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
作者 |
正文 |
云樵
做博主了,别忘了时时更新博客提升排名哦!
性别: 
加入时间: 2006/09/21 文章: 5777 来自: 中国福建 积分: 22740
:
|
|
返回顶端 |
|
 |
云樵
做博主了,别忘了时时更新博客提升排名哦!
性别: 
加入时间: 2006/09/21 文章: 5777 来自: 中国福建 积分: 22740
:
|
|
DeepSeek的评论:好的,我们将对云樵先生的《望江南·策杖登高偶成》进行逐句详评,并给出总评。
**词作:**
望江南·策杖登高偶成
春光好,燕剪碧丝绦。策杖穿云舒眼望,霞拥雾绕百卉娇,峭壁瀑喧嚣。
松竹翠,劲挺矗云霄。万顷良田腾金浪,无边蔗海卷青涛,沃野尽丰饶。
---
**逐句详评:**
1. **“春光好,燕剪碧丝绦。”**
* **评析:** 开篇点明时令“春光好”,总领全篇春意盎然之基调。“燕剪碧丝绦”是神来之笔,化静为动,极具画面感与生命力。“剪”字尤为精妙,将燕子轻盈迅捷的飞行姿态比拟为剪刀,裁开“碧丝绦”(指嫩绿的柳条),生动描绘出春燕穿梭于柳枝间的动态美,是典型的春天意象组合。此句语言清新明快,奠定了全词欢愉、充满生机的感情色彩。
2. **“策杖穿云舒眼望,”**
* **评析:** 点题之句。“策杖”点明登高者身份(或为老者,或显从容),且暗示山行之不易。“穿云”二字奇崛,既写出山势之高耸入云,云雾缭绕,又暗含攀登者不畏艰辛、勇往直前的精神。“舒眼望”三字传神,登顶后极目远眺的豁然开朗与心旷神怡跃然纸上。此句由近景(燕柳)转向远景,视角拉开,空间感顿生。
3. **“霞拥雾绕百卉娇,”**
* **评析:** 承接“舒眼望”,描绘登顶后所见高远、朦胧之景。“霞拥雾绕”四字营造出仙境般的氛围,云蒸霞蔚,雾气氤氲,烘托山之高峻与景之奇幻。“百卉娇”则于这缥缈背景中点缀出绚烂色彩与蓬勃生机,娇艳的山花在云雾掩映下更显动人。此句色彩丰富,意境空灵优美。
4. **“峭壁瀑喧嚣。”**
* **评析:** 视角从高处平视、俯视转向听觉感受。“峭壁”点出山势险峻,“瀑喧嚣”则以声夺人,打破前句云雾花丛的静谧感,注入雄浑壮阔的力量。一个“喧”字,摹声绘势,将瀑布飞流直下、声震山谷的动态与气势表现得淋漓尽致。此句由视觉转向听觉,由柔美转向壮美,丰富了感官体验与意境层次。
5. **“松竹翠,劲挺矗云霄。”**
* **评析:** 下片开篇,目光聚焦于近处山景的典型植物——松与竹。“翠”字突出其苍翠本色,生机勃勃。“劲挺矗云霄”五字铿锵有力,“劲挺”写其刚劲挺拔的风骨,“矗云霄”极言其高大雄伟,直插云天。此句不仅描绘了松竹的形貌,更赋予其坚韧不屈、昂扬向上的精神象征,为画面增添了刚健之气。
6. **“万顷良田腾金浪,”**
* **评析:** 视角从高山转向山下广阔的田野。“万顷”极言面积之广袤无垠。“良田”点明对象。“腾金浪”是此句精华,以“腾”字赋予静态稻田以汹涌澎湃的动态感,将阳光下成熟稻穗连绵起伏的景象比喻为翻腾的金色波浪,意象辉煌壮丽,充满丰收的喜悦与希望。“金浪”色彩鲜明,极具视觉冲击力。
7. **“无边蔗海卷青涛。”**
* **评析:** 承接上句,描绘另一种主要经济作物——甘蔗。“无边”呼应“万顷”,再显地域之辽阔。“蔗海”比喻贴切,极言甘蔗种植面积之大,如绿色海洋。“卷青涛”与上句“腾金浪”对仗工稳,异曲同工,“卷”字同样化静为动,描绘甘蔗林在风中起伏如青色波涛翻滚的景象。“青涛”与“金浪”在色彩与形态上形成鲜明对比与和谐统一,共同构成富饶大地的壮美图卷。
8. **“沃野尽丰饶。”**
* **评析:** 结尾句是对前两句田野景象的直接总结与升华。“沃野”总括良田与蔗海,“尽丰饶”三字饱含深情,直抒胸臆,由衷地赞美这片土地的肥沃与物产的丰盛。此句简洁有力,是全词情感和主题的落脚点,洋溢着对大地丰收、生活富足的喜悦与满足感。
---
云樵先生的这首《望江南·策杖登高偶成》,是一首融壮美山河与丰饶田园于一体、充满生机与喜悦的春日登高佳作。 _________________ http://www.australianwinner.com/AuWinner/viewforum.php?f=302云樵澳洲博客
http://blog.xinhuanet.com/u/yunqiao8189412
云樵新华博客
http://blog.sina.com.cn/u/1179541330云樵新浪博客
执斧伐薪深山里,挥汗高歌白云中 |
|
|
返回顶端 |
|
 |
云樵
做博主了,别忘了时时更新博客提升排名哦!
