巫朝晖
澳洲长风论坛论坛管理员,欢迎您常来。
加入时间: 2005/09/11 文章: 3749 来自: 澳洲悉尼 积分: 18130
:
|
|
[武学]万里拜师自修练
“医不上门,师不顺路。”这八个字,看似冷冷清清,却是我几十年来修炼之路最真实的写照。没有人会主动把真功夫送到你面前,也没有哪位真正的传人会上门对你说:“我来教你。”所有真正的传承、真正的功夫,必须靠你自己一脚一脚踏出来,一次又一次叩门请教。我所走的,是一条实实在在的“万里拜师,自修练道”。
我和林文辉会长的结缘,是1992年在香港。那是我第一次真正接触气功与太极的大人物。他当时是“香港气功太极社”会长,气质沉稳、神采内敛。多年来,他没有传授内功心法,后来描淡写一句话:“你先站桩,一百天以后再说。”多年后我才听进去,回到悉尼之后,每天站桩,从不间断。这一站,就超过一年!
也正是从“百日桩功筑基”之后,林会长才逐渐传我气功与太极的核心功夫。他没有正式收我为徒,但我明白:这已经是极大的认可。真正的功夫,不在于形式的“收徒”,而在于你是否真练、真证。早在2001年,我就被聘为香港气功太极社的名誉顾问,长期参与社团事务与文化交流。2013年,我更随林会长亲赴陈家沟,进行太极拳的寻根之旅,那一趟,是一次文化与拳艺的双重回归。
然而,我的修行并不止于太极拳。
我与赵氏形意拳的结缘,源于赵宏伟宗师。他是“东北神力王”李春苓大师的嫡传弟子,是赵氏形意太极门的创始人兼总掌门人。赵大师早年在东北地区教授形意拳,因拳术水平极高,逐渐被军队、特警、公安等系统聘为武术教官。他的名声,也随之从地方扩展到全国,甚至影响海外,前来拜师学拳的人,从最初的百余人扩展到成千上万。
早在2007年,经林文辉引荐,我便与赵宏伟大师在深圳结缘。当时我虽已在澳洲传播太极拳多年,但对形意拳始终保持极大敬意,多年自修三体桩与五行拳,从未间断。2024年,赵宏伟大师正式收我为车形意太极拳第九代嫡传弟子,并任命我为赵氏形意拳澳洲掌门人。这不仅是荣耀,更是一份庄严承诺:将赵氏形意拳这门中华武学瑰宝,推广到全球、发扬光大。
这样的传承,不是某一人自封自立,而是赵大师亲自确认、授任、授权,形成了一个全球传播网架构。我身在澳洲,肩上的责任,是实实在在的“拳承一线,弘扬一域”。
至于太极拳的正脉传承,我是在2024年10月,正式拜入单颖师父门下。单师父是李经梧宗师的嫡传弟子,陈氏太极第十二代、吴式太极第六代传人。我与他第一次深谈之际,详细讲述了我三十年来的站桩、拳架、结构体悟,师父听后起身演式,亲手一一调整我身体的关键节点。那种骨骼与气机瞬间打通的感觉,我终身难忘。我明白,我找对了老师,走上了太极拳正宗传承之路。
如今,我已同时获得三大体系宗师的认可与指导:
• 林文辉会长传我气功与太极基础功法(王西安拳法第一代传承人);
• 赵宏伟宗师(李春苓嫡传)正式收我为赵氏形意拳第九代嫡传弟子,任命为澳洲掌门人;
• 单颖师父收我为陈氏第十二代、吴式第六代太极拳传人(李经梧太极门)。
这三条脉络,看似独立,实则并行,并在我身上构建出一个完整的修练系统——内功气机由桩中练起,形意实战贯穿气劲通达,太极拳势涵养结构与圆融。我没有依靠任何平台背景,没有师兄弟铺路,没有人手拉手教我一路,只是靠我自己,从一百天站桩的原点开始,一步一脚印,一段一重关,走到今天。
所以我说:所谓“万里拜师”,不是形式,而是真正意义上的穿越。穿越文化的舒适区、语言的障碍区、技术的模糊区、身份的偏见区。所谓“自修练”,不是闭门造车,而是我在三条正宗系统中构建出的完整训练体系,每一块都能独立验证,每一环都能回溯路径,每一拳都能自证其效。
我用这三十年的沉淀,只为走实一句话:
真正的功夫,不在传说里,而在自己路上;不在别人手上,而在自己身上。
_________________
【巫朝晖专栏——重写世界】
【巫朝晖文学作品链接】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