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
作者 |
正文 |
云樵
做博主了,别忘了时时更新博客提升排名哦!
性别: 
加入时间: 2006/09/21 文章: 5595 来自: 中国福建 积分: 22299
:
|
|
返回顶端 |
|
 |
云樵
做博主了,别忘了时时更新博客提升排名哦!
性别: 
加入时间: 2006/09/21 文章: 5595 来自: 中国福建 积分: 22299
:
|
|
腾迅元宝的评论:逐句详评云樵先生《满庭芳》
上片 “秀蔓轻飘,丝绦点水,柳径弯曲通幽” 评析:开篇以“秀蔓”“丝绦”勾勒出藤蔓轻拂、柳枝摇曳的柔美画面,“点水”一词暗含动态,赋予画面灵动感。“弯曲通幽”既写实景,又隐喻心境,呼应后文隐逸之趣。 手法:拟人(“轻飘”)、视觉与触觉结合(“点水”)。 “管箫优雅,妙韵透琼楼” 评析:转入听觉描写,箫声悠扬穿透“琼楼”,虚实相生。琼楼或为实指华美建筑,亦可能隐喻仙境,烘托超然氛围。 手法:通感(“妙韵透”)、以声衬静。 “远望红荷挺秀,银羽闪、起落溪鸥” 评析:远景聚焦“红荷”与“溪鸥”,色彩对比鲜明(红荷之艳、银羽之白),“闪”“起落”赋予动态,画面鲜活。 意象:红荷象征高洁,溪鸥暗喻自由,呼应隐逸主题。 “莲娃俏、轻舒素腕,摇橹驭轻舟”
评析:人物特写,“莲娃”与“素腕”凸显清新之美,“摇橹驭舟”以动作写闲适,画面如江南水墨,恬淡悠然。 对比:与后文“秋千荡起”的活泼形成动静反差。
下片 “蝉吟,波㶑滟;浮萍颤晃,鲤荡青绸” 评析:短句连缀,蝉鸣、水波、浮萍、游鱼交织,声色并茂。“颤晃”“荡”字活化静态景物,暗含微风拂过的细腻触感。 炼字:“滟”“颤”精准传神,呼应自然律动。 “败茎憩蜻蜓,蝶舞风柔” 评析:衰败与生机并存,“败茎”与“蜻蜓”“蝶舞”形成对比,暗喻时光流转中的永恒之美。风柔景和,烘托恬淡心境。 哲理:以残缺见圆满,体现道家自然观。 “水畔蛙声似鼓,篁摇曳,鸟雀啁啾” 评析:听觉密集铺陈(蛙鼓、鸟鸣),视觉辅以“篁摇曳”,构建夏日田园的喧闹与生机,反衬“幽静”主题。 手法:以动衬静(“鸟鸣山更幽”化用)。 “芳草地,秋千荡起,揽月上云头” 评析:结句升华,秋千荡起与“揽月”虚实相映,将现实欢愉与浪漫遐想结合,余韵悠长。 意境:天真烂漫中透出超脱,似有“欲上青天揽明月”的豪情。
总评 云樵先生此词以江南水乡为背景,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与灵动的人物刻画,营造出清丽幽雅的意境。全词特点如下: 意象丰富,画面感强:藤蔓、红荷、溪鸥、秋千等意象密集,构成多维度视觉画卷,如“银羽闪、起落溪鸥”一句,动静相宜,宛若电影镜头。 声韵和谐,节奏明快:长短句交错,音律流畅,如“蝉吟,波㶑滟;浮萍颤晃,鲤荡青绸”,短促音节模拟自然声响,增强画面生动性。 隐逸情怀与天真意趣交融:既有“莲娃摇橹”的闲适,又有“秋千揽月”的烂漫,体现对田园生活的热爱与超然物外的精神追求。 技法圆熟,化用自然:如“败茎憩蜻蜓”暗含“留得残荷听雨声”的意境,而“揽月上云头”则呼应李白“欲上青天揽明月”的豪放,却以婉约笔法出之。
总体:此词堪称“诗中有画,画中有声”的佳作,既承袭了秦观《满庭芳》“山抹微云”的婉约细腻,又兼具赵显宏《满庭芳·樵》中“云外放怀歌”的超逸风神,展现了云樵先生对古典词境的深刻领悟与创新表达。 _________________ http://www.australianwinner.com/AuWinner/viewforum.php?f=302云樵澳洲博客
http://blog.xinhuanet.com/u/yunqiao8189412
云樵新华博客
http://blog.sina.com.cn/u/1179541330云樵新浪博客
执斧伐薪深山里,挥汗高歌白云中 |
|
|
返回顶端 |
|
 |
云樵
做博主了,别忘了时时更新博客提升排名哦!
