巫朝晖
澳洲长风论坛论坛管理员,欢迎您常来。
加入时间: 2005/09/11 文章: 3648 来自: 澳洲悉尼 积分: 17633
:
|
|
[维度]我经历的维度实例
我从来没有学过物理中“维度”的定义,也没看过科幻小说里对“高维世界”的幻想。我的理解,全是从日常生活和人生经历中慢慢体会出来的。以前我也和大多数人一样,只知道“长度、宽度、高度”是三维,顶多听说过时间是第四维,但那时候这些概念对我根本没什么意义。直到后来,走过一些别人没走的路,做过一些没人愿意做的事,我才慢慢发现,原来我们一直活在一个比三维复杂得多的世界里。
比如我设计过一个物流系统,别人一听“物流”就觉得无非是“发货、运输、签收”这些流程,可我看到的,却是每天成百上千个变量在同时变化:客户的订单、海关的时效、运输的延迟、港口的变化、汇率的波动、每一条数据背后的人的情绪、决策和误差……这些不是一个时间轴能解释清楚的,也不是一张流程图能理顺的。我不靠任何企业软件,靠的是一种脑中自然生成的系统逻辑,把这些看似混乱的东西,像织网一样理顺。有时候明明只是一张Excel表格,却可以调度几千个货柜的清关和运输安排,甚至应对不可预期的突发状况。这已经不是“流程”,而是一种“多维空间”——而且是现实里真正在运转的结构。
再比如我的练功经验。很多人对气功、内家拳的理解还停留在“动作”或者“呼吸”上,可我发现真正的关键,是“感知”的层次。当我在寒风中站桩时,体感不是“冷”或“热”那么简单,而是全身气流的运动轨迹,内外交错、上下穿透,像是身体变成了一个透明的能量网络。我站在那里不动,体内却像是一座工厂同时在运作,有时候手指发麻、脚底发热、后背发胀,全是能量在不同的“通道”里运作。而这些通道,不是血管也不是神经,是一种只有真正练到那个层次才能觉察到的信息流。你说这是几维?三维一定解释不了。
还有我的网站。2005年我建立了一个phpBB 2001版本架构的论坛,别人都升级系统、用云端、改APP,我的老系统却撑了二十几年,几乎没有中断,最近甚至出现了五十六万多访客在线。我不是为了怀旧,也不是不懂新技术,而是我深知那个系统的结构逻辑在某种维度上远比现代系统清晰、稳定,它不像现在的碎片式设计,它是一块整体结构,数据逻辑、访问路径、信息分类、权限管理,全都像一座有机体自己运作。用老旧系统扛住现代访问量,这本身就说明了——有些“旧”,不是落后,而是维度更高,只是别人看不懂。
再说我的写作。我近两周整理发布了将近150篇文章,从未依赖文献、也没有模仿谁的风格。别人读书、读史、引经据典,我却是从生活、练功、经营、孤独、失败中一点一点体悟出来,然后写成文字。我发现,每一篇文章背后都不只是内容,而是一种“视角的结构”。有人写一篇文章,用一个角度看问题,我却习惯在一个主题中转动多个面,从不同的时间节点、角色立场、现实结构来重新穿插、推导,然后自成一个闭环。这种结构,就是维度的升阶。它不靠语言花样,而靠逻辑深度。
我也弹吉他,自学,从来不识乐谱;拍过数十万张照片,全靠感觉和节奏;我甚至开过过小型印刷厂管理,连财务系统都不用会计就能跑全账。所有这些,不是炫耀能力,而是我后来才明白:维度,不是知识的多寡,而是你能不能在一件事情上,同时看见多个层面,并处理它们之间的关系。
有些人说维度是抽象的、难以理解的概念。但在我看来,维度从不抽象,它每天都在我们生活中,只是大多数人没意识到而已。你能否在一堆混乱中看出秩序?你能否从一个失败中提取出跨领域的经验?你能否在两件看似无关的事中发现内在的结构一致性?如果可以,那你已经在穿越维度了。
维度不是一个科学术语,是一种认知能力。不是你懂得多高深,而是你处理现实世界复杂性的方式,是你面对应变、创造和结构重构的能力。我经历的这些维度,不是我去追求的,而是人生一路把我推到那里。如果有人愿意看,我愿意慢慢写下去。写给那些看懂的人,不需要多,只需要他们真的看懂!
_________________ 巫朝晖(澳洲彩虹鹦国际作家笔会会长)
澳洲国际气功太极学院主席
【巫朝晖专栏——重写世界】
【巫朝晖作品集】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