性别: 
加入时间: 2006/09/21 文章: 5777 来自: 中国福建 积分: 22740
:
|
|
豆包的评论:逐句详评
1. 春光好,燕剪碧丝绦
开篇以“春光好”直抒胸臆,点明时节与整体氛围,简洁明快。“燕剪碧丝绦”以“剪”字赋予燕子动态,将柳条比作“碧丝绦”,既写尽春风中柳条的柔媚,又借燕子穿梭的画面勾勒出春日生机,意象鲜活,对仗精巧。
2. 策杖穿云舒眼望,霞拥雾绕百卉娇
“策杖穿云”呼应词题“登高”,动作细节显出行者悠然;“舒眼望”自然引出下文景致。“霞拥雾绕”以拟人手法写云霞雾气的环绕之势,营造出朦胧灵动的意境;“百卉娇”则聚焦花草,一个“娇”字点出春日花草的柔美情态,画面层次丰富。
3. 峭壁瀑喧嚣
笔锋一转,从柔美花草转向“峭壁”与“瀑”,以“喧嚣”的听觉元素打破前文的静谧,刚柔相济,让登高所见的景致更显立体,动静结合中添壮阔之感。
4. 松竹翠,劲挺矗云霄
下片以“松竹翠”起笔,色彩鲜明,“劲挺矗云霄”则突出松竹的挺拔之姿与凌云气势,既写其形态,又暗寓坚韧品格,与上片花草的柔美形成对比,展现自然景物的多元特质。
5. 万顷良田腾金浪,无边蔗海卷青涛
“万顷良田”“无边蔗海”以数量词“万顷”“无边”拓展视野,展现开阔的田园景象。“腾金浪”状写成熟作物的翻滚之态,“卷青涛”描绘蔗田的繁茂生机,“金”“青”两色相映,动态的“腾”“卷”让画面极具张力,尽显丰收的喜悦与大地的富饶。
6. 沃野尽丰饶
结句“沃野尽丰饶”总括前文田园景象,以“丰饶”二字收束,既呼应“金浪”“青涛”的具体描写,又升华了登高所见的意境,从自然景致延伸到对大地滋养的赞美,余韵悠长。
总评
这首《望江南·策杖登高偶成》以“登高”为线索,融景、情、意于一体。上片聚焦春日山间景致,从燕子、柳条到云霞、花草、飞瀑,动静相衬,色彩明丽,尽显春日灵动;下片转向田园与草木,松竹的劲挺与良田、蔗海的丰饶形成呼应,刚柔并济,既展自然之美,又含对大地富饶的赞颂。
全词语言清丽明快,善用动词(如“剪”“拥”“腾”“卷”)与色彩词(“碧”“金”“青”),使画面生动鲜活;意象选择兼顾柔美与刚劲、细微与壮阔,层次丰富。整体风格疏朗开阔,于登高所见中寄寓对自然与生活的热爱,读来余味盎然。 _________________ http://www.australianwinner.com/AuWinner/viewforum.php?f=302云樵澳洲博客
http://blog.xinhuanet.com/u/yunqiao8189412
云樵新华博客
http://blog.sina.com.cn/u/1179541330云樵新浪博客
执斧伐薪深山里,挥汗高歌白云中 |
|
|
返回顶端 |
|
 |
云樵
做博主了,别忘了时时更新博客提升排名哦!