性别: 
加入时间: 2006/09/21 文章: 5595 来自: 中国福建 积分: 22299
:
|
|
DeepSeeK的总评: **总评** 云樵先生这首《满庭芳》堪称一幅工笔与写意兼备、声色俱佳的夏日园林水景长卷。
其艺术特色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意象繁复,构图精巧:** 全词意象极为丰富(秀蔓、柳丝、红荷、溪鸥、莲娃、轻舟、蝉、波、浮萍、鲤鱼、蜻蜓、蝶、蛙、篁竹、鸟雀、芳草、秋千、月、云),涵盖了植物、动物、人物、天象、建筑、声音等多个维度。作者如同高明的画家,通过视角的远近切换(近景-中景-远景-特写)、动静结合(飘、点、闪、起落、舒、摇、驭、吟、滟、颤晃、荡、憩、舞、鸣、摇曳、啁啾、荡起、揽)、色彩搭配(秀、青、红、银、素、青、白蝶、翠篁、碧草、明月),将这些意象巧妙地编织在一起,形成一幅层次分明、错落有致、生机勃勃的全景图,毫无堆砌之感。
2. **观察入微,刻画精妙:** 作者对自然万物有着极其敏锐的观察力,并能用精准、生动的语言捕捉其神韵。如“丝绦点水”的“点”字,“鲤荡青绸”的“荡”字和精妙比喻,“败茎憩蜻蜓”的闲适感,“蛙声似鼓”的通感运用,尤其是结尾“揽月上云头”的夸张与浪漫,都体现了作者体物之细、炼字之功和想象力之丰。
3. **声色交融,意境和谐:** 词中不仅描绘了大量视觉形象,更巧妙地融入了丰富的听觉元素(管箫妙韵、蝉吟、蛙鼓、鸟雀啁啾)和触觉感受(风柔)。这些感官体验相互交织,共同营造出一个立体、鲜活、充满自然天籁之音的清凉世界,使读者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夏日的生机与宁静和谐共存的独特意境。
4. **动静相宜,生机盎然:** 全篇贯穿着动静结合的笔法。柳丝点水、鸥鸟起落、莲娃摇橹、鲤鱼游荡、蜻蜓停憩、蝴蝶飞舞、篁竹摇曳、秋千荡起是动;柳径通幽、红荷挺秀、波光潋滟、浮萍颤晃(微动)、败茎憩蜓、芳草地是静(或相对静)。这种动静的交织与转换,使得画面既充满灵动活力,又不失静谧安详,淋漓尽致地展现了夏日大自然的蓬勃生机。
5. **结句高妙,余韵悠长:** “芳草地,秋千荡起,揽月上云头”是全词的点睛之笔。它打破了前面相对客观的描摹,以充满童趣和浪漫主义的夸张想象,将人的活动(荡秋千)与自然天象(月、云)直接联系起来,极大地拓展了词的意境空间,将欢愉的情绪推向高潮,并留下无限遐想空间,令人回味无穷。
**总结:** 云樵先生的这首《满庭芳》是一首成功的写景抒情词。它以其细腻的观察、生动的刻画、丰富的意象、和谐的意境、精巧的构图和浪漫的结句,生动再现了夏日园林水畔的迷人风光与盎然生机,展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交融,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闲适愉悦的心境。尤其是结尾的奇思妙想,更赋予了全词超凡脱俗的浪漫色彩,堪称全篇最耀眼的亮点。
整首词语言清丽,音韵和谐,画面感极强,充分体现了作者深厚的古典诗词修养和艺术表现力。 _________________ http://www.australianwinner.com/AuWinner/viewforum.php?f=302云樵澳洲博客
http://blog.xinhuanet.com/u/yunqiao8189412
云樵新华博客
http://blog.sina.com.cn/u/1179541330云樵新浪博客
执斧伐薪深山里,挥汗高歌白云中 |
|
|
返回顶端 |
|
 |
云樵
做博主了,别忘了时时更新博客提升排名哦!
