巫朝晖
澳洲长风论坛论坛管理员,欢迎您常来。
加入时间: 2005/09/11 文章: 3691 来自: 澳洲悉尼 积分: 17846
:
|
|
[武学]金鸡独立37分钟!
今天(2025年7月9日,星期三),我打破了自己从未想过的纪录——右脚金鸡独立整整37分钟,全程没有任何一次落地休息,没有摇晃,没有疲态,甚至到后半段,我整个人都沉静得像一棵树,一尊雕像。
当时是在下午3点47分到4点24分之间,地点是草地上。天气不冷不热,手机显示温度19℃,体感温度在22℃~24℃之间。这个时间、这个气温,刚好是我每天练功的黄金时段。站桩前我穿的是软底拖鞋,没有任何保护、没有硬底支撑,整个人就这样光着脚底(穿着软拖),踩在有些湿润、微斜的草地上,开启了这次史无前例的“极限测试”。
其实我并不是有意要挑战37分钟金鸡独立。我站桩从来不以“破纪录”为目标,也没有想过“撑多久”,更没有人看、没有人鼓励,就是我一个人,每天都在练的东西,今天刚好到了某种临界点。
一开始,我是闭着眼睛站的,前五分钟非常难受,尤其是右脚脚踝上方大概5吋左右的位置,那一段肌肉开始有点酸胀,整个重心卡在那里,像是被什么卡住一样,放不下去、也提不上来。那时候我甚至怀疑是不是今天站不久,或许五分钟就得换脚。
但很奇妙的是,就在第五分钟过后,我没动、没调整姿势,身体却自己在内部找到了平衡。我清楚地感受到,重力开始慢慢下沉,最先放松的是大腿,然后是小腿,最后连脚踝、脚掌、甚至脚趾,都变得完全自然了。所有肌肉不再紧绷、没有任何负担,脚掌就像融进了草地一样,稳稳地、轻轻地、但又沉沉地贴在地面上。那一刻,我知道今天不一样。
从第五分钟开始,我睁开眼,保持“抱球”的姿势继续站。所谓“抱球”,其实并没有真抱东西,就是双手自然抬起,像是前面有个圆形气团或球体一样双臂环抱,这个姿势也是我在太极和站桩中常用的一种方式,既稳定又不僵硬。平常很多人说“带功练拳”很难做到,就是这个气感从站桩带入拳式的过程,而我今天全程都不带任何意念,就能让身体自然进入这个状态。
更难得的是,我整个人的重心始终沉在右脚的整个脚掌上,既不是卡在脚趾,也不是压在脚后跟,而是整个脚底板均匀地、柔和地承受着我的体重。这种状态,只有练过很多年才能体会,稍有用力就偏移,稍有松懈就失稳,但今天我居然可以持续三十多分钟,没有停顿。
我平常练功都很稳定,每天凌晨海边练拳、练剑、练桩功超过1.5小时已经是常态。这六年来,不论风雨、寒暑,我都坚持在悉尼海边修炼,真正实现了“以天地为道场”的修行方式。但今天这个37分钟金鸡独立,我还是第一次真正感受到身体与地面融合的“无声奇迹”。
作为澳洲国际气功太极学院的创始人,我从1992年开始,就走上了太极、气功、形意拳的传承之路。我是车氏形意拳第九代嫡系传承人,赵宏伟宗师是我的形意拳师父,单颖老师是我正式拜师的太极师父。我还是香港“太极国际学院”(原“气功太极社”)的荣誉顾问,自2001年起担任至今。我的师兄林文辉宗师,更是香港武林知名人物,传承脉络清晰,皆有实证。
而我所继承的这些核心功法,并不是随便公开教授,全部是正脉传承,只传正式拜师弟子。就如今天的金鸡独立,很多人以为只是站站看,但其中气机转换、肌肉协同、神经控制、呼吸配合、心理平衡,每一环都至关重要,光凭一时的模仿是绝对无法实现的。
今天这段经历,我想永远记下来,不是为了炫耀,而是因为它本身就是一次实证:在没有任何外力辅助的情况下,单脚支撑37分钟,身体毫无疲惫、脚掌全程稳固、肌肉协调自动优化,这就是“丹体”的真实反馈,是对我练功体系的最好验证。
未来我还会继续站下去,不为比赛、不为观众,只为自己能走得更远、更深,哪怕只有我一个人知道这个世界上曾有人这样练过、站过,也足够了。
_________________ 巫朝晖(澳洲彩虹鹦国际作家笔会会长)
澳洲国际气功太极学院主席
【巫朝晖专栏——重写世界】
【巫朝晖作品集】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