巫朝晖
澳洲长风论坛论坛管理员,欢迎您常来。
加入时间: 2005/09/11 文章: 3691 来自: 澳洲悉尼 积分: 17846
:
|
|
[全球联动]2020一万只救命口罩!
2020年1月,是我这一生中最沉重、也最坚定的一段日子。那时候,我人还在澳洲,远离疫情爆发的中国大陆。但我的心,却始终被紧紧拽住——拽在故乡、亲人、同胞的每一条消息中。每天早上醒来,第一件事就是打开手机,查看国内疫情的新增数据,看朋友圈里有没有人染病,看是否还有医院在哭泣、还有人找不到一只口罩。
那时候的病毒,是第一代新冠病毒。并不是后来人们习惯的那种“轻症居多”,而是真正的烈性病毒。一旦感染,病情迅速恶化,高烧不退、呼吸困难,很多人连医院都进不去。医院爆满,床位紧缺,医生护士连口罩都重复使用。民众排队几个小时,只能领到五个一次性口罩,甚至有人排空而返。口罩,一下子从“日用品”变成了“救命符”。
而我能做什么?我身在澳洲,相对安全,可我的亲人、朋友、同胞,都在火线上。我不能什么都不做。
于是,我决定不管多难,要设法弄到一万只口罩,分送给国内的亲友,每家五十个。
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却困难重重。那时候,澳洲本地的口罩也已经开始断货,药房货架上空空如也。网购渠道也被早已闻风而动的代购扫空,很多是黄牛出货,价格翻了两三倍。就算找到了货源,对方也不一定愿意卖一万只给我,有的甚至临时反悔,付了款却被强行涨价。
我记得非常清楚,有一批我已经谈妥、付款的医用级别口罩,对方在出货前突然要求涨价三倍,否则不发。我没有犹豫。尽管价格高得惊人,但我知道,那时候不是讲价的时候,那是一场争分夺秒的抢救。我直接同意支付,咬牙也要把这一万只口罩拿到手。
整个采购过程从2020年1月3日就开始了,我一边联系货源,一边协调打包和邮寄方式。那时候的国际物流也非常紧张,我必须确保这些口罩能够分批安全、及时地寄到每个亲人手中。我一份一份地核对地址、写清包装、安排快递,一家一家分送。每家五十个,不求多,但只要能让他们撑过那个阶段,就足够了。
我不是做慈善,也没有什么组织或媒体来采访我。当时所有的一切,只是出于一种本能的牵挂:我不在他们身边,但至少可以做一点什么。每一个收到口罩的亲戚朋友都感激不已,他们说你在海外还能想到我们,真是救命的恩情。但我知道,那不是恩情,而是责任。
那时候我没有多想,只是默默去做。但现在回头看,那一万只口罩,的确在最关键的时刻,成了他们的护身符。现在看那段时间的微信记录、快递单号、采购信息,仍能感受到当时那种日夜不安、如临战场的紧张状态。派送工作从2月9号开始,一直持续到2020年4月2日结束。
而这件事,我从未公开讲过。因为那不是用来宣传的故事,也不是拿来炫耀的成就。它只是我作为一个海外华人,面对灾难时最自然的选择。别人或许不信,但我知道,那是我生命中最坚定的一次出手。
很多年后,也许没有人记得那一万个口罩的故事。但我知道,在2020年那个最黑暗的冬天,我把自己能做的,做到了极致。这份记忆,将永远留在我心里,就像那年天上明亮的月亮——冷冽,却不失希望。
_________________ 巫朝晖(澳洲彩虹鹦国际作家笔会会长)
澳洲国际气功太极学院主席
【巫朝晖专栏——重写世界】
【巫朝晖作品集】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