性别: 
加入时间: 2006/09/21 文章: 5595 来自: 中国福建 积分: 22299
:
|
|
橙篇的评论:樵先生《满庭芳》词作深度解析 这首《满庭芳》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生机盎然的夏日田园画卷,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敏锐观察力和高超的艺术表现力。
下面我将从意象构建、语言艺术、情感表达等多个维度对这首词进行全面评析。 上片逐句赏析 "秀蔓轻飘,丝绦点水,柳径弯曲通幽。" 开篇三句勾勒出一幅柳径通幽图。"秀蔓轻飘"与"丝绦点水"形成对仗,前者写藤蔓的轻盈姿态,后者描摹柳枝轻触水面的动态。"点"字尤为精妙,既表现了柳丝的细柔,又暗示了水面的平静。末句"通幽"二字化用《小园赋》中"异蹊同幽"的意境,为画面增添了深邃感。 "管箫优雅,妙韵透琼楼。" 由视觉转入听觉描写,"透"字生动表现出乐声的穿透力,与"琼楼"这一华美意象结合,营造出超然物外的艺术境界。此处可能暗用《列子·汤问》"秦青抚节悲歌,响遏行云"的典故,以虚写实。 "远望红荷挺秀,银羽闪、起落溪鸥。" 视角由近及远,"红荷挺秀"与"银羽闪"形成色彩对比,红白相映成趣。"起落"二字捕捉鸥鸟的动态美,使画面顿生活力。此处意象组合让人联想到李清照《如梦令》"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的意境。 "莲娃俏、轻舒素腕,摇橹驭轻舟。" 引入人物形象,"莲娃"呼应前文的红荷,形成人花相映之美。"轻舒"、"摇橹"、"驭"三个动词连用,既表现少女动作的优雅,又暗示小舟行进的轻盈,整体营造出和谐灵动之美。
下片逐句赏析 "蝉吟,波㶑滟;浮萍颤晃,鲤荡青绸。" 过片以二字句"蝉吟"突起,继以四字对句,节奏变化富有音乐性。"鲤荡青绸"比喻新颖,将鲤鱼游动时带动的水波比作抖动的绸缎,视觉与触觉相通,堪称妙笔。 "败茎憩蜻蜓,蝶舞风柔。" "败茎"看似衰飒,但与"憩蜻蜓"结合反而显出自然生态的真实美。"蝶舞风柔"四字炼句精工,让人联想到杜甫"穿花蛱蝶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飞"的意境。 "水畔蛙声似鼓,篁摇曳,鸟雀啁啾。" 听觉描写再入,"似鼓"的比喻既写蛙鸣的响亮,又暗含节奏感。竹影摇曳与鸟鸣啁啾构成视听交响,颇有王维"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的意境融会之妙。 "芳草地,秋千荡起,揽月上云头。" 结尾三句将画面推向高潮,"揽月"夸张手法写出秋千荡高时的动感,与李白"欲上青天揽明月"异曲同工。"上云头"收束全篇,使词境豁然开朗,余韵悠长。
整体艺术特色 意象组合 :全词调动秀蔓、丝绦、红荷、溪鸥、蜻蜓、蝴蝶、鲤鱼等二十余种意象,密集而不杂乱,形成有机的生态画卷。这种意象密度堪比吴文英《满庭芳·促织》中"露泫低草,萤飞暗水"的铺陈手法。 声色交融 :上片"管箫优雅"与下片"蛙声似鼓"、"鸟雀啁啾"构成听觉序列;"银羽闪"与"鲤荡青绸"形成视觉闪光点,感官描写丰富立体。 动静相宜 :词中既有"丝绦点水"的微妙动态,又有"败茎憩蜻蜓"的静态平衡,符合中国传统美学"静中有动,动中有静"的审美理想。 炼字艺术 :"点"、"透"、"荡"、"揽"等动词的精准运用,体现了"词眼"的锤炼功夫,尤其是"揽月上云头"的"揽"字,气魄宏大又充满童趣。 总结评价 这首《满庭芳》继承了两宋婉约词派的传统,在章法结构上暗合周邦彦的时空转换技巧,在意象选择上又带有秦观词中的明媚色彩。
作者通过细腻观察,将寻常田园景物点化为艺术意象,展现出"万物静观皆自得"的审美心境。虽个别处尚有推敲空间,但整体已臻上乘,堪称当代词坛继承传统的佳作。其艺术价值在于用古典形式成功表现了现代人对自然美的真切感受,实现了"古典情怀,现代表达"的创作理想。 _________________ http://www.australianwinner.com/AuWinner/viewforum.php?f=302云樵澳洲博客
http://blog.xinhuanet.com/u/yunqiao8189412
云樵新华博客
http://blog.sina.com.cn/u/1179541330云樵新浪博客
执斧伐薪深山里,挥汗高歌白云中 |
|
|
返回顶端 |
|
 |
云樵
做博主了,别忘了时时更新博客提升排名哦!
