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写世界 - 颠覆已知结构,开启重写世界之路!" /> <BR><a href='http://www.australianwinner.com/AuWinner/index.php?c=12/'>Aust Winner 澳洲长风论坛</font></a> :: 阅读主题 - [人生]1989年,每周的家书
<BR><a href='http://www.australianwinner.com/AuWinner/index.php?c=12/'>Aust Winner 澳洲长风论坛</font></a>总目录
Aust Winner 澳洲长风论坛


凡发布过激政治、宗教、人身攻击言论,一律删除。

澳洲长风导航 Site Map
 
 帮助帮助   搜索搜索   会员列表会员列表   团队团队   收藏夹收藏夹    注册注册 
 个人资料个人资料   登录并检查站内短信登录并检查站内短信   登录登录 

[人生]1989年,每周的家书

 
发表新主题   回复主题    
Aust Winner 澳洲长风论坛总目录 -> 重写世界 - 颠覆已知结构,开启重写世界之路!
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作者 正文
巫朝晖

澳洲长风论坛论坛管理员,欢迎您常来。




加入时间: 2005/09/11
文章: 3649
来自: 澳洲悉尼
积分: 17638


文章时间: 2025-7-08 周二, 上午4:15    标题: [人生]1989年,每周的家书 引用回复

[人生]1989年,每周的家书



刚到澳洲的时候,没有手机、没有电脑、没有互联网、没有电子邮件。那是1989年,一个连IC卡电话都还没有的年代。和家人保持联系,唯一的方式就是写信。拨打国际电话是奢侈的——3.7澳元一分钟,哪怕只是和家人说上一句“我很好”,我都要犹豫再三。

那时候我寄宿在墨尔本东一个越南华人家里,每周160澳元寄宿费另加交通费压得我喘不过气来,生活费用全靠做点零工支撑。更别说三分钟的电话费几乎相当于我一天的生活费,那时候我每周的寄宿费和生活费,相当于在1000多人民币,那时候爸爸每月基本工资95元加各种补贴,也不到500人民币,算很高工资了!当年父母东拼西凑六千澳元供我出国留学,那是我半年的学费和生活费!我不能再给家里增添负担,以后必须靠自己!

所以我做了一个决定:每周写一封信,寄给家里。

写信,是那个时代海外游子的情感生命线。我买的是澳洲邮局专门发行的“Aerogramme”航空信纸——一张长条形蓝纸,边缘有虚线,折叠两次就能变成信封,纸上已印好四毛五澳元的邮票。最省钱的办法。我一次买了三打,放在书桌最上层,一周一张或两张,从不间断。

第一封信写于抵达澳洲的第一天。那时我刚从原先临时落脚的房子搬出来,住进了更便宜也更远的一个区。每天乘公交车两个小时到语言学校上课,课后再去帮人清洁、洗碗,什么都干。晚上回到家,洗完澡,坐在小木桌前,就开始写那周的信。没有抱怨,没有喊苦,只是平静地告诉家人:“我一切都好,请不要担心。”

信寄出之后,八天后到达中国。再等妈妈回信,再八天,就是16天一个来回。家里的回信也从来也是每周至少一封,我和家人,就这样用16天为单位的节奏,构建起远距离的“心电同步”。

妈妈通常是那一端代笔的人。爸爸偶尔会加几句话,但大部分内容是妈妈写的。她会详细回复我信中提到的每一件事,比如“澳洲天气是否真像你说的一样一天四季?你最近有没有好好吃饭?你说那个房东是不是比上次的好相处?”她还会告诉我:家里的花又开了,谁家的狗又跑进了院子,爸爸和姐姐都挂念你。

信纸上常常有擦拭过的墨迹,我猜那是她写字时眼泪掉下来又擦掉的地方。

那时我在语言学校成绩很好,几乎拿了满分。我告诉她,我一切都好。她写:“我们不求你飞得多高,只要你平安。”我想那时候她不知道,我其实每天吃的是超市打折面包、罐头是日常,睡的是简单的床垫,连发烧都舍不得去看医生。可是只家里能安心,所有这一切都不算什么。

信,一直写到了1996年。我终于把父母申请到澳洲,带到自己身边。那年我第一次在悉尼的家中,亲手为他们做了一顿晚饭,看着他们坐在我一张二手餐桌旁吃饭,眼泪几乎落进碗里。

那些信,我们至今都还保存着。装在一个旧铁盒里,上面贴着当年中国邮政的绿标和“航空邮件”蓝贴。我有时会拿出来翻看,每一封信都是我当年从泥沼里一点点挖出来的“呼吸孔”;而每一封她的回信,是我远在天涯时唯一真实可握的温度。

我一直没有告诉母亲,当时那种孤独和咬牙坚持,有多难。她只是知道我“很辛苦”,但不曾听我说起:那种凌晨四点起床打工、凌晨一点多拖着疲惫身体写信、一个人生病时在被子里发烧到天亮却从未掉泪的日子。我不是不愿说,而是觉得,只要不让她担心,就是我唯一能给她的安慰。

现在她已经86岁了,依然生活自理、思维敏捷,有时候一个人坐公交车去图书馆、去超市。我知道她如果现在看这些文章,一定还是会心疼。可这份心疼,对我来说,是最深的联结,是这辈子最值得被珍藏的回应。

那些信,是我生命中最沉静也最有力量的声音。那时没有手机,没有微信,没有朋友圈,只有墨水和纸张、邮筒和期盼。但那种通信,比现在任何形式都更可靠——因为我们写下的每一个字,都是彼此深爱的证据。

这封封信中,母亲的字迹最常出现在纸上,但我知道,父亲的沉默和不擅言辞,也在字里行间。他是那个在家门口徘徊,却从不说出口担心的人。父亲的故事,将在未来的章节中重重落笔。


_________________
巫朝晖(澳洲彩虹鹦国际作家笔会会长
澳洲国际气功太极学院主席
【巫朝晖专栏——重写世界】
【巫朝晖作品集】
返回顶端
阅读会员资料 巫朝晖在线  发送站内短信 发送电子邮件 浏览发表者的主页
显示文章:     
发表新主题   回复主题    
Aust Winner 澳洲长风论坛总目录 -> 重写世界 - 颠覆已知结构,开启重写世界之路!
所有的时间均为 北京时间
1页,共1
 
论坛转跳: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Powered by phpBB © 2001, 2005 phpBB Group
澳洲长风(www.australianwinner.com)信息部提供论坛管理及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