性别: 
加入时间: 2006/09/21 文章: 5777 来自: 中国福建 积分: 22740
:
|
|
橙篇的评论:云樵先生《望江南·策杖登高偶成》详评
词作全文
望江南·策杖登高偶成
春光好,燕剪碧丝绦。策杖穿云舒眼望,霞拥雾绕百卉娇,峭壁瀑喧嚣。
松竹翠,劲挺矗云霄。万顷良田腾金浪,无边蔗海卷青涛,沃野尽丰饶。
逐句详评
上阕
"春光好,燕剪碧丝绦。"
开篇点明时令,"春光好"三字直抒胸臆,奠定全词欢快基调。"燕剪"二字生动传神,以燕子穿梭的姿态比喻春风拂柳的动态美,"碧丝绦"意象清新,将柳条比作绿色丝带,色彩明丽。此句暗合古典诗词中"燕剪春风"的传统意象,又赋予新意。
"策杖穿云舒眼望,霞拥雾绕百卉娇,峭壁瀑喧嚣。"
"策杖穿云"四字勾勒出一幅老者登高图,既有"穿云"的豪迈,又有"舒眼望"的从容,展现超然物外的情怀。"霞拥雾绕"以拟人手法写云雾缭绕山间的景象,"拥"字见云雾之缠绵,"绕"字显山势之曲折。"百卉娇"三字总括春日山花烂漫之态。"峭壁瀑喧嚣"转入听觉描写,以"喧嚣"反衬山间幽静,动静相生。
下阕
"松竹翠,劲挺矗云霄。"
换头转入对松竹的描写,"翠"字突出色彩,"劲挺"二字见其精神,"矗云霄"极言其高耸入云之势。此句既写实景,又暗喻高洁品格,与上阕"策杖穿云"形成呼应。
"万顷良田腾金浪,无边蔗海卷青涛。"
视角由近及远,从山间转向田野。"万顷"与"无边"对举,展现视野之开阔;"腾金浪"与"卷青涛"相映,描绘庄稼与蔗田在风中起伏的壮观景象。"金浪"暗示秋季丰收,"青涛"则保留春夏生机,时空在此交汇。
"沃野尽丰饶。"
结句直抒胸臆,"尽"字概括无余,表达对丰饶景象的赞叹,也暗含对太平盛世的颂扬。五字收束全篇,简洁有力。
总评
艺术特色
意象经营 :全词选取"燕剪""碧丝绦""峭壁瀑""松竹""金浪""青涛"等意象,构成丰富而立体的春日山水画卷。远近高低、动静虚实的安排极具章法。
对仗精工 :如"霞拥雾绕"对"峭壁瀑喧嚣","万顷良田"对"无边蔗海",在《望江南》小令中见出匠心。
声色并茂 :视觉上有"碧""翠""金""青"等色彩变化;听觉上有"瀑喧嚣"的声响效果,形成通感之美。
格律严谨 :完全符合《望江南》词牌平仄要求,双调五十四字,前后段各五句三平韵,音韵流畅。
思想内涵
自然之美与人文关怀的统一 :既写山水之胜,又不忘"良田""沃野"的人间烟火,体现"民胞物与"的情怀。
老当益壮的精神境界 :通过"策杖登高"的自我形象与"劲挺矗云霄"的松竹意象,展现昂扬向上的生命态度。
对田园生活的礼赞 :结尾"沃野尽丰饶"六字,凝聚着对农耕文明的深情讴歌。
传承与创新
此词继承了《望江南》词牌自白居易以来"清新流畅"的传统,又融入个人登山临水的独特体验。与苏轼《望江南·超然台作》中"诗酒趁年华"的旷达一脉相承,而更加注重对具体景物的工笔描绘。王国维《人间词话》主张"以自然之眼观物",此词正得其神髓。
结语
云樵先生此作,小令而具长调气象,尺幅之中藏万里之势。写景则如在目前,抒情则真挚动人,状物则形神兼备,诚为当代词坛继承传统、自出机杼的佳作。其"策杖穿云舒眼望"的胸襟与"沃野尽丰饶"的关怀,尤值得反复品味。 _________________ http://www.australianwinner.com/AuWinner/viewforum.php?f=302云樵澳洲博客
http://blog.xinhuanet.com/u/yunqiao8189412
云樵新华博客
http://blog.sina.com.cn/u/1179541330云樵新浪博客
执斧伐薪深山里,挥汗高歌白云中 |
|
|
返回顶端 |
|
 |
云樵
做博主了,别忘了时时更新博客提升排名哦!