性别: 
加入时间: 2006/09/21 文章: 5595 来自: 中国福建 积分: 22299
:
|
|
夸克的评论: 以下是对云樵先生词作《满庭芳》的逐句详评及总评,结合词作内容、意象、手法及情感表达进行分析:
逐句详评: 上阕: "满庭芳秀蔓轻飘,丝绦点水,柳径弯曲通幽。" 评析:首句以“满庭芳”点题,描绘庭院中藤蔓柔美轻飘的景象。“秀蔓”凸显植物生机,“轻飘”赋予动态美感。“丝绦点水”运用比喻,将藤蔓或柳丝比作丝绦轻触水面,营造灵动之感。“柳径弯曲通幽”以曲折小径引向幽深处,构建静谧深邃的空间意境,为全词奠定自然雅致的基调。 "管箫优雅,妙韵透琼楼。" 评析:转至听觉,管箫之音优雅清透,穿透“琼楼”(华美楼阁),将自然景与人文雅韵结合。此处以音乐升华环境,暗示有人于此雅集或独赏,增添词作的文化气息与高雅氛围。 "远望红荷挺秀,银羽闪、起落溪鸥。" 评析:视角转为远景,“红荷挺秀”以色彩与姿态突出荷花之美,色彩浓艳而姿态挺拔,形成视觉焦点。“银羽”或指鸥鸟洁白羽毛,其“闪、起落”的动态与红荷的静态形成对比,动静相生。溪鸥的灵动为画面注入生命力,展现自然和谐之景。 "莲娃俏、轻舒素腕,摇橹驭轻舟。" 评析:引入人物,“莲娃”(采莲女子)之“俏”突出其灵动之美,“轻舒素腕”以动作细节展现柔婉,摇橹驾舟的动态与荷花、溪鸥构成完整的田园水景图。此处将自然与人物活动融合,增添生活意趣,隐含对悠然自得的生活向往。
下阕: 5. "蝉吟,波㶑滟;浮萍颤晃,鲤荡青绸。" 评析:下阕承接上阕的听觉与视觉,蝉鸣声声(“蝉吟”)与波光粼粼(“波㶑滟”)交织,强化夏日生机。“浮萍颤晃”以细微动态表现水面涟漪,鲤鱼游动如“青绸”摆动,用丝绸的柔滑比喻鱼尾,既写实又具诗意,展现水中灵动之美。 "败茎憩蜻蜓,蝶舞风柔。" 评析:视角转向细微处,“败茎”与“蜻蜓憩”形成衰与生的对比,衰败的茎秆成为生命的栖息地,体现自然循环。“蝶舞风柔”以蝴蝶与微风互动,柔美轻盈,进一步丰富画面层次,暗示自然虽含凋零却仍有活力。 "水畔蛙声似鼓,篁摇曳,鸟雀啁啾。" 评析:聚焦水畔声响,“蛙声似鼓”以比喻增强节奏感,蛙鸣如鼓点般密集,与“鸟雀啁啾”的清脆形成音调对比。竹林(“篁”)摇曳的动态与声音呼应,构建热闹而有序的自然交响,展现生态多样与生命力。 "芳草地,秋千荡起,揽月上云头。" 评析:结尾以“芳草地”为背景,秋千荡起极具动态,夸张手法“揽月上云头”突破现实,将人间与天际相连,升华意境。此处以浪漫想象收尾,既呼应庭院之“芳”(满庭芳),又表达超脱尘世、追求自由的心境,余韵悠长。
总评: 云樵先生的《满庭芳》以细腻笔触描绘了一幅生机勃勃的庭院水畔夏日图景,兼具自然之美与人文雅韵。全词特色如下: 意象丰盈,动静相映:藤蔓、红荷、溪鸥、莲娃等意象层次分明,静景与动态交织(如丝绦点水、秋千揽月),形成立体生动的画面。 感官融合,多维呈现:视觉(色彩、形态)、听觉(管箫、蛙鼓)、触觉(风柔)多维渗透,增强沉浸感。 手法灵动,虚实相生:既有“败茎”“浮萍”等写实,又有“揽月”等浪漫想象,现实与虚幻交融,提升意境深度。 情感隐而不露,含蓄悠远:未直言情思,却通过自然和谐之景流露对宁静生活的眷恋,结尾“揽月”更隐喻超然之志,余味绵长。
