始就不是为了别人设计的,而是为了我自己能清楚地“看懂”公司里的每一笔钱:谁付了、付了什么、按什么运输条款、在哪个国家、结了什么汇率、报了哪个税种、匹配了哪张发票、是否合规、是否该退税。只有这些都穿透之后,才有资格说“这个账目是清晰的”。
别人以为我只是个老板,或者是个系统操作员,其实我还是自己公司的财税架构师。一个人撑起了别人十几人都搞不定的财务系统,只因为,这些账,不是按会计师的标准来走的,而是按现实的物流逻辑推演出来的。
所以我才说,这不是一套账,而是一门没人教、没人懂、没人敢下手的术。
1. 真实案例:连服务我20多年的会计师,也不懂我的财税结构
我的会计师跟我合作超过二十年,服务态度一流、责任感很强,但他一直搞不清楚我们物流业务的款项分类与税务归类。每次BAS(季度税表),都是我用自己系统汇总好清单交给他,他只是照表提交。
2. 为什么95%的会计不懂物流财务?
• DDP(Delivered Duty Paid):卖方负责所有关税、清关、运输直至买家仓库,会计若不了解国际运输责任划分,会误判税务责任与应缴比例。
• DDU(Delivered Duty Unpaid):关税未付版本,不同国家关税处理截然不同,会计易混淆出口与进口应税节点。
• EXW、FOB、CIF、CFR 等条款复杂交叉,涉及第三国结算、货代预付款、客户退单、关税垫付等,传统财务软件根本无法归类。
• 报关单、提单、运费发票、预付金、清关服务费等数据完全没有统一格式,会计只能靠人眼去猜。
3. 为什么我能处理?
因为整个系统就是我亲手搭的,我了解每一笔钱的来龙去脉,也亲自设计了自动发票分类、运费归属、税区分配、币种转换、付款责任方识别机制等逻辑。我的系统不是财务软件,而是一套为物流行业量身打造的信息结构化系统。
4. 这个问题有多普遍?
• 绝大多数传统会计师事务所,只能处理“买卖”“工资”“租金”“折旧”这类标准项目,一旦进入跨国物流,特别是电商物流、代理物流、综合费用垫付等复杂链条,几乎全部脱离他们的理解边界。
• 很多物流公司就是靠“糊涂账”运营,税务错漏、发票重复、费用归属不清,年年补税、查账,财务永远是隐患。
5. 我的系统为什么不一样?
• 不靠会计记账,而是让系统先把“场景”归类:谁付钱、付给谁、在哪个国家、什么责任、应不应税、税归谁……
• 不是账目驱动系统,而是责任结构驱动系统。
• 系统里每一个字段背后都有一个“真实场景”的还原机制,而不是单纯账目编号。
结语:
这世界上绝大多数的会计,只会记账;
我却构建了一套,让账目自己跑出来的系统。
所以不是我依赖会计,而是会计需要依赖我的系统。
这不是骄傲,是现实。
_________________ 巫朝晖(澳洲彩虹鹦国际作家笔会会长)
澳洲国际气功太极学院主席
【巫朝晖专栏——重写世界】
【巫朝晖作品集】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