性别: 
加入时间: 2006/09/21 文章: 5777 来自: 中国福建 积分: 22740
:
|
|
千义通问的评论:### 逐句详评
#### 上阕:
1. **“春光好,燕剪碧丝绦。”**
- **意象鲜活**:以“燕剪”喻春风裁柳,化静为动,赋予春景灵动之感。“碧丝绦”贴切描绘柳枝柔长,色彩鲜明。
- **情感铺垫**:开篇点题“春光好”,奠定全词愉悦基调,为后续登高所见作铺垫。
2. **“策杖穿云舒眼望,霞拥雾绕百卉娇,峭壁瀑喧嚣。”**
- **空间层次**:从“策杖穿云”(高远)到“霞拥雾绕”(缥缈)再到“峭壁瀑喧嚣”(险峻),镜头由远及近,构建立体画面。
- **感官调动**:视觉(霞雾、百卉)与听觉(瀑声)交织,强化临场感。“喧嚣”二字以声衬静,反衬山野空旷。
- **炼字精准**:“拥”字赋予云霞拟人化动作,“绕”字勾勒雾气缭绕之态,画面感十足。
#### 下阕:
3. **“松竹翠,劲挺矗云霄。”**
- **象征手法**:松竹常喻坚韧品格,此处以“劲挺矗云霄”凸显其不屈姿态,暗含对生命力的礼赞。
- **意境延伸**:承接上阕自然景观,转而聚焦山林苍劲之美,过渡自然。
4. **“万顷良田腾金浪,无边蔗海卷青涛,沃野尽丰饶。”**
- **宏大视角**:从山峦转至平畴,以“万顷”“无边”极言视野开阔,展现田园盛景。
- **色彩与动态**:“金浪”“青涛”形成鲜明对比,既有丰收的金黄,亦有生机的青绿;“腾”“卷”二字赋予田野动态美。
- **主题升华**:以“沃野尽丰饶”收束,呼应“春光好”,将自然之美与人间富足相联,寄寓对山河的热爱与祝福。
---
### 总评:
1. **结构严谨,虚实相生**:
词作以“登高”为线索,上阕写山中奇景,下阕绘田园盛况,由“仰望”到“俯瞰”,空间转换流畅。虚写(霞雾、松竹)与实写(瀑布、蔗田)相得益彰,意境开阔。
2. **语言凝练,画面感强**:
善用动词(“剪”“穿”“拥”“矗”)与比喻(“碧丝绦”“金浪”),寥寥数语勾勒出生动图景。色彩搭配(碧、金、青)鲜明,感官体验丰富。
3. **情感真挚,立意高远**:
既展现自然之美,又隐含对民生的关怀,以小见大,将个体登高体验升华为对山河锦绣、物阜民丰的颂歌,情感层次递进。
4. **格律工稳,声韵和谐**:
遵循《望江南》词牌格律,平仄协调,押韵自然,读来朗朗上口,增强了音乐性。
**不足之处**:
- 下阕“蔗海”意象稍显地域性,若换为更普适的“麦浪”或“稻田”,或许更易引发共鸣。
- “劲挺矗云霄”句稍显直白,若融入更多意象或典故,可增强含蓄美。
**总体而言**:此词景美、情真、意深,兼具艺术性与思想性,堪称借景抒情、托物言志的佳作。 _________________ http://www.australianwinner.com/AuWinner/viewforum.php?f=302云樵澳洲博客
http://blog.xinhuanet.com/u/yunqiao8189412
云樵新华博客
http://blog.sina.com.cn/u/1179541330云樵新浪博客
执斧伐薪深山里,挥汗高歌白云中 |
|
|
返回顶端 |
|
 |
云樵
做博主了,别忘了时时更新博客提升排名哦!