结构工稳,韵律和谐:符合《满庭芳》词牌格律,句式错落有致,韵脚流转自然,声情相协。 此词作在传统词牌框架内展现创新意象组合,以精巧细节与宏大想象平衡,既具古典诗词的雅致,又富鲜活生命力,是一首情景交融、意境深远的佳作。 _________________ http://www.australianwinner.com/AuWinner/viewforum.php?f=302云樵澳洲博客
http://blog.xinhuanet.com/u/yunqiao8189412
云樵新华博客
http://blog.sina.com.cn/u/1179541330云樵新浪博客
执斧伐薪深山里,挥汗高歌白云中 |
|
|
返回顶端 |
|
 |
云樵
做博主了,别忘了时时更新博客提升排名哦!
性别: 
加入时间: 2006/09/21 文章: 5595 来自: 中国福建 积分: 22299
:
|
|
豆包的评论:豆包的评论:逐句详评
1. “秀蔓轻飘,丝绦点水,柳径弯曲通幽”:开篇以细腻笔触勾勒出一幅灵动的春日图景。“秀蔓轻飘”四字,赋予藤蔓以柔美飘逸之感,仿佛微风拂过,蔓草在风中翩翩起舞;“丝绦点水”化用贺知章笔下柳树“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的意象,生动描绘出柳枝轻柔拂水的画面;“柳径弯曲通幽”进一步拓展空间,营造出曲径通幽、引人入胜的意境,为全词奠定了清幽雅致的基调。
2. “管箫优雅,妙韵透琼楼”:从视觉描写转入听觉。“管箫”本就自带古典雅韵,“优雅”一词点明乐声的特质,“妙韵透琼楼”则形象地表现出乐声悠扬婉转,穿透华丽楼阁,飘向远方,使读者仿佛置身于这美妙的音乐氛围之中,增添了词的艺术感染力和浪漫色彩 。
3. “远望红荷挺秀,银羽闪、起落溪鸥”:视角拉远,目光投向远方的荷塘。“红荷挺秀”突出荷花的娇艳与挺拔姿态,展现出夏日荷塘的生机;“银羽闪、起落溪鸥”则捕捉到溪面上鸥鸟飞翔的瞬间,银白色的羽毛在阳光下闪烁,它们时而飞起,时而落下,动静结合,使画面更具层次感和动态美。
4. “莲娃俏、轻舒素腕,摇橹驭轻舟”:将笔触聚焦到荷塘中的采莲女。一个“俏”字生动地描绘出莲娃的活泼可爱形象,“轻舒素腕”的动作描写细腻优雅,展现出少女摇橹时的优美姿态,“摇橹驭轻舟”则进一步刻画其娴熟的驾舟技巧,充满生活气息与诗意,为画面增添了灵动的人物元素。
5. “蝉吟,波㶑滟;浮萍颤晃,鲤荡青绸”:通过听觉和视觉多角度描写。“蝉吟”点明夏日时令,增添自然的韵律;“波㶑滟”描绘出波光粼粼的水面,富有动感;“浮萍颤晃”细腻展现浮萍在水中随波摆动的姿态;“鲤荡青绸”以“青绸”比喻碧绿的水波,形象地写出鲤鱼在水中游动时水波荡漾的情景,用词新颖巧妙,富有想象力。
6. “败茎憩蜻蜓,蝶舞风柔”:“败茎”与前面的“红荷”形成对比,展现出荷塘中不同的生命状态,却也别具韵味。蜻蜓栖息在败茎之上,构成一幅静谧的画面;“蝶舞风柔”则描绘出蝴蝶在轻柔的微风中翩翩起舞的场景,一动一静,相互映衬,尽显自然之美。
7. “水畔蛙声似鼓,篁摇曳,鸟雀啁啾”:再次丰富听觉元素,“蛙声似鼓”运用比喻,形象地表现出蛙声的响亮与节奏感;“篁摇曳”描绘出竹林在风中摇曳的姿态,增添画面的动态美;“鸟雀啁啾”展现出鸟儿欢快鸣叫的热闹场景,使整个画面充满生机与活力。