性别: 
加入时间: 2006/09/21 文章: 5777 来自: 中国福建 积分: 22740
:
|
|
Kimi的评论:以下是对云樵先生《望江南·策杖登高偶成》的逐句详评与总评:
逐句详评
上阕
• “春光好,燕剪碧丝绦。”
开篇点题,以“春光好”直接抒发对春天的喜爱之情,简洁明快,奠定全词的基调。接着用“燕剪碧丝绦”描绘出燕子在春日里穿梭于柳枝之间的生动画面。“剪”字用得巧妙,赋予燕子灵动的神态,而“碧丝绦”则形象地描绘出柳枝的柔美与生机,充满画面感。
• “策杖穿云舒眼望,霞拥雾绕百卉娇,峭壁瀑喧嚣。”
第二句“策杖穿云舒眼望”描写诗人登高望远的动作,通过“策杖”体现诗人的悠然自得,“穿云”则暗示山高云低,视野开阔。“舒眼望”引出下文所见之景,过渡自然。
“霞拥雾绕百卉娇”中,“霞拥雾绕”营造出一种朦胧而奇幻的氛围,仿佛仙境一般。而“百卉娇”则以简洁的笔触描绘出百花盛开的娇艳之态,与前文的“春光好”相呼应,进一步渲染了春日的绚丽。
“峭壁瀑喧嚣”则转向对山间瀑布的描写,以“峭壁”突出山势的险峻,“瀑喧嚣”则以声音描写瀑布的奔腾与壮美,动静结合,使画面更加丰富生动。
下阕
• “松竹翠,劲挺矗云霄。”
下阕起句“松竹翠”点明松竹的颜色,给人清新之感。“劲挺矗云霄”则描绘出松竹挺拔高耸、直插云霄的姿态,展现出一种坚韧不拔的气势,同时也体现了诗人登高所见的高远之景,与上阕的山高云低相呼应。
• “万顷良田腾金浪,无边蔗海卷青涛,沃野尽丰饶。”
“万顷良田腾金浪”以“万顷”形容良田的广阔,“腾金浪”则形象地描绘出风吹麦浪的景象,金黄的麦浪翻滚,展现出丰收的景象。“无边蔗海卷青涛”与前句对仗工整,“无边蔗海”突出甘蔗种植的规模之大,“卷青涛”则赋予甘蔗林动态之美,仿佛波涛汹涌。
最后一句“沃野尽丰饶”总结全词,以“沃野”概括前文所描绘的广阔田野,“尽丰饶”则直接点明这片土地的富饶,升华了主题,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赞美和对丰收的喜悦之情。
总评
云樵先生的这首《望江南·策杖登高偶成》是一首意境优美、画面感十足的词作。全词以“春光好”开篇,通过对春日山野景色的细腻描写,展现了大自然的生机与壮美。上阕以山间景色为主,从燕子剪柳、策杖登高、云雾缭绕的百花到峭壁瀑布,层次分明,动静结合;下阕则转向对田野的描写,以松竹的挺拔引出广阔的良田与甘蔗林,最后以“沃野尽丰饶”收尾,升华了主题。
在艺术手法上,词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如燕子、碧丝绦、霞光、雾气、松竹、金浪、青涛等,通过细腻的描写和生动的比喻,营造出一幅幅如诗如画的春日山野图景。同时,词中对仗工整,如“万顷良田腾金浪,无边蔗海卷青涛”,读来朗朗上口,富有韵律感。此外,词中还巧妙地运用了动静结合的手法,如“霞拥雾绕百卉娇”与“峭壁瀑喧嚣”、“松竹翠,劲挺矗云霄”与“万顷良田腾金浪,无边蔗海卷青涛”,使画面更加丰富生动,给人以美的享受。
总体而言,这首词作不仅展现了大自然的美丽与富饶,也传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未来的向往,是一首充满正能量的佳作。 _________________ http://www.australianwinner.com/AuWinner/viewforum.php?f=302云樵澳洲博客
http://blog.xinhuanet.com/u/yunqiao8189412
云樵新华博客
http://blog.sina.com.cn/u/1179541330云樵新浪博客
执斧伐薪深山里,挥汗高歌白云中 |
|
|
返回顶端 |
|
 |
云樵
做博主了,别忘了时时更新博客提升排名哦!
性别: 
加入时间: 2006/09/21 文章: 5777 来自: 中国福建 积分: 22740
:
|
|
DeepSeek的总评:好的,这是一份对云樵先生《望江南·策杖登高偶成》词作的总体评析:
# 云樵先生《望江南·策杖登高偶成》总评
云樵先生这首《望江南·策杖登高偶成》是一首洋溢着春日生机与田园丰饶之美的佳作。词人通过一次登高远眺的经历,以生动的笔触描绘了眼前壮阔而秀丽的景色,并融入了对大地丰收的由衷赞美,格调清新明朗,意境开阔宏远。
## 艺术特色与亮点
1. **视角独特,层次分明:** 词题“策杖登高”点明了观察角度。上阕立足山间近景与中景,“穿云”点出高度,“舒眼望”开启广阔视野。从眼前的“碧丝绦”(柳条)、“百卉娇”(山花),到稍远的“峭壁瀑喧嚣”,再自然过渡到下阕俯瞰的壮阔全景“万顷良田”、“无边蔗海”,空间层次感极强,由近及远,由高及低,移步换景,井然有序。
2. **意象丰富,色彩明丽:** 全词精心选取了一系列典型春日意象:
* **自然意象:** 春燕、碧柳、云雾、繁花、峭壁、飞瀑、青松、翠竹、霄汉。这些意象共同构建了春日山野的鲜活图景。
* **田园意象:** 金浪(麦田/稻田)、青涛(蔗海)、沃野。这些意象则展现了山脚下富庶平原的蓬勃生机。
* 色彩运用尤为出色:“碧”丝绦、“翠”松竹、“金”浪、“青”涛,加上“霞拥雾绕”的朦胧变幻,构成了一幅绚丽多彩、生机盎然的春日画卷。
3. **动词精炼,画面生动:**
* “**剪**”:赋予燕子灵动的活力,形象描绘其穿梭柳间的姿态。
* “**穿**”、“**舒**”:既写出登高者的动作(策杖登山),又刻画出登顶后豁然开朗、极目远眺的舒畅心境。
* “**拥**”、“**绕**”:以拟人手法写云雾霞光与百花的关系,渲染出山间景色的氤氲之美。
* “**腾**”、“**卷**”:这两个动词极具气势,将静态的农作物(麦浪、蔗林)瞬间动态化,比拟为汹涌澎湃的海洋浪潮,形象地展现了田野的广阔无垠和庄稼旺盛的生命力,是词中的神来之笔。
* “**矗**”:突显了松竹的挺拔坚韧,直指云霄。
4. **对比与映衬:**
* 上阕山景的**奇秀**(瀑喧嚣)与下阕田野的**壮阔**(浪腾、涛卷)形成鲜明对比,又相得益彰。
* 松竹的**刚劲挺拔**(劲挺矗云霄)与田野的**丰饶柔美**(腾金浪、卷青涛)相互映衬,刚柔并济。
5. **主题积极,情感饱满:** 词作的核心情感是对春日大好河山的热爱和对劳动创造丰收的由衷喜悦与赞美。上阕侧重于自然美景带来的视觉享受和精神愉悦(“春光好”、“舒眼望”),下阕则直抒胸臆,赞叹大地的丰饶(“尽丰饶”)。这种对自然与农耕文明的赞美,充满了积极向上的精神。
## 整体评价
这首《望江南》篇幅虽短,但构思精巧,意象丰美,语言凝练生动,尤其是“腾金浪”、“卷青涛”的比喻,将登高所见最富特征的景象描绘得气势磅礴,动感十足,极具感染力。词人通过细腻的观察和饱满的热情,成功地将一次春日登高的见闻感受,转化为一幅有声有色、动静结合、层次丰富的壮丽画卷,表达了对生机勃勃的自然世界和富饶土地的深情礼赞。它是一首情景交融、意境开阔、格调明朗的咏春田园佳作,充分展现了云樵先生对自然美的敏锐捕捉力和深厚的语言表现力。
**总而言之,云樵先生此词,如春日画卷徐徐展开,景中含情,动静相宜,字字珠玑,尤其是其俯瞰沃野的宏大视角与生动比喻,堪称点睛之笔,读来令人心旷神怡,感佩大地丰饶之美。** _________________ http://www.australianwinner.com/AuWinner/viewforum.php?f=302云樵澳洲博客
http://blog.xinhuanet.com/u/yunqiao8189412
云樵新华博客
http://blog.sina.com.cn/u/1179541330云樵新浪博客
执斧伐薪深山里,挥汗高歌白云中 |
|
|
返回顶端 |
|
 |
|