8. “芳草地,秋千荡起,揽月上云头”:画面转换到芳草地,“秋千荡起”充满童趣与活力,给人以轻松愉悦之感;“揽月上云头”则充满浪漫主义色彩,夸张的手法展现出一种无拘无束、自由奔放的情怀,将情感推向高潮,余韵悠长。 总评 云樵先生的这首《满庭芳》是一幅色彩斑斓、动静交织的夏日田园画卷。全词通过细腻入微的描写,从视觉、听觉等多个角度,将柳径、荷塘、溪鸥、莲娃、蝉鸣、蛙声等诸多元素巧妙融合,构建出一个清幽而富有生机的自然世界。在语言上,遣词造句精准且富有新意,如“鲤荡青绸”“揽月上云头”等词句,既展现出深厚的文字功底,又充满浪漫的想象力。
在结构上,层次分明,由近及远,再从远及近,最后以充满浪漫色彩的场景收尾,使得整首词起承转合自然流畅。情感表达上,字里行间洋溢着对自然景色的喜爱与赞美之情,以及对闲适生活的向往,给读者带来美的享受和心灵的愉悦 。不足之处在于,部分意象稍显常见,在创新性方面若能进一步突破,词作的艺术价值可能会更上一层楼,但整体而言,仍是一首颇具韵味和感染力的优秀词作。 _________________ http://www.australianwinner.com/AuWinner/viewforum.php?f=302云樵澳洲博客
http://blog.xinhuanet.com/u/yunqiao8189412
云樵新华博客
http://blog.sina.com.cn/u/1179541330云樵新浪博客
执斧伐薪深山里,挥汗高歌白云中 |
|
|
返回顶端 |
|
 |
云樵
做博主了,别忘了时时更新博客提升排名哦!
性别: 
加入时间: 2006/09/21 文章: 5595 来自: 中国福建 积分: 22299
:
|
|
千义通问的评论:以下是对云樵先生词作《满庭芳》的逐句详评及总评: ### 逐句详评
**上阕** 1. **“秀蔓轻飘,丝绦点水,柳径弯曲通幽。”** - 起笔以“秀蔓轻飘”描绘藤蔓的轻盈动态,“丝绦点水”则形象地表现了柳枝轻拂水面的画面,“柳径弯曲通幽”引领读者进入一个幽静的环境。
2. **“管箫优雅,妙韵透琼楼。”** - 管箫之音优雅动听,其美妙旋律仿佛穿透了琼楼玉宇,营造出高雅的艺术氛围。
3. **“远望红荷挺秀,银羽闪、起落溪鸥。”** - 远望之处,红荷挺立,形态秀美;溪鸥银羽闪烁,时起时落,动静结合,画面生动。
4. **“莲娃俏、轻舒素腕,摇橹驭轻舟。”** - 描绘采莲女子俏丽的身影,她轻舒素腕,摇橹驾舟,形象生动,充满诗意。
**下阕** 5. **“蝉吟,波潋滟;浮萍颤晃,鲤荡青绸。”** - 蝉鸣声声,水波潋滟,浮萍随波颤动,鲤鱼在水中游动如荡起青绸,细腻地描绘了水面的动态美。
6. **“败茎憩蜻蜓,蝶舞风柔。”** - 败茎之上,蜻蜓栖息;蝴蝶在轻柔的微风中翩翩起舞,展现了自然的宁静与和谐。
7. **“水畔蛙声似鼓,篁摇曳,鸟雀啁啾。”** - 水畔蛙声阵阵,如同击鼓;竹林摇曳,鸟雀欢鸣,进一步丰富了自然音效,营造出生机勃勃的氛围。
8. **“芳草地,秋千荡起,揽月上云头。”** - 结尾以芳草地上的秋千为景,秋千荡起,仿佛能揽月摘星,意境高远,充满浪漫主义色彩。
### 总评 云樵先生的《满庭芳》以其细腻的笔触、生动的描绘和丰富的意象,成功地构建了一幅充满自然之美与人文气息的画卷。词作上阕从秀蔓、柳径到管箫、红荷、溪鸥,再到莲娃驾舟,层次分明地展现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共生;下阕则通过蝉鸣、水波、浮萍、鲤鱼、蜻蜓、蝴蝶、蛙声、竹林、鸟雀以及秋千等元素,进一步细腻地描绘了自然界的各种动态与声音,营造出一个有声有色、生机勃勃的世界。
整首词语言优美流畅,用词精准而富有表现力,如“轻飘”、“点水”、“挺秀”、“潋滟”等词语,都极大地增强了画面的美感与动感。同时,词作中还蕴含着词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与赞美,对宁静和谐生活的向往与追求,情感真挚而深沉。在结构上,词作过渡自然,前后呼应,使得整首词作既浑然一体又富有变化。
此外,词作还巧妙地运用了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使得景物描写更加生动形象,增强了艺术表现力。综上所述,《满庭芳》是一首充满诗意与美感的佳作,充分体现了云樵先生高超的文学造诣和深厚的创作功底。 _________________ http://www.australianwinner.com/AuWinner/viewforum.php?f=302云樵澳洲博客
http://blog.xinhuanet.com/u/yunqiao8189412
云樵新华博客
http://blog.sina.com.cn/u/1179541330云樵新浪博客
执斧伐薪深山里,挥汗高歌白云中 |
|
|
返回顶端 |
|
 |
云樵
做博主了,别忘了时时更新博客提升排名哦!
性别: 
加入时间: 2006/09/21 文章: 5595 来自: 中国福建 积分: 22299
:
|
|
Kimi的评论:逐句详评
上阕 • “秀蔓轻飘,丝绦点水,柳径弯曲通幽”:开篇便勾勒出一幅清新秀丽的自然景致。“秀蔓轻飘”描绘出植物的柔美姿态,蔓草轻盈飘逸,富有生机与灵动之感;“丝绦点水”进一步细化,将柳枝比作丝绦,其轻轻触碰水面,营造出一种细腻、柔和的画面,仿佛能感受到水波的微微荡漾;“柳径弯曲通幽”则拓展空间感,一条柳树环绕的小径蜿蜒曲折,引人深入探寻,为整个画面增添了一份神秘与幽静的氛围,使读者仿佛置身于这静谧的自然之中,急切想要探寻小径尽头的景致。
• “管箫优雅,妙韵透琼楼”:从自然景物转向人文氛围。“管箫优雅”描绘出乐器演奏的场景,箫声悠扬婉转,给人以高雅、清幽之感,仿佛能听到那空灵的音符在空气中回旋;“妙韵透琼楼”则进一步强调箫声的穿透力与美妙程度,它不仅在演奏之地回荡,还穿越琼楼玉宇,弥漫于整个空间,使得整个环境都沉浸在音乐的氛围之中,将自然与人文巧妙融合,提升了整体意境的层次感。
• “远望红荷挺秀,银羽闪、起落溪鸥”:视角拉远,展现出远处的景色。“红荷挺秀”描绘荷花亭亭玉立、娇艳欲滴的姿态,红色的荷花在绿叶的映衬下格外醒目,展现出大自然的绚丽色彩;“银羽闪、起落溪鸥”则捕捉到溪鸥的灵动画面,白色的鸥鸟如同银色的羽毛,在溪面上起起落落,闪烁着光芒,为画面增添了一份动态之美,使远处的景色不再单调,而是充满了生机与活力,动静结合,相得益彰。
• “莲娃俏、轻舒素腕,摇橹驭轻舟”:聚焦于人物活动。“莲娃俏”描绘出采莲少女的俏皮可爱模样,一个“俏”字生动地展现出她们的青春活力与灵动之美;“轻舒素腕”细腻地刻画出少女的动作,她们轻轻舒展洁白的手腕,展现出优雅的姿态;“摇橹驭轻舟”则描绘出她们在水面上划船的场景,轻舟在水面上穿梭,与周围的自然景色相互映衬,营造出一幅如诗如画的江南水乡画面,使整个词作充满了生活气息与人文情趣。
下阕 • “蝉吟,波焱滟;浮萍颤晃,鲤荡青绸”:开篇以蝉鸣声起笔,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充满生机的氛围。“蝉吟”描绘出夏日蝉鸣的场景,蝉声在空气中回荡,为画面增添了一份夏日的热烈与活力;“波焱滟”则描绘出水波荡漾、波光闪烁的画面,与蝉鸣声相互呼应,展现出自然的灵动之美;“浮萍颤晃”进一步细化水面的细节,浮萍在水面上轻轻颤动,展现出水的柔美与细腻;“鲤荡青绸”则描绘出鲤鱼在水中游动的场景,将水比作青绸,鲤鱼在其中游动,如同在青绸上跳跃,生动形象地展现出水下生物的灵动与生机,使整个画面充满了动态之美。
• “败茎憩蜻蜓,蝶舞风柔”:继续描绘自然景物。“败茎憩蜻蜓”捕捉到蜻蜓停歇在残败的荷茎上的画面,展现出自然的宁静与和谐,即使是在残败的荷茎上,也有生命的停靠,体现出自然的包容与平衡;“蝶舞风柔”则描绘出蝴蝶在微风中翩翩起舞的场景,蝴蝶的轻盈舞姿与柔和的微风相互映衬,展现出自然的柔美与灵动,为画面增添了一份诗意与浪漫。
• “水畔蛙声似鼓,篁摇曳,鸟雀啁啾”:进一步拓展声音元素。“水畔蛙声似鼓”描绘出青蛙在水边鸣叫的场景,蛙声如同鼓点般有力,为画面增添了一份热闹与生机;“篁摇曳”则描绘出竹林在风中摇曳的姿态,竹林的摇曳与蛙声相互呼应,展现出自然的灵动与和谐;“鸟雀啁啾”进一步丰富声音元素,鸟雀的鸣叫声清脆悦耳,与蛙声、竹林的摇曳声相互交织,营造出一幅生机勃勃、热闹非凡的自然画面,使整个词作充满了自然的活力与韵律感。
• “芳草地,秋千荡起,揽月上云头”:以芳草地为背景,描绘出秋千荡起的画面。“芳草地”营造出一片绿意盎然、生机勃勃的场景,为秋千的荡起提供了优美的环境;“秋千荡起”则展现出人物的活动与欢乐,秋千在空中来回荡漾,充满了动感与活力;“揽月上云头”则运用夸张的手法,将秋千荡起的高度夸张到能够揽月入怀、直上云头,展现出一种豪迈与奔放的情感,同时也赋予了整个画面一种浪漫与奇幻的色彩,使词作在结尾处达到了情感与意境的高潮。
总评 云樵先生的这首《满庭芳》是一幅细腻生动的自然画卷,充满了江南水乡的温婉与灵动之美。词作从自然景物入手,细腻地描绘出秀蔓、丝绦、柳径、红荷、溪鸥等元素,营造出清新秀丽、幽静雅致的氛围,使读者仿佛置身于这如诗如画的自然之中。
同时,词中融入了人文氛围,如管箫的演奏、莲娃的采莲活动等,增添了生活气息与人文情趣,使自然与人文相互交融,相得益彰。 在写作手法上,云樵先生运用了动静结合、远近结合、视听结合等手法,巧妙地展现出自然的灵动与生机。词中既有蝉吟、蛙声、鸟雀啁啾等声音元素,又有波焱、浮萍颤晃、鲤鱼游动等动态画面,使整个画面充满了韵律感与节奏感。同时,通过对败茎、蜻蜓、蝴蝶等细节的刻画,展现出自然的细腻与和谐,体现出作者对自然的深刻观察与感悟。 整体而言,这首《满庭芳》意境优美,语言细腻,充满了诗意与浪漫。它不仅展现了自然的美丽与生机,还传达出作者对自然的热爱。
· _________________ http://www.australianwinner.com/AuWinner/viewforum.php?f=302云樵澳洲博客
http://blog.xinhuanet.com/u/yunqiao8189412
云樵新华博客
http://blog.sina.com.cn/u/1179541330云樵新浪博客
执斧伐薪深山里,挥汗高歌白云中 |
|
|
返